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广陵风起,暗箭难防
“这字也强差人意。虽然字迹散开,是纸张的原因。但印法同样是问题。”
他指着上面印刷的残留线条——这一看就知道跟印工分币一样,用的是雕版。
他皱眉问道:“为何不用活字,而用雕版?”
刘骏是真想不通,明明他说得很明白,让他们造活字印刷术出来。可结果,他们却自作聪明,用了雕版。
“主公,二者皆是印字,有何区别?且,单独制造单字,哪有连版快速?”
“汝等自以为是。”刘骏捏捏眉心:“刻字模时确实是雕版快,但印刷,是活字快。且雕版一字错则整版皆废,活字效率远超雕版。”
说着,刘骏取过一枚提前浇铸的小铜块,顶端是篆刻的阳文“淮”字。
“如此物,每字单独铸成铜字。排版时,按文捡字,排入铁框固紧。印毕拆版,字块仍可复用。”
他拈起几枚刻有不同字样的铜字,排入带卡槽的铁框,组成短句。
书房内鸦雀无声,唯闻铜铁轻碰的嗒嗒声。
刘骏刷上墨汁抹均,用纸往上一按再一刷,一行字就清晰的印到了纸上。
接着,他迅速调整铜字,组成另一句话。
再印。
两者,间隔不到一分钟。
众书吏瞠目,蔡邕呼吸急促。
他扑至桌边,几乎将脸贴在那排铜字上,枯瘦的手指颤抚过金属。
“妙哉!此法大善!一可变幻无穷,二可省却再雕版之功。”
“哈哈,老朽本以为雕版已是神器,不曾想,活字比之更妙万倍。”
蔡邕高兴得抚掌大笑:“有此物,文教当大兴。”
老头都要欢喜疯了,看便宜女婿也顺眼了许多。
虽然他这个霸道女婿人品不佳,但他能干聪慧也不假。
更关键的是他心怀大义,热衷教育。有这两个优点,区区私德,足不可计较。
刘骏还不知道短短一句话,竟会令他的岳父产生那么多心理活动。
他放下铜字,笑道:“正是此理,只须铸全字库。常用字多铸,冷僻字少铸,速度必远胜雕版,且易改易换。”
他目光扫过激动的蔡邕与惊异的小吏们:“纸、墨、活字印刷三事须并行推进。”
“《淮安旬报》乃淮安口舌,更是教化万民、传播知识之利器。”
“报纸一出,天下皆闻淮安之名。”他略顿,声调扬起,
“诸君之名,亦将随墨香传遍四海而青史留名。此事,功在当下,利在千秋。”
“诸君务必用心。”
青史留名狠狠搔到了蔡邕的痒处。他古井无波的眼中迸发出惊人的神采,那是对于留名后世的深切渴望。
几位年轻书吏更是挺起胸膛,面泛红光,仿佛见到了自己名扬四海的场景。
“老朽定竭尽全力。”蔡邕率先躬身。
“吾等谨遵侯爷之命!”众书吏齐应。
这感觉?还挺有意思。刘骏暗讨:自己的御人之术是否经验+1000?
哈哈,果然当了老板都得学会画饼,真是天下乌鸦一般黑。
工分制、银行、新纸张研制、对外招工,种种事务接二连三施行。
刘骏在广陵与淮安间来回奔波。一直忙到广陵新港初具雏形。
大量民工、熟练船匠涌入,让广陵各地的工程进度一再加快。但由此产生的问题也越来越多。
这天,刘骏与众官吏再次来到新港口视察。
比起上次,新港扩建已近中后期。
只见港口上,夯土筑就的堤岸向江中延伸,如同巨兽探出的利爪。
岸边,号子声震天,无数役夫在监工的指挥下,或扛巨木,或筑水泥地基,或拖动满载土石的藤筐,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码头已经完工,几座巨大的船坞骨架已然立起,匠人们正在其上忙碌。
刘骏在徐庶、陈到、糜竺以及梁通陪同下,行走在工地上。
“主公请看,”梁通指着最大的那座船坞,“此坞待其建成,数千料大船亦可入内修造。新造巡江舰,正于此地改造。”
所谓的巡江舰,无非是旧大船翻新,打上铁板。
刘骏对此兴趣缺缺,没有真正的铁甲船,水军始终上不得台面。
“进度不错。人手、钱粮可还充足?”
“回主公,目前尚可。只是……”
梁通面露难色,“近日江对岸颇不平静。我们的运货船队,前日在江心遭了水匪,幸得赵虎将军派战船及时接应,只损了些许木材,人员无恙。”
又来了。刘骏眼神一冷。
自剿灭高家、迫降其余士族后,广陵内部是安稳了,但外部的麻烦却接踵而至。
是江东?淮南?刘备?还是那些还未死心的世家?刘骏觉得谁都有嫌疑。
“诸位对此可有眉目?”他问。
糜竺低声说道:“探子回报,那些船只速度快,操船手法娴熟,不似寻常水匪。事后曾见其遁入江南岸曲阿一带水域。”
“曲阿?刘繇的地盘?”刘骏皱眉,“他刚被孙策击败,势力零落,还有空来惹我?”
徐庶捻须沉吟:
“恐非刘繇残余所为。其败亡在即,焉有余力北顾?庶以为,此举更像江东试探。”
“试探?”
“然也。广陵易主,新政频出,商利动人心。江东豪强,乃至那位新近崛起的‘小霸王’,恐怕都想看看主公的成色,掂量一下我这广陵,是块肥肉,还是块硬骨头。”
徐庶分析道,“骚扰商队,窥探港口,皆是试探之举。若我等应对软弱,恐被其欺。”
刘骏哼了一声:“我淮安岂非无人?”
“叔至,水军扩建之事,必须再加快。告诉赵虎,我只要结果。三个月内,我要在江面上看到能护航的舰队。”
“喏。”陈到领命,“末将已从军中遴选善水之士补充水军。新舰下水,即可成军。”
正当此时,一骑快马奔至近前,骑士滚鞍下马,呈上一封密信:“主公,淮安急报。”
徐庶接过,验看火漆后拆开,快速浏览,脸色微变:“主公,工部王主事急报,淮安三号工坊失火!”
“什么?”刘骏心头一紧。
淮安三号工坊是重要的纺织器械研发和制造中心,里面有不少基于刘骏概念图试制的改良织机和水力传动模型。
“情况如何?人员伤亡怎样?”
“火势已扑灭,无人伤亡。”
徐庶语气凝重,“但王主事言,起火点蹊跷,疑似人为纵火。且最新一批准备送往广陵港的标准化工具,损毁大半。”
(https://www.24kkxs.cc/book/4246/4246001/44284103.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