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录!!! > 第118章 来自马皇后的支持

第118章 来自马皇后的支持


奉天殿前,西平侯沐英身姿挺拔地立于勋贵队列之中。天幕上对沐家未来“世镇云南”、“与国同休”的辉煌描述,以及周围同僚们那几乎无法掩饰的、混合着极度羡慕与一丝嫉妒的目光,如同暖流般涌过他的心头。说不欣喜、不自豪,那是假的。这份来自未来的认可,无疑是对他沐英乃至整个沐氏家族最大的褒奖。

然而,在这份荣耀之下,一股深沉如寒冰的忧虑也随之蔓延开来,瞬间冲淡了那点喜悦。

“此刻,可是洪武十一年啊!”沐英在心中无声地呐喊。他的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西北方向,仿佛能穿透殿宇,看到那片遥远而陌生的土地——云南。那里,如今还在北元梁王把匝剌瓦尔密的统治之下,是大明版图上尚未归附的一块碎片。

一切的荣耀和世镇的前提,是云南必须被打下来,并且要由他沐英去打下来,或者至少由他主导平定!可义父陛下,还会将这个重任交付给自己吗?虽然天幕已然剧透,但正因剧透,反而可能横生枝节。陛下最忌惮的,便是臣子权势过重,尾大不掉。如今明知沐家未来会成为事实上的“云南王”,陛下还会毫不犹豫地将这柄利剑交到自己手中吗?

退一步讲,即便陛下圣心独断,依然选择信任自己,那满殿的公侯勋贵们,又会作何想法?

沐英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此刻,他身边那些一同浴血奋战打下江山的兄弟们,内心早已是波涛汹涌,各怀心思。

诸如蓝玉之类,本就以骁勇善战、野心勃勃著称。他盯着天幕,又瞥了一眼沐英,眼神炽热无比。“云南!那可是个好地方!天高皇帝远,土肥人富,若能取而代之……”

这个念头极具诱惑力。但他旋即又在心里摇了摇头,暗自嘀咕:“不过陛下对沐英这小子……终究是不同的。他是陛下的养子,情分非比寻常。更何况天幕已定,强争只怕适得其反,惹来陛下猜忌。”  一种“既生瑜何生亮”的酸涩与不甘弥漫心头。

更多的人,如远在北平、太原的宋国公冯胜、颍国公傅友德等,则想得更深一层。他们自知在陛下心中的分量难以与沐英抗衡,去争夺世镇云南的地位希望渺茫。但他们想到了另一种参与这场“未来盛宴”的方式。

“沐家能世镇三百年,说明云南确是一处可保家族长久的基业。”冯胜目光闪烁,暗自思忖,“吾等是否可奏请陛下,待平定云南后,将家中次子、三子,或是有能力的侄子,派往云南军中任职?即便不能为主,也能早早扎根。一来可为国戍边,二来……也算是为家族多留一条后路,在那未来沐国公的麾下,谋一份世代的富贵与安稳。”

这种“投资未来”的想法,在许多勋贵心中滋生。他们看向沐英的眼神,除了羡慕,更多了几分复杂的、试图结交和提前布局的意味。

也有少数如汤和般较为谨慎老成的勋贵,则看到了其中的风险。“福兮祸之所伏啊……”他们在心中叹息,“天幕将此等未来之事曝于光天化日之下,看似是褒奖,实则是将沐英架在了火上烤。陛下心中岂能毫无芥蒂?众兄弟岂能毫不眼红?日后沐英在朝中,一举一动恐怕都会被人用放大镜审视,这‘云南王’的位子,还没坐上,就已烫手了。”

所有这些或羡慕、或嫉妒、或算计、或担忧的目光,如同无数道无形的丝线,交织在沐英周围,让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未来的荣耀仿佛海市蜃楼,美丽却遥远,而眼前的现实则是:云南未平,君心难测,同僚侧目。

殿前勋贵们那几乎不加掩饰的炽热目光、低声的窃窃私语以及空气中弥漫的复杂情绪,终于让一直静观其变的马皇后坐不住了。她深知,此刻必须有人来打破这危险的沉默,为自己这个同样心神不宁的养子,说上几句定调的话。

她轻轻咳了一声,声音并不洪亮,却仿佛有一种奇特的魔力,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整个奉天殿前顿时鸦雀无声,连一根针落地的声音都能听见。所有人的目光都汇聚到这位母仪天下的皇后身上。

马皇后面容慈和,目光缓缓扫过殿下的勋贵重臣,最终落在沐英身上,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份量,缓缓开口:

“天幕所言,是后世之事,虚实难辨,自有其因果机缘,非我等今日所能尽窥。然,唯有一点,是此刻真切,亦是历来不变之理。”

她微微停顿,让每个人都听清她接下来的话:“英儿(沐英)是陛下与我的养子,自小随我们一同长大,与太子标儿一同进学,一同习武,情同手足。他的品性,陛下与我最为清楚。陛下常言,待子侄,首重其德,次观其能。父母之于子,知其根底,方能信其远行。”

她没有直接说一句支持沐英去云南的话,更没有提及“黔国公”或“世镇”的未来。她只是用一种拉家常般的语气,强调了沐英与皇帝、太子之间超越寻常君臣的亲密家庭关系,强调了皇帝作为“父亲”对“儿子”的了解和信任。

这番话,看似平淡无奇,却比任何疾言厉色的支持都更加有效。它巧妙地绕开了敏感的权势分配问题,将其拉回到了“家庭”和“信任”的层面。这既全了朱元璋的帝王威严,又给了沐英最坚实的支持,同时更是对台下所有勋贵的一种无声告诫:沐英是“自家人”,陛下和太子信他,你们那些小心思,可以收一收了。

一番话,说得殿前勋贵们纷纷低头,心中即便仍有不甘,却也无可辩驳,口服心服。是啊,人家是皇帝的养子,太子的兄弟,这层关系,他们谁比得了?

龙椅上的朱元璋,听着妻子这番滴水不漏、又充满温情的言语,也不禁动容。他深知马秀英的用意,也欣赏她此刻站出来稳定局面的智慧。他转头,目光越过层层队列,找到了因为辈分和爵位原因站在稍远位置的沐英。

朱元璋什么也没说,只是对着沐英,招了招手。

这个简单的动作,在此刻却重逾千斤!

所有目光立刻随着皇帝的动作,聚焦在沐英身上。沐英强压下心中的激动与忐忑,快步出列,在无数道复杂的目光注视下,低着头,恭敬地走到丹陛之前。

朱元璋没有让他停在原地,而是又指了指太子朱标身侧的位置。

沐英微微一怔,随即会意,依言站到了太子朱标的身边。太子朱标也对他投来一个温和鼓励的眼神。

这一刻,无需任何言语!

皇帝用最直接的动作表明了他的态度:沐英,就是值得他信任的“自家人”,其地位,可与太子比肩而立(至少在此刻的象征意义上)。这几乎是对天幕预言最明确的背书,也是对马皇后话语最有力的呼应。

那些原本还存有一丝侥幸心理,想着能否在云南分一杯羹甚至取而代之的勋贵们,如蓝玉、冯胜等人,看到这一幕,心中最后的一点幻想也彻底破灭了。皇帝的态度已经如此明确,谁还敢再质疑、再争抢?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和绝望感在他们心中蔓延开来。云南那片未来的乐土,看来注定与他们无缘了。


  (https://www.24kkxs.cc/book/4245/4245463/44374687.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