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文豪1978:我得给文坛上堂课 > 第395章 《天下第一楼》首演

第395章 《天下第一楼》首演


办公室内,校长丁石荪讲了一大堆理由。他是民选校长,做决定的时候自然也要听一听下面的意见,尤其是中文系。

    刘一民暗道,这要个经费像是双方在搞交易。

    严家炎对这个问题很慎重,提了不少问题。最后,严家炎看向刘一民:“一民,你怎么看?”

    “我坐这儿看!”

    两人略显紧张的气氛因为刘一民这句话都笑了,刘一民正色道:“转系这件事情确实可以避免将人才放到不合适的地方去,可我们也要完成国家计划啊!

    学生谁不想读好的专业,都一窝蜂的跑到某个专业,那专业的师资也不够。”

    21世纪国内大学大部分都可以转专业,有的是自由转,有的则是设置门槛转。后世不需要完成国家规划好的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但现在不能不考虑这个。

    严家炎建议道:“咱们要不设置门槛?每个专业的前几名拥有转专业的资格?”

    “严教授,这个是悖论。他都前几名了,他能不喜欢这个专业吗?”刘一民说道。

    丁石荪点头同意,严家炎双手一摊:“那如何是好?”

    “我觉得在目前的条件下可以有限制的转,不设置转专业的成绩门槛,但接收学生的院系可以对申请学生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再批准接收。”刘一民说道。

    严家炎认为这样做比较好,能控制转专业的学生人数。丁石荪还是想做到“自由”一点,对刘一民的建议既没同意也没反对。

    又待了一会儿,丁石荪起身离开,临走的时候说道:“一民,加油,我希望在国际舞台上看到你更多的身影。”

    送走丁石荪,严家炎道:“你说这经费会批不会?”

    “丁校长不是那小肚鸡肠的人,说批肯定批,学校不行,不还有部里嘛!”

    刘一民的话没让严家炎开心多少,严家炎拍了拍刘一民的肩膀:“你再多写点文章,等你名气大了,这奖学金就算是咱们不开口,都有人给咱们送钱。”

    中午,严家炎没有让刘一民去食堂吃饭,而是带着他去了自己家吃饭。

    “你要是到了食堂,学生们还不得把你当午餐咽了!”严家炎调侃道。

    严家炎不住燕南园或者燕东园,而是住在朗润园。燕南和燕东院都是一堆老教授,严家炎当上老师的时候,这两个地方早没有空房了。

    朗润园跟圆明园相对而望,原本是嘉庆时期庆亲王永璘赐园,后来是恭亲王奕訢,最后的主人是载涛。

    载涛此人作为清末皇室寄予重任的宗室子弟,担任过禁卫军大臣,参加过宗社党,能力其实有限。不过此人有个长处,那就是极其爱马并且会驯马。

    在法国索米骑兵学校留过学,解放后终于有了大展拳脚的机会,被任命为马政顾问。

    走进朗润园严家炎的家,严家炎的夫人卢晓荣正在做饭,看到刘一民到了,急忙加食材。

    “一民,你坐,你是第一次来家里做客,到家随便一点就好。”卢晓荣笑道。

    严家炎跟卢晓荣说了一句话,拉着刘一民走进了他的书房,书房里摆着非常多的文稿,严家炎让刘一民拿起随便看。

    等到饭好了,严家炎笑道:“我们家南方饮食为主,你可不要吃不习惯!”

