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过几日……朕可是要考校你的
王全这次是真的被吓着了,嘴巴微张,差点没反应过来。
全部送过来?送哪里来?
难道是……送到皇后娘娘的案头上?
这、这这……这不对吧?
就算是帝后和好,恩爱逾常,也没有让后宫皇后直接翻阅、参与朝政的道理啊这……
江南近三个月的所有奏折,那数量何其庞大,涉及事务何其繁杂,便是内阁的大学士们,也未必能遍览无遗啊。
不仅王全被吓得不轻,连沈明禾也惊得倏然抬眼,难以置信地看向戚承晏。
她这一眼,恰好被戚承晏捕捉个正着。
看着她那副又惊又懵、仿佛受了极大惊吓的模样,戚承晏眼底闪过一丝极淡的笑意,忽然伸出手,带着几分狎昵地捏了捏她的脸颊。
嗯,手感依旧细腻,但确实比之前清减了些。
“瘦了。”他蹙了蹙眉,语气里带上了一丝不容置疑的强势,“就这几日便折腾瘦了。待会儿先用膳,不许挑食。用完膳才准看折子。”
他顿了顿,目光深邃地锁住沈明禾,“好好看,过几日……朕可是要考校你的。”
他的指尖还停留在她颊边,带着灼人的温度,眼神复杂难辨。
这突如其来的亲密举动和更突如其来的“重任”,让沈明禾心跳骤然失序,脸颊轰地一下烧得更厉害了,连耳根都染上了绯色。
沈明禾也微微一怔,瘦了吗?
她下意识地抬手碰了碰自己的脸颊。
这几日接连经历月事风波和李戟宁之事,她确实心绪不宁,食不知味,更没什么胃口好好用膳。
今早更是为了赶去诏狱而粒米未进……被他这么一说,似乎还真是。
她抬起头,看向戚承晏,认真保证道:“臣妾知道了,会好好用膳的。折子……臣妾也会仔细阅览,必不负陛下所托,让陛下失望。”
戚承晏从喉间逸出一声低沉的“嗯”,算是回应。
见王全还杵在原地,一副欲言又止、目瞪口呆的模样,他眉头微蹙,语气加重了几分:“还愣着做什么?还不快去办!”
王全心里正等着皇后娘娘自己出言推拒呢!
这后宫不得干政是老祖宗定下的规矩,皇后娘娘身为六宫之主,最该明白这个道理啊。
怎么……怎么就这么爽快地应下了?
还说什么“不负所托”、“不会失望”,这、这真是……
可他觑了一眼皇帝陛下那不容置疑的神色,深知这位主子爷向来乾坤独断,说一不二,此刻再多言恐怕就要引火烧身了。
他连忙压下满腹的惊涛骇浪,躬身应道:“嗻!奴才这就去办!这就去!”
说着,几乎是手脚并用地退了出去,赶紧吩咐人准备案几、膳食,并去调取江南的奏折。
……
简单的膳食过后,王全指挥着几个小内侍,又抬来一张小巧却做工精致的紫檀木案几,稳妥地安置在窗前的坐榻上。
随后,又有内侍捧着一摞摞奏折进来,小心地堆放在案几上。
这案几是临时设在坐榻上的,本就不大,这些奏折堆上去,立刻显得拥挤不堪,几乎将她整个人都埋在了后面。
沈明禾看着眼前这座“小山”,忍不住轻声惊呼:“这么多?”
王全站在一旁,脸上堆着恭敬的笑,解释道:“回娘娘,这……这还仅仅是江南地区近五日的量。”
“五……五日?”沈明禾彻底震惊了。
眼前这堆奏本,粗略一看也有二三十册,若这只是江南一地五日的量,那三个月的奏折……该有多少?
王全似乎看出了她的疑惑,继续解释道:“陛下登基后,改革了奏事制度,扩大了具折权。如今不仅是督抚大员,州县之上的官员皆可直奏陛下,部分紧要州县的官员亦有此权。因此这各地的奏折……就比先帝时多了不少。”
“江南乃是赋税重地,漕运、盐务、河工、海防……事务繁杂,奏报自然极多。近三个月以来,仅江南一地,送抵御前的奏折便有六百八十六册之多。”
六百八十六册?
沈明禾听得心头一跳,下意识地抬眼望向御案之后的戚承晏。
只见他端坐在宽大的御案之后,那案上堆积的奏折更是如同山一般,几乎要将他淹没。
他微垂着头,侧脸线条冷硬,神情专注而凝重,手中的朱笔时而停顿思索,时而快速批阅,偶尔还会拿起一旁的其他折子对照翻看。
明明是最尊贵无比的帝王,此刻却更像是一个被无尽公务缠身的……劳碌之人。
沈明禾忽然想起,自她入宫以来,就发现陛下极为忙碌。
每日不是上朝议政,便是在这乾元殿批阅奏折、召见臣工,往往要到晚膳时分才有些许空闲。
即便去了坤宁宫,也并非每日都能陪她用膳。
这完全颠覆了她从前在话本里看到的关于帝王生活的想象——那些故事里的皇帝,似乎总有充裕的时间在宫内宫外辗转,与后宫嫔妃纠缠出无数爱恨情仇。
她曾经以为陛下后宫去的少,或许是不甚沉溺女色。
如今看来,可能……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纯粹是因为……太忙了!
毕竟,他每次忙完政务去到坤宁宫,夜间帐中之热情……可绝非清心寡欲之人。
如今亲眼见到他案头那堆积如山的奏本,再听王全报出的数字。
若江南三月便有六百余本,那整个大周疆域辽阔,江南仅是其一部分,陛下每日需要批阅的奏折……恐怕是个惊人的数量。
这般想着,沈明禾忽然觉得,眼前这个男人……好像确实挺累的。
她收敛心神,不再多想,伸手取过了最上面的一本奏折,缓缓翻开。
只见奏折上写着:“镇江府丹阳县知县臣王汝霖,谨奏为倭寇屡犯邻境、亟请整饬防务以固疆圉事……”
奏折中详细陈述了近半年来,倭寇气焰愈发嚣张。
先是毗邻的江阴县屡遭寇犯,村落被焚掠,百姓财物损失惨重;上月更有小股倭寇自长江口溯流而上,竟敢袭扰镇江府县近郊!
虽经当地官兵奋力击退,但其踪迹已逼近丹阳县境。
如今县内乡绅百姓人心惶惶,近郊农户多有携家带口暂避入县城者,恐生变乱。
因此王汝霖恳请户部速拨银四千两,专款用于修缮丹阳东、北二处城门城墙,疏浚护城河;并请准在县内十八岁至四十岁壮丁中,择选精壮二百人,编练“丹阳防倭营”,加以操练,以卫乡梓。
奏折末端,是戚承晏朱笔御批:“均准王汝霖所奏之事。着该员尽心调度,按月奏报防务进展,务保县境安靖、漕运畅通。”
(https://www.24kkxs.cc/book/4246/4246812/44068151.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