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别包了,你卖不完的
苏长河赶着骡车,载着面粉,猪肉,新鲜蔬菜,成袋的香菇、虾米,像堆了座小山似的,把骡车压得微微下沉。
“哟!苏老板,你这是把半个市场都搬回来了?”
马德福看到这一幕,眼睛瞬间瞪圆了,手里的算盘都忘了放下。
他快步走到骡车旁,伸手拍了拍鼓鼓的面粉袋,“这么多食材,得用多少天啊?你这怕是能撑半个月吧?”
苏长河跳下车,笑着解开固定食材的绳子:“用不了那么久,咱这铺子卖得快,食材得新鲜才好吃,不敢囤太久。”
马德福凑过去看了看,又绕着骡车转了一圈,越看越惊讶:“卖得再快,这么多面粉、肉菜,也得卖好几天吧?你一天能卖多少个包子啊?””
苏长河手上的动作没停,笑着回了句:“不算多,一天也就一千多个,忙的时候能接近两千个。”
“啥?一千多个?还接近两千个?苏老板,你没跟我开玩笑吧?我这面馆开了八年,一天最多也就卖两百碗面,你这包子铺刚开,一天就能卖这么多?”
马德福看着苏长河的眼神满是不可置信。
他顿了顿,又有些担忧地劝道:“不是我泼你冷水,你这食材买得也太多了。两千个包子,得多少人来买啊?万一卖不完,面粉放久了会潮,肉和菜也容易坏,到时候可就亏了!听我的,下次少买些,先试试水,别这么冒失。”
苏长河听着马德福的劝,也不解释。
他只是笑着拍了拍马德福的肩膀:“多谢马老板惦记,我心里有数,您放心,这些食材肯定能用完。”
说完,拎起装着面粉的袋子就往铺子里走。
时间不早了,得赶紧和面、调馅,不然赶不上傍晚六点的开门时间。
苏长河轻手轻脚走进铺子时,母女三人已经趴在桌子上睡着了。
他没舍得叫醒他们,轻手轻脚地走进后厨,挽起袖子,开始准备傍晚开张的食材。
等所有准备工作都做好时,傍晚天气没有那么热了,街上渐渐有了行人的脚步声。
苏长河擦了擦额头的汗,走到前厅,见林清竹刚好醒过来,正轻轻拍着刚睡醒、还揉着眼睛的萌萌和兮兮。
苏长河走过去,声音放得轻柔:“醒啦?我又做了八百个包子,两千个虾饺,五十斤卤肉,能赶上六点开门。”
林清竹揉了揉眼睛,看着后厨飘来的白气,笑着说:“你这一下午,可没少忙活。”
苏长河将刚蒸好的十笼包子搬到门口的展示架上,蒸笼叠得老高,引得路过的人纷纷驻足,不少人已经开始排队,小声议论着“终于等到开门了”。
马德福闻着香味跑了过来:“苏老板,包子蒸好啦?”
一眼看见堆成小山的蒸笼,伸手摸了摸蒸笼壁,“好家伙!你还真做了这么多?这得有几百个吧?能卖干净吗?我上午劝你少买点食材,你咋还做这么多?”
话音刚落,旁边卖馄饨的张桂兰和卖馒头的刘建国也过来串门。
她们看到这么多蒸笼,也跟着咋舌。
张桂兰围着蒸笼转了一圈,咂着嘴说:“苏老板,你这也太冒失了!我那馄饨铺,一天也就包两百个馄饨,你这包子,怕是要卖到明天早上哦!”
刘建国也点头:“是啊,大家都是做吃食的,哪能卖这么快?你这五百个……不对,看这蒸笼,怕是有上千个吧?”
苏长河笑着拿起三个包子,分别递给马德福三人:“三位老板别着急,先尝尝,好不好吃,你们说了算。”
马德福接过包子,面皮软乎得能掐出汁,牙齿刚碰到馅料,香菇的鲜带着猪肉的香就涌了出来,连一点油腻感都没有。
他忍不住又咬了第二口,含糊地说:“这……这包子咋这么鲜?我吃了半辈子包子,从没吃过这么好吃的!”
张桂兰也咬了口韭菜鸡蛋包,眼睛瞬间亮了:“这韭菜咋这么嫩?鸡蛋还这么香!我家馄饨也用韭菜,咋就没这味?”
刘建国手里的冬瓜虾皮包也没闲着,他细嚼慢咽,品出了门道:“这冬瓜挤了水,还拌了香油,一点不塌,虾皮也鲜,面皮也劲道,难怪客人愿意等!”