    “严教授,我胃口好。”

    卢晓荣说道:“下次你要来让老严早点说,我也会做北方菜。”

    “北方胃时不时也要尝尝南方菜。”

    吃完饭,刘一民从口袋里面掏出两张话剧票笑道:“这当我今天的饭费了。这是两张《天下第一楼》的话剧票,到时候您要是有时间可以去看看。”

    严家炎欣喜地说道:“看来今天我这顿饭给请对了。”

    下午办公室里更热闹,刘一民看自己没课,索性离开了燕大。

    到了四合院,于佳佳给刘一民打来了电话向他表示祝贺,并在电话里询问了刘一民几个问题。

    刘振云没有跟于佳佳争新闻,因为他此时出差离开了燕京做考察,即使看到了刘一民的小说,长途电话一时半会也接不通。

    当时周燕如给余桦打改稿的电话,打了一天才通。刘振云可没时间坐在电话旁,给刘一民打一天的电话。

    挂断电话,刘一民坐在书房里改《纽扣》的剧本,回来后,黄祖默还写了一封信寄了过来,密密麻麻的几千字都是写的自己的意见。

    在信最后表示,他寄完信就要到浙省温州找章华妹,实地感受温州和章华妹的变化。

    刘一民结合他的意见以及自己的看法,对话剧剧本进行大篇幅的改动。当时这一版话剧剧本,很多用词舞台剧的风格比较浓,要是用到电影上会显得有些呆板。

    下午五点,刘一民到人艺接朱霖回家。回来的路上,朱霖讲起今天大家都在讨论《宠儿》。

    “蓝老师没戏可排,今天突然跟我讲,是不是可以将小说的顺序重新捋一下改成剧本来排。不过他也只是一个想法,觉得改编难度还是有点大。”朱霖说道。

    “蓝导是急了啊!”

    “怎能不急,一年之计在于春啊,一年本来就排不了几场戏。”

    翌日,报纸上也刊登出《宠儿》的新闻,直接以“东方的马尔克斯”为题,将宠儿进行了大书特书。

    【《宠儿》这篇小说给西方带来了极大的震撼,《纽约时报》和《时代周刊》皆称中国出现了一位年轻的世界一流作家.】

    伴随着《宠儿》的报道,另一则消息对于读者和文学界就不算那么惊喜了。

    《横空出世》和《雷场相思树》获得了鲁迅文学奖的中篇小说奖。

    对于刘一民能获奖,不少人心里已经麻木了,获奖不奇怪,不获奖才奇怪呢。

    什么?两本获奖?不应该啊,《传奇大掌柜》还没得奖呢!

    《天下第一楼》是84年发表的,获奖的话要等到明年了。

    以往刘一民获得了鲁迅文学奖大家都还会打电话恭喜一下,虽不如获得国外文学奖恭喜的人多,但也不少。

    现在连个道喜的声音都听不到,刘一民感叹人心不古啊,嫉妒已经使大家面目全非了!

    3月18号,刘一民再次参加了鲁迅文学奖的颁奖仪式。当刘一民走进会场的时候,获奖的作者集体起身冲着刘一民鼓掌欢迎。

    蒋子龙跟在刘一民身后进入会场,也享受了一次热烈的掌声。

    “一民,你瞧大家都站起来了!”蒋子龙看着刘一民的后背,内心感慨颇多,这就是刘一民现在在文坛的影响力啊!

    内心也生出了一种豪情,自己什么时候也可以这样!

    等刘一民走到座位旁,掌声才停了下来。这次获奖的作家有不少刘一民的熟人,比如冯继才、李存宝。

    另外还有没见过面的张先亮、贾平哇、梁晓生,总体来说年轻作家这次比例很大。

    刘一民旁边是个老头,刚才起立的最晚,自然因资格最老,他就是写《美食家》的陆文富,如今苏省作协主席,后来当过全国作协副主席。

    “陆老!”刘一民主动伸出了手。

    陆文富双鬓斑白,脸型瘦削,看到刘一民主动伸过来的手,笑眯眯地说道:“刘一民同志,当不得你一声陆老,你的几篇作品写的实在是太好了,让我自惭形秽!”

    “您的作品也十分优秀!”

