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古代流放6
姜雪缓缓展开攥得有些发皱的那张纸,发现竟是一封断绝亲缘的文书。
夏母瞥见纸上的内容,眼睛里瞬间涌上愧疚,拉着姜雪的手连连道歉:“雪儿啊,都是我们夏家拖累你了,连你娘家都……”
话没说完,便红了眼眶。她猛地转头看向身旁的大儿子,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郑重:“你往后一定要好好待雪儿,要是敢让她受半分委屈,娘第一个不饶你!”
大哥忙不迭点头,攥紧姜雪的手,声音坚定:“娘您放心,我这辈子都护着雪儿。”
方才在争执中落了下风的二婶,见此情景立刻来了精神,双手叉腰,尖着嗓子嚷嚷:“我就说她不是个省心的!连自家亲人都不要她了,你们还把她当宝贝似的捧着,真是一群睁眼瞎!”
这话像根火柴,瞬间点燃了姜雪积压的怒火。
她撸起袖子,眼神凌厉地瞪向二婶,就要往前冲理论。
夏天眼疾手快,一把拉住大嫂,随即转头看向二婶,语气带着几分戏谑:“二婶还是先管好自家事吧,没看见二叔正搂着旁边的小妾卿卿我我吗?到底谁是睁眼瞎,大伙看得清清楚楚。”
二婶一愣,顺着夏天的目光回头,果然看见丈夫正心疼地搂着哭哭啼啼的小妾,连正眼都没看自己。
积压的怒火瞬间爆发,她尖叫着冲过去,场面顿时乱作一团。
夏天趁机带着家人悄悄加快脚步,往队伍前方挪去。
走在队伍后面不仅容易被狱卒的鞭子抽到,还得时时应付二婶、三婶一家的找茬,多待一秒都是煎熬。
大哥在后面紧紧跟着,低声安抚着仍有些气闷的姜雪;
夏母则小心翼翼地搀扶着腿脚不便的夏父,尽量让他走得稳些。
日头渐渐升高,毒辣的太阳晒得地面发烫,走了大半天的众人早已汗流浃背,衣衫都被汗水浸透,紧紧贴在身上。
夏天从包袱里掏出一个水囊,先递给父母,自己也拿出一个拧开盖子。
刚喝了一口,她就忍不住皱眉,水被太阳晒得滚烫,入口的瞬间竟有种在喝洗澡水的错觉。
她只能用少量温水轻轻抿了抿嘴唇,免得嘴唇被晒得爆皮。
这时,姜雪从自己的包袱里拿出一个崭新的水囊,递到夏天面前:“喝我的吧,这是我出发前用薄荷、金银花这些草药熬的水,喝着能清凉解暑。”
说着,又分别给大哥和父母递了一个。
夏天接过水囊,笑着道谢:“谢谢大嫂,还是大嫂想得周到。”
拧开盖子喝了一口,清清凉凉的口感瞬间驱散了暑气,居然还是王老吉口味儿,让她忍不住弯了弯嘴角。
终于,队伍走到了一处驿站门口,领头的狱卒停下脚步,粗着嗓子喊道:“原地休息半个时辰!”
话音刚落,其他狱卒便扛着布袋走了过来,给每人发了一个黑面馒头。
姜雪主动上前领了五个,等夏天拿到馒头时发现,还是超市那种黑色的杂粮馒头。
她偷偷看向大嫂,也不知是怎么做到神不知鬼不觉把馒头换掉的?
夏天跟着家人找到一片树荫,一屁股坐在地上,靠着清凉的树干,就着草药水一口一口啃着馒头。
吃完馒头,她又靠在树上眯了一会儿,赶路的疲惫让她很快就有了困意。
可没休息多久,狱卒的催促声就打破了宁静:“起来了!都赶紧起来!今天要是走不够四十里,晚上就别想休息!都利索点儿,别磨蹭!”
夏天猛地惊醒,和父亲一起搀扶起母亲;
大哥也拉起姜雪,一家人整理好包袱,再次回到了长长的队伍中。
幸好出发前特意给大家准备了厚底鞋,路上的碎石子才没那么硌脚。
可即便如此,长时间的行走还是让众人的腿又酸又疼!
走了没一会儿,姜雪悄悄拉了拉夏天的衣角,趁人不注意塞给她一颗糖,又暗暗给大哥和父母各塞了一颗,示意他们悄悄吃掉。
夏天借着用袖子擦汗的功夫,把糖塞进嘴里,薄荷的清凉瞬间在口腔中散开,疲惫感仿佛被驱散了大半,让她瞬间有了“满血复活”的力气。
接下来的路上,姜雪时不时就会给夏天塞块绿豆糕,或是一颗巧克力糖、水果糖。
夏天一边吃着甜滋滋的零食,一边在心里偷笑:大嫂这是把自己当成小孩子哄了吧?
