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6章 朱皇帝:我太难了!
天幕上的争论还在继续,晋王派和燕王派吵得不亦乐乎,底下的文武百官也看得心神激荡,暗自站队。
但龙椅上的朱元璋,心思却早已飘到了别处。
他信天命。
虽然天幕出现后,他心底最深处还存着一丝微弱的幻想,想着能不能逆天改命,保住长子朱标,保住长孙朱雄英,但他更清楚,天命莫测,强行违逆,恐遭更大的反噬。所以,哪怕知道了老四未来可能篡位,他现在也不敢真就把老四怎么样。
可有些事,知道了,就像一根刺扎在心里,不拔出来就时时刻刻地疼。
刚才天幕说,老四有四子五女,其中七个,尤其是活下来的三个儿子,全都是徐家大丫头——徐达的嫡长女徐妙云所生!
这句话,像是一记重锤,敲得老朱心口发闷。
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如果未来真是老四坐了江山,那么大明王朝的龙椅上,流的将不仅仅是他老朱家的血,更有一半是徐达那老小子的血脉!而且,看这子嗣数量,徐家丫头地位稳固无比,未来的皇帝,几乎可以肯定就是从她肚子里爬出来的!
这让他如何能容忍?
他朱元璋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是要传给他老朱家纯正血脉的!徐达?是,他是好兄弟,是好臣子,功劳是大,但臣子就是臣子!他的血脉,怎么能如此深度地、几乎垄断性地融入皇家?
一股难以言喻的膈应和警惕,像毒藤一样在他心里蔓延开来。他看向人群中那位依旧沉稳的老兄弟徐达,眼神深处第一次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冷意。
朱元璋的目光死死盯着虚空,那上面关于乃尔不花功劳的争吵早已成了无关紧要的背景噪音。他脑子里反复咀嚼的就两个时间点,像两枚冰冷的钉子,钉出了一片让他越想越心惊的疑云。
徐达,洪武十八年死。
老四最后一个娃,洪武十九年由另一个妃子所生,也就意味着在洪武十八年以前,除了徐妙云就没有其他妃子生过孩子,甚至有没有其他妃子都是一个问题?
守孝……臣子死了爹,尤其是徐达这等重臣,他闺女,燕王妃,必须守孝!这是礼法,是规矩!守孝期间,禁同房。所以老四没再添丁,表面上看,合情合理,谁都说不出一句不是来。这么一想,老四那“不行”的嫌疑,倒是能洗清不少。
但老朱心里那点刚松快些的念头,立刻就被更阴沉的想法淹没了。
他徐家丫头给她爹守孝,天经地义!咱老朱家最重孝道,没得说!
可问题是——你守你的孝,你把自己关屋里念经吃斋都行!但为什么你一开始守孝,老四那边,就好像彻底断了子嗣来源?
就只在守孝期间由其他妃子紧赶慢赶生了最后一个女儿?
难道老四偌大一个燕王府,就她徐妙云一个女人能生养?其他的次妃、侧妃、侍妾呢?都死绝了?还是都跟着她一起吃斋念佛了?
朱元璋的眉头越拧越紧,手指无意识地在龙椅扶手上划着刻痕。
这不对劲!
非常不对劲!
他猛地想到了一个更可怕的可能性:那徐家大丫头,会不会是借着守孝这杆大旗,不仅自己“依礼”不与老四同房,还动用她正妃的权势,暗中压制、甚至彻底杜绝了燕王府其他女人怀孕的机会?
对!一定是这样!
守孝,成了她独占老四、排除异己的完美借口!在这面“孝”字大旗之下,她不能让老四近她的身,否则就是不孝。但同时她也可以用各种手段——或是严厉的规矩,或是隐晦的威胁,或是直接断了那些侧妃侍妾见到老四的路——至少让其他女人也怀不上孩子!
而哪个最小的女儿,恐怕也是因为老四熬不了那么长时间,徐氏也不得不网开一面,反正是一个女儿无所谓,如果是儿子,就如同那个夭折的朱高什么,根本就没活下来.......弄不好这个孩子还是在军中纳的女真妃子所生,否则天幕上的朱及第为什么讲的那么含糊......
这心机……这手段……
朱元璋只觉得一股凉气顺着脊椎骨爬上来。
这徐家丫头,平日里看着贤惠得体,和马妹子一样是个识大体的,没想到算计起来,竟然如此狠绝!这是要把老四的子嗣,完全控制在她一个人手里!要把未来燕王一脉的继承权,牢牢锁死在她徐妙云生的儿子身上!
好一个“贤德”的燕王妃!
咱老朱家的儿子,倒成了你徐家传宗接代、稳固权势的工具了?!
老朱的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他之前还只是膈应未来江山掺了徐家的血,现在,他更是惊怒于这徐家丫头可能存在的操控和算计!
这已经不是善妒了,这简直是在无声无息中,把他老朱家的后院,变成了她徐家巩固权力的私产!
不得不防!必须得防!
这念头再次狠狠砸进朱元璋的脑海,比之前任何一次都更加清晰、更加紧迫。
除掉徐氏,那毕竟也是辅佐老四当上皇帝的皇后,除掉一个出身高贵的皇后那个代价实在太大,而且也不值得,毕竟徐氏生下的孩子也是他老朱家的种儿。那就得防着徐氏,别让老四过得太委屈了,只是防?怎么防?
最直接的办法,就是给老四也安排几个次妃、侧妃!分薄徐氏的优势,不能让老四的子嗣源头全捏在她一个人手里!
可这个念头刚冒出来,朱元璋就感到一阵头疼,这简直比处理最复杂的朝政还要难上十倍!
这里面的麻烦大了去了!
首先,如果给老四找的次妃、侧妃,家世门第太低,那进了燕王府,根本不可能撼动徐氏正妃的地位,只会被徐家大丫头压得死死的,甚至可能怎么没的都不知道!那这安排就等于白费,毫无意义。
但反过来,如果给老四找的次妃、侧妃,家世门第太高,是勋贵重臣家的嫡女,那意味着什么?
那几乎就是向全天下释放一个明确的信号:皇帝陛下对燕王朱棣格外看重!甚至可能有意用他来制衡太子!
这将置如今还好端端活着的太子朱标于何地?
朝堂立刻就会分裂,那些心思活络的官员就会开始琢磨站队,太子一党和潜在的燕王党就会开始明争暗斗……这是取乱之道啊!他老朱还没死呢!绝不能让这种情况发生!
一边是担忧未来江山血脉被权臣家族把持,一边是必须维护当下太子地位的绝对稳固。
这两个念头在朱元璋的脑子里疯狂打架,搅得他太阳穴突突直跳,眉头拧成了一个死疙瘩。
这皇帝当得,真是操碎了心!连儿子后院睡哪个女人,都能牵扯到国本安危!
他看了一眼底下还在为乃尔不花功劳归属而暗自较劲的老三和老四,又瞥了一眼身旁温文尔雅、对此浑然不觉的长子朱标,心里重重地叹了口气。
难,太难了。
(https://www.24kkxs.cc/book/4245/4245463/44374749.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