    “哈哈哈,以后我得向你学习。”

    梁晓生、贾平哇等人围了过来,纷纷向刘一民做起了自我介绍。

    梁晓生获奖作品是《今夜有暴风雪》、张先亮是《绿化树》。

    “刘一民同志,你的《宠儿》我看了,写的是真好,以后得向您学习一下这种写法。”贾平哇说道。

    梁晓生道:“刘一民同志,我是北影厂的,你去过我们厂里几次,我远远地看过你的背影,可惜一直没能给您打招呼。”

    “你好啊,晓生,汪厂在我面前夸过你,说你是一位非常不错的编辑。”刘一民道。

    梁晓生反问了一句:“真的吗?”问完之后他就后悔了,肯定是客套话。

    “真的!”

    等到所有人到齐了,颁奖仪式正式开始。组委会本来没有安排刘一民讲话,但看了他的《宠儿》之后,临时请他上台讲话。

    “鲁迅文学奖中篇一等奖获得者刘一民同志,获奖作品为《雷场相思树》、《横空出世》,让我们恭喜刘一民同志,也请刘一民同志为我们讲几句。”

    刘一民领完奖后站到台上,做了一个《中国作家必须有自己风格》的主题演讲。从目前文坛急于学习西方文学表现手法出发,号召大家不要一味的模仿而不思考,要写出自己的特色。

    “现实主义就是我们的特色,《天下第一楼》的热销就说明,我们的读者还是喜欢看本土现实主义作品。

    《宠儿》在学界呼声很高,但是在销量方面并没有像《横空出世》《天下第一楼》等表现爆火热销的场景。

    这说明,学界的追捧的东西和大众读者的喜欢的内容倒挂了。学界觉得好,但是读者阅读有门槛,中学生都不一读的懂。

    所以,我们还是要多写大众读者喜欢的东西,不要搞太多形而上的文章。这就是我的发言。”

    陆文富对着旁边的人说道:“刘一民同志怎么像是给自己开批判会啊!”

    贾平哇举起手说道:“刘一民同志,《收获》这一期真的卖的不好吗?”

    刘一民说道:“目前来看销量能到一百五十万左右,比《横空出世》《凯旋在子夜》发表时的销量下滑严重。”

    下面的人立马不说话了,人比人气死人啊。

    梁晓生的《今夜有暴风雪》只是发表在了《青春》上,一家二线杂志而已,其余人也都是《十月》或者《钟山》等杂志。

    蒋子龙对着旁边人讲道:“他的标准跟咱们的标准不一样。”

    接下来又有不少人询问,刘一民对美国的描写是否是极端和片面化的。

    “以前的美国就是这样的一个社会,如今的美国好了很多,但是种族歧视依然严重。我们要正确的去看待美国,不要因为他经济发展的比咱们好,而刻意的美化它。”

    “刘一民同志,美国有这么多的问题,为什么他还能发展的这么好?”

    “张先亮同志,咱们两个人比作两个邻居,我经常去你家抢钱,我是不是会比你富一点呢!”刘一民说道。

    张先亮愣了一下说道:“你到我家抢不到钱,因为穷!”

    “哈哈哈。”台下的众人笑出了声。

    等鲁迅文学奖颁完之后,刘一民跟大家打了一个招呼,就和蒋子龙离开了会议室。

    蒋子龙说道:“一民,你知不知道最近有人有些议论?”

    “什么议论?”

    “他们说你获奖获的太多了,让很多后起之秀拿不到奖,出不了名!”

    “是吗?是他们非要颁奖给我的。子龙同志,咱俩获得的奖其实差不多,有些人爱叽叽喳喳就叽叽喳喳吧,能叽喳到文学奖评奖的规则改了也行。”刘一民无所谓地说道。

    距离《天下第一楼》首演只有两天时间,刘一民给蒋子龙了一张话剧票,让他看完话剧再离开。

    3月20号,人艺剧院外面横幅和海报招展,恨不得让路过的人都能看到——今天人艺首演《天下第一楼》话剧。

    刘一民下午一早就来到了人艺,夏淳和欧阳山尊正在进行着最后的准备工作,对演员千叮咛万嘱咐不要出错。

    随着时间的临近,来的学界评论家和新闻记者越来越多,刘一民和夏淳、欧阳山尊三人握着一个个的手表示欢迎。

    门口的观众也排起了长队,还要人举着小横幅,上面写着“永远怀念《茶馆》”的字样。

    夏淳看到横幅,低声对着刘一民说道:“当年《茶馆》上映的时候,也是这副盛况,转眼间距离排《茶馆》已经将近三十年喽,当时我走起路还是健步如飞,是不是?山尊?”

