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录!!! > 第117章 沐府与朱家的三百年博弈

第117章 沐府与朱家的三百年博弈


天幕上,朱及第的声音将众人的思绪从明末的悲壮拉回了明朝统治的中前期。“老铁们,千万不要以为沐家世镇云南三百年,就是一帆风顺,永远得到皇帝毫无保留的信任。事实上,这部历史同样充满了猜忌、试探、制衡与惊心动魄的权力博弈。”

“沐家在云南的权力,太大了。”朱及第直接点明了核心,“虽然名义上是镇守总兵官、黔国公,但实际上,在云南这片天高皇帝远的土地上,沐家掌握了军权、部分行政权、财政权(如盐井、矿冶),还与当地土司建立了错综复杂的关系网。任何一个坐在紫禁城里的皇帝,面对这样一个‘世袭罔替’的庞然大物,都不可能完全安心。”

“因此,明朝中期的历史中,沐家与中央朝廷的摩擦时有发生。”天幕上浮现出几位沐家后代的身影和对应的皇帝。

“比如,正统年间,黔国公沐斌(沐晟之子)就曾因‘屡失机宜’、‘驭下不严’等罪名被英宗皇帝下诏切责,一度被削减俸禄,并派了文官重臣前去‘协理’军务,这其实就是分权和监督的开始。”

“再比如,到了嘉靖朝,著名的修道皇帝明世宗,其猜忌心极重。当时的黔国公沐朝辅(沐崑之子)年轻袭爵,朝廷竟以‘幼冲’为由,不允许他立刻赴滇履职,而是将其留在京城‘教养’,实质上是作为人质,同时派遣心腹宦官和文官前往云南,试图进一步削弱沐家的直接控制权。”

“最严重的一次危机发生在万历朝,”朱及第语气加重,“黔国公沐昌祚因被弹劾‘骄恣不法’、‘结交夷酋图谋不轨’(这罪名可大可小),竟被神宗皇帝下旨革职,闲住南京!虽然没过几年因为云南边事紧急,又不得不将他官复原职,但这无疑是一次极其严厉的警告:皇帝可以给你权力,也一样可以随时收回!”

“那么,面对皇帝一次又一次的敲打和削权,沐家是如何保住自家基业,甚至还能让爵位不断晋封(从侯到公)的呢?”朱及第抛出了关键问题。

“首先,也是最根本的一点,”他分析道,“沐家始终牢牢掌握着核心军权,并且极其熟悉云南的复杂情况。朝廷可以换掉一个黔国公,但很难在短时间内找到能替代整个沐家军事体系和人脉网络的人。每一次边境告急(如麓川思氏、缅甸东吁王朝的侵扰),都反过来证明了朝廷离不开沐家。沐家巧妙地利用这种不可替代性,将自身利益与边疆安全深度捆绑。”

“其次,沐家始终高举‘忠诚’的大旗。无论私下与中央有多少龃龉,表面上永远恭顺,对皇帝的旨意(哪怕是削职的旨意)都表现出绝对服从。这种姿态让皇帝很难找到彻底撕破脸的借口。就像网友说的,永乐帝不喜欢沐家,但又离不开沐家,只能捏着鼻子承认现实。”

“最后,沐家非常善于经营地方。他们通过联姻、盟誓、贸易等方式,与云南各地土司结成了利益共同体,使得中央朝廷任何想绕过沐家直接管理云南的尝试,都变得困难重重,成本极高。”

天幕下的沐英,听着自己后代这些在刀尖上跳舞的权术博弈,心情复杂无比。他既为子孙能守住基业感到一丝欣慰,又为他们需要如此殚精竭虑、如履薄冰而感到沉重。这“云南王”的尊荣背后,是无休止的猜忌和斗争。

朱元璋的目光也变得深邃起来。他完全能理解后世子孙皇帝们对沐家的忌惮,换做是他,恐怕手段会更激烈。但同时,他也更加欣赏沐家这种在绝对皇权下既能保全自身、又能切实为国守边的智慧和能力。这是一种微妙的平衡,需要极高的政治智慧。

朱及第最后总结道:“所以,沐家与明朝中央的关系,绝非简单的君恩臣忠,而是一场持续了近三百年的动态博弈。沐家依靠边疆的特殊性、自身的军事实力和政治智慧,在皇权的夹缝中,小心翼翼地守护并延续着他们在云南的权力与地位,直至与王朝一同走向终点。”

天幕上,朱及第看着再次沸腾的弹幕区,露出了感兴趣的神色:“哦?看来老铁们对沐家内部的故事也很了解啊!让我们来看看这位ID‘沐府家事通’的网友带来的补充!”

