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录!!! > 第025章 救过朱元璋命的胡夫人

第025章 救过朱元璋命的胡夫人


正月十六的晚上,天幕如期而至,又准时消失。

经过头天那场“太子死因”的惊天骇浪,大明各地的百姓们心理承受能力明显强了不少。至少没人再动不动跪一地磕头了。大家更多的是聚在街头巷尾,交头接耳地议论。

毕竟,今晚这出“胡惟庸造反被诛九族”的戏码,虽然也够吓人,但跟“皇长孙-太子-皇后”接连薨逝这种皇家顶级惨剧比起来,冲击力还是差了一个档次。老百姓嘛,更爱看天家的热闹。

可应天府皇宫,奉天殿广场上,那就是另一番地狱景象了。

这里没有隔岸观火的轻松,只有身临其境的恐惧。

胡惟庸的尸体,还以那个扭曲的姿势瘫在汉白玉栏杆下。红的白的,从他撞碎的脑袋里流出来,在冰冷的地面上洇开一大片,触目惊心。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令人作呕的血腥味。

没人敢动。

没有洪武皇帝朱元璋的发话,谁也不敢去碰那具曾经权倾朝野、如今死状凄惨的尸体一下。侍卫们远远站着,眼神回避。大臣们更是恨不得离那地方八丈远,仿佛那摊血迹会烫伤他们的靴底。

同样的,偏殿里,胡惟庸的夫人戴氏,在从天幕上听闻丈夫死讯和“诛九族”的判决后,早已吓晕过去,此刻也依旧瘫软在椅子上,同样无人敢去搀扶照料。

谁都知道她救过皇帝的命,被赐过免死金牌。可如今这情况……谁还敢沾边?那两道金牌,抵不抵得过“谋反”两个字?没人知道。

死一样的寂静笼罩着广场,只有火把燃烧的噼啪声和人们压抑的呼吸声。

就在这时,一个沙哑却异常清晰的声音,从雨檐下响了起来,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沉默。

“戴氏嫂子……今天来了吗?”

是朱元璋!他竟然没用“胡夫人”这样的称呼,而是叫了一声“嫂子”!

所有人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目光唰地投向偏殿方向。

“咱有话,要跟你讲道讲道。”

皇帝发话了,偏殿里的太监们这才像被解了穴道,手忙脚乱地冲上去,掐人中的掐人中,拍脸的拍脸,好不容易把昏死过去的胡夫人戴秀敏给弄醒了过来。

戴秀敏眼皮颤抖着睁开,眼神里全是茫然和未散的恐惧,还没等她完全清醒,几个小太监已经半扶半架地把她从偏殿搀了出来,一路踉跄地带到朱元璋面前。

朱元璋看着眼前这个脸色惨白、发髻散乱的女人,叹了口气,声音居然放缓了些,带着一种刻意营造的、近乎朴拙的感慨:

“我说戴家嫂子,论年岁,你比咱小。但你救过咱的命,这份恩情,咱记着,叫你一声嫂子,应当应分。”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地上胡惟庸的尸体,痛心疾首地一拍大腿:“老胡他……糊涂啊!”

“那天幕上放的东西,是真是假,谁他娘的知道?咱总得派人查清楚,分辨个明白吧?他怎么就这么想不开,自己个儿就往那栏杆上撞呢?”

朱元璋摇着头,语气沉痛,仿佛真是百思不得其解,随即又像是恍然大悟,重重说道:

“咱明白了!他这是……他这是以死明志啊!他想用这条命,来告诉咱,他胡惟庸,绝对没有谋反之心!是个忠臣呐!”

这番指鹿为马、硬把被自己砸杀说成是自杀的鬼话,从朱元璋嘴里说出来,竟然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肯定。

而整个奉天殿前,所有提心吊胆的勋贵大臣们,听到这番话,非但没有觉得荒谬,反而齐刷刷地、几乎是无声地松了一口气!

