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王重阳
嬴政轻轻点头,目光落在那天道道主榜上:"天道道主榜仅余最后四个席位。"
"且看这最后四位,究竟是何方神圣。"
......
大明皇朝。
京城。
皇宫深处。
朱厚照望着新晋上榜的王重阳,神情一怔。
他转头看向身侧的张三丰:"国师可曾听闻全真教主王重阳之名?"
张三丰捋须答道:"全真教主王重阳。"
"确是道门中不得了的人物。"
"虽声名不显于世间。"
"然实乃当世顶尖。"
"未料他已将九阴九阳之功,推至十阴十阳之境。"
"难得,实在难得!"
朱厚照面露惊色:"以一派之力抗衡一国。"
"此人修为,当真罕见!"
"王重阳......"
"好一个王重阳。"
张三丰又道:"当年王重阳抗金。"
"令金兵止步终南山下。"
"坐镇终南山数十载,金人始终不敢越雷池半步。"
"可惜这般人物,在宋皇眼中反不如那林灵素受宠。"
"如今大宋已亡。"
"林灵素趁机遁走。"
"唯有王重阳仍在坚守终南山。"
"此二者高下立判。"
"宋皇弃真忠良而不用,焉有不败之理?"
朱厚照郑重点头:"国师所言极是!"
"朕当引以为戒!"
"断不可重蹈宋皇赵佶覆辙!"
......
大隋皇朝。
洛阳城。
杨广凝视新上榜的王重阳名讳。
眼中泛起探究之色。
"王重阳。"
"全真教主。"
"如此人物竟是首登天道金榜?"
"着实令人好奇。"
"不知这般存在,究竟何等风范。"
萧皇后轻声说道:“陛下,武林中像王重阳这般侠义之人,想必不止他一个。”
“大宋虽国力衰弱,但江湖上确实有不少豪杰。”
“可惜宋徽宗不懂用人,否则也不至于 。”
“我大隋当以史为鉴,不可重蹈覆辙。”
杨广颔首道:“皇后所言极是!”
“朕绝不会像赵佶那般昏庸。”
“若得王重阳这等人才,必当重用。”
“可惜啊,着实可惜!”
……
大元都城。
皇宫内院。
忽必烈凝视着天际浮现的天道道主榜。
当看到王重阳之名位列第五时,不由感叹:“全真教王重阳!”
“此人名号朕早有耳闻。”
“当年其弟子丘处机曾来大元布道。”
“朕还亲自接见过。”
“长春真人的道法造诣令人钦佩。”
“没想到其师竟能名列道主榜前五。”
“当真非同凡响。”
“他为护宋土,在终南山创立全真教,镇守数十载。”
“可叹宋朝皇帝有眼不识泰山。”
“这些年来,全真教默默守护一方,比起被奉为国教的神霄派更为务实。”
“可惜宋室昏聩。”
“如今大宋覆灭。”
“神霄派林灵素早已遁走。”
“唯独全真教仍在终南山屹立不倒。”
“高下立判啊。”
忽必烈神情肃穆地说道。
赵敏接话道:“确实,当世如王重阳这般忠义之士实属罕见。”
“所谓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他毕生抗金,令人敬仰。”
忽必烈叹道:“若能得此等英才为我所用,该多好。”
赵敏宽慰道:“陛下不必忧心,我大元亦不乏忠勇之士。”
1368年。
忽必烈微微一笑,叹道:“世间能比得上王重阳的,再无第二人了……”
……
金国境内。
终南山深处。
重阳宫坐落于此。
此刻的终南山,寂静无声。
山间奇峰异石,景色瑰丽,却人迹罕至。
在重阳宫一座不起眼的偏殿内。
一位鹤发童颜的老者正悠然舞剑。
他的剑势行云流水,飘逸出尘,仿佛带着仙家气韵。
这时,一位发色斑白的道人自门外步入,恭敬地向老者行礼,道:“师父,弟子有事相告。”
老者剑势未停,含笑说道:“处机,有何事,但说无妨。”
斑白道人答道:“师父,弟子刚刚听闻,金国六王爷完颜洪烈奉金帝之命,率五万大军南下,欲攻宋境。”
老者闻言,剑势一顿,身形立定,眉头微皱。
“完颜洪烈携五万大军南下?”
斑白道人点头确认:“正是。”
老者沉声道:“终南山乃金军南下必经之地。”
“金人妄图南下侵宋,分割疆土!”
“必须阻拦!”
“我王重阳一生抗金,誓不让金人再占大宋寸土。”
“全真弟子,皆当以抗金为平生之志。”
“如今大宋危如累卵,我虽无力扭转乾坤。”
“但死守终南,不让金军南下半步!”
“此乃我分内之事!”
斑白道人听罢,立刻说道:“师父爱国之心,弟子敬仰万分!”
“然而,如今宋朝四面受敌,吐蕃、西夏、辽国、元廷皆虎视眈眈。”
“以宋帝之昏庸,朝堂奸佞横行,大宋能撑多久?”
“师父,我们当真要为这般朝廷拼命?”
老者神色一凛,目光如电扫向那鬓角斑白的道人:"处机!"
"你糊涂!"
"我等绝非替赵家天子效命,更非为朝堂奸佞卖力!"
"我等镇守的——是大宋千万黎民的安危!"
"身后站着的是大宋子民的万家灯火!"
"只要守住这道关隘,金国铁骑就踏不碎大宋的炊烟。"
"就斩不断大宋百姓的生路。"
"记住——我等护的从来都是大宋苍生,绝非龙椅上的赵官家!"
道人闻言面露惭色,稽首道:"师尊教训得是!"
"是弟子眼界狭隘了!"
