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132:科普动画
时间步入一九九七年六月。
京城的夏日气息日渐浓烈,蝉鸣初起,阳光炙烤着北影厂的红砖墙面。
此时。
厂长办公室。
“动画?”
韩三坪听完王盛的开场白,微微蹙眉:“盛子,我知道你眼光长远。但眼下电视电影势头正好,贺岁片项目也箭在弦上,VCD这边刚稳住局面。
动画这玩意儿,投入周期长,见效慢,国内市场你也知道,除了上美影那些老片子,近几年没什么响动。咱们现在摊子已经铺得够大了,再开辟一个新战线,是不是有点?”
王盛早有准备,不慌不忙地给韩三坪的茶杯续上水:“韩叔,您说的这些我都考虑过。我提动画,不是为了立刻靠它赚钱,至少主要目的不是。”
“哦?那图什么?”韩三坪端起茶杯,吹了吹热气。
“人才。”王盛吐出两个字,目光坚定:“未来的电影,尤其是大制作,离不开电脑特效。特效的基础是什么?是建模、是渲染、是动态捕捉、是合成……这些技术,跟传统动画制作,尤其是逐渐转向数字化的动画制作,底层逻辑是相通的。都需要对画面节奏、空间关系、色彩光影有极强的把握能力,都需要熟练使用相关的软件和硬件。”
他进一步解释道:“我们现在直接高薪去挖顶尖的电影特效人才,不现实,国内这方面几乎空白,国外成本太高。但如果我们自己培养呢?
通过制作动画项目,尤其是带有一定科普性、需要展现各种自然现象、物理原理的动画,就能系统地锻炼一支团队在数字图形图像处理方面的能力。
这支团队,今天能做出一集流畅的科普动画,明天就能处理电影里的一个特效镜头。这是为咱们北影厂,也是为中国电影储备未来的‘技术火种’。”
韩三坪沉吟着,王盛的话触动了他。
作为电影厂长,他何尝不知道技术的重要性,只是以往困于资金和观念,难以投入。
如今资金宽裕了,王盛又指明了方向……
“你说的这个联系,有道理。”韩三坪缓缓点头:“动画磨炼的是基本功,特效是更高阶的应用。有点像咱们厂以前,摄影师也得从洗印车间干起,懂原理才能玩得转高级设备。那你具体有什么想法?”
见韩三坪意动,王盛趁热打铁:“我想先做一个试水项目。名字我都想好了,叫《虹猫蓝兔三千问》。定位是面向青少年的科普动画片,每集围绕一个科学知识点,通过虹猫、蓝兔这两个拟人化卡通角色的冒险故事来生动呈现。项目由盛影传媒立项,北影厂背书,版权归我们双方共同所有。”
“《虹猫蓝兔三千问》……科普动画……”
韩三坪琢磨着这个名字和定位:“听起来倒是有新意,符合科教兴国的导向,容易争取支持。制作团队呢?你打算从哪里找?咱们厂可没有现成的动画部门。”
“人才就在眼前。”
王盛笑道:“北电美术系有动画专业。那里有国内顶尖的师资和最富创造力的学生。
我们可以和北电合作,以项目实践的方式,邀请动画专业的师生参与制作。我们提供创意、资金、项目管理和播出渠道,他们提供专业技术和人手。这是双赢。”
韩三坪微微颔首:“借鸡生蛋?是个好主意!既能低成本启动项目,又能筛选和培养人才,还能加强和北电的联系。王盛啊王盛,你这脑子真是……”
他笑着指了指王盛,“成!这事我看行。你放手去干,厂里支持你。如果需要我出面协调北电那边,随时说话。”
“谢谢韩叔!”王盛心中一定:“那我尽快和北电那边联系。”
……
六月十七日,下午两点。
北电会议室里。
院长刘国碘亲自坐镇主持,显示出学院对此次会谈的重视。
与会者主要是美术系的骨干力量:
动画专业元老、资深教授,一位头发花白、戴着厚厚眼镜的老先生,神情严肃,对商业合作带着天然的审慎。
美术系系主任,一位气质儒雅的中年男子,负责具体协调和对接。
几位年轻的中青年教师,他们眼神中闪烁着好奇与期待,对新技术和新模式接受度更高。
若干名动画专业优秀的高年级学生代表,脸上带着激动和些许紧张,能参与这样的项目对他们来说是难得的机会。
王盛在李婷婷的陪同下准时到场。
他今天穿着一件简单的衬衫,气质沉稳,丝毫没有年少得志的张扬。