尤其是近一年来跟胡惟庸走得颇近的延安侯唐胜宗、东莞侯何荣,两人腿一软,差点没当场瘫下去,赶紧顺势就趴伏在冰冷的石板上,高呼:“陛下圣明!胡相……忠烈啊!”声音都带着劫后余生的颤抖。

戴秀敏不是蠢人。能在乱世活下来,还能用乳汁救下当时还是吴王的朱元璋的女人,她有着超乎常人的坚韧和敏锐。

她听着朱元璋那番“肺腑之言”,看着周围大臣的反应,心里已然明镜似的。皇帝这是要高高举起,轻轻放下。丈夫的死,必须定性为“自杀”,而不是“被皇帝亲手砸死”。只有这样,才能最快地平息风波,稳住朝局,也……才有可能保住她,甚至保住胡家其他人。

她立刻顺势而下,噗通一声跪倒在地,明明是一品诰命夫人,此刻却自谦到了尘埃里,声音哽咽却清晰:

“民女……多谢陛下如此信任惟庸!陛下明鉴万里!这些年,要说老胡他居功自傲,行事有些狂悖,那是真的,民女也不敢替他遮掩。但他对陛下、对大明的一片赤胆忠心,天地可鉴!绝无半分反心!这一点,民女……民女愿以性命作保!”

她这番话,说得极有水平。既承认了胡惟庸的一些“小毛病”,坐实了皇帝给的台阶,又死死咬定了“没有反心”这个核心,把自己放在了感恩和作证的位置上。

一旁的马皇后见状,心中暗叹一声,知道这是最好的处理方式了。她上前一步,温柔地扶起戴秀敏,声音慈和却带着定调子的力量:

“大嫂何必如此自称?你是一品诰命,更是陛下的恩人。当年若非你用……用乳汁救了重八一命,焉有今日之大明?这份恩情,我们夫妇从未敢忘。你放心,即便……即便老胡真有什么,也必是他一人之过,断不会牵连于你。”

马皇后的话,等于是在朱元璋的定性上,又加了一道保险,明确保下了戴秀敏。

朱元璋顺势点头,做出了安排:“李先生(李善长),宋先生(宋濂),老胡的后事,就劳烦二位,按公爵的规格亲自操办。等他出殡那日,咱……要亲自去送送他,送送咱这位‘忠臣’!”

说完这个,他却绝口不提那两道免死金牌,也没有对戴秀敏有任何额外的封赏安抚,只是对马皇后示意了一下。马皇后会意,亲自搀扶着脚步虚浮的戴秀敏,慢慢走向偏殿休息。

经过丈夫那具逐渐冰冷的尸体和那摊刺目的血迹时,戴秀敏的身体剧烈地颤抖了一下,但她死死咬着牙,目光直视前方,甚至不敢低头看一眼,任由马皇后将她搀了过去。

处理完胡惟庸的“身后名”,朱元璋的目光重新变得锐利,扫过底下噤若寒蝉的文武百官。

“中书省,不可一日无主。”他声音恢复了往常的冷硬,“李先生(李善长)年事已高,不好再让他劳心劳力,回来当这个丞相了。”

他的目光在勋贵班列里扫视,最后落在了徐达身上。

“天德啊,”朱元璋的语气甚至带上了一点难得的随意,“要不,你回来继续当这个左丞相?”

徐达浑身一个激灵,差点没跳起来。这哪里是肥差,这分明是架在火炉上烤啊!胡惟庸的血还没干呢!他几乎是吼出来的,第一时间,用最坚决的态度推辞:

“臣干不了!上位!您就别拿臣开玩笑了!臣就是个带兵打仗的粗人,哪懂中书省那些事儿?干不了干不了!”

朱元璋似乎根本没指望他答应,甚至好像没听见他这句推辞,目光已经移开,像是自言自语般随口道:

“那就……把汪广洋从广东召回来,让他担任左丞相。”

“右丞相嘛……咱再想想。”

“其他人……”他接连点了几个二三品文官的名字,“你,你....担任左丞;你,你,还有你担任右丞;还有你们几个,分别担任参知政事、平章政事……”

他一口气任命了好几个人,完全违背了《大明会典》里对中书省官员员额的明确规定。一下子,中书省的主要职位几乎全都超编任命,塞满了人。

底下的大臣们心里飞快地盘算着。陛下这是想干嘛?通过增加官员,把每个人的权力拆散、缩小,互相牵制?还是说……经历了胡惟庸这事,他怕了?怕再把太子累出个好歹,所以不敢裁撤中书省,反而要用更多人來分担政务?

谁也猜不透朱元璋的真正心思。但至少,眼前这一关,看似是过去了。只是那浓重的血腥味和天幕投下的巨大阴影,依旧沉甸甸地压在每个人的心头,挥之不去。


  (https://www.24kkxs.cc/book/4245/4245463/44374780.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