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华娱:从96年加入正规军开始 > 第155章 153:反王在行动

第155章 153:反王在行动


一九九七年十一月的最后几天,在《30天》京城总首映礼引发的巨大声浪中悄然流逝,时间步入1997年的最后一个月。

    舆论的发酵并未因巡演结束而停歇,反而在王盛和北影厂联盟有意识的引导下,呈现出愈演愈烈之势。

    一篇篇精心策划的影评在各大报刊连载,电台热线里观众的热情几乎要烧穿电话线,就连机关单位的茶余饭后,都少不了对这部电影的议论。

    尤其是在已然“起火”的苏省,关于《30天》为何不能与京城同步上映的讨论,从报纸专栏蔓延至街头巷尾。

    姑苏观前街的书报亭前,买早点的市民会指着报纸文化版争论;金陵新街口的百货商场里,一对年轻情侣为看不上这部“全国首部影院级贺岁电影”而抱怨。

    甚至有些在本地很有声望的文艺界人士也在电台访谈中发声,呼吁打破陈规,让好电影能更快地与本地观众见面。

    这股舆论压力,无形中为那“七路反王”的悄然行动提供了最好的掩护和民意基础。

    ……

    十二月四日,星期四。

    清晨,当苏省电影公司的管理层们像往常一样,喝着茶,看着省内主要城市的日报,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时,几乎在同一时间,来自姑苏、金陵、梁溪、彭城、龙城、静海、广陵七市的都市报文化娱乐版头条,或者本市收听率最高的早间新闻节目,都播发了一条爆炸性的消息:

    “喜讯!广大影迷翘首以盼的贺岁喜剧《30天》明日登陆我市!”

    “经与制片方北影厂、紫禁城影业的直接洽谈,我市成功引进《30天》,12月5日与京城同步上映!”

    “想看好电影不用再等!《30天》明日全市各大指定影院同步献映!”

    措辞不尽相同,但核心信息一致——《30天》定档12月5日,与京城同步!而且,消息来源直指“制片方”,完全绕开了苏省电影公司。

    这一手“先斩后奏”,打得苏省电影公司一个措手不及!办公室主任手里的茶杯悬在半空,业务科长的报纸哗啦一声滑落在地,整个管理层顿时乱作一团。

    “砰!”

    苏省电影公司总经理办公室,茶杯与桌面碰撞发出刺耳的响声。

    “反了!又反了!”

    总经理气得脸色铁青,胸口剧烈起伏:“上一次这么搞还是93年政策刚放开的时候!这才消停几年?姑苏太不像话了!经济好点就尾巴翘上天!金陵……金陵怎么能带这个头呢?!”

    ……

    过了会儿。

    苏省电影公司会议室。

    烟雾缭绕,气氛凝重。

    烟灰缸里很快就堆满了烟头,每个人的脸上都笼罩着一层阴云。

    与会的高管们同样义愤填膺。

    分管发行业务的副经理首先打破了沉默:“这是公然挑衅!必须严肃处理!”

    “……”

    他分析得并非全无道理。

    经济强势的苏南城市,如姑苏、梁溪,有时对省公司的统筹未必全然信服,而苏北重镇,如彭城,也因地理位置和历史渊源,有其独特诉求。

    王盛和北影厂联盟精准地抓住了这一点,利用《30天》这块“香饵”,成功撬动了这条裂缝。

    他们私下如果许诺更优厚的分账比例、更灵活的排片自主权,甚至暗示未来将建立长期直供合作,这让七市电影公司难以抗拒。

    “必须告他们!”

    总经理一拍桌子,震得茶杯盖都跳了起来:“立刻向省广电厅、省委宣传部打报告!控诉北影厂联盟违反发行规定,恶意破坏我省电影市场秩序!同时,以省公司的名义,向那七个市的电影公司发出严厉警告,责令他们立即停止违规上映行为,否则将考虑暂停向其供应其他所有影片,并追究相关负责人的责任!”

    命令被迅速执行。

    送文件的通讯员骑着摩托车在寒风里穿梭,把省公司的怒火带向各个角落。

    然而,这一次,苏省电影公司的反击却显得有些无力,最终近乎无疾而终。

    他们低估了对手的准备,也高估了自己的威慑力。

    首先,反馈并不如他们预期的那般强硬。

    相关领导在电话里的语气相当谨慎:“老同志啊,要顾全大局,现在舆论形势很明朗,老百姓都想看这部电影嘛。”

    一方面,《30天》的舆论声势太盛,民意基础颇佳,高层也不愿轻易背上“阻碍好电影上映”的骂名。

    另一方面,北影厂联盟并非毫无根基,韩三坪在京城的人脉,以及王盛这个新晋“青年企业家”、“文化改革先锋”的光环、或许还听闻了王盛已被全国青联提名,参加京城第十一届人大选举的消息,都让上级部门在处理此事时不得不更加慎重,

    其次,那七家市级公司此次异常团结,或者说,利益高度一致。

    他们私下建立了热线联系,互通有无,共同应对省公司的压力。

    他们联合复函省公司,声称与制片方直接合作是依据相关政策精神,旨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是市场化改革的积极探索。

    这份复函写得滴水不漏,引经据典,显然是请了高人指点。

    并且,他们已与北影厂联盟建立了“良好的、可持续的合作关系”,暗示未来片源并不完全依赖省公司。

    这记杀手锏让省公司投鼠忌器。

    切~

    更重要的是,七市同步上映的广告已经发出,票务预售已然启动,可谓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各大影院门口已经排起了购票长队,老百姓的热情被彻底点燃。

    若省公司强行阻止,引发市民和媒体的更大反弹,这个责任谁也承担不起。

    面对上下两方面的压力和既成事实,苏省电影公司的怒火只能渐渐熄灭在无奈的叹息中。

    他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

    这场由王盛策划、七市响应的“突袭”,以其精准的策略和对时机的完美把握,成功地在一向铁板一块的省级电影发行体系中,撕开了一道清晰可见的裂口。

    消息传出,全国电影行业为之震动,所有省级电影公司都感到脖颈一凉!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5/4245794/11110978.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