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古代流放12
回到茅草屋时,夏宴青夫妇和夏母正围坐在干草上商议。
见夏父和夏天进来,夏母立刻迎上前:“你们可算回来了,我们正说要盖座砖瓦房,总不能一直住这漏风的茅草屋,往后天越来越冷,住着也不踏实。”
夏父点点头,将手里没吃完的刺泡递给夏母,夏天也把自己摘的那份分给姜雪和夏宴青,笑着说:“盖瓦房好!咱们还能整个前后院,前院种点菜,后院养几只鸡。”
这话一出,众人都来了兴致,你一言我一语地提要求。
夏母想多隔出一间储物房,放粮食和杂物;
夏宴青希望卧室房宽敞些,住着舒服;
大嫂则惦记着院子里要个凉亭,能休息,能吃饭喝茶。
商量来商量去,最后定了主意:就盖个普通的三居室,带前后两个小院子,前院留个门,后院围上篱笆,简单实用就好。
商量妥当,大家便分头行动。
夏宴青带着钱去镇上买砖瓦、木料,夏父则去找村长,说要在茅草屋旁边的空地建房,顺便请村里几个会盖房的汉子来帮忙,许诺管饭还会给些工钱。
夏母、夏天和姜雪则留在空地,拿着镰刀、锄头清理杂草,这草长得又高又密,三人弯腰割了一上午,才把空地收拾得干干净净。
等村里的帮工来了,建房的事便轰轰烈烈地开了头。
夏母每天天不亮就起身,在临时搭的灶台前忙活,蒸馒头、炖菜,保证大家有热饭热汤;
夏父守在工地,帮着递工具、看地基,生怕哪里出纰漏;
夏宴青和姜雪则每天清晨去附近的河边,捡大块的石头、挖干净的河沙,用板车拉回来打地基,忙得脚不沾地。
夏天没什么重活可干,便主动揽下了锄地的活。
每天上午去村尾的半亩荒地拔草,中午回家吃饭,下午趁没人注意,就偷偷溜去村后的山。
她早就想亲眼看看这座山了,之前用精神力探过,只知道山里物产丰富,可亲眼瞧见,才发现比想象中更惊艳。
山上的树木长得枝繁叶茂,奇形怪状的枝干上爬满了翠绿的苔藓,空气里飘着潮湿的草木香,连风都带着股清冽的气息。
许是因为瘴气的传闻,村里人很少上山,这里的野物早就泛滥成灾。
夏天刚走进林子,就看见一群色彩斑斓的野鸡在草丛里啄食,不远处的坡上,几只野兔蹦蹦跳跳地啃着青草;
再往深处走,竟撞见了成群的野猪、野羊,甚至还有几头壮实的野牛在溪边喝水。
她毫不客气,抬手用精神力将这些野物都收了一部分进空间。
不过,遇到五彩斑斓的毒蛇和趴在草丛里的老虎时,她都绕着走。
除了野物,山上的中药材更是让夏天惊喜。
她在树荫下发现了成片的黄芪,根茎粗壮;岩石缝里长着黄精,结节饱满;枯树干上还贴着几株灵芝,伞盖肥厚;
更别说随处可见的银耳、金线莲、杜仲和鸡血藤…
这些药材在镇上卖得极贵,如今竟长得密密麻麻,夏天干脆拿出小铲子,小心地把它们挖出来,连带着根部的泥土一起收进空间。
打算回头晾干了存着,既能自己用,也能换些钱。
还有葛根、野山药、五指毛桃这些能当食材的植物,夏天也没放过,挖了不少种在空间的菜地里;
桂皮、花椒、八角这些调料树,她也选了几棵长势好的,移栽到空间田地的角落,往后做饭就不用再去镇上买了。
最让夏天兴奋的是山上的野果。
走在林子里,随处可见挂满果子的树木:野桃粉嘟嘟的,黄桃泛着金黄,枇杷一串串的,还有李子、杨桃、芒果、百香果……
甚至连少见的榴莲、菠萝蜜、释迦果都有。
夏天眼睛都亮了,先用精神力把成熟的果子摘下来,分门别类装进空间的储物格里,又挑了几棵结果多、长势壮的果树,小心地挖出来移栽到空间。
山上潮湿的环境还滋生了大片蘑菇。
青头菌顶着青色的伞盖,牛肝菌肥硕厚实,鸡枞菌一簇簇的,还有鸡油菌、红姑、干巴菌……
夏天认得的、不认得的蘑菇,只要看着不像有毒的,都收了不少。
她还特意扒了一层地上的腐殖土,一起放进空间。
在山洞里和高大的树上,夏天还发现了不少蜂巢。
金黄的蜂蜜顺着蜂巢往下滴,散着甜香。
