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诸天微尘 > 第95章 红尘练心,万相明道(三)下

第95章 红尘练心,万相明道(三)下


辞官之后,古尘的寻道之心更加纯粹和坚定。他不再盲目地四处寻访,而是选择了一处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结庐而居。

古尘依靠着自己强大的学习能力和悟性,日夜研读、参悟所能收集到的一切道家、阴阳家、乃至医家、巫觋的典籍,试图从先人的智慧中,找到那条通往长生大道的蛛丝马迹。

观察星象变化,感受山川地脉的灵气流动,尝试着最基础的吐纳练气,与天地自然沟通。

春去秋来,寒来暑往。由于初步触及修炼门径,古尘的容颜比寻常人衰老得慢一些,但岁月的痕迹依旧不可避免地爬上了他的鬓角。在他五十岁那年的一天,他于雷雨之夜观想天地雷霆之威,心有所感,体内气息随之奔腾,终于在下丹田处,凝聚出了一丝发丝般细微、却真实不虚的真气!

他成功引气入体,踏入了炼气期,成为了一名真正的修士!

那一刻,古尘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喜悦。

数十年的坚持,风餐露宿,舍弃一切,似乎终于看到了渺茫的希望。他怀着激动的心情,决定结束长期的隐居,再次踏入凡尘,一方面游历巩固修为,另一方面,也希望能寻找到更进一步的机缘。

然而,当他走出隐居多年的深山,重新看到山外的世界时,眼前的景象却像一盆冰水,将他初成修士的些许欣喜浇得透心凉。

时值王朝末年,政令昏乱,宦官当道,地方豪强肆意兼并土地。加之连年旱涝灾害,赤地千里,饿殍遍野。官道两旁,随处可见面黄肌瘦、衣不蔽体的流民,他们目光呆滞,如同行尸走肉。易子而食的惨剧,不再是书中的记载,而是活生生的人间地狱。凶神恶煞的官吏差役,依旧如狼似虎地催逼着早已无力承担的赋税。

古尘尝试用自己微薄的法力,画几张简单的“祛病符”化水给生病的流民喝,或者拿出身上仅有的银钱购买些粗粮施舍。但他的力量太渺小了,面对这如同洪水般的苦难,他的努力就像是投入大海的一颗石子,连一丝涟漪都难以激起。

有一次,古尘刚刚路过一个州府,正遇到成千上万的流民因饥饿难耐,冲击官府的粮仓。

结果等待流民的不是开仓救济,而是装备精良的官兵无情的屠刀。

鲜血染红了地面,哭喊声、咒骂声、兵刃砍入骨肉的声音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惨绝人寰的图景。古尘站在远处,看着那堆积如山的尸体,闻着空气中浓重的血腥味,身体抑制不住地颤抖。

他毕生追求的“超脱”,此刻显得如此苍白和可笑。

“修仙……修仙……若修得长生,只能冷眼旁观这人间化作炼狱,眼睁睁看着百姓在苦难中挣扎死去,这样的仙,修来何用?与石头何异?!”他喃喃自语,坚守了数十年的道心,在这一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剧烈动摇。

古尘想起了自己年轻时,为了那虚无缥缈的“道”,毅然舍弃的家庭、责任、功名……本以为寻得大道便可超然物外,获得真正的逍遥。但此刻,面对这血淋淋的现实,他发现自己根本做不到所谓的“天地不仁”。

一种深沉的悲悯和不甘,如同火山般在他胸中积聚。古砚意识深处,那份历经沙场和官场磨砺而形成的、对守护和正义的执着,在这一世被彻底点燃。

就在他内心天人交战,几乎要被这巨大的无力感和道德拷问压垮时,那个如同梦魇般萦绕的苍老叹息声,再次毫无征兆地在他心间响起,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沉重:

“求道者,眼见苍生倒悬,黎民涂炭,你可能真正心安?独善其身,远离红尘,是否就能得到你渴望的超脱?还是说……兼济天下,哪怕明知前路是万丈深渊,是逆天而行,会遭万劫不复之天谴,你亦愿意为了这芸芸众生,去争那一线生机?你……可敢承受这后果?”

