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录!!! > 第099章 奇妙的洪武三十五年

第099章 奇妙的洪武三十五年


天幕光华流转,主播朱及第的身影再次清晰起来。他今日似乎兴致颇高,嘴角噙着一抹惯有的、带着几分玩世不恭的笑意,先是照例与“老铁们”插科打诨了几句,随即话锋一转,眼中闪烁着一种“我要搞事了”的光芒。

“好啦,闲话少叙,咱们书归正传!”他拍了拍手,吸引着所有人的注意力,“接下来,将要为大家隆重推出的是——咱们‘大明皇家奇案永乐快乐曲’的第十一弹!这个问题嘛,堪称是永乐朝一切故事的起点,也是后世几百年‘津津乐道’的焦点……”

他故意拖长了语调,吊足了胃口,才一字一顿地说道:“那就是——永乐大帝,明成祖朱棣陛下,他老人家的那张龙椅,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咳!咳咳咳!”

此言一出,天幕之下,奉天殿前,顿时响起一片被口水呛到、或是倒吸凉气引发的剧烈咳嗽声。许多正捋着胡须故作沉思的老臣,手一抖,差点薅下几根宝贵的胡须。武将队列里,更是不少人脖子一梗,眼睛瞪得溜圆,仿佛听到了什么大逆不道又荒谬绝伦的话。

这后世小子,是真敢问啊!

这还需要问吗?这不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事吗?!就算用最文雅、最含蓄的史笔来描述,那也是“靖难成功,入继大统”;若说得直白点,剥去所有成败论英雄的粉饰,那就是篡位!是侄子削藩逼反了叔叔,叔叔带兵打进了侄子的京城,抢了侄子的皇位!

这是朝堂之上人人心知肚明,却又绝对不敢宣之于口的禁忌话题。此刻被天幕如此轻佻地、甚至带着点调侃意味地公然提起,简直像是在庄严肃穆的太庙里放了一挂鞭炮,把所有人都炸得外焦里嫩,不知所措。

众人面面相觑,眼神交换间都是同一个意思: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这小子是嫌未来的血流得不够多,还是觉得老朱家的笑话看得不够热闹?

然而,尽管心中腹诽不已,所有人的目光却都死死钉在了天幕上,一种混合着禁忌感、好奇心和等着看更大笑话的复杂情绪,让他们屏息凝神,等待着朱及第和那些“网友”还能说出什么更“惊世骇俗”的言论来。

朱及第看着瞬间沸腾起来的弹幕,脸上的笑容愈发灿烂,仿佛找到了宝藏。他搓了搓手,用一种发现新大陆般的语气说道:“哎呀,老铁们果然是人才辈出!看来大家对太宗皇帝得位的合法性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哈?来来来,让我们精选几条‘干货’,给大家开开眼!”

他首先点开一个ID名为“洪武实录勘误专家”的留言,故作严肃地推了推并不存在的眼镜,念道:

【无知者无畏!谁跟你说太祖高皇帝崩于洪武三十一年?那是建文朝篡改史书的结果!真正的《洪武实录》明确记载,太祖爷龙体康泰,一直临朝听政至洪武三十五年六月!期间因深感建文帝孙朱允炆柔仁难担大任,故深思熟虑后,于该年七月初一,在奉天殿当着文武百官的面,亲自将传国玉玺交给了时已在京辅政的燕王殿下,并颁下明诏:‘皇四子棣,英武类朕,宜承大统’。建文年号?那才是伪朝逆臣私改的!官方连续纪年从未中断,何来篡位之说?】

这条留言念完,天幕下已经不是掉下巴的问题了,而是集体大脑过载。连李善长这种老谋深算的都觉得自己的脑子有点不够用——这得是多么系统地、面不改色地重构时间线,才能编织出如此一个完整的平行世界?这已经不是粉饰,简直是重造乾坤了!