三人站在门口,你一个我一个,不知不觉就吃了好几个包子。
马德福抹了抹嘴,看着苏长河的眼神满是佩服:“服了!真是服了!同样是包子,同样的食材,你这手艺咋就这么好?难怪能卖这么多,换我也天天来买!”
就在三人准备告辞时,
林清竹从厨房走了出来,手里还拿着刚揉好的面团,笑着问苏长河:“要不要再包点?”
苏长河点头:“再做八百个!”
马德福三人刚转身,听到这话又停住了脚步,脸上满是震惊:“啥?还要做八百个?苏老板,你没开玩笑吧?”
马德福指着街上稀疏的行人,劝道:“苏老板,你是不知道,咱这县城上午赶集的人多,下午天热,大家都不爱出门,到了傍晚,除了买点晚饭的菜,没多少人会特意出来买包子。你这再做八百个,加上之前的,一千好几百个,指定卖不完!”
张桂兰也跟着点头:“是啊!我这馄饨铺下午就没多少生意,你这包子铺再香,也架不住没人来啊!听我的,别做了,省得浪费食材!”
刘建国更是直接:“食材放坏了多可惜,不如留着明天做,稳妥些!”
三人你一言我一语,都觉得苏长河这次太冒失,一心想把他劝住。
苏长河刚要开口解释,就听见巷口传来一阵喧闹的脚步声,还夹杂着熟悉的吆喝:“苏师傅的包子铺在哪儿?快找找!”
“听说搬到中心街了,咱快点,别又来晚了!”
马德福三人顺着声音回头一看,黑压压涌来一群人,有提着菜篮的大婶,有穿着短褂的汉子,还有背着书包的学生,乌泱泱一片,正朝着“长河包子铺”的方向快步走来。
苏长河一看,都是以前在兴盛街摆摊时的老顾客。
一到门前,确认没找错,这群老顾客就熟门熟路地报着要的吃食。
“给我来二十五个韭菜鸡蛋包!再来半斤卤肉!晚上给娃们加个菜!”
“我要五个冬瓜虾皮包!再来一碗酸梅汤!”
“给我打包二十个虾仁包!带回家当明天的早饭!”
“还有金牌虾饺吗?给我来三十个!上次没吃够!”
一时间,铺前满是吆喝声。
有的直接把钱递到林清竹手里,有的则探头往蒸笼里看,生怕自己想要的馅卖完了。
马德福三人站在旁边,看着这乌泱泱的人群,听着此起彼伏的吆喝声,嘴巴张得能塞进一个鸡蛋,刚才的劝阻话全堵在了喉咙里。
刘建国随手拉住一个排队的小伙子,忍不住问:“小伙子,你们咋这么晚还来买包子啊?”
小伙子一边张望着排队,一边笑着说:“苏师傅的包子最好吃了!以前他在兴盛街下午摆摊,我们都习惯下午来买;现在他搬这儿了,多走点路也值!再说,买回去当晚饭,比家里做的省事还好吃!”
马张刘三位老板听见这话已经说不出话来了,怪不得苏长河不怕卖不完,原来在这等着呢!
尤其是看到这群老顾客拿着大蒸锅,大搪瓷盆,拎着空布袋来买包子,更是惊讶于这些人的购买力。
“苏师傅,给我装三十个猪肉香菇包,二十个韭菜鸡蛋包!用这个铝饭盆装,省得纸袋漏了。”
“苏师傅,我要四十个包子,每种馅各十个!再切三斤卤肉!这盆够大,你尽管装!”
……
马德福、张桂兰和刘建国站在对面,眼睛都看直了。
张桂兰下意识揉了揉眼睛,小声说:“用……用脸盆买包子?这也太夸张了吧?我卖馄饨这么多年,最多有人一次买二十碗,从没见过用脸盆装的!”
刘建国也咽了咽口水,指着脸盆,声音都有些发颤:“四十个包子,三斤卤肉……这得够一家子吃好几天吧?这购买力,也太强了!”
马德福没说话,只呆呆地盯着队伍。
更让三人震惊的是,这些老顾客不仅买得多,还不挑剔,无论肉包还是素包都有人抢着要。
卤肉切了一块又一块,酸梅汤盛了一碗又一碗,连刚蒸好的金牌虾饺,没一会儿就卖了两百多个。
马德福终于反应过来,脸上满是恍然大悟,“我之前还劝他少做,真是瞎操心!就这购买力,别说一千多个,两千个都不够卖!”
张桂兰也跟着点头。
(https://www.24kkxs.cc/book/4246/4246119/44251455.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