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31
西行队伍离了无底洞,愈行愈西,渐近灵山脚下。这一日,行至灭法国地界。但见城头旗帜猎猎,却隐隐透着一股肃杀之气。
入城倒换关文,却听闻一骇人消息:灭法国王曾许下罗天大愿,要杀够一万个和尚!如今已杀九千九百九十六个,只差四个!
唐僧闻言,面色发白,双手合十:“阿弥陀佛…罪过,罪过!”
时近黄昏,为避人耳目,师徒寻得一家僻静客店投宿。
店主见是行脚僧人,好心提醒:“诸位长老,近日城中风声紧,千万莫要声张,若被官兵察觉,性命难保!”
师徒谨记,小心入住。
然夜深人静,猪八戒鼾声如雷,震天动地,终是惊动四邻,引来官兵查问!
店家无奈,只得如实相告。
官兵围店,欲捉拿师徒。
悟空见事不妙,使个瞌睡虫迷倒官兵,师徒四人趁夜色仓皇逃出城外,躲入山林。
逃至安全处,唐僧心有余悸:“悟空,这如何是好?那国王杀戮如此之重,岂非造下无边恶业?”
孙悟空火眼金睛闪烁,冷笑道:“师父莫忧!这国王如此残暴,合该受些惩戒!俺老孙自有道理!”
是夜,悟空潜入王宫,施展神通,拔一把毫毛,变作无数剃刀小妖,穿梭于寝殿朝房之间。
但见寒光闪烁,细碎声响过后…
翌日清晨,灭法国王自睡梦中惊醒,只觉头顶凉飕飕,伸手一摸——满头青丝竟不翼而飞,成了个锃光瓦亮的光头!
他惊坐而起,环顾四周,更是吓得魂飞魄散——只见王后、嫔妃、满朝文武大臣,竟无一例外,全都成了光头!整个王宫,一片“光明顶”!
国王惊恐万状,瘫倒在地:“天谴!此乃天谴也!定是朕杀戮僧侣,触怒上天,降此惩罚!”
正当宫中乱作一团之际,唐僧师徒“恰巧”现身宫外,求见国王。
国王此刻哪敢怠慢?忙宣入殿。
见唐僧宝相庄严,气度恢弘,国王率一众光头大臣、后妃,跪地痛哭流涕,忏悔不已:“圣僧!寡人知错了!寡人再不敢杀戮僧众,愿皈依我佛,广建寺院,永世供奉!”
唐僧心中虽觉此事悟空做得有些促狭,然见国王真心悔过,便顺势点化:“阿弥陀佛。陛下能幡然醒悟,善莫大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望陛下从此敬佛礼僧,爱民如子。”
国王连连叩首:“谨遵圣僧教诲!寡人即刻下旨,改国号为‘钦法国’!尊佛法为国教,敕令全国,永不伤僧!”
遂大摆素宴,热情款待唐僧师徒,倒换关文,奉上厚礼。
师徒离了王宫,正欲西行,却见李澄曦的凤辇仪仗缓缓入城。
原来她处理完此前事务,方才赶到。
听闻灭法国之事,李澄曦微微一笑,对唐僧道:“法师又化解一桩恶业,功德无量。”
随即,她召来使团中负责“西进事务”的官员,吩咐道:“传书太子殿下与魏王:灭法国已改钦法国,然其王杀戮过重,民心不稳,国力空虚,西陲重镇,不可不取。可遣一能臣,持节而来,晓以利害,劝其内附。依旧例,许其王爵,迁长安荣养,其地设为‘钦佛州’,纳入西域都护府。”
她又补充道:“告知其民,大唐律法,信仰自由,然绝不容滥杀无辜。归唐之后,僧侣受律法保护,民众享大唐福祉。”
使臣领命,当即以灵雀传书回长安。
不久,大唐使者抵达钦法国,宣读旨意。那国王经历“天谴”,早已心灰意冷,又见大唐势大,条件优厚,便爽快答应内附,举家迁往长安。钦法国故地,顺利并入大唐版图,设为钦佛州。
离了钦法国,唐僧骑在马上,回望那渐渐远去的城池,眉头微蹙,心中升起一股难以言喻的疑虑。
他以传音秘术对悟空道:“悟空,此处已近灵山,佛光普照之地,为何竟有国王发愿要杀万僧?此等极端灭佛之事,竟能发生?灵山就全然不知?全然不管?”
孙悟空挠挠头,传音回道:“师父,您这就不知道了。这就是灯下黑哩!俺老孙看,那灵山上的佛祖菩萨,眼里只有宏大叙事、功德算计,哪管底下这些具体的小事?说不定这又是哪家坐骑宠物下界捣乱,或是哪个菩萨罗汉考验人心哩!”