他点开一条长留言,开始朗读,语气中带着些许揭秘的意味:

“主播讲了沐家和皇帝斗,其实沐家自己内部的权力斗争也挺精彩的!根本不是铁板一块!就说嘉靖朝到万历朝这段时间吧,那叫一个乱!”

“比如嘉靖二十六年,黔国公沐朝辅死了,留下个四岁的儿子沐融继承爵位。小娃娃能干啥?于是朝廷就让他叔叔——也就是沐朝辅的弟弟沐朝弼以都督佥事的身份‘辅政’,实际代镇云南。这剧本眼熟吧?标准的辅政叔叔和幼主侄子。”

“结果呢,才过了两年,小黔国公沐融就夭折了,年仅六岁。接着由沐融的弟弟、年纪更小的沐巩继承爵位。这下沐朝弼更不愿意放权了,和他寡嫂(沐朝辅的妻子李氏)、幼侄关系搞得极度紧张。沐绍勋的妻子李氏害怕极了,请求皇帝把沐巩和他母亲陈氏送到北京‘保护’起来,结果人还没动身,沐巩就‘暴病夭折’了。这下好了,挡路的都没了,沐朝弼终于在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成功袭爵,自己当上了黔国公。这一连串‘巧合’,真是细思极恐啊!”

朱及第读到这儿,停顿了一下,意味深长地看了看镜头,才继续念道:

“这沐朝弼掌权后,确实也立了些军功,比如平定元江土舍那鉴叛乱、讨擒叛蛮阿方李向阳、平定武定州凤继祖等。但他自己也彻底飘了,变得‘骄纵’不堪。史书记载他‘事母不如礼’(对他母亲不好),这在不孝为大的古代可是重罪;更离谱的是,他还‘奸污嫂嫂’(就是那位求皇帝保护儿子的寡嫂陈氏),‘夺兄田宅’,还‘藏匿罪人’,甚至‘用调兵火符遣人到京师刺探朝廷情况’。这简直是在作死的边缘疯狂试探啊!”

“结果到了隆庆三年,终于东窗事发,被明穆宗下旨罢爵,让他儿子沐昌祚嗣位。沐朝弼被罢免后‘怏怏不快,更加放纵’。后来甚至趁着安葬母亲到南京的机会,回到云南后,居然‘计划杀死’自己已经袭爵的儿子沐昌祚!原因居然是他以为是儿子不让他掌权。最终被云南巡抚巡按弹劾,揭发其杀人通番等不法之事,逮捕到诏狱论死,最后因为祖先功勋,才只是被禁锢在南京,直至万历五年卒。看看,这内部斗争,一点也不比外部的轻松吧?”

又有一条弹幕弹出,朱及第顺势念出:

“还有更早的例子呢!沐英的长子沐春死后无子,是由弟弟沐晟嗣爵的。沐晟的儿子沐斌(沐俨)死后,其子沐琮年幼,是由沐晟的弟弟、沐斌的叔叔沐昂‘代镇云南’。看到了吗?叔叔辅政、幼主危殆、兄弟相继,这几乎是沐家权力交接时挥之不去的魔咒了。”

朱及第总结道:“感谢网友们的补充!可见即便是沐家这样以忠勇传世的勋贵之家,在巨大的世袭权力和镇守一方的诱惑面前,也难免会出现父子相疑、叔侄相争的局面。这些内部斗争,有时甚至比外部的风浪更能动摇沐府的根基,也让远在紫禁城的皇帝们,有了更多插手和制衡的借口。忠诚与背叛,公义与私欲,往往只在一线之间。”


  (https://www.24kkxs.cc/book/4245/4245463/44374688.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