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131:坑王出手
时光荏苒,悄然步入一九九七年的五月。
华夏大地处处洋溢着春末夏初的蓬勃生机,而由北影厂牵头、三十一家电影厂联盟所掀起的“电视电影”风暴,在经过初期的狂飙突进后,进入了一个短暂的战略巩固与调整期。
针对猖獗一时的盗版VCD问题,
各电影厂在各自属地范围内采取的“非常规”手段,虽然方式方法上不了台面,但效果却立竿见影。
在联盟内部情报共享和协同“清剿”下,几个主要的盗版光盘生产窝点和批发网络遭到了沉重打击,市面上明目张胆贩卖盗版的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
虽然所有人都知道这只是治标不治本,盗版如同韭菜,割一茬还会再长,但至少为正版市场赢得了一段宝贵的喘息时间。
与此同时,北影音像公司迅速调整策略。
在韩三坪和王盛的共同决策下,正版VCD碟片进行了一次幅度惊人的降价。
通过简化包装、优化生产成本,并将单张利润压缩至仅剩五毛钱,最终将正版碟片的零售价定在了只比盗版碟贵三到五元的区间。
这个价格,几乎是贴着成本线在销售。
之所以无法再进一步降价,原因显而易见。
正版需要支付版权费(因为北影厂持有大量版权的原因,这部分是主要降价的空间)、承担正规的母盘制作、压盘、质检、渠道建设和营销费用,还要缴纳各项税费。
而盗版则几乎零成本,只需简单的复制粘贴。
能将价格差拉近到这个程度,已是北影厂让利到底、壮士断腕般的决心体现。
再降,就意味着亏本销售,长期来看无异于自毁长城,也无法持续。
这微小的几块钱差价,成为了正版尊严与法治成本的最后防线。
这一降价策略虽然使得VCD发行业务的利润率大幅下滑,收入锐减,但一定程度上稳住了“电影世界”音像连锁的销量基本盘,遏制了市场份额的快速流失。
更重要的是,它将消费者的目光重新拉回到了品质和正版保障上。
所幸,电视电影业务的收入成为了联盟和北影厂最坚实的支柱。
四月份的财务统计出炉,北影厂与盛影传媒联合制片中心来自电视电影的分账收入,达到了惊人的约五千五百万元!
这个数字不仅弥补了VCD业务的损失,更使得北影厂的账面上现金流前所未有的充裕。
各联盟电影厂的收入也涨了不少。
丰厚的回报让所有参与方都红光满面,对王盛提出的“系列电视电影”计划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期待,催促着编剧和制作团队加快进度,恨不得立刻就能有新的“剑”斩向市场,攫取更多的利润。
就在这一片期盼声中,五月中旬,由王盛牵头、编剧小组细化的贺岁电影《30天》剧本正式定稿。
剧本巧妙地本土化,将故事背景放置在九十年代末社会转型期的京城,聚焦于不同阶层的碰撞与融合,既有辛辣的现实观察,又不失温暖幽默的喜剧色彩。
韩三坪拿着厚厚一叠剧本,在紫禁城影业公司的项目论证会上进行了详细阐述。
与会者包括京城文化部门、北影厂、京城台及市电影公司的代表。
剧本中关于婚姻、阶层、记忆与重新选择的主题,引发了热烈讨论。
尽管有人对这种略带奇幻色彩的现实主义喜剧能否被市场接受存有一丝疑虑,但鉴于王盛过往堪称“点石成金”的业绩记录,以及剧本本身扎实的人物刻画和巧妙的情节设计,项目最终顺利获得通过,正式立项。
王盛毫无悬念地亲任总导演,负责把握影片的整体风格和核心创意。
执行导演则确定为与王盛合作愉快、以细腻见长的霍健起,负责具体的现场拍摄和日常调度。
女主演方面,王盛力荐李晓冉。
此时的李晓冉经过“头纱吻”广告的惊艳亮相和一定的表演实践,气质愈发成熟,兼具都市女性的独立感与一种独特的脆弱美感,与角色林薇薇的形象高度契合。
这一决定也得到了紫禁城影业方面的认可。
男主演的选择则颇费思量。
需要一位能撑起陈实这个技术工人形象——既有朴实倔强的一面,又能在失忆后展现出憨厚可爱乃至些许大男子主义下的笨拙浪漫。
这样的喜剧演员……
在内地压根找不到。
王盛追加投资,又动用了一些关系,请来了在接受外媒采访时明确表示“对祖国很有信心”的周星星。
拍摄时间定在了七月全国高考结束之后,以便王盛和李晓冉都能全身心投入。
项目筹备工作紧锣密鼓地展开,选角、勘景、组建班底等事宜在王盛的统筹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然而,就在这个当口,韩三坪在一次与王盛的单独谈话中,提到了另一件事。
“盛子,有个事儿,你帮着参详参详。”韩三坪语气带着几分斟酌。
“韩叔您说。”
“陈恺歌那边,你知道吧?他正在筹备一个新片子,叫《荆轲刺秦王》。”
韩三坪:“规模搞得挺大,野心不小。他找到厂里,想拉点投资。”
王盛心里“咯噔”一下,脑海中瞬间浮现出关于这部电影的前世记忆:宏大的场景、华丽的服装、明星云集……以及那令人诟病的叙事混乱、角色塑造失衡和最终惨淡的票房。
这可是一部在后世被不少影评人和观众视为“史诗级烂片”的代表作之一,投资巨大却血本无归。
这玩意儿也敢投?简直是往水里扔钱啊!
王盛面上不动声色道:“哦?陈导的片子,题材又是历史大片,听起来是挺唬人的。厂里打算投多少?”
韩三坪说道:“初步谈了谈,我批了五百万。主要是考虑到恺歌的能力,毕竟《霸王别姬》的成绩摆在那里,艺术水准是公认的。这次他再拍历史题材,说不定又能出一部经典。算是支持一下有追求的导演吧。”
王盛一听,心里更是摇头。
五百万在当下可不是小数目,投给这部注定要栽跟头的电影,他几乎能看到钞票打水漂的景象。
但他能说什么?
难道直接告诉韩三坪这片子将来会扑街?
且不说韩三坪会不会信,这本身也无法解释。
他总不能说自己有“先知”吧。
不过话说回来。
让老韩吃吃亏也是好事,以后只会更加仰仗自己。
就是这学费有点贵,不过是北影厂的钱,那……那还说啥了……
王盛:“陈导的艺术追求确实值得尊重。《霸王别姬》也是经典。既然韩叔您看好,投了也就投了。毕竟支持国产大片,也是咱们的责任。对了,他这个项目是不是要搞实景,盖影城?”
“对。”
韩三坪点头。
王盛稍作思忖,道:“韩叔,我建议厂里用这五百万入股影城,毕竟就算电影赔了,也能靠着影城的后续收益回本。”
“有道理……”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5/4245794/11111001.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