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139:招揽英才
挂了欧阳长林的电话。
王盛翻找了一下通讯录,拨通了一个许久未联系的号码。
电话响了几声才被接起。
那头传来一个略带迟疑和惊讶的声音:“喂?您好,哪位?”
“长钿兄,是我,王盛。”王盛语气轻松地自报家门。
“王总?!”王长钿的声音瞬间提高了八度,充满了难以置信的惊喜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惭愧:“哎呀!真是您啊!好久没联系了,您这大忙人怎么想起给我打电话了?”
去年,王盛将《非诚勿扰》的节目模式创意交给了在京城电视台工作的王长钿,希望能合作推出相亲节目《缘来是你》。
王长钿当时如获至宝,踌躇满志。
然而,节目经过台里层层审批、修改,最终播出的版本已经偏离了王盛最初的设想,变得不伦不类,加上播出时段不佳,宣传力度不够,播出后反响平平,几乎没掀起什么水花。
王长钿自觉辜负了王盛的信任和那个绝佳的创意,一直没好意思再联系王盛。
“怎么,没事就不能找老朋友聊聊天了?”王盛笑道,语气里没有丝毫芥蒂:“最近怎么样?还在台里忙那个《BJ特快》?”
“是……”
王长钿语气低沉了下去:“王总,对不住啊,上次……”
“诶,都是自家兄弟。”
王盛打断他,并宽慰道:“长钿兄言重了。创意是死的,人是活的。节目成败因素很多,台里的机制、资源配合都很关键,不全是你的责任。我倒觉得,不是创意不好,是可能没找到最适合它的土壤和运作方式。”
王长钿闻言,心里舒服了些,同时也有些好奇王盛的来意:“王总,您找我是有什么事吗?”
王盛收敛了笑意,语气变得认真起来:“长钿兄,我就直说了。你对开发电视娱乐节目,还有兴趣吗?不是《缘来是你》那种束手束脚的,而是真正能够引爆市场、引领潮流的大型综艺节目。”
王长钿的心猛地一跳,几乎是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有兴趣!当然有兴趣!”
这话一出口,他才觉得有些失态,但压抑已久的热情已经被点燃。
“不瞒您说王总,在台里干得憋屈死了!条条框框太多,好想法不是被改得面目全非,就是根本推行不下去。我早就想……唉……”
王长钿叹了口气,没再说下去,但意思已经很明显。
王盛听出了他话语中的不甘和渴望,知道火候差不多了,便抛出了真正的诱饵:“长钿兄,你的能力和对节目的敏感度,我是了解的。待在体制内,确实限制了你才华的发挥。想不想换个环境,来北影厂,或者我的盛影传媒?”
他顿了顿,给予对方消化信息的时间,然后继续加码:“如果你愿意过来,我可以全力支持你搞电视娱乐节目。我们可以成立一个专门的子公司,就叫……嗯,‘光线传媒’怎么样?专攻电视节目制作、发行和活动策划。
你来担任这家公司的总经理,全权负责内容和运营。除了有竞争力的年薪,我还可以给你一部分干股,也就是股权激励。公司做大了,你就是创始人之一,共享发展红利。怎么样,有兴趣一起干一番事业吗?”
王盛的这番话,如同重磅炸弹,在王长钿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
离开体制,加盟北影厂/盛影传媒?
成立专门的公司?
总经理?
股权激励?
每一个词都充满了巨大的诱惑力。
王长钿在京城电视台虽然也算是个骨干,但上升空间有限,论资排辈现象严重,想要独立主导一个大项目难如登天。
而王盛给出的条件,几乎是给了他一个实现抱负的完美平台——足够的自主权、充足的资金支持、以及分享成果的股权承诺。
这远不是他在电视台那点死工资和有限的成就感所能比拟的。
王盛深知,对于王长钿这样有理想、有能力但被困在体制内的人才,最大的诱惑就是“舞台”和“所有权”。
给他一个能尽情施展才华的舞台,再赋予他一部分事业的所有权,就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其潜能和忠诚度。
电话那头陷入了短暂的沉默,只能听到王长钿略显粗重的呼吸声。王盛也不催促,耐心等待着。
几秒钟后,王长钿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一种破釜沉舟般的决心和激动:“王总!承蒙您看得起!我……我答应您!说实话,我早就想换个地方干了,只是苦于没有合适的机会和平台!您给我开的条件,我没二话!只要您信得过我王长钿,我一定竭尽全力,把您说的这个‘光线传媒’给做起来!”
“好!”王盛满意地笑了:“我就知道长钿兄是干大事的人!那咱们就这么说定了。细节方面……晚上有空吗?一起喝一杯?”
“有空!必须有空!”王长钿连忙答应。
约好了晚上见面的地点和时间,王盛结束了通话。
……
下午刚上班,王盛便来到了韩三坪的厂长办公室。
“……”
听完王盛的讲述,韩三坪沉吟了一下,问道:“开辟电视节目业务,投入会不会太大?”
王盛早就料到韩三坪会有此一问,他条理清晰地解释道:“韩叔,我这么做,主要是基于几点考虑……”
“第一,电视电影和长剧是我们的基本盘,很重要。但娱乐节目,尤其是大型综艺,具有更强的话题性、爆发力和品牌塑造能力。
一个成功的王牌综艺,能带来的不仅是直接的广告收益,更是巨大的平台影响力和观众黏性。
这块市场未来潜力巨大,我们必须提前布局。成立专门的节目制作公司,就是要把这块业务专业化、规模化。”
“第二,我们现在虽然通过联盟掌握了内容生产优势,但播出渠道始终掌握在电视台手里。这次37号文整顿电视台,采购收紧、压价厉害,就是个警示。
如果我们能与像湘省经视这样有活力、有闯劲的电视台建立深度战略合作,甚至成为其重要的内容供应商,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弱对传统发行体系的依赖,避免未来被播出平台‘卡脖子’。
帮他们打造节目,既是合作,也是渗透,能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电视台运作,绑定利益。”
“第三,不能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影视剧投资周期长、风险相对较高。
而娱乐节目制作周期短、模式灵活、投资可控,如果能成功打造出几个爆款,可以形成稳定的现金流,与影视剧业务互为补充,增强我们整体的抗风险能力。”
“第四,娱乐节目制作涉及策划、导演、摄像、后期、艺人统筹、广告营销等方方面面,对团队的综合能力要求很高。
开展这项业务,能为我们培养和储备一大批复合型传媒人才,这对于盛影传媒和北影厂未来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
“第五,湘省经视的兄弟台湘省电视台已经上星,覆盖全国。与欧阳长林搞好关系,就是为未来我们的内容登陆卫星电视、走向全国市场铺路。”
王盛一番分析,层层递进,既有战略高度,又有现实考量,听得韩三坪频频点头。
“嗯……有道理。”
韩三坪眼中的疑虑渐渐散去,取而代之的是赞赏:“盛子,你看得确实远。娱乐节目这块,我确实不懂,但听你这么一说,确实是片蓝海。与湘省经视合作,既能赚钱,又能铺路,一举多得。你这个想法很好!”
他大手一挥:“就按你说的办!成立节目制作公司的事,厂里支持。需要什么资源,你协调就是。欧阳长林那边,你全权负责对接,把握好分寸就行。”
“谢谢韩叔支持!”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5/4245794/11110992.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