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1 圆满
之前,陆三爷送符娘子回苗疆,一直没有回来,云山家里只赵姨娘一人。
老太太,大老爷跟大太太在京城住过六月就回云山去了。
二奶奶有孕要在京城养几个月再回去,陆二爷趁着这个机会想在京城再看看铺子。
二太太回去了,五爷跟六爷都留在了京城陆家读书。
培养子孙读书是大事。
便是不学无术的陆大老爷也很是赞成。
如今,陆家孩子多了起来,陆屹川觉着应该在京城这边的陆家开起来个私塾。
陆屹川是那种说干就干的,给大老爷还有二爷他们说了之后,很快就从外面请回来两位老夫子。
来年圣上开恩科,陆家就让文夫子在陆家好好备考。
私塾设在外院的倒座房。
冯家的两个郎君也被送来陆家一起读书。
小郎君们都去了私塾,家里只剩下八岁的宝儿。
严惜对二奶奶说:“京中官宦人家的小娘子家里都会请女夫子。你将宝儿留下吧,咱们也请个女夫子回来教她。”
二奶奶一下怔了,她不是没有这么想过,可她开不了这个口,如今严惜说出来,她只余满心的感动。
大奶奶是个好的,心胸阔达的,她以前真是被猪油蒙了心。
二奶奶眼圈湿润,笑着说:“这多麻烦大嫂。”
“家里有丫鬟仆妇,哪里能麻烦到我。再说了,宝儿这么乖巧,我正想要个这样乖巧的女儿在身边。就看二奶奶舍不舍得了。”
二奶奶咧嘴一笑,一滴眼泪滑落,“宝儿能跟在你身边是她的福气。”
中秋过后,陆二爷带着二奶奶回了云山。宝儿留在严惜身边教养。
严惜给宝儿请了位从宫里退下来的教养女官,陆玉芙趁机将六岁的阿芜也送了过来。
自此,云山陆家每年往京城送三万两银票,用于陆家孩子们的吃穿用。
圣上开恩科,为朝廷又选拔了一拨可用之才。
在秘书省待了三年的陆四爷申请外放,去得还是个没人愿意去的下等县。
严惜不理解,陆屹川说:“小四有他自己的抱负。”
所去之处贫瘠,陆四爷没有带家眷,只带了墨白、长顺跟长夏三个他身边的长随。
陆四爷在知县任上三年,管理民生,劝导农桑,兴建水利,开设学堂。调任走的时候,听长顺说,百姓送了他们很远,车上被硬塞了许多东西。
陆四爷被调任许州通判,条件稍微好了些,四奶奶就带着家当过去找他。
做通判三年,严惜觉着他们最大的贡献是生了个女儿。
宫里皇后连生两子,陆家也只有宝儿一个女儿。如今陆家又添了个女儿,严惜心里也欢喜。
就是这丫头不怎么爱说话。
他们回京时,小女娘都两岁了,许是因着不爱开口,四爷跟四奶奶给她起名迟语。
皇后娘娘抱着迟语,严惜在一旁埋怨四爷两口子,“娘娘你看,多好的闺女,他们给起了这么个名字。迟语本就不爱说话,每次喊她都好似提醒一次。”
皇后娘娘笑,端着糕点给迟语吃。
迟语听她大伯母埋怨她爹娘,终于开了尊口,“名字就是个代号,怎么都行。”
一句话惹得两人哈哈大笑。
两位小皇子青雀儿跟狸奴儿两人差了两岁,一个七岁,一个五岁,宫里就他们两个孩子,见了迟语也是稀罕。
从资善堂回来,就围着迟语转。
狸奴儿点着迟语莲藕般的小胖胳膊,问皇后:“母后,她的胳膊怎么是一骨碌一骨碌的?”
迟语瞥了他一眼,默默往旁边挪了挪,“没见过吃得胖的?”
迟语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青雀儿到底大些,他将牛乳燕窝粥轻轻放到迟语跟前,轻声道:“吃吧,小娘子就得胖胖的才好看。”
迟语抬眸看了他一眼,算他有良心,也不枉她爹后半辈子为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
元和二年,景帝给李家平了反,李家侥幸存活下来的儿子李君宁参加了元和三年的武举并夺得魁首。
同年,他迎娶了秦家远房的一位娘子。
景帝仁政,大虞政通人和、四海升平。
(https://www.24kkxs.cc/book/4246/4246587/44189988.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