在这个时代,十岁的孩子早就得帮着家里干活了,哪还能这么悠闲地吃零食?
也就在现代,十岁才算真正的小孩子。
不过,被大嫂当成小孩照顾的感觉,倒也挺好的。
夕阳把天际染成暖橙,队伍终于在一条潺潺流淌的小溪边停了下来。
押解的头目勒住马,目光扫过溪边的草地和身后的树林,确认地形安全后,才翻身下马,对着众人扯着嗓子喊。
“今晚就在这儿歇脚!溪边能洗漱,但都给我记着,不许跑远!谁敢动逃跑的心思,抓回来就用鞭子抽,别怪我不留情面!”
话音刚落,他手腕一扬,长鞭“啪”地一声划破空气,威慑的意味十足。
夏天赶紧扶着腿脚发软的父母,在离溪水不远的平坦草地上坐下。
草叶还带着白日的温度,倒不算凉。
她看了眼渐渐暗下来的天色,担心夜里的寒气,便跟夏母说:“娘,现在天还没全黑,我去附近捡点柴火,不然晚上风一吹该冷了。”
“怎么能让你去?”夏宴青立刻皱起眉,挣扎着要起身,“这地方荒郊野外的,可能不安全,还是我去。”
他背上的伤口还没好,一动就牵扯得疼,脸色都白了几分。
夏天连忙按住他,语气带着不容拒绝的坚定:“哥,你身上还有伤,好好歇着养身体才是正经事,等你伤好了再护着我们。我就在旁边捡,绝不往树林深处走,很快就回来。”
夏宴青看着妹妹认真的眼神,知道她性子执拗,只好无奈点头,反复叮嘱:“那你一定多加小心,有事就喊我们。”
夏天应了声,就往旁边的小树林去,果然只捡落在地上的干树枝,没走两步就抱了满满一捆回来。
刚走到父母身边,夏天就瞥见夏父手里正摆弄着一条鲜活的草鱼,鱼鳞在余晖下闪着光。
她好奇地凑过去:“爹,这鱼哪儿来的呀?”
夏母笑着解释:“是你大嫂刚才去溪边洗漱时看到的。她眼疾手快,挽着裤腿就下了水,没一会儿就抓了这么大一条。
你大哥这会儿正找狱卒买盐呢,等会儿咱们就能烤鱼吃。”
夏天顺着母亲指的方向往溪边看,果然瞧见不少人在浅水区扑腾,有的用树枝戳,有的直接用手抓,闹哄哄的却没见谁抓到像样的鱼。
她心里佩服,又跟夏母说:“娘,我再去捡点柴,刚才那捆看着不够烤鱼用的。”
这次回来时,溪边已经飘起了烤鱼的香气。
夏天老远就看见姜雪正蹲在火堆旁,手里转着串着鱼的树枝,鱼皮已经烤得金黄,油脂顺着树枝往下滴,滋滋作响。
夏母则把包袱皮仔细摊开,铺在空地处,当成临时的“床”,又把带来的薄毯子叠好放在旁边。
见夏天回来,夏母立刻拉着她炫耀:“你看你大嫂多厉害!刚才我瞅着旁边几家也抓到鱼了,可基本都只有巴掌大,都没你大嫂这条大,估摸着得有四斤重呢!”
姜雪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手上的动作没停,笑着说:“就是运气好,我刚好走到水草密的地方,那鱼躲在草里,一抓一个准。”
“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呀,大嫂本来就厉害。”夏天凑过去帮着添了点柴火
没一会儿,鱼就烤好了。
夏父把鱼分成几块,一家人围坐在火堆旁,吃得满口喷香。
鱼肉鲜嫩,带着淡淡的盐味,在这种吃杂粮馒头的日子里,简直是难得的美味。
可没吃多久,不远处就传来了孩子的哭闹声。
夏天抬头一看,是二婶和三婶家的几个孩子,正扒着自家的火堆边,睁着圆溜溜的眼睛盯着烤鱼,嘴里吵吵嚷嚷:“我要吃鱼!伯娘,我也要吃烤鱼!”
夏母心软,看孩子们可怜,就掰了两块鱼肉递过去:“来,慢点吃,别烫着。”
几个孩子接过鱼肉,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没一会儿就吃完了。
可谁料,没过多久,这几个孩子又端着空碗跑了回来,围着夏母不停晃悠,哭闹得更厉害了:“再给点嘛!我还没吃饱!再给我一块鱼!”
(https://www.24kkxs.cc/book/4246/4246217/44236682.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