刘国碘院长热情地做了开场白,介绍了双方人员,并强调了此次合作对于推动产学研结合、探索动画艺术新发展的重要意义。
王盛接着发言,他首先表达了对北电尤其是美术系动画专业学术地位的敬意,然后开门见山地介绍了《虹猫蓝兔三千问》项目。
“各位老师,同学。”王盛的声音清晰而富有感染力:“我们这个项目,核心目标是‘科普’,用生动有趣的动画形式,激发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
初步规划是制作52集,每集时长约10分钟。
主角是虹猫和蓝兔,故事将围绕天文、地理、物理、生物等各个领域的知识点展开。”
他示意李婷婷将准备好的初步角色设定图和一些概念草图分发给与会者。
虽然只是草图,但虹猫的机智勇敢和蓝兔的聪慧可爱已跃然纸上。
那位白发老教授扶了扶眼镜,仔细看着草图,率先提问:“王总,创意不错。但科普动画最难的是如何平衡知识性和趣味性。你们剧本由谁负责?科学顾问团队找好了吗?如果知识硬伤太多,会误导孩子,也毁了作品。”
“您问到了关键点。”王盛恭敬地回答:“剧本大纲和核心创意由我们盛影传媒的团队负责,但会聘请师范大学、科学院的专家组成顾问团,对每一集的知识点进行严格审核,确保科学性。
同时,我们也非常希望北电的老师和同学们能在剧本的动画语言表现、节奏把控上给予专业意见。这不是简单的委托加工,而是深度合作。”
系主任点点头:“这个模式好,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那制作方面,王总有什么具体设想?技术标准呢?现在国内电视台的动画播出标准还不统一。”
王盛:“技术标准,我们瞄准未来。虽然现阶段可能还是以传统手绘或赛璐璐动画为主,但我们会积极引入计算机辅助上色和简单的后期特效。
我们希望这个项目能成为一个技术练兵场,尝试一些数字化的流程。资金方面,盛影传媒会全力保障,确保制作人员有合理的报酬。”
一位年轻教师兴奋地插话:“王总的意思是,我们会用到一些数字技术?比如非线编和初步的CG?”
“是的。”
王盛肯定道:“我们已经在采购相关的软硬件设备。动画制作中对运动规律、色彩、构图的要求,与电影特效的基础是共通的。通过这个项目,我们可以积累宝贵的数字制作经验。”
这时,一位学生代表怯生生地问:“王总,那我们学生参与进来,主要能做什么?能得到指导吗?”
王盛看向那位学生,语气鼓励:“当然能。从原画、动画、背景绘制,到后期的上色、合成,每个环节都需要新鲜血液。
我们会实行‘导师制’,由北电的老师和高年级同学带队,盛影传媒的项目经理协调进度。
这将是你们将课堂所学付诸实践的最好机会。表现优异者,毕业后盛影传媒将优先录用。”
这话让学生们顿时激动起来,交头接耳,眼中充满了向往。
会谈的重点很快转向了技术细节和合作模式。
双方就角色设计风格、剧本创作流程、制作周期、成本控制、知识产权归属等进行了深入探讨。
王盛再次明确强调:“《虹猫蓝兔三千问》的所有角色版权、故事版权以及成片版权,归北影厂和盛影传媒共同独家所有。参与制作的北电师生将享有署名权,并根据贡献获得相应报酬,但不会涉及版权分成。这是项目合作的基础。”
对此,刘国碘院长和系主任均表示理解,这是行业惯例,学校更看重的是实践平台和人才培养的机会。
会谈持续了三个多小时,气氛从一开始的谨慎试探,到后来的热烈交流,充满了建设性。
最终,双方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约定尽快组建联合项目组,启动前期的剧本创作和角色细化工作。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5/4245794/11111000.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