古尘(古砚)闭上了眼睛。母亲的遗愿、逃婚那夜的红烛、金榜题名时的自得,官场中心的喧嚣、深山修炼的孤寂……一幕幕画面在脑海中飞速闪过,最终,全都定格在了眼前这片尸山血海、万民哀嚎的惨状之上。

一股难以言喻的悲怆、愤怒以及一种近乎殉道者的决绝,如同岩浆般从他心底最深处喷涌而出,瞬间淹没了所有的犹豫和恐惧。

古尘(古砚)转身走向流民。

那一刻,仿佛踏碎了过去五十年清修筑起的心墙。他不再是一个寻找飘渺仙道的独行者,而是坠入了滚滚红尘,成为了这苦难众生的一部分。

起初,能做的很少。丹田里那缕微薄的真气,仅够他画出几张最基础的“祛病符”。古尘(古砚)找来破碗,以清水化符,分给那些染了瘟疫、奄奄一息的灾民。符水效果有限,但或许是因为其中蕴含的一丝灵气,或许仅仅是心理作用,竟真有几个病情较轻的孩童,喝了之后退去了高热,睁开了眼睛。

“活神仙!这位先生是活神仙啊!”一个枯瘦的老妇抱着退烧的孙子,跪在古尘面前,不住地磕头。

这一声呼喊,像火星落入了干柴。绝望的人群瞬间骚动起来,无数道渴望、哀求、甚至是疯狂的目光聚焦在古尘身上。他被围得水泄不通,无数双脏污的手伸向他,祈求着那碗“神水”。

古尘看着那一张张被饥饿和疾病扭曲的脸,心中没有成仙得道的飘然,只有沉甸甸的压力。他意识到,个人的力量在此等浩劫面前,是何等渺小,这一次他没再感觉到那种疏离感。

“诸位乡亲!”他运起一丝真气,声音虽不高,却清晰地压过了嘈杂,“符水只能暂缓病痛,救不了饥荒!要想活命,我们得靠自己!”

此刻开始,古尘(古砚)不再仅仅施符水,开始组织还能动弹的青壮。

凭借早年游历和阅读杂书得来的知识,指挥他们挖掘相对干净的土坑取水,辨认可食用的野草树皮,搭建更能遮风避雨的窝棚。甚至尝试着将一丝微弱的真气注入几颗普通的种子,希望它们能更快生长,虽然效果微乎其微。

古尘(古砚)的所作所为,很快引起了当地官府和豪强的注意。一开始,是个穿着绸衫、脑满肠肥的管家带着几个家丁过来,趾高气扬。

“哪来的妖道?在此聚众闹事,蛊惑人心!识相的赶紧滚蛋,不然告你一个聚众谋反!”管家唾沫横飞地威胁。

古尘尚未开口,他身边几个被救治过的青壮便怒目而视,握紧了手中的木棍。气氛顿时剑拔弩张。

古尘抬手止住了冲动的青年,平静地看着那管家:“我等只为活命,何来谋反?若官府能开仓放粮,赈济灾民,我即刻便走。”

“开仓?做梦!”管家嗤笑,“粮仓里的粮食,是备战备荒的,也是你们这些贱民能碰的?再不散开,休怪老子不客气!”

冲突最终还是爆发了。家丁们挥舞棍棒冲上来,流民们积压的怒火也在此刻被点燃,凭着人多势众,将管家和家丁打得抱头鼠窜。

这件事像是一个信号。或许,此时的他已经没有退路了。带着这群被逼上绝路的流民,开始了迁徙。沿途,不断有活不下去的百姓加入,队伍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他们攻破过为富不仁的地主庄园,开仓分粮;也袭击过小股的官军,抢夺兵器。

古尘的角色,渐渐从一个救治者、组织者,变成了精神领袖和决策者。他给这支队伍起了个名字,叫“活命军”,口号很简单:“只求生路,不争天下。”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随着“活命军”声势渐大,朝廷终于无法坐视不理。一支三千人的官军前来围剿,带队的是个经验丰富的将领。

深夜,中军帐内(不过是个稍大的帐篷),古尘面对着一张简陋的地图,眉头紧锁。他虽读遍兵书,但实战经验几近于无。几位最早跟随他、如今成为头目的汉子,也都面露忧色。

“先生,官军装备精良,我们这些人,怕是……”一个脸上带疤的头目欲言又止。

古尘沉默着。他感到丹田内那缕真气在不安地躁动,似乎与外界某种无形的压力产生了共鸣。夜空突然划过一道诡异的血色闪电,却没有雷声,帐篷内无风自动,油灯的火苗剧烈摇晃。

