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录!!! > 第108章 封禅,永乐的遗憾

第108章 封禅,永乐的遗憾


天幕之上,朱及第的声音陡然变得铿锵激昂,仿佛亲自回到了那片金戈铁马的塞外沙场。伴随着他的解说,天幕画面呈现出令人震撼的动态军事地图与雄壮的战争场景。

“老铁们,书接上文!淇国公丘福的惨败,彻底激怒了永乐大帝,也让他下定决心御驾亲征,亲手挽回大明的尊严!这是一场酝酿已久、雷霆万钧的复仇之战!”

“永乐七年七月,陛下正式下诏,宣布亲征漠北!大军开始集结,粮草辎重源源不断调运北上。”天幕地图上,代表明军的箭头从南京、中原各地开始向北方汇聚。

“八年二月,陛下率五十万大军(虚称)抵达北京(此时已升格为行在),在此举行盛大阅兵,誓师出征!”画面切换到朱棣于北京城外检阅大军的盛大场面,铠甲鲜明,旌旗蔽日,士气高昂。

“八年三月初,大军浩浩荡荡,出居庸关,正式踏上了北伐的征途!”天幕上,庞大的军队如同钢铁洪流,穿过险峻的关隘,驶入苍茫的草原。

“此时的漠北,鞑靼可汗本雅失里与阿鲁台虽皆势力强大,但彼此并不和睦。陛下雄才大略,决意利用其矛盾,分而破之!”朱及第的解说带着清晰的战略分析,“大军首先剑指鞑靼!”

“经过数月艰苦行军,克服塞外风沙,”天幕画面风沙弥漫,大军在荒漠中艰难前行,“八年五月十三日,先锋部队终于在斡难河(今俄罗斯境内)南岸追上了鞑靼可汗本雅失里的主力!”

画面瞬间变得激烈起来。“这是成祖皇帝首次与北元汗廷正面交锋!明军士气如虹,凭借优势兵力和火器,向鞑靼军阵发起猛烈冲击。斡难河水为之染赤!本雅失里大败,仅率七骑渡河北逃,其部众、辎重、牛羊马匹尽为明军所获!”

“首战告捷,但陛下并未满足。他的下一个目标,是实力更强的瓦剌!”天幕地图上的箭头犀利转向。“大军经过短暂休整,继续向西扫荡,寻找瓦剌主力阿鲁台部。”

“八年六月初七,明军侦察骑兵发现瓦剌大军踪迹!阿鲁台率三万精骑严阵以待,企图凭借地利重创明军。”

朱及第的声音提高到顶点:“大战爆发!  此战堪称永乐第一次北征的巅峰对决!鞑靼骑兵骁勇善战,居高临下发起冲锋。陛下临危不乱,指挥若定,命大军依托战车结阵,以强大的神机营火铳、火炮轮番轰击,大量杀伤敌军骑兵!”

画面中火光冲天,硝烟弥漫,鞑靼骑兵在明军密集的火力下人仰马翻。“待鞑靼攻势受挫,阵型散乱之际,陛下果断下令精锐骑兵从两翼包抄突击,自己甚至亲率铁骑冲杀!明军步骑炮协同作战,完美展现了当时世界顶尖的战术水平!瓦剌军彻底崩溃,太师阿鲁台身负重伤,狼狈遁走,其麾下王子以下数十名贵族被俘,伤亡惨重!”

“此一战,几乎打断了鞑靼的脊梁!明军乘胜追击,横扫土剌河沿线,彻底肃清了鞑靼的主力!”天幕上,黄龙大旗在漠北高原上骄傲飘扬,明军将士欢声雷动。

画面最终定格在朱棣于茫茫草原上接受将士朝拜的雄伟身影上。朱及第激动地总结:“从二月出师,到六月决胜,永乐大帝以其无与伦比的决心、魄力和军事才能,取得了空前辉煌的胜利!斡难河畔再现汉家雄风,奠定北疆安宁!此等功业,足以光耀史册!”

