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始皇别闹!我就吹个牛你当真了? > 第二百二十四章 博弈论

第二百二十四章 博弈论


牢房内恢复了寂静,只有油灯灯芯偶尔爆裂的噼啪声,和扶苏依旧有些急促的呼吸声。

他深深沉浸在赵天成所描绘的浩瀚文字图景中,心神摇曳,仿佛透过那扇刚刚被强行推开的窗户,窥见了一个远比咸阳宫、远比七国故地更为辽阔、复杂、绚烂却也充满未知风险的世界。

各种文字系统的起源、演变、特性及其背后所代表的文明脉络,如同无数流光溢彩的碎片,在他脑海中碰撞、交织,试图拼凑出一幅他过去无法想象的宏大画卷。

良久,扶苏才缓缓吐出一口浊气,眼神中的震撼逐渐被一种更深沉的思索所取代。

他抬起头,目光再次投向那仿佛能洞悉一切奥秘的赵天成,一个源自方才那番宏论、却又截然不同的疑问,自然而然地浮现心头。

“先生……”扶苏的声音带着探究欲。

“先生方才纵论天下文字,言其虽形态各异,源流有别,然其本质,皆为沟通之工具,文明之载体。学生闻之,如醍醐灌顶灌顶,豁然开朗。”

他微微停顿,组织着语言,眉头微蹙,仿佛在捕捉那稍纵即逝的灵感。

“然则,学生由此思之,既言沟通,则必涉及人与人、国与国、族与族之往来交互。既有交互,则必有取舍、进退、合作与纷争。譬如先生所言,我大秦与匈奴,与西域诸国,乃至万年前之唐宋与周边……其相处之道,或战或和,或盟或叛,看似纷繁复杂,变幻莫测。”

扶苏的目光变得锐利起来,他看向赵天成,问出了那个萦绕在心的问题。

“这其间,是否亦存在某种……如文字演变般,虽表象万千,却内在有迹可循之规律?是否存在一种法门,能让人窥破这互动之迷局,预判对方之抉择,从而在纷争对弈中寻得最优之解,乃至化干戈为玉帛,求共存共荣之道?”

他越说,眼神越是明亮,仿佛抓住了某个关键。

“学生愚见,若沟通有文字之法则,那么交互博弈,是否亦有其言语可依?而非全然依赖国力强弱、兵锋利钝或一时之谋略?若真有此道,则非独国与国之间,乃至朝堂议政、市井交易、乃至百姓日常之相处,是否皆可适用?请先生……不吝赐教!”

扶苏这个问题,问得极其自然。

它既是对赵天成方才“文字通史”讲座的一种延伸和升华,又完美地嵌合了他作为帝国长公子所关心的现实问题,如何与匈奴、西域等国打交道,如何决策,更流露出一种寻求超越单纯武力、探寻更深层规律的哲学思辨。

赵天成听到这个问题,掀开眼皮,嘴角那抹惯有的戏谑笑意再次浮现,还带着几分“你小子是个哲学思维的人”的赞赏。

“哟嗬?苏公子,举一反三,脑子转得挺快啊!从文字的‘形’,一下子跳到互动的‘势’上去了?有意思!”

他慢悠悠地坐直了些,虽然姿势依旧懒散,但眼神里却多了几分认真。

“你这个问题,算是问到根子上了。没错,这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往来进退,看着乱七八糟,你争我夺,其实里头,还真有一套隐藏的‘算法’,或者说……‘博弈之道’。”

他故意停顿了一下,吊足了胃口。

才继续说道:“这东西,不像文字那样有具体的模样,它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规则’,玩的是策略、是预期、是心理。说白了,就是在一个局里头,你怎么根据别人的可能选择,来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同时,别人也在猜你怎么选……就这么互相算计,最后达到一个……嗯,暂时平衡或者某个结果。”

扶苏听得全神贯注,急忙追问:“博弈之道?先生可否详述?此道……竟有如此神通,能预判抉择?”

“预判谈不上百分百,但能大大提高你赢面或者避免最坏结果。”

赵天成嘿嘿一笑,“这东西,在我的家乡,有人把它掰开揉碎了研究,甚至搞成了一门大学问,叫做——博弈论。”

“博弈……论?”扶苏重复着这个陌生而奇特的词汇,心跳莫名加速。

“对,博弈论。”赵天成肯定道,“它研究的核心,就是理性决策者,也就是会算计利弊的人在战略互动情境下的决策规律,也就是说你的选择会影响别人,别人的选择也会影响你,以及这些决策最终会达到什么样的均衡状态。”

牢房的空气仿佛再次凝固,扶苏屏息凝神,等待着赵天成揭开这名为“博弈论”的神秘面纱。

“先生,这博弈论从何说起?其理甚为玄奥,可否以一例明之?”扶苏急切地追问。

赵天成略一思索,便开口道:“好,就说个最简单的,也是这博弈论里最出名的一个局,叫囚徒困境。我给你编个大秦现成的例子,你一听就懂。”

“假设廷尉府抓了两个疑似六国余孽的细作,分别关押审讯。狱吏对他们各自说:你若招供,指认对方是主谋,而对方不招,那你算戴罪立功,立刻释放,他算抗法,判枭首。若你俩都招了,那都算认罪,但念在坦白,各判黥面戍边。若你俩都不招,那证据不足,最多各打二十大板,关几个月就放了。”

扶苏点头:“此乃审讯常用之策,意在分化瓦解。”

“对。”赵天成继续道。

“现在,你替其中一个细作想想,他怎么选?他不知道对方会怎么选。”

扶苏沉吟片刻,道:“若他不招,对方招了,则他死,对方活。风险极大。若他招了,对方不招,则他活,对方死。若都招,则同受苦役。若都不招,则同获轻罚。”

“没错。”赵天成引导道,“现在,你替他选,招,还是不招?”

扶苏蹙眉深思,半晌道:“从自身安危计……似乎招供更为稳妥。因为若对方招了,我招可免死;若对方不招,我招可求生。无论如何,招供似乎总能得到比不招稍好或至少不是最坏的结果。”

“对极!”赵天成拍了下大腿,“这就是关键!对于每一个只关心自己利益的囚徒来说,无论对方如何选择,自己选择‘招供’,总是比‘不招’更有利。这就是个人的‘理性选择’。”

扶苏立刻反应过来:“然则,若二人都作此想,则二人必然皆选择招供,结果是同被判戍边!这远差于二人都不招所能得到的轻罚!”


  (https://www.24kkxs.cc/book/4246/4246941/43991908.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