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章英才到来(求五星好评,用爱发电谢谢大家)
如果苏北盆地真的具备类似的“骨架”,那么其含油气的可能性将大大提升。
“不仅如此,”陈朝阳翻动报告,指向另一段分析,
“从沉积环境和岩性上看,我们初步推断苏北盆地,尤其是江都-高邮凹陷,发育了大面积的河湖相沉积体系,这与我们已经投产的陕甘宁延长油田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延长油田的主力储层就是砂岩,而根据周边露头和零星钻探资料推断,我们这里同样具备形成良好砂岩储层的条件。
更令人振奋的是,我们估计苏北盆地的沉积岩厚度可能超过三千五百米,这甚至比延长部分地区还要厚!
如此巨厚的沉积,就是孕育油气的‘温床’!”
他没有给出确切的表格,但几个关键数据和对比案例——“东德克萨斯油田”、“同生断层”、“河湖相沉积”、“延长油田”、“超过三千五百米”,
已然精准的敲在王汉卿的专业认知上。
这不再是泛泛而谈,而是有具体目标、有科学参照的精准推断。
陈朝阳趁热打铁,将报告翻到后面关于直接证据的部分。
“当然,光是宏观类比还不够。
我们也搜集到一些零星,但非常关键的直接油气显示证据。”
陈朝阳翻到报告的下一部分,这里列举了一些零散的地方志记载和近期走访调查的“成果”。
“《高邮州志》光绪年间有载:‘城东三十里,有水塘,常冒气泡,遇火可燃。’
我们初步判断,这可能是浅层天然气逸出。”
“近期走访当地乡村,在江都樊川片区的沟渠旁,发现水面有不易消散的彩色油花。”
“邻区天长已发现的沥青脉,证明本区域在地质历史上确实发生过油气生成和运移。”
陈朝阳总结道:“这些星星点点的显示,单独看,可能都是偶然。
但将它们放在‘苏北具备成油盆地构造’这个大背景下,它们指向同一个结论——这里不仅有过油气的生成,而且可能已经发生了聚集。”
他最后用笔重重地点在报告上一张手绘的“苏北盆地有利区带预测图”上,其中一个用红色圆圈标出的区域格外醒目,正是位于江都县城以北。
“综合构造类比、沉积厚度和油气显示,
们初步判断,这个位于主要生油凹陷边缘,
被断层复杂化的低幅度隆起带,是油气运移的有利指向区,也是最有可能取得突破的‘靶心’。”
王汉卿深吸了一口气。这份报告的逻辑链条非常清晰:
从宏观构造类比证明“这里可以有油”,到微观地表显示证明“这里确实有过油”,最后通过地质分析推断出“油最可能在哪里”。
虽然里面的许多数据是“推断”和“估计”,但其分析方法和选取的类比对象,都显示出极高的专业水准和令人信服的洞察力。
他彻底收起了最初的轻视,由衷地说:
“朝阳书记,我收回刚才的顾虑。
这份报告的价值,不在于它百分之百的正确,而在于它提供了一个极其坚实、科学的勘探方向!”
陈朝阳微微一笑,他知道,科学的“包装”已经成功。
他将后世确认的江都油田位置,通过这个时代能够理解和接受的地质语言,“合理”地摆在了专业者面前。
“朝阳书记,现在您的意思是?”
“我们汉东省,愿意先期投入,”陈朝阳语气坚定,
“我们计划成立一个‘汉东省资源勘探筹备处’,由省工业厅直接领导。
希望部里能在技术上给予指导,派几位有经验的专家,帮我们带带队伍,确认一下勘探方向。
哪怕最后证明没有油,也能为全国地质图补上一块空白,积累在复杂地形找矿的经验嘛。”
他以退为进道,王汉卿沉吟片刻。
地方上有如此高的积极性,而且愿意自己出钱出人,只是要求技术指导,这实在是无法拒绝。
“好!朝阳书记,您这个想法很好!
部里一定支持,我回去就汇报,尽快选派精干技术人员过来支援!”
“太好了,感谢部里的支持!”陈朝阳紧紧握住王汉卿的手,有个北平部委的支持基本是板上钉钉没跑了
“汉东的工业建设,离不开国家部委的帮助。我们一定把这项工作做好!”
送走王汉卿,陈朝阳回到地图前,用红笔在江都的位置轻轻画了一个圈。
种子,已经播下。
接下来,就是等待合适的时机,让这枚种子破土而出。
他知道,最初的勘探肯定不会一帆风顺,甚至会经历失败,但他必须引导方向,确保最终指向那个正确的目标。
几天后,陈朝阳的办公室内,墨香混杂。
他正俯身在宽大的办公桌上,审阅着已经完成的《汉东省工业标准化草案(初稿)》,眉头微蹙,手中的红笔不时圈点批注。
窗外传来的零星鸟鸣,与室内纸张翻动的沙沙声,构成了清晨的韵律。
“咚咚咚。”
清脆的敲门声响起。
“进。”陈朝阳头也未抬,目光仍停留在那些繁琐却至关重要的公差配合数据上。
秘书小李轻手轻脚地推门进来,手里拿着一份电报,脸上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奋:
“陈书记,刚收到的消息,从昌平来的郑春秋教授,以及您特别关注的那位周慕白同志,乘坐的列车已经准时抵达金陵站了。”
“啪嗒。”
陈朝阳手中的红笔轻轻搁在了文件上。
他猛地抬头,眼中那一丝审阅文件时的凝重瞬间被明亮的光彩所取代,仿佛阴霾的天空突然透进了阳光。
“到了?好,太好了。”他声音中带着毫不掩饰的喜悦,随即站起身,一边拿起搭在椅背上的中山装外套利落地穿上,一边快速吩咐:
“小李,备车,我亲自去招待所迎接。”
“书记,您上午原计划还要听取轻工局的汇报……”小李尽职地提醒。
“请轻工局的同志稍等一个小时,或者请刘副厅长先代为听取。
郑教授和慕白同志的到来,是关乎我们汉东工业根基的大事,不能怠慢。”
(https://www.24kkxs.cc/book/4246/4246310/43902912.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