第一百九十章 粗暴而短视!
“民间和某些典籍里怎么传的?开始出现秦始皇‘拔剑击杀嫪毐’的英勇版本!这个版本显然更刺激,更有利于塑造年轻帝王的英武形象!是谁在传播这个版本?这种民间叙事的演变,说明了什么?说明了人们天生喜欢传播更戏剧化、更英雄主义的故事,而这种传播本身,就会对当事人的形象产生影响!”
“秦始皇当时有没有暗中鼓励这种叙事?很难说。但至少,他后来没有去严厉禁止这种与官方记录略有出入的‘小说家言’吧?因为他可能本能地觉得这对自己有利!”
“但是!”赵天成声音陡然提高,“当他统一天下后,态度就变了!他不再需要这种零散的、不可控的叙事来为自己增光了,他需要的是绝对的、唯一的、由他定义的叙事!所以他要‘焚书’,要‘坑儒’,要废除可能产生异质叙事的小说家!他要把所有讲故事的权利都收归中央,只能讲他允许讲的故事!”
“但要命的是他又不懂如何主动地、高水平地运用故事来构建认同、引导舆论、缓解矛盾,他只会粗暴地禁止和消灭!结果呢?结果就是民间只剩下不敢言说的怨气、对旧时代的隐秘怀念、以及各种扭曲的、恶意的谣言!他亲手把一条可能疏导社会情绪、转化矛盾、构建文化认同的宝贵渠道给堵死了!”
轰——!
赵天成这一连串结合具体史实的猛烈抨击,如同连环重锤,狠狠砸在扶苏和李由的心上。
他们第一次如此清晰地看到了一条若隐若现的历史线索:从周初到战国,各种力量都在有意无意地利用“故事”或者小说家言来达到政治、宣传、教化的目的。
这是一股一直在流淌的、强大的暗流。
而秦始皇,看到了这股暗流的力量,却因为恐惧其不可控和追求绝对的“壹教”,选择了最愚蠢的应对方式——堵塞,而非疏导和利用。
阳狱放风时间,赵天成伸着懒腰,叼着根草茎,晃晃悠悠地踱步,蒙海像个巨大的护卫,带着满脑子未消化完的震撼,本能地跟在他身后,眼神还有些发直。
牢房内,扶苏和李由却仿佛被钉在了原地。
咔嚓…咔嚓…
寂静的牢房里,只剩下刻刀划过竹简的细微声响,急促而密集。
扶苏脸色苍白,但眼神却亮得吓人,他的手微微颤抖,却极力稳住,力求将赵天成方才那石破天惊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词都原封不动地刻录下来。
他的大脑在飞速运转,试图理解并吸纳这完全颠覆他过往认知的“叙事权”理论。
他感到一种巨大的兴奋与恐慌交织的情绪——兴奋于看到了一个全新的、可能缓解大秦深层次矛盾的工具。
恐慌于这个工具早已被父皇亲手毁弃,而重启之路必将布满荆棘。
另一边的李由,同样在奋笔疾书。
他的表情更为复杂,震惊、困惑、甚至有一丝恐惧。
作为一名坚定的法家子弟,他信仰的是律令的绝对权威、是信息的严格控制。
但赵天成的话,像一把冰冷的凿子,将他固有的信念凿开了一道裂缝。
他记录的不只是赵天成的话,更夹杂着自己混乱的思绪和质疑:“叙事竟可掌民情?故事竟能御民心?若真如此…‘以吏为师’、‘壹教壹言’是否…是否并非唯一?甚至…并非最优?”这个念头让他不寒而栗,仿佛脚下的基石正在松动。
章台宫,深殿。
嬴政屏退左右,独自看着扶苏通过密道快速呈上的厚厚一叠竹简。
上面的字迹因为急速刻录而略显潦草,却更显传递信息的急迫。
起初,他眉头紧锁,带着惯有的帝王威严与一丝对“小说家”这等卑末之学的轻视。
然而,随着阅读的深入,他的目光凝固了,捏着竹简的手指微微收紧,骨节泛白。
“……非为记录琐语,实为舆情之镜?”
“……非为妄言怪谈,乃文化传承之脉?”
“……叙事权?舆论引导?意识形态构建?”
“……泄压阀?传声筒?非正式沟通之渠?”
“……周之《王会》、《穆传》,竟为宣传之脚本?”
“……伊尹负鼎、穆公赦野人,或是刻意流传之故事?”
“……民间怨气,堵不如疏,禁言不如导言?”
一个个前所未闻的词汇,一套套截然不同的逻辑,伴随着赵天成那特有的犀利甚至刻薄的点评,如同狂暴的雷霆,接连轰击着嬴政的认知世界。
他从未……从未用这样的角度观察过问题!
作为帝王,他俯瞰天下,运筹帷幄,所思所想皆是律法、军政、工程、权术。
他坚信绝对的权力和严密的控制可以解决一切问题。
百姓,在他眼中是数字,是力役,是兵源,是需要被严格管理和驱动的资源。
而此刻,赵天成却赤裸裸地告诉他,在这些有形的力量之下,涌动着一股名为“叙事”的暗流。
它无关刀剑,却能塑造人心;它不涉律令,却能动摇根基。它可以通过故事、歌谣、传说,潜移默化地影响千万人的所思所想,甚至能提前预警危机,疏导怨气,构建认同!
“朕…朕竟自毁耳目?自塞言路?”一股冰凉的寒意顺着嬴政的脊椎爬升。
他回想起东郡陨石上的刻字,回想起各地奏报中那些语焉不详的“民风谆谆”、“黔首乐业”,忽然感到一种巨大的不安。
他所听到的、看到的,是否是层层过滤后的一片虚假祥和?
而那被严厉禁绝的“小说家”领域,本应是窥见真实、释放压力的窗口?
赵天成引经据典,将周以来“叙事”的力量剖析得淋漓尽致。
对比之下,自己一味地堵塞、禁绝,在这等超越时代的洞察面前,确实显得……粗暴而短视!
若此论为真……那掌握“叙事权”,其重要性,绝不亚于掌握军权与法权!
“呼——”嬴政长长吐出一口浊气,眼中风暴渐息,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极度冷静的锐利光芒。
他猛地起身,“传李斯!蒙毅!即刻入宫!”
丞相府内。
李斯同样收到了李由加急送来的密简。
阅读之时,他的反应比嬴政更为剧烈。
作为当世最顶级的法家代表和政务操盘手,他对信息的敏感度极高。
他瞬间就理解了赵天成所说的“舆情收集”、“舆论引导”意味着什么!
“原来…原来信息可如此获取!民心可如此塑造!”
李斯的手在颤抖,不是害怕,而是激动,一种发现了新大陆般的激动,随即又被巨大的后怕所淹没。
他发现自己以及整个秦廷,过去依赖的官僚系统奏报,在赵天成描绘的“小说家网络”面前,显得如此笨拙、滞后且充满欺骗性!
(https://www.24kkxs.cc/book/4246/4246941/43991942.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