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快穿:带着二手空间去流浪 > 第40章 年代孤儿7

第40章 年代孤儿7


屋里空荡荡的,几乎什么都没有。

她想起昨天路过时看到隔壁住着位老奶奶,便揣了几颗从空间里拿的水果糖,轻手轻脚地过去敲门。

老奶奶听说她要借扫帚,笑着从门后递了出来,还念叨着“新来的娃不容易,缺啥再过来寻”。

夏天道谢后拿着扫帚回来,从屋顶到地面仔仔细细扫了一遍,连墙角的蛛网都没放过,扬起的灰尘让她忍不住眯起眼。

周洁正好路过,看到她打扫得干净,也笑着来借扫帚:“夏天,等你用完了借我用用呗,我那屋也该好好扫一扫了。”

夏天爽快应下,又从行李里翻出一条洗得发白的旧毛巾,蘸了点凉水拧干,把炕沿、窗台擦得锃亮。

刚把抹布晾在窗台上,还没来得及铺床,就听见门外传来莫云和杨柳的声音。

两人已经收拾妥当,周洁也跟在后面,手里还拿着昨天领粮食的布兜:“夏天,咱们去大队部吧。”

四人商量着分了工:夏天单独去大队部拿租房条子,周洁、莫云、杨柳先去粮站领粮食。

等夏天拿着盖了大队红章的条子赶到粮站时,三人正围着三袋玉米面、一小袋高粱米和几十斤红薯干发愁,东西不算多,可扛着回知青院也费劲。

还是莫云眼尖,看见粮站墙角放着辆手推车,跟管事的大爷说了声,借来推粮食。

路上莫云和杨柳轮流出力,一个扶着车把,一个在后面推,夏天则在旁边帮着扶稳袋子,倒也省了不少劲。

回到知青院,周洁看着大家都忙得满头汗,自己却没怎么出力,便主动开口:“手推车得还回粮站,我去吧,正好顺道逛逛。”

大家也没多想,笑着让她路上小心。

趁着周洁还车的功夫,夏天赶紧把床铺好,先在草席上铺了层厚厚的褥子,又把叠得整整齐齐的被子摆好,屋里瞬间多了点生活气。

等周洁回来,四人又约着一起去村里找木匠买家具,总不能一直让东西堆在地上。

杨柳从包里摸出颗水果糖,拦住一个在路边玩耍的小男孩:“小朋友,知道木匠家在哪儿吗?告诉我们,这糖就给你。”

小男孩眼睛一亮,指着村西头的方向:“顺着这条路走,看到有个大木棚的就是!”

几人按着方向找过去,果然看见一间院子,院门上虚掩着。

杨柳走上前推开木门,朝着院里喊:“赵大叔在家吗?我们是新来的知青,想过来买点儿家具!”

话音刚落,堂屋的门就开了,走出来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穿着件沾着木屑的短褂,笑着说:“我爹去地里了,家具都在隔壁库房,你们跟我来选,选好我给你们搬。”

几人顿时有点尴尬,刚才一口一个“大叔”,没想到是人家儿子。

倒是小伙子毫不在意,领着他们进了库房。

库房里摆着各式各样的家具,桌椅、木箱、木桶一应俱全。

夏天先挑了两个带锁鼻儿的木箱,一个放衣物,一个放杂物,锁上也放心。

又选了一张小巧的木桌,配着一个小板凳,平时吃饭、写字都能用。

接着拿了扫帚、木桶、背篓和竹篮,最后看到墙角堆着草帽,也顺手拿了一顶,以后上工肯定用得上。

眼瞅着角落里还堆着土砖,她又问:“这土砖怎么卖?我想搭个小炉灶。”

“一块砖两分,要多少随便挑。”小伙子答道。夏天算了算,要了50块土砖,算下来正好15块钱。

一旁的周洁刚选好自己的东西,看到夏天买土砖,好奇地问:“你买土砖干啥呀?”

“搭个小炉灶,以后能自己煮点东西。”夏天解释道。

“你还会搭炉灶?”周洁惊讶地睁大眼睛。

没等夏天回答,就听见院门口传来个洪亮的声音:“搭炉灶我来帮你们搭!一个炉灶五毛钱,保准好用。”

几人回头一看,是个皮肤黝黑的中年男人,手里还拿着农具,想来就是赵木匠。

周洁立刻说道:“那我也买50块土砖!赵大叔,50块够搭一个炉灶吗?”