她小心翼翼地割下大部分蜂蜜,只留一小半给蜜蜂。
这样蜜蜂还能继续筑巢,下次来还能再采。
路过松树林时,她又采了些松香和松脂,想着以后修房子、做家具都能用得上。
走在路上,偶尔遇到动物的尸体,夏天也没不管,这些尸体在潮湿的环境里容易腐烂,滋生细菌。
她便找了个偏僻的地方,用土系异能挖坑把尸体埋了,还在上面撒了些干草,免得引来虫子。
每天傍晚从山上回来,夏天手里总不会空着,有时是一只肥硕的野鸡,翅膀被草绳捆着,还在扑腾;
有时是两只圆滚滚的野兔,耳朵耷拉着,看着格外乖巧;
偶尔运气好,还能摸回几颗带着余温的野鸡蛋,蛋壳上还沾着草屑。
夏父夏母见了,偶尔会问一句“哪儿来的”,夏天就笑着说在村尾的荒地里捡的。
毕竟那片草丛茂密,确实藏着不少野物,这话也不算撒谎,家人听了便不再多问,只等着晚上炖肉吃。
就在夏家人各自忙碌、夏天天天“赶山”的日子里,青砖大瓦房渐渐有了模样。
不过半月,一座方正的瓦房便立在了空地中央,青灰的瓦片整齐排列,青砖砌的墙透着结实。
前院特意搭了个木质凉亭,凉亭旁用鹅卵石铺了条小路,从院门直通屋门,下雨天也不怕踩泥;
后院的空地被翻得平整,姜雪还让人用木头搭了几个矮棚,打算往后养些鸡鸭,再种上些时蔬。
江城这地方草木繁盛,一到晚上,蚊虫便多得分不清个数。
姜雪早有准备,每天傍晚都在屋里点上蚊香,烟味不重,却能把蚊虫挡在门外;
还特意给每个屋门都缝了纱帘,既能通风,又能防蚊!
搬新家的那天,夏家人特意选了个晴天。
晚上,大家把桌子搬到前院的凉亭里,凉亭周围挂着几盏充电式白炽灯,白色灯光照亮了整个院子。
这顿“温居宴”格外丰盛:黄焖鸡炖得软烂,松鼠鳜鱼炸得金黄,糖醋小排裹着红亮的糖色,还有孜然羊肉、麻婆豆腐、麻辣孜然土豆,最后再端上一盆冬瓜丸子汤,清爽解腻。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说说笑笑地吃饭,倒把流放的苦日子吃出了几分家的暖意。
房子落了脚,夏天也把村尾那半亩地的草除得干干净净。
接下来该种什么,成了一家人商量的头等事。
正争论不下时,姜雪悄悄给夏宴青递了个眼神。
夏宴青立刻会意,清了清嗓子说:“我看不如种红薯吧。之前在路上吃的烤红薯、煮红薯,大家不是都念叨着好吃吗?而且红薯好养活,产量也高,就算天旱也能有收成。”
这话一出,所有人都点头同意,谁也忘不了路上那烤得流油的红薯,甜得能让人把舌头都咽下去,种红薯确实是最好的选择。
可真到了要种的时候,大家才发现,半亩地全种红薯未免太单一。
最后又商量着加了些土豆和花生,土豆能当菜也能当粮,花生能榨油,也能煮着吃,三样作物搭配着种,往后的口粮就更稳了。
夏家人都没种过地,夏父只会领兵打仗,夏母是大家闺秀,原主更是娇养长大的!
好在姜雪懂农事,从翻地、下种到田间管理,她都安排得明明白白。
“今天该给红薯打尖了,把顶端的嫩芽掐了,才能让藤蔓长粗;”
“明天要去追肥,用草木灰混着粪肥,撒在根部。”
“该给红薯翻秧了,别让藤蔓在地上扎根,抢了主根的养分……”
她一边教,一边带着大家干,夏父学着翻地,大嫂跟着追肥,夏天则负责打杂。
每天早上给家里刚养的小鸡铡些嫩草,中午提着食盒给地里的人送饭送水,谁要是累了,她就帮忙喊人换班,倒也做得有模有样。
不过夏天“打杂”时总不忘给自己找些乐子。
去地里打草时,她总会绕到附近的草丛里,摘些野果带回来。
有时是几颗红得发亮的刺泡,有时是酸甜的野李子,偶尔还能找到几串紫莹莹的野葡萄,给家里的饭桌上添了不少新鲜滋味。
(https://www.24kkxs.cc/book/4246/4246217/44236676.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