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大周朝极品神探小知县 > 第86章 血色江边(四)

第86章 血色江边(四)


众人沿着泥泞的江边走了半柱香的时间,就看到了一片白色的芦苇荡。

在芦苇荡的不远处就有一座简易搭建的小窝棚,正是刘大康的鹅棚。

这座简陋的窝棚由粗糙的芦苇秆编织而成,窝棚的外壁已经有些斑驳了,顶部呈倾斜状,覆盖着一层厚厚的茅草。

卓不凡正准备进门,突然“汪!”的一声狗吠,把他吓了一跳。

只见一条大狗突然从芦苇丛中扑了出来,朝着众人龇牙咧嘴,露出了尖利的牙齿,低声嘶吼。

赵烈定睛一看:“咦!这不是昨天的那只大黄狗嘛?”

张保倒是见怪不怪:“哦!这是刘大康养的阿黄,他死了之后,没人喂养阿黄,阿黄就整天自己找食吃,不用管它。”说完作势要踢阿黄,将阿黄赶到了一边。

张保领着众人走进了鹅棚,一进这鹅棚,卓不凡感觉眼前就陷入了黑暗。

这个鹅棚的透光性极差,整个房间显得黑漆漆的,适应了片刻卓不凡才看清了眼前的景象。

鹅棚内的陈设非常简单。

所谓的床铺是由几块破旧的干木板搭成的,上面铺着一些干枯的芦苇叶,棚内湿气很重,墙壁上的墙皮都已经斑驳不堪了。

在角落里,有一个用泥土和石块砌成的小灶台,灶台上面放着一口黑黝黝的铁锅,想来就是平时刘大康用来做饭的地方了。

卓不凡走近了屋子中间的床铺,他赫然发现床铺的下面居然还有一个小方桌,之前进来的时候,因为光线昏暗居然没有发现。

小方桌上此刻摆着两样小菜,一碟萝卜干和一碟盐水豆干。

还有一壶烧酒放在旁边,很明显这是刘大康那天的最后一餐剩下的。

卓不凡从袖子中掏出了一根细长的银针,那银针在昏黄油灯的映照下,闪烁着淡淡的银光,显得格外锐利而清冷。

卓不凡将手中的银针缓缓插入那碟豆干之中。

银针在豆干中轻轻搅拌了片刻,再轻轻拿起。

卓不凡的目光如炬,紧紧盯着银针的每一寸变化。

过了片刻,只见那根银针的尖端依然没有变化,———没有毒。

卓不凡又再次用银针测试了萝卜干,也没有下毒的迹象。

看来饭菜没有问题。

卓不凡于是掀开了刘大康的床铺,随着被子被拿开,一股酸臭混合霉味的味道瞬间弥漫在这狭小的空间内,众人不由得捂住了鼻子。

突然一个小小的东西,从被子上滑落了下来。

卓不凡眼疾手快一把抓住,然后不动声色地将那个东西放入了口袋。

这一系列的动作发生在一瞬间,其他人并没有注意到。

卓不凡将整个鹅棚都仔细看了一圈,没有发现新的线索,他思虑了一会,对张保说:“张里正,今日天色已晚,本官今晚想留宿在这江上村,不知道你家方不方便呀?”

“方便啊!那自然是方便的很呐!大人肯来草民家留宿,那是草民家的荣幸呀!我们家空房也多,大人你放心住下便是。”张保一开始没反应过来,片刻后反应了过来赶紧一口答应。

“赵烈,你跟我晚上一起留宿在张里正家,叶飞,你带其他人先回县衙等我消息吧!”说完,卓不凡迈步走出了鹅棚。

晚上,张保的家中非常热闹!,一片欢声笑语。

不愧是靠近江边,桌子上摆满了各种鱼类的菜肴。

清蒸鲈鱼,鱼肉异常鲜嫩,口感细腻,保留了鱼的原始风味,红烧鲫鱼,汤汁浓郁鲜香,鱼肉特别入味,非常下饭。

尤其是那一大锅用大米和当天捕获的小鱼一起熬制而成的鱼粥,在姜丝、葱花等调料的辅助下,既美味又暖胃。

卓不凡和赵烈二人不由得一口气喝了好几碗。

吃过晚饭,卓不凡走到了窗前打开了窗户,由于张保家自建的这栋房子位于高处,所以此刻整个江上村的景象都映入了他的眼里。

“张里正,那刘大康在村里的房子是位于何处呀?”卓不凡转向张保。

“知县大人,这就是刘大康家,看,他的妻子李氏现在正好就在门口呢!”张保走到窗前,手指着东南角的一个方向。

顺着张保的手指方向,卓不凡隐隐约约间看到一个黑色的人影正在刘大康家的门口,脚边放着一个大盆,似乎好像是在搓洗衣服。

“张里正,这李氏平日里在村里的口碑怎样呀?”

“回知县大人,这李氏是前年才嫁过来的,自从来到我们村,一直恪守妇道,没听说过她和谁有什么风言风语呀!村里人对她评价都很不错。”张保笑了笑。

“嗯!那看来这李氏人品倒是不错。”卓不凡没有再说话,陷入了沉思。

第二天一早,卓不凡和赵烈,张保来到了刘大康家门前。

“咚咚咚!”张保上前敲了敲院门。

“谁呀?”屋内一个女子的声音响起。

“是刘家媳妇吧!是这样的,知县老爷今天来你们家,是想要问一下你们家大康那个案子的一些情况。快开门吧!”张保回应。

不一会儿,门被打开了,一个容貌秀丽的女子探出了头来,正是刘大康的媳妇李氏。

卓不凡细看之下,不由得心中一动,原来李氏的面颊看起来绯红一片,肌白如雪,很明显是用了胭脂水粉之物进行了妆扮。

她的嘴唇上还残留着明显的唇红印,显然是刚才来不及完全抹去的缘故。

如果丈夫新丧,一般女子不说整日哭哭啼啼,至少也应该是悲伤难过,面无血色。

可反观李氏,不但没有丝毫的难过神情,反而偷偷地化妆,这明显有问题。

卓不凡心里这样想着,脸上却没有任何显现。

他抬眼环视了屋子一圈,只见这屋子内外被李氏收拾的非常整齐,就连地面也是打扫的干干净净。

这与江边刘大康自己居住的那简陋难闻的鹅棚相比,完全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上。

看来这李氏平日里对刘大康应该是没什么照顾,夫妻二人怕是没有多少感情。

此时,院子周围已经陆续聚集了一些路过的村民。


  (https://www.24kkxs.cc/book/4246/4246440/11111047.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