“够了,绰绰有余!”赵木匠笑着点头。

莫云和杨柳见状,也跟着说:“我们也各要50块土砖,顺便也搭个炉灶。”

选好所有东西,几人跟赵木匠说好下午送货,便空手回了知青院。

路上杨柳还念叨着:“这下好了,有了家具和炉灶,以后在这儿住着就舒服多了。”

夏天笑着点头,等炉灶搭好,就能用做口热乎饭,日子总算能慢慢步入正轨了。

夏天拿着扫帚去隔壁还,刚推开半扇门,就见院子角落的小菜畦里绿油油一片。

小葱挺拔、生菜鲜嫩,连架上的黄瓜都开了小黄花。

自己刚到知青院,连棵菜苗都没有,就算现在种小白菜,也得等半个月才能吃。

“奶奶,您这菜种得真好!”夏天笑着递上扫帚,顺势开口。

“我刚下乡,家里没菜,您这儿要是有多的,能不能卖我一篮?再想跟您买10个鸡蛋,要是有菜种子,也帮我匀点呗。”

老奶奶慈眉善目,听了这话立刻应下:“都是自家种的,不值钱!一篮菜收你一毛钱,10个鸡蛋一块钱,种子我给你找,不要钱!”

说着就去摘菜、捡鸡蛋,还从窗台的布包里抓了把西红柿、辣椒、豆角种子。夏天过意不去,硬多塞了两毛钱,又借了把铁锹,才提着菜篮往回走。

刚到知青院,就听见“叮叮当当”的声响,赵木匠正蹲在院子里搭灶台,莫云和杨柳在旁边帮忙递砖块,周洁则拿着抹布擦新送来的木箱。

夏天的两个带锁木箱、小桌小板凳都摆放在屋檐下,还沾着点木屑。

她放下东西,先把5毛钱递给赵木匠:“赵大叔,这是搭灶的钱,您先拿着。”

然后就搬来小板凳,用湿抹布把家具上的木屑擦得干干净净,搬到太阳底下晾晒。

这时日头已经快到头顶,眼看快中午12点,夏天回屋翻出早上剩下的鸡蛋糕,就着凉白开吃了几口,便开始收拾种子。

她把西红柿、辣椒、茄子这类需要催芽的种子挑出来,用温水泡了会儿,再裹进湿润的棉布兜里,放进木箱里保湿;

又把大葱苗、韭菜根蘸了点水,让根系保持湿润;

最后把豆角、西葫芦种子摊在纸上,挑出瘪粒,只留饱满的。

忙完这些,夏天困意上来,靠在被褥上眯了两个小时。

醒来时精神饱满,出门一看,三个灶台都搭好了,赵木匠正收拾工具准备走。

“这灶得晾一天,明天就能用了。”他临走时特意嘱咐。

院里没什么风,太阳晒得地面发烫,屋里也闷热得很。

夏天瞅了眼其他三人的房门,都关着,想来还在睡觉,便扛起墙角的柴刀和背篓,打算去后山拾柴火。

走到后山没人的地方,她脚步一快,借着树林的遮挡,迅速往深山里掠去。

山里的野物真不少。

草丛里藏着一窝野鸡蛋,树枝上落着几只五彩斑斓的野鸡,远处的坡上还有野兔蹦跶;

野果更是随处可见,红彤彤的野草莓、紫莹莹的野蓝莓、青绿色的野葡萄,摘一把塞进嘴里,酸甜汁水满溢;

她还在腐木下发现了木耳,松树下找到了几株人参和灵芝,连路过的野牛、野羊群也没放过,悄悄收了几只进空间。

最后看到几棵枯树,也一并砍断收进空间,才背着半篓柴火、一兜野草莓和野鸡蛋往回走。

回到知青院,夏天把野草莓分成四份,分别送到另外三人门口。

周洁正好开门出来,接过草莓惊喜地叫出声:“这野草莓看着就好吃!”

她咬了一口,眼睛亮了:“酸酸甜甜的,比城里买的还好吃!”

莫云和杨柳也陆续出来,尝了草莓才反应过来,自己还没拾柴火,灶搭好也没法用。

还是杨柳脑子快,掏出一毛钱,找了几个在村口玩耍的小孩:“你们去后山拾柴火,一毛钱买一大捆,谁拾得多给谁多算!”

小孩们一听有零花钱,立刻扛着小竹筐跑了。

夏天则扛着铁锹去了知青院后面的空地。

她先把土地翻了一遍,把大块的土疙瘩都敲碎,又耙得平平整整。

接着在地边开了10公分深的沟,把大葱苗一棵挨一棵栽进去。

老话说“地要肥,先栽葱”,大葱生长时能释放有益物质,正好给后面种的菜当肥料。

栽完大葱,又把小葱苗、韭菜根种在旁边,浇了遍透水;

最后在空地上点上豆角、西葫芦种子,也浇足了水。

等她收拾完,周洁三人也从村里回来了。

莫云换了半袋土豆,周洁买了把新韭菜,杨柳则拎着一兜鸡蛋,几人看着夏天开垦好的菜园,都笑着说:“明天咱们也把地翻出来,以后就能吃自己种的菜了!”