    “对对对,两分钟就能走到附近的家属院。”欧阳山尊调侃道。

    夏淳也没生气,仍然站在门口欢迎着观众和特邀观众。

    随着时间临近,观众全部坐在了座位上,座位上的灯光“咔嚓”一声拉灭,接着钟声响起,舞台上嘈杂且有特色的声音传入观众的耳中。

    古色古香的布景加上特色的喊叫声,一下子将观众的思绪拉回了清末民初。

    从“克五”出来之后,观众的笑声就没有断过。观众的情绪跟着舞台上的剧情走向而变化,每一个人物出来时,观众都在心里面叫好。

    专注的表情和紧张握起的拳头,都在彰显着话剧的魅力。

    舞台上演的热闹、台下观众有“戏”可看,是吸引观众的两大妙诀,《天下第一楼》都有。

    蒋子龙说道:“这才是人艺需要的大剧,影响高,立得住,又有地域特色也彰显了人艺的实力和风范!”

    随着话剧结束,台下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夏淳和欧阳山尊两人带着演员向观众谢幕,夏淳听着观众“地道”的褒奖声,感动的流下了眼泪。

    他当众讲起了《茶馆》排戏的故事、和老舍先生的故事。往往夏淳刚张嘴来不及发声,台下又是一阵掌声。

    夏淳一个饱经风霜的导演,双手一次次的抹着眼泪,最后泣不成声。

    欧阳山尊喊道:“《茶馆》余韵犹存,《天下第一楼》再造人艺。”

    此话一出,又是一阵阵掌声。演员和导演在舞台上鞠了一躬又一躬,台下的观众才依依不舍地离去。

    蒋子龙拉着刘一民的手说道:“我明天还想看!”

    “我这里也没票了,院里也没了,你明天可以到排练室来看一场完整的排练。”

    蒋子龙摇了摇头说道:“不一样,不一样,酒楼酒楼,听的就是这个嘈杂的味道。”

    “你要是不嫌弃,明天你搬个小板凳坐在一角!”

    “一言为定!”

    刘一民走进后台,演员们一个个的冲着刘一民张开了胳膊,刘一民本以为吕钟是女同志,握个手比较好,谁知道对方搂的比男同志还紧。

    梁冠华露着憨厚的笑容,因为身体胖,出的汗比常人多,没好意思跟刘一民拥抱。

    刘一民看着吕钟和梁冠华,此时这武则天和狄仁杰站在一块,梁冠华显得太稚嫩了。

    跟演员打招呼结束,刘一民走出后台,曹禹一个人正站在舞台上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光影下显得他的影子异常孤独。

    “老师!”

    曹禹转过身说道:“不错,赶紧回家吧!”

    刘一民和朱霖回到了四合院,按照刘一民跟朱霖的约定,从今天起朱霖正式休假。

    第二天,在报纸上大肆谈论《天下第一楼》的时候,刘一民带着朱霖回到了华侨公寓居住。

    暖气已经关了,屋子里却并不怎么冷。

    “刘老师,我帮你拖地吧!”

    “不用,我自己来吧。”

    朱霖笑道:“什么时候四合院也跟这公寓一样便捷舒适就好了。”

    “以后给四合院改造一下!”

    两天后,《天下第一楼》文艺界和新闻界座谈会正式在人艺举行!

    ps:感谢大佬自扰者忧天两百阅币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5/4245914/11110735.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