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朕决定,不日南巡
戚承晏高踞御座,看着张辙那副失魂落魄、久久凝视沈明禾的模样,心中倒是颇觉意外。
这张辙,素来是块又臭又硬的石头,遇事总要据理力争,撞了南墙也不回头。
他本以为,在得知奏折出自沈明禾之手后,张辙会更加激烈地反对,自己还需费些功夫施压与安抚。
可如今看来……不知是明禾那番切身见闻的论述,还是这道奏疏本身,竟是真正说进了这老古板的心坎里,让他连惯常坚守的“祖宗法度”一时都忘了搬出来。
只是……这张辙此刻一副神游天外、怔怔盯着当朝皇后的模样,是想做什么?
戚承晏眸色微沉,带着一丝不悦,出声打破了这诡异的沉寂:“张卿。”
张辙浑身一颤,猛然从复杂的思绪中惊醒。
这才意识到自己方才竟失态地盯着皇后看了许久,顿时冷汗涔涔,慌忙躬身:“臣……臣失仪!臣殿前失仪,请陛下恕罪!请皇后娘娘恕罪!”
他垂着首,额角都渗出细密的汗珠,皇帝不发话,他连动都不敢动一下。
戚承晏什么话都没说,只是那样淡漠地望着他,无形的压力让张辙感觉头皮发麻,不敢有丝毫动作。
沈明禾看着下面这位老臣惶恐的模样,又看了看身旁气压低沉的戚承晏,心知僵持下去无益,便大着胆子,柔声开口道:
“张尚书也是心系国事,一时忘情,本宫……本宫并未介意,尚书大人请起吧。”
张辙却依旧不敢动,目光偷偷向上,等待着天子的最终表态。
戚承晏觉得时机差不多了,这才淡淡开口:“起来吧。”
“谢陛下!谢娘娘!”张辙如蒙大赦,这才颤巍巍地站直了身体,却再不敢抬头直视御案方向。
接着,让所有人意想不到的一幕发生了,戚承晏竟直接从龙椅上站起身来。
沈明禾见状,下意识地就要向后退开,将御座前的位置让给他。
谁知,戚承晏竟直接伸出手,精准地握住了她微凉的手腕。
沈明禾猝不及防,下意识地就看向殿内垂首肃立的众人——这……下面四五双眼睛都看着呢!
众目睽睽之下,他怎么能……
结果,她目光扫过去,包括陆清淮在内的所有人,都在她看过去的瞬间,齐刷刷地将脑袋垂得更低,恨不得埋进胸口里。
可他们越是这般刻意回避,越显得此地无银三百两,气氛反而更加暧昧难言。
沈明禾脸颊瞬间飞红,连耳根都染上了绯色,眼神慌乱,她窘迫地小声唤道:“陛下……”
同时手腕微微用力,想要挣脱。
戚承晏非但没有松开,反而收紧了手指,将她握得更牢。
沈明禾感受到他掌心传来的温热,知道挣扎无用,反而会显得更失态,只得放弃了,任由他牵着,心跳却如同擂鼓。
戚承晏就这样浑不在意,在所有臣子面前,坦然自若地牵着沈明禾的手,一步步走到御案之前,并肩站立,依旧没有松开的意思。
他目光如炬,扫过殿内一个个恨不得把自己缩起来的臣子,“都抬起头来。”
众人不敢违逆,只得依言抬头,只是目光大多游离,不敢在帝后交握的手上过多停留。
这一次,轮到沈明禾想低下头,避开那些复杂难辨的视线。
然而,戚承晏却倏地转过头,目光沉静地看向她。
那眼神里的意味不言而喻——不许躲。
沈明禾呼吸一窒,在他无声的指令下,生生忍住了低头的冲动,强迫自己抬起下巴,迎向那些目光,尽管脸颊依旧滚烫。
戚承晏见她如此,这才满意地转回头,面向众臣,开口道:
“皇后,乃原镇江知府沈知归之女。沈公当年为护堤安民,殉职于任上,其风骨,朕亦感佩。”
他的话语落下,殿内一片寂静,都不知这皇帝陛下意欲何为。
而戚承晏这时却转头看向沈明禾,“沈公教女,亦非同寻常。并未将皇后束缚于闺阁方寸之间,而是常携其行走市井,体察民情,授其诗书,亦教其明理。”
“故而,皇后虽为女子,却知稼穑之艰,懂百姓之苦,晓吏治之弊。”
“她之所学所见,并非凭空臆断,而是源自其父的言传身教,源自她对这天下黎庶的切肤关怀。”
戚承晏收回目光,重新看向众臣,语气渐沉:“朕,居九五之位,统御四海。诸位爱卿,亦是朝廷肱骨,居庙堂之高。”
“然,庙堂之高,有时亦会遮蔽双眼,难见尘埃之下的众生疾苦。”
“今日皇后所言,尔等能听进去几分,朕不强求。但朕要你们记住——”
戚承晏的目光缓缓扫过每一张面孔,如金石之音,斩钉截铁:
“这天下政事,从不以男女之分!只要皇后知晓你们所不知的,能做到你们所不能及的,她就有资格站在朕的身边,站在这乾元殿中!”