几人正围着菜园说话,知青院的大门“吱呀”一声被推开,

一个穿着灰色工装裤、扎着马尾的姑娘走了进来,手里还拎着个装着玉米面的布兜。

她看见夏天四人,先是愣了一下,随即笑着走上前:“你们就是今天来的新知青吧?我是老知青王翠翠,今晚咱们一起聚聚,正好互相认识认识。”

“好啊!谢谢翠姐!”四人齐声应道。

初来乍到,能和老知青处好关系,往后的日子也能少些麻烦。

虽说是老知青主动邀约,但夏天心里清楚,不能空着手去蹭饭。

她回屋拿了个小碗,装满早上摘的野草莓;

周洁也从行李里翻出两颗鸡蛋,用手帕小心包着;

莫云掏出半袋咸麻花,杨柳则拿了两颗咸鸭蛋。

他们都是普通人家出身,拿不出什么贵重东西,可这份心意却很实在。

王翠翠看着他们手里的东西,笑得更热络了:“你们也是,还带什么东西!”

嘴上说着客气话,眼里却满是认可。

至少这几个新知青不贪小便宜,人品错不了。

她领着四人往自己住的单间走,一边走一边介绍:“我是女知青这边的负责人,你们俩(指夏天和周洁)以后有啥难处,比如缺个针线、想问上工的事儿,直接来找我就行。”

“谢谢翠姐!”夏天和周洁连忙道谢,心里踏实了不少。

进了屋,王翠翠正忙着往面盆里倒玉米面,夏天见状主动开口:“翠姐,我能帮你做点啥?”

“那你帮我把菜洗了吧,就在院角的水井边。”

王翠翠指了指门外,又转头对莫云和杨柳说,“你们俩一个去灶房烧火,一个把草莓洗干净;周洁,麻烦你把咸鸭蛋剥了,咱们一会儿拌个凉菜。”

四人立刻分工行动:夏天拎着菜篮子去水井边,压出清冽的井水,把白菜、萝卜洗得干干净净;

莫云蹲在灶房,往灶膛里添着柴火,火苗“噼啪”作响,很快就把锅里的水烧得冒起热气;

杨柳把野草莓放在清水里轻轻搓洗,红色的果子泡在水里,看着就喜人;

周洁则小心地剥着咸鸭蛋,油汪汪的蛋黄让人忍不住咽口水。

没一会儿,饭菜的香味就飘满了整个知青院。

这时,另外三个老知青也收工回来了,为首的男生看到屋里的热闹景象,笑着打趣:“翠翠,今天太阳打西边出来了?做饭这么快!”

王翠翠指了指夏天四人,笑着说:“多亏了这几个新知青帮忙!快洗手吃饭,菜都要凉了。”

原本只能坐四个人的小桌板,挤挤挨挨坐了八个人,胳膊肘碰着胳膊肘,却一点儿不觉得别扭。

桌上的菜不算丰盛,一碗凉拌白菜、一盘咸鸭蛋、一碟咸麻花,还有一锅玉米糊糊,但大家都吃得格外香。

毕竟干了一下午活,肚子早就饿得咕咕叫,再加上都是年轻人,氛围很快就热络起来。

吃完饭,王翠翠收拾碗筷,男知青胡长喜则清了清嗓子,开口说道:“趁着这会儿大家都在,咱们简单做个自我介绍吧,以后都是一个院的一家人了。

我先来,我叫胡长喜,是整个知青点的负责人,今年22岁,你们不管是男知青还是女知青,以后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比如和村民闹了矛盾、上工记错了工分,都可以来找我。”

他话音刚落,旁边的男生就接着说:“我叫王兵,今年20岁!”

“我是王翠翠,20岁,女知青负责人,刚才跟夏天、周洁说过了。”

最后一个女生性格有些腼腆,小声说道:“我叫张秀儿,今年19岁。”

轮到新知青介绍,周洁先开口:“我叫周洁,18岁,从县城来的,以后请大家多关照。”

“夏天,16岁。”夏天言简意赅。

“莫云,18岁。”莫云还是话少,却很真诚。

“我叫杨柳,17岁!我力气大,以后有搬东西、挑水的活儿,喊我一声就行!”杨柳性子最外向,还不忘自告奋勇。

胡长喜听完,满意地点点头:“好,大家都认识了,以后在一个院里住着,要互相照应。

有矛盾了别憋着,也别私下使坏心眼,找我或者找大队长都能解决,千万别打架,不然到时候大队里要处分的。”

王翠翠擦完碗筷回来,正好听到这话,连忙补充道:“我看这几个新知青都是好相处的,咱们老知青这边也都是实在人,以后肯定能处得好。

对了,我还没问你们,你们以后打算怎么吃饭?是想跟我们一起搭伙,还是自己开伙?”


  (https://www.24kkxs.cc/book/4246/4246217/44236664.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