老者拂袖转身:"去布置吧。"
"金贼既敢南下,必已算计到全真教这关。"
"此番不知会使何等手段......"
"传令众弟子,做好万全准备。"
道人郑重行礼:"谨遵师命!"
待道人退去,老者眉宇间浮起倦意。
"三十载寒暑......"他望着终南云雾自语,"王重阳在此一日,终南山便是金人绝路。"
忽然天地金光潋滟,万丈霞光铺陈九霄。
王重阳仰首望天,白须微颤:
"天道道主榜......终究开启了。"
......
"自天道显化金榜,这江湖便再不是从前江湖。"
"天下大势,皆因这天机榜单而改易。"
"如今道主榜现世,不知又要掀起多少血雨......"
王重阳凝视着金光中渐次浮现的名讳,一声长叹融入山风。
他的神情依旧淡然。
“大汉王朝早已支离破碎,诸侯各自为政。”
“天师道教主孙恩、太平道教主张角、太平观左慈,以及于吉,皆是道门赫赫有名的人物。”
“除于吉外,这几位都曾受过卿云仙人指点。”
“卿云仙人,当真无愧为天下第一红尘仙。”
“每逢天道金榜现世,总有他指点之人位列其上。”
“在这仙路断绝的时代,唯有卿云仙人能打破天地桎梏,修成阴阳五行仙体!”
“足见其深不可测。”
“卿云仙人,究竟是何方神圣,竟有如此能耐?”
“天道金榜虽已揭露他的诸多身份,然而,每多知晓一层,便愈发觉得他神秘莫测。”
“笼罩在他身上的谜团,反而越发浓重。”
“卿云仙人,卿云仙人,究竟是怎样的存在!”
“此次天道道主榜榜首,若无意外,恐怕仍归卿云仙人所有。”
“世间何人能真正与其比肩?”
“纵使我修至十阳十阴之境,恐怕也难以撼动这位人间唯一的红尘仙!”
“若我有卿云仙人之能,早已独自踏平金国,又何须镇守终南山,坐视金人五万大军长驱直入!”
王重阳低声叹息。
此刻。
天道道主榜上浮现逍遥子之名。
王重阳目光一凝,神情骤变。
“逍遥子竟于临安诛杀徽钦二帝?赵宋亡了?”
“竟如此之快!”
“怎可能这般迅速!”
“这才过去多久!”
“元军与辽军便已攻破临安?”
“荒谬!”
“简直荒谬至极!”
王重阳怒不可遏,破口大骂。
他已许久未曾如此震怒。
朝堂之上那些庸碌之辈,简直枉为人臣!
短短数日,临安竟已陷落!
奇耻大辱!
王重阳怒火中烧,然而片刻后,却又觉得不值。
为这般腐朽的赵宋动怒,实属徒劳。
“罢了,赵宋气数已尽,早晚如此!”
“只是国破家亡,受苦的终究是黎民百姓。”
此时。
王重阳心中泛起一丝倦意。
连袁天罡登榜,也未察觉。
片刻后。
他忽见自己的名字浮现于榜单之上。
王重阳望着榜上之名,神色微怔。
他未曾料到自身亦能上榜,更位列第五。
居于逍遥子之上,亦超越了大唐国师袁天罡。
转念一想,却又理所当然。
他王重阳虽名声不显,但一身修为,绝不逊色!
他凭借全真一教之力,抗衡金国举国之势!
此乃何等壮举。
他王重阳,位列天道道主榜第五。
当之无愧!
“可惜,赵宋覆灭,不知多少百姓将流离失所!”
“不可如此,纵使赵宋已亡,我守护苍生之心不变!”
“只要我王重阳坐镇终南山一日,绝不容金人南下!”
……
大荒。
叶卿云望着远处仍在缓缓升起的山峰,眼中掠过一丝深意。
他感受到那股战神之气愈发浓烈。
恐怕不久之后,战神殿便将彻底现世!
此事于他而言,实为良机!
战神殿中,藏有《战神图录》这等绝世奇书。
书中记载着仙门之秘。
如今九州仙脉断绝,诸多隐秘无从知晓。
若欲再进一步,唯有探寻天地之秘。
此时。
天道道主榜上,王重阳之名浮现。
逍遥子、袁天罡上榜,他毫不意外。
毕竟此二人皆实力非凡。
然而,王重阳竟位列天道道主榜第五。
这令叶卿云颇感诧异。
但当他看清王重阳所修 后,便也了然。
原来此王重阳非彼王重阳。
他所修 ,不逊于张三丰与达摩祖师所悟之道。
能触及仙道本源的 ,自然非同凡响。
更何况,王重阳于终南山创立全真教,以一教之力抗衡金国。
此等壮举,世间罕有。
能与之比肩者,寥寥无几。
如此人物,此番初登天道金榜。
反倒令人意外。
叶卿云虽与王重阳素未谋面,却也心生敬意。
王重阳镇守终南抵御金兵多年,着实令人心生敬佩。
这等英雄豪杰,总是教人仰慕不已。
可叹。
赵宋君王昏聩无能,亲近奸佞而疏远忠良。
终致山河破碎,家国沦丧。
一切因果皆是自身抉择所致。
怨不得旁人。
恰在此时。
叶九忽然喊道:"师尊,快看远处山峰,有金光闪现!"
叶卿云闻言,立即抬眼望向那座巍峨高山。
只见云雾缭绕的山巅处,确有金光隐约闪动。
叶卿云微微皱眉。
谢晓峰在一旁询问:"前辈,可是战神殿即将现世?"
叶卿云颔首道:"快了!"
(https://www.24kkxs.cc/book/4246/4246664/44167053.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