“今日如此,将来亦然!”
“尔等皆是朕信赖的股肱之臣,今日这话,朕只说这一次。”
“望诸位,好自为之。”
话音落下,殿内一片肃静。
沈明禾听着耳边铿锵有力的话语,感受着手心传来的温度,心中仿佛被什么东西重重地撞击着,只觉得一股难以言喻的热流从胸腔涌向四肢百骸。
戚承晏的话语,将她心中那点因身份、因性别而产生的不安与忐忑,彻底击碎。
她是沈明禾,是父亲的女儿,是大周的皇后。
正如他所说,她既有超越常人的见识与能力,为何不能站在这里?
为何不能为这天下,为那些沉默的天下百姓,更尽一份心力?
她挺直了原本因羞赧而微弯的脊背,被戚承晏紧紧握住的手,不再被动承受,而是悄然用力,坚定地回握了他。
感受到掌心传来的细微却清晰的回应,戚承晏的嘴角,几不可察地勾起了一抹满意的、转瞬即逝的笑意。
“臣等……谨遵陛下教诲!” 以苏延年为首,众臣齐齐躬身应道。
戚承晏微微颔首,继续道:“今日所议之事,暂勿外传。着苏延年、张辙、孙益清、杜蘅、陆清淮,详细议之。”
他的目光落在似乎有些怔忡的苏延年身上,“苏卿,由你主笔,将议定细则及试行方略,拟成条陈,呈报于朕。”
苏延年猛地被点名,心头巨震。
这……陛下已经许久未曾将如此重要的差事交给他了。
他以为自己早已被排除在真正的权力中枢之外,只能顶着个大学士的虚名养老。
可如今,这关乎国本、必将掀起滔天巨浪的革新之策,陛下竟让他参与核心筹划,甚至主笔条陈?
一股难以抑制的激动混着巨大的惶恐涌上苏延年心头。
他激动于皇帝陛下似乎又重新给了他信任和机会,但随之而来的是更深的担忧。
此事,陛下虽说暂不张扬,但看这架势,绝非小打小闹,一旦推行,必将震动天下,触及无数人的利益。
这是要真正动摇国本的变革。
到时……会引来何等凶猛的反扑?
此事,对苏家而言,是机遇,还是深渊?
是能让他苏延年带领家族重回权力巅峰,甚至青史留名的契机?
还是……会将整个苏家拖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苏延年不由得抬头,看向御前并肩而立的帝后。
皇帝身姿挺拔,面容冷峻,那双深邃的眼眸中是不容置疑的决断与掌控一切的自信。
他登基四载,以雷霆手段整顿吏治,清除异己,将权柄牢牢握于手中。
从翠云山行宫手段狠厉果决地将北瀚使团逼入绝境,让他那前途无量的嫡长孙苏云衍尚了那位麻烦的昭阳公主。
到力排众议立沈氏为后,再到如今……他要做的事,何曾有过半途而废?
苏延年心中天人交战,但仅仅是一瞬,那股沉寂已久的、对权力的渴望,便压倒了恐惧。
他苏延年,三朝元老,内阁辅臣,难道真要在这日渐衰老中默默无闻地退出朝堂?
不,他要去赌!
赌他能抓住这次机会,带领苏家重回巅峰!
赌他苏延年之名,能因参与这场变革而镌刻于青史!
这一刻,苏延年浑浊的老眼中爆发出锐利的光芒。
他不再犹豫,毅然出列,撩起官袍,郑重地跪倒在地,声音带着破釜沉舟的坚定:“老臣……领旨!定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所托!”
众人见苏延年如此,也纷纷跟着拜下:“臣等领旨!”
“都起来吧。”戚承晏淡淡道。
众人起身,袍袖还未完全抚平,便又听到皇帝抛下了另一枚重弹。
“朕决定,”戚承晏的声音清晰无比,“不日南巡。明日早朝,廷议此事,尔等早作准备。”
(https://www.24kkxs.cc/book/4246/4246812/44068125.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