唐僧闻言,心中寒意更盛。
“考验人心?以九千九百九十六条僧侣的性命为代价?” 他喃喃自语,声音低沉,“若这便是灵山脚下的‘佛法’,贫僧愈发不能认同了。”
他想起一路所见:灵山娘舅吃空一国、菩萨坐骑为祸一方、佛祖默许、仙佛纵容…如今再加上这灵山脚下的血腥灭佛…
“虚伪!残酷!冷漠!” 这三个词,如同烙印,深深刻入他的心中。
他对那即将抵达的灵山,再无多少向往,反而充满了审视与警惕。
李澄曦的凤辇此次并未紧随师徒,她正以特殊渠道与长安及安西都护府紧急联络,关注着大唐疆域西扩的实际进度与边境线巩固情况,并根据各地山神土地暗中汇报的妖魔分布图,让大军避开一些过于凶险、暂不宜触碰的区域。
行至凤仙郡,但见赤地千里,禾苗枯焦,百姓面黄肌瘦,哀鸿遍野。一打听,方知此地已连年大旱,颗粒无收,民不聊生。
郡守上官氏跪求唐僧师徒,言及曾请僧道祈雨,皆无果。
孙悟空火眼金睛观气,察觉天象有异,绝非寻常干旱,便一个筋斗云直上南天门,找玉帝老儿问个明白。
至凌霄殿,悟空质问玉帝为何不给凤仙郡降雨。
玉帝面色不愉,命人引悟空至披香殿观看。
但见殿中立一米山,高约十丈,旁一小鸡在慢悠悠啄食;又有一面山,高约二十丈,旁一小狗在懒洋洋舔食;再有一金锁,粗如拇指,下面点一盏油灯,焰苗微弱,缓缓灼烧。
玉帝道:“那凤仙郡守,三年前十二月二十五日,朕出行监观万天,浮游三界。见他将斋天素供,推倒喂狗,口出秽言,冒犯天威!朕故立此三事,直等鸡啄尽米山,狗舔完面山,灯焰烧断金锁,才该下雨!”
悟空闻言,暗骂玉帝小心眼,却也无法,只得返回下界。
悟空将实情告知郡守与唐僧。
郡守惶恐万分,磕头如捣蒜,痛悔不已。
唐僧合十道:“阿弥陀佛。因果不虚,恶行招灾。然上天有好生之德,若能诚心悔过,导民向善,或有一线生机。”
郡守依言,率全郡百姓焚香祷告,忏悔罪业,发誓永不行恶,多积功德。
悟空又上天,想找龙王私下帮忙降雨。四海龙王却连连摆手:“大圣!非是小龙不肯!实是无玉帝旨意,擅降一滴,我等俱该问斩!万万不敢!”
正当悟空无计可施,准备硬闯凌霄殿再理论时,忽见那披香殿内:米山、面山顷刻消失!金锁骤然断裂!
原来,在凤仙郡万民真心忏悔、誓愿向善的刹那,玉帝已心生感应,知其诚心,便暗中施法,顷刻完成了那三件事,收回了成命。
玉帝旨意下达,风婆婆、巽二郎、推云童子、布雾郎君、雷公电母、四海龙王顷刻出动!
凤仙郡上空,顿时乌云密布,电闪雷鸣!倾盆大雨轰然而下,滋润着干裂的土地,也滋润着百姓绝望的心田!
全郡百姓冲入雨中,欢呼雀跃,对天跪拜,更对唐僧师徒感恩戴德!
郡守立誓,永世供奉唐僧师徒长生牌位。
雨过天晴,师徒四人继续上路。
唐僧望着欢庆的百姓,却微微摇头,以孙悟空所授的传音秘术,为避耳目,悟空早已将此法教予师父,对悟空低语道:“悟空,玉帝此举,是否过于苛责,心胸略显狭隘?为一郡守不敬,竟累及一郡生灵受苦三载,若非我等恰逢其会,此地岂非成了第二个狮驼国?”
孙悟空嘿嘿一笑,同样传音回道:“师父,您这才知道?那玉帝老儿,向来如此!当年俺老孙大闹天宫,就是他哄俺上天,给个弼马温的芝麻官打发,可见其眼中只有颜面权位,何曾真正体恤下情?公主殿下说得对,漫天神佛,皆有私心。这私心落在人间,便是百姓之苦厄!不过好在这玉帝老儿好面子,说到做到。”
唐僧闻言,心中最后一点对“天庭至高神”的敬畏也消散殆尽。
他想起自己与女儿国国王的秘密婚约,想起女儿梁婵,以往心中总有几分“破戒”的负罪感。
此刻,他却只觉得荒谬可笑!
一股前所未有的叛逆与坚定涌上心头!
他再次传音予悟空,声音斩钉截铁:“悟空,为师想明白了。待取得真经,立新教之时,为师不仅要改教义,更要破这虚伪清规!”
他心中暗自下定决心:“佛法在心不在口,慈悲在行不在戒!”
“女儿国,我要回去!国王,是我的妻!梁婵,是我的女!她们,我都要! 新教之中,可有居士,可有姻缘,可有天伦! 绝不再做那断情绝欲、表面光鲜、内里藏污纳垢的假佛假菩萨!”
(https://www.24kkxs.cc/book/4246/4246237/44235684.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