一股莫名的寒意笼罩在古尘心头。他隐隐感觉到,这不仅仅是世俗的战争,似乎有某种超越凡俗的力量,已经注意到了他这只“蝼蚁”的逆行。

就在这时,那个苍老的声音,如同鬼魅般再次在他心底响起,带着一种冰冷的审视:“逆天而行,灾劫自招。眼见这些因你而聚集起来的人,即将因你而粉身碎骨,可曾后悔当日抉择?现在回头,散去众人,或可苟全性命于乱世。”

古尘闭上眼,眼前闪过官军铁蹄下可能出现的惨状,呼吸骤然急促。恐惧和愧疚如同毒蛇噬咬着他的心。但紧接着,流民们绝望中燃起希望的眼神,老妇跪谢的身影,孩子们分到一点粥米时的笑容,纷纷涌上心头。

他猛地睁开眼,眼中血丝遍布,却异常坚定。他对着空无一人的帐篷角落,仿佛在回答那冥冥中的存在,声音沙哑却斩钉截铁:“散?散去何处?让他们回到易子而食的地狱吗?我古尘既然走了这一步,就从未想过回头!纵然万死,亦不独活!”

他转身,对帐内紧张等待的头目们沉声道:“官军虽强,却失道寡助。我们熟悉地形,民心在我。传令下去,依计行事,利用山势林莽,与其周旋!我们要让朝廷知道,百姓的活路,不是靠杀就能斩尽的!”

接下来的战斗异常惨烈。活命军利用地形节节抵抗,损失惨重,但也让官军付出了代价。古尘不再仅仅运筹帷幄,他第一次亲自踏足战场。那缕微薄的真气被他催发到极致,附着在普通的刀剑上,竟也能勉强格开箭矢,震退敌兵。

他救治伤员,鼓舞士气,身影所到之处,活命军便爆发出顽强的战斗力。

然而,当活命军此刻真的在“活”下去的时候。官军也已经死的死,逃得逃,只剩下寥寥数十人。

天空阴沉的可怕,乌云低垂,仿佛要压垮山峦。古尘(古砚)志在必得,下令发起最后的总攻。

就在这时,异变陡生!

天地间灵气疯狂暴动,乌云之中,紫色的电蛇乱窜,一股毁灭性的气息锁定了山谷,尤其是锁定了古尘!

“天劫……”古尘抬起头,脸上露出了惨然的笑容。他明白了,他组织流民对抗朝廷,甚至隐隐动摇了这王朝的“气数”,这才是真正的“逆天”,终于引来了天道的抹杀。

“先生!那是……”身边的头目惊恐地望着天空。

古尘深吸一口气,反而平静下来。看了看身边这些伤痕累累、却依然紧紧跟随他的面孔,心中一片澄澈。

他追求长生而不得,却在带领这些人争取活下去的过程中,找到了比长生更有意义的东西。

他向前一步,将众人护在身后,朗声道:“苍天无道,视民如草芥!今日我古尘,便替这天下受苦的百姓,问一问这天!有何资格,主宰众生生死!”

话音未落,一道水桶粗细的紫色天雷,撕裂苍穹,带着煌煌天威,直劈而下!目标直指古尘!

“不!”活命军残部发出绝望的呐喊。

古尘调动起毕生修为,那缕真气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运转,他双手结印,竟是要以这微末道行,硬抗天威!

“轰——!!!”

雷光淹没了他的身影,巨大的冲击波将四周的活命军都掀飞出去。光芒散尽,原地只剩下一个焦黑的大坑,以及坑底一件破碎的、沾满焦灰的衣袍。

古尘,尸骨无存。

天空的异象缓缓消散,仿佛什么也没发生过。幸存的官军心有余悸,不敢久留,草草撤退。而那些侥幸活下来的活命军,则跪在焦坑前,失声痛哭。

古尘死了。但他那“苍天无道”的质问,却像一颗种子,借着幸存者的口,在这片苦难的大地上悄然传播开来。

幻境的画面,在无尽的悲壮与苍凉中,缓缓碎裂、消散。

那苍老的声音最后一次响起,带着前所未有的复杂情绪,有赞叹,有惋惜,更有一种深深的触动:“第三问终章:以凡躯抗天命,以微光引烈焰。此心之‘震’,已非动于尘世,乃撼及法则。虽身死道消,其志不屈,其神不灭。此等震动,直指本源……善。”


  (https://www.24kkxs.cc/book/4246/4246325/44221349.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