这辉煌的战绩,这详细到月份和地点的进军路线,这激动人心的战斗过程,让天幕下的朱元璋看得心潮澎湃,仿佛自己也回到了那个征战四方的年代。他虽恼怒于儿子亲征的冒险,但作为开国皇帝,他更深知如此干净利落的大胜对于帝国边疆的意义是何等重大。他脸上的怒容稍霁,难得地开了金口,对着仍跪在下面的朱棣道:“老四,起来吧,看你自己的好戏!”

朱棣如蒙大赦,忍着膝盖的酸痛和心中的万分复杂,缓缓站起身。他仰头望着天幕上那个指挥若定、横扫漠北的“自己”,一时间竟有些恍惚和怀疑——这真的是未来的我吗?为何天幕总是先将自己贬入尘埃,又突然捧上云霄?这种巨大的反差让他心神摇曳,不知所措。

就在朱棣心绪难平之际,朱及第抛出了又一个重磅问题,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然而,如此辉煌的胜利,也引出了我们大明皇家奇案永乐快乐曲的第十三个问题:永乐大帝朱棣,他到底有没有封狼居胥?!”

“封狼居胥”四个字,如同带有魔力一般,让整个奉天殿前所有的武将,包括徐达、蓝玉、冯胜、傅友德等人,浑身一震,眼中爆发出无比灼热的光芒!这是自汉朝霍去病以来,所有武将梦寐以求的最高荣誉,是军人功业的极致象征!他们屏息凝神,等待着答案。

然而,答案却并非那么简单。

天幕上,大量的网友评论开始滚动出现,呈现出一场激烈的辩论:

【用户“历史地理通”】:“大概率没有!不是不想,很可能是…找不到!汉代狼居胥山的具体位置至今都是史学界和地理学界的一大公案,有说在蒙古国肯特山一带,也有说在内蒙古境内。明朝人对汉代北疆的地理认知更加模糊,朱棣大军两次北伐途径的区域,很可能根本就不知道哪座山是古代的狼居胥山。”

【用户“考古爱好者”】:“支持楼上!而且根据现有史料分析,永乐帝当时在经过某座他认为意义重大的山峰时,确实举行过祭天告地的封禅仪式,但那座山很可能并非真正的狼居胥山,而是另一座被视为当地象征的山峰。所以,他完成了‘封禅’的行为,但对象搞错了。”

【用户“务实主义者”】:“其实封没封狼居胥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做到了和霍骠骑一样的事——深入漠北,扫荡王庭,让敌人闻风丧胆!这就足够了!何必纠结于一个古地名?”

这些弹幕内容,让原本热血沸腾的徐达、蓝玉等人都愣了片刻,随即露出恍然和些许遗憾的神色。原来其中还有这般曲折。

此时,文官队列中的韩国公李善长抚须沉吟片刻,缓缓开口,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遍寂静的殿堂,做出了一个极具分量的总结:

“原来如此…《史记》载,狼居胥山乃匈奴圣地。而如今之北元,其王族是蒙元余孽,其主体部族多源于东胡、室韦一系,与古匈奴并非同源同种。陛下大军征讨的是北元瓦剌,不知晓或不以匈奴祖山为封禅目标,也在情理之中,非战之过。”

他顿了顿,目光复杂地看了一眼站着的朱棣,继续说道:“然,单凭此一战之功绩,深入险远,犁庭扫穴,斩获甚众,使北边暂得安宁…燕王殿下未来之一切…过往种种,皆可不必再提了。无论其封禅之山是否为古之狼居胥,其功业已足以比肩古人。他的确…配得上‘太宗’、乃至‘成祖’之庙号。”

李善长这番话,几乎是从文臣领袖的角度,为朱棣未来的功业和地位进行了“正名”和“定性”。他巧妙地将地理误差归于历史变迁,而将重点完全放在了军事功绩本身的价值上。

朱元璋听着李善长的话,目光深邃地看着天幕上那个意气风发的儿子,第一次没有出言反驳或斥责,保持了沉默。这沉默,在某种程度上,即是一种默许。

朱棣站在原地,心中百感交集,有自豪,有委屈,更有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在翻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5/4245463/44374697.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