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春欲揽 > 第312章 非要带到这乾元殿正殿来

第312章 非要带到这乾元殿正殿来


沈明禾紧张地看着苏延年小心地接过奏折,展开细览。

起初,他面色尚算平静,但随着目光下移,他花白的眉毛几不可察地动了一下,眼中闪过一丝难以掩饰的震动。

但到底宦海沉浮数十载,他很快便垂下眼帘收敛了外露的情绪,只是那份细微的变化并未逃过一直紧盯着他的沈明禾的眼睛。

苏延年看得不快,逐字逐句。

半晌,他才合上奏折,并未立刻发表意见,而是默默地将它递给了身旁早已按捺不住的张辙。

张辙虽然对沈明禾在场依旧心存芥蒂,但陛下既已发话议政,他不敢有丝毫怠慢,立刻双手接过。

然而,刚一打开,他的眉头就紧紧皱了起来——这奏折上的字,并非官员奏对时通用的端正馆阁体,而是一手清秀灵动的簪花小楷。

这让他这种习惯了规范文书的老派官员,从视觉上就感到一阵不适,仿佛看到了什么不合规矩的东西。

他强忍着这份“不适”,凝神阅读内容。

奏折的开头并无特别,只是简要陈述了江南漕运与盐政目前存在的几大积弊:

漕粮转运损耗巨大,层层盘剥,民夫苦不堪言;盐引制度僵化,官商勾结,私盐泛滥,国库收入受损;加之地方豪强与部分官员沉瀣一气,税赋征收不均,贫者愈贫,富者愈富,底层百姓负担沉重……

看到这里,张辙尚能保持平静,这些问题,朝野上下有识之士早已洞见,并非新奇。

然而,再往下看,他的呼吸不由得微微一滞。

条陈中并未停留在指责弊病,而是直接提出了一套系统性的革新构想:

“……窃以为,当此积弊丛生之际,非大刀阔斧不能革故鼎新。当行赋税革新之法、‘赋役合并,计亩征银’之策……化繁为简……”

“赋役合并,计亩征银?”张辙心中默念这个陌生之词,继续往下看。

“……即是将各州府县每年所需征收之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征、土贡、方物等悉数合并,统一折成银两征收。废除力役,官府所需力役,一律用银雇人应役……如此,可简化税制,减少中间环节之贪腐,亦便于国库核算,增加实际岁入……”

“……然,施行此法之关键,在于清丈田亩,核实各户丁口、产业,确定统一之税率,方能使赋税趋于公平,避免摊派不均……”

“……另,漕运一事,亦可参照此理。现今漕粮征收、运输,环节冗杂,耗费甚巨,运军、仓吏层层盘剥,至京师之粮十不存五六。可否试行‘漕折’,将部分漕粮按市价折银征收,或于运河沿线设立官仓,就近收购粮食,再雇募商船分段运输,以节省损耗,提高效率……”

张辙越看越是心惊!这奏折里的内容,何止是“新颖”,简直可以说是石破天惊!

将赋税徭役全部合并折银?废除力役?

清丈田亩?漕粮折银?

这……这简直是动摇国本之论!

要将沿袭数百年的赋役制度如此翻天覆地地更改?

这些举措,哪一项不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直接触动无数官僚、地主、乃至漕运利益的根基?

这写奏折的人,是何等的狂妄和大胆。

他猛地抬起头,下意识就想向皇帝陛下陈说其中利害。

却见御座之上的戚承晏,目光并未落在他们这些臣子身上,反而正若有所思地看着……站在他身旁的皇后娘娘?

张辙心头一哽,陛下以往议政,何等严肃专注,如今竟在商讨如此重大国策时,还与皇后“眉来眼去”?

后宫美色难道在寝殿还看不够,非要带到这乾元殿正殿来?

他真是……没眼看!

张辙重重叹了口气,又看向一旁的苏延年,举着奏折,语气复杂地低声道:“苏阁老,这……这折子……”

苏延年却只是微微抬了抬眼皮,示意他身后还有同僚等着,声音平稳无波:“张尚书,此乃殿前,按序传阅便是。”

张辙被他这油盐不进的态度气得够呛,却又无可奈何,只得愤愤地将奏折往后一递,交给了工部尚书孙益清。

孙益清是儒学大家工部实干之人,对经济实务虽不如张辙熟悉,但也深知其中利害。

他越看眉头皱得越紧,时而摇头,时而沉吟,显然内心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杜蘅则看得更为仔细,他出身底层,对民间疾苦体会更深,对于奏折中提及的“均平负担”、“抑制豪强”等目标,眼中不时闪过思索甚至是一丝赞同的光芒,但更多是在权衡利弊。

两人看完,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凝重与复杂,但均未立即表态,默默将奏折传给了最后面的陆清淮。

陆清淮恭敬地接过,展开一看,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无比熟悉的、清婉秀丽的簪花小楷。

这字迹……他绝不会认错,是他曾无数次摩挲过、至今仍妥善珍藏的那封短笺上的字迹。

是……明禾的字。

这奏折,竟是出自她之手?

他强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迫使自己将注意力集中在内容上。

然而,越是细读,他心中的震撼越是无以复加。

这折子中所议,绝非寻常闺阁女子所能触及,甚至远超许多浸淫朝堂多年的朝官之见。

它直指赋税根本之弊,提出的“赋税革新之法”虽看似惊世骇俗,但条分缕析,逻辑严密。

若能推行,确有可能减轻小民负担,增加国库收入,其魄力与前瞻性,令他这个两榜进士出身的官员都感到汗颜。

他从前只知她于治水一道有独特的见解,却不知她于经济之道,赋税、漕运这等国之大事,竟也有如此深刻、甚至可称犀利大胆的洞察!

然而,他也瞬间意识到了这其中蕴含的巨大风险与阻力。

她……她怎么敢写这些?

难道陛下让她议政,她就真写了?

还写得如此……锋芒毕露?

陆清淮握着奏折的手微微收紧,心情复杂到了极点。

他下意识地抬头,想去看一眼御案旁的那道身影,却在对上戚承晏淡漠扫来的目光时,心头一凛,迅速垂下了头,将翻涌的情绪死死压住。


  (https://www.24kkxs.cc/book/4246/4246812/44068130.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