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年代1949红旗下的县长 > 第538章油脉

第538章油脉


四月的汉东,春寒料峭中已透出些许暖意。省委大院里的法国梧桐,抽出了嫩绿的新芽。

陈朝阳的办公室内,他站在一张巨大的汉东省地图前,目光久久凝视着长江北岸、高邮湖附近的一片区域——江都。

地图上,那里还是一片代表农业区域的浅绿色。

但在他脑海中的另一幅“地图”里,这里地下深处,却奔涌着关系到国家工业化和国防安全的黑色血液——石油。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是谓勇士。

知其可为而谋定后动,方为智者。”

他心中默念。

直接点明江都有油,无异于天方夜谭。

他需要一个契机,一个能让这个“预见”合理化的切入点。

敲门声打断了他的思绪。

办公室门被轻轻推开,他的秘书李赤水引着一位风尘仆仆、戴着眼镜的中年干部走了进来。

“陈书记,地质部的王处长到了。”李赤水声音不高,但清晰沉稳。

陈朝阳转过身,目光先是在李赤水身上短暂停留,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满意,随即热情地迎向客人。

“王处长,辛苦了,请坐。”

选择李赤水做秘书,是陈朝阳在工业厅亲自办的第一件“人事”。

不久前,一批军转干部安置名单送到各位书记案头,按照惯例,这类重要人事变动,

尤其是可能安排在领导身边的岗位,必须先知会主持省委的第二书记周明光,再告知主管省政的第三书记(省长),最后才会流转到他这位主管工业的第四书记这里。

名单上“李赤水”这个名字和履历,让他瞬间留了意:老部队出来的团参谋,参加过多次硬仗,有文化底子,

更难得的是,49后曾被选为留苏预备生,在北平学习了近一年俄语,成绩优异。

只因朝鲜战争爆发,留学计划无限期推迟,才被分配回原籍汉东等待安置。

一个既有实战经验,又系统接受过新式教育,还具备极高语言天赋的年轻干部,放在哪里都是值得培养的苗子。

陈朝阳几乎立刻意识到,这个人才能在未来与老毛子的技术交流、设备引进中发挥关键作用。

他没有犹豫,亲自去省办公厅和组织部门调阅了李赤水的全部档案,并与周明光和省长做了沟通,

以“工作需要一名懂军事、有文化、政治可靠的秘书”为由,直接将人要了过来。

事实证明,他的决定没错。

李赤水办事极有条理,沉默寡言却心细如发,军队里养成的保密习惯和参谋业务功底,让他处理文件、安排日程井井有条。

更重要的是,他身上没有一些转业干部难免的懈怠或官僚气,依然保持着军人那股子锐气和学习能力。

“陈书记,您太客气了。”王处长的话将陈朝阳的思绪拉回。

这位北平地质部的副处长有些受宠若惊。

这位年轻的汉东省委第四书记兼工业厅长,在部里也是挂了号的能人、猛人。

“王处长,我们汉东底子薄,发展工业,资源勘探是重中之重,不得不劳烦你啊。”

陈朝阳示意李赤水给客人倒茶,李赤水动作麻利,悄无声息地将茶杯放在王处长手边,然后退到一旁,拿出笔记本准备记录要点。

王汉卿端起茶杯轻抿一口,方才回答:“朝阳书记,您之前通过华东局和部里沟通,希望加强汉东,特别是苏北地区的石油地质普查工作,部里非常重视。

只是……目前人力物力主要集中在大西北和东北,对于苏北这种传统认为的贫油区,投入恐怕……”

陈朝阳理解点头,他拿出一份精心准备的报告。

“汉卿同志,我明白国家的困难。

我们地方不能光伸手向上要,也要主动作为。

这是我们整理的一些资料和分析。”

他翻开报告,指着上面的图表和数据:“你看,这是我们对苏北地区,特别是江都、高邮一带地质构造的初步分析。

我们参考了国内外一些油田的地质资料,发现苏北盆地在地质历史上,具备生油、储油的条件。

虽然希望渺茫,但万一有所发现,对于缓解华东地区,乃至支援朝鲜前线的能源压力,意义重大,总归要碰碰运气嘛。”

他刻意强调“支援前线”,这是当前最能打动人的理由。

李赤水在一旁快速记录,偶尔抬起眼,目光扫过墙上地图江都的位置,又落在陈朝阳自信而坚定的侧脸上。

他隐约感觉到,陈书记对那片区域的重视,绝非一般的“碰碰运气”。

王汉卿推了推眼镜,身体微微前倾,仔细审阅着陈朝阳递给他的那份《苏北地区潜在油气资源初步地质分析报告》。

报告封面上很新,像是刚印制不久。

起初,他的表情充满审慎,甚至带有一丝出于专业知识的怀疑。

毕竟,主流观点认为我国东部贫油,富集区在西北。

但随着他一页页翻下去,眉头逐渐舒展开,眼神里透露出惊讶和深思。

“陈书记,这份报告……”王汉卿抬起头,语气中带着不可思议,

“里面的数据和类比,非常……有启发性。”

陈朝阳知道火候已到,他走到地图前,拿起一支红蓝铅笔,开始他的“论证”。

“汉卿同志,请看。

我们并非凭空臆测。

这份报告的核心,在于大地构造的类比。”

陈朝阳的笔尖先在地图上虚画了一个圈,将整个苏北区域圈定,

“你看苏北盆地的整体构造格局,它是一个在中新生代发育起来的陆内裂陷盆地。

关键是,这里——”他的笔尖用力点了几个点,示意那些推断出的断层线,

“发育了一系列控制凹陷和隆起的同生断层。

这种构造样式,与美著名的东德克萨斯油田,在早期勘探阶段揭示的构造模式,有着惊人的相似!

那里同样是断层控制油气聚集,最终形成了绵延百里的巨型油田。”

王汉卿的目光紧紧跟着陈朝阳的笔尖,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地质专家,他立刻意识到了这种类比的分量。

东德克萨斯油田是世界级的发现,其地质模式被无数专家研究。


  (https://www.24kkxs.cc/book/4246/4246310/43902913.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