还没等众人消化这个“洪武三十五年”的震撼,朱及第又迅速点开了另一个ID叫“孝陵卫老兵后人”的网友留言,语气变得更加神秘:

【你们说的都不够惊险!我家祖上乃孝陵卫世袭军官,口口相传的真正秘辛是:建文帝早在登基前,洪武帝就被齐泰、黄子澄等奸臣囚禁在孝陵地宫之中,妄图逼问传国密诏!对外则谎称太祖驾崩,以便他们操控朝纲。是燕王殿下,忠孝感天,早已暗中联络忠义之士,如我祖上等。终于在建文四年六月,里应外合,奇袭孝陵,与看守的叛军血战三昼夜,成功救出奄奄一息的太祖爷!太祖爷脱困后,悲愤交加,立刻驾临金川门(恰好此时李景隆、朱橞开门),当着燕军和残余朝廷官员的面,历数朱允炆及其奸臣的罪状,当场废其帝号,并即刻传位于救驾有功、且最肖自己的燕王朱棣!这才是‘靖难’真正的含义:平定国难,拯救君父!那些说陛下篡位的,非蠢即坏!】

这个“孝陵地宫突围营救记”版本,其情节之曲折、细节之“丰富”(连血战三昼夜都出来了),更是让洪武众臣听得目瞪口呆。这已经超越了史学的范畴,直接迈入了传奇话本的领域。不少人在心中暗叹:这后世之人,编故事的能力,怕是连赵高都要甘拜下风!

朱及第似乎还嫌不够,又快速扫了一眼屏幕,补充道:“哦哦,这边还有补充细节的!ID‘大明建筑考古’的朋友说:从孝陵地宫结构学分析,确实存在隐秘通风口和暗道,具备长期软禁人的物理条件……(后面是一堆看不懂的数据分析)。还有ID‘语言学家’的朋友说:根据对永乐朝官方文书措辞的微妙分析,可以发现其对‘孝’字的强调频率远超历代,这很可能是在隐晦纪念孝陵救父这一伟大事件……”

这些“旁证”一出,更是让这离奇的故事披上了一层“科学考据”的华丽外衣,荒诞中竟透出一丝令人忍不住想相信的诡异说服力。

“哈哈……哈哈哈……呃……”龙椅上,原本面沉如水的朱元璋,看着天幕上这些一个比一个离谱的“继位说”,先是错愕,随即忍不住发出一阵意味复杂的笑声,最后简直有点气乐了,“好,好个老四!真是咱的好儿子!为了把他那点事给掰扯圆乎了,愣是能给他爹编出这么多故事来?合着咱不是洪武三十一年死的,是被他硬生生‘借阳寿’借到了三十五年?要么就是被大孙子关在坟包里等了四年救兵?”

朱元璋笑得眼泪都快出来了,这简直是他听过最荒诞不羁却又最能体现权力扭曲历史的笑话。朱标在一旁也是满脸的荒谬绝伦,哭笑不得。

整个奉天殿前的气氛变得极其诡异。人们想笑,又觉得这事实在太惊悚;想严肃,又实在绷不住。后世之人对历史的戏谑和重构,让他们在感到被冒犯的同时,又有一种三观被刷新了的震撼。

朱及第看着炸锅的弹幕,总结道:“看看,老铁们的智慧是无穷的!总之,无论是‘洪武三十五年直接继位说’还是‘孝陵救父现场传位说’,都体现了后世对永乐皇帝合法性问题的一种……呃,充满创造性的解读欲望。当然,这些都是民间趣谈,大家看个乐呵就好,千万别当真哦!反正不管怎么说,朱棣的皇位,最终肯定是‘来自父皇朱元璋的深谋远虑和英明决策’,对吧?”

他最后一句调侃,更是让天幕下的朱元璋翻了个白眼。

这一刻,所有洪武朝的人都深切体会到,历史这东西,在胜利者手中,果然是可以随意打扮的小姑娘,甚至能被打扮成外星人……


  (https://www.24kkxs.cc/book/4245/4245463/44374706.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