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后世的“牢房”
天幕上,朱及第刚结束了对贞观永乐的高端对比,神情忽然变得有些讪讪,他挠了挠头,对着镜头说道:
“咳咳,那什么……看到有好多网友留言问,为啥我这两个多月跟人间蒸发了一样,直播说停就停,甚至还有人猜我的号是不是被封了。”
他露出一个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这个嘛……说来惭愧,纯属我个人作死。在这里给大家做个检讨,也给大家提个醒:喝酒千万别开车,开车千万别喝酒!”
他顿了顿,似乎下了很大决心才说出来:“我就是因为喝多了还非要开车,结果被逮了个正着,因为酒精达标正好判了俩月的拘役!刚放出来没多久。唉,从此咱也是有案底的人了,这辈子算是跟考公、参军啥的彻底无缘喽!”
这番轻描淡写的“自曝”,却在洪武十一年的时空引发了巨大的困惑和议论。
“醉驾?”奉天殿内,一位武将模样的勋贵低声对同伴道,“就是喝醉了酒骑马或者驾车吧?这……这也算大罪?还要关两个月?”在他们看来,武将饮酒驰马是常事,只要没闹出人命,最多被上官申斥几句罚点俸禄了事。
文臣们则对“有案底不能考公(他们理解为科举)”这点倒是能理解,毕竟大明律法也有规定,身受刑罚者子孙三代不得参加科举,这是维护士大夫体面的基本要求。
但“不能参军”就让他们大跌眼镜了!一位兵部的官员忍不住失声道:“荒谬!我大明军中多有充军罪犯以赎其罪,怎能因小过而绝人报效之路?难道后世朝廷兵源如此充裕,竟效仿上古‘国人’之制,非良家子不得入伍?”
这个猜想让懂兵事的人悚然一惊。若后世真能恢复那种以自耕农为主体、装备训练精良的“良家子”军队,其战斗力将何等可怕?但这想法随即被他们自己否定,自唐中期以后,府兵制崩坏,纯粹的“良家子”军队就已是理想化的幻影了。
朱棣更是眉头紧锁,这两个月他因天幕预言而承受的巨大心理压力,竟是因为这后世小子喝酒误事?这理由让他有一种拳头打在棉花上的无力感。
就在这时,天幕上又跳出一条网友留言,朱及第念了出来:“这位网友问:‘主播主播,我哥前几天也因为打架进去了,听说里面牢头狱霸很凶,会打人,吃得也特别差,是真的吗?有点担心。’”
朱及第连忙摆手,表情夸张地说:“没有牢头!没有牢头!没有牢头!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我刚进去的时候,里面的……嗯,管理人员就明确告诉我了,别叫他们‘牢头’,叫‘管理员’。现在看守所管理非常规范,全天二十四小时无死角监控,根本没人敢动手打人,你就放一百个心吧!”
他话锋一转,谈起了生活:“就是吃得确实比较清淡,差倒也不算太差。一日三餐,每餐保证两个大白面馒头管饱,早餐还有一个水煮鸡蛋和一碗大米粥。中午和晚上各有一个水煮的蔬菜,油盐是不缺的,就是肉比较少,基本上三天才能吃上一回带肉沫子或者少量肉块的菜解解馋。对了,每个星期还能吃到一顿饺子……”
“噗——”
“啥?!”
“一天六个白面馒头?!还有一个鸡蛋?!”
“每个星期还能吃到一顿饺子,星期好象是色目人的时间概念,七天吃一顿饺子?”
朱及第这番关于“艰苦”生活的描述,如同在洪武时空投下了一颗炸雷!从紫禁城内的朱元璋、朱标,到奉天殿外的侍卫,再到应天府乃至大明各地能看见天幕的百姓,无数人下意识地咽了一大口口水!
一天六个白面馒头!一个鸡蛋!三天还能吃一次肉!一个星期吃一顿饺子?!这……这他娘的是坐牢?!这简直是过年都不敢想的神仙日子!许多面有菜色的百姓眼睛都直了,恨不得自己也能去后世“坐牢”。一些老农喃喃道:“后世……后世的老爷们,过的都是这种日子吗?那牢饭都比俺们过年吃得好啊……”
众人的震惊还未平息,朱及第似乎为了佐证自己的话,在天幕上放出了几张图片——那是看守所内部的照片:光滑得能照出人影的浅色地板,雪白平整的墙壁,明亮如昼的灯光(LED灯),整齐划一的床铺,还有干净的卫生间……
朱及第放出的那几张后世看守所的照片,如同在洪武时空撕开了一道通往异世界的裂缝,将一种超越想象的现实,硬生生怼到了每一位观者眼前。
首先冲击众人的,是那种无处不在、近乎诡异的“洁净”与“规整”。光滑如镜的地面,并非他们熟悉的金砖或石板,而是一种浑然一体、毫无缝隙的浅色材质,光可鉴人,甚至能模糊倒映出上方那些散发着稳定白光、不知为何物的“灯盏”。墙壁雪白平整,不见丝毫斑驳或污渍,仿佛刚刚粉刷过一般。一张张低矮的床铺排列得如同用尺子量过,上面的被褥叠成了棱角分明的方块,这种刻板到极致的整齐,透出一种冷冰冰的秩序感,与众人认知中牢狱应有的阴暗、杂乱、污秽截然不同。
“那……那是何物所铺?竟能如此平整光亮?”一位工部的老侍郎颤巍巍地指着照片中的地板,他一生督造过无数宫殿府衙,却完全无法理解那种材质。那种光洁度,连皇宫御用的最上等金砖打磨后也远远不及。
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那些“灯”。没有烟熏火燎,没有摇曳不定,只有一片稳定、均匀、刺眼的白光,将整个空间照得亮如白昼,连最隐蔽的角落都无所遁形。这种“光”超出了洪武时代人们对“明亮”的所有认知范畴。几个年幼的皇子甚至害怕地往母妃身后缩了缩。
朱元璋已经不由自主地离开了御座,仰着头,死死盯着天幕。他的瞳孔因震惊而微微收缩,脸上惯有的威严和深沉被一种近乎呆滞的难以置信所取代。作为富有四海的帝王,他见过天下最珍贵的宝物,营造过最宏伟的宫殿,但此刻,照片中那间后世关押罪人的囚室,其展现出的某种“品质”,却让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认知颠覆。
他的目光死死锁在那光洁的地板和明亮的灯光上,下意识地抬手,摸了摸身旁奉天殿冰冷的蟠龙金柱和略显粗糙的彩绘梁枋。一种难以言喻的对比,在他心中剧烈冲撞。他这象征着至高皇权的金銮宝殿,与那后世囚室相比,竟显得……如此的“陈旧”和“黯淡”?这种念头让他感到一阵轻微的战栗和荒谬。
“……这墙壁,这地面,莫非是仙家手段?”一位勋贵喃喃低语。他们无法理解混凝土、环氧地坪漆和LED照明,只能将其归因于无法想象的技术或神力。
朱元璋的震撼,远不止于表面。他敏锐地意识到,能打造出如此环境的后世,其背后所蕴含的国力、技艺、乃至对资源的掌控力,已经达到了一个他无法企及甚至无法理解的高度。关押犯人的地方尚且如此,那寻常百姓家,乃至真正的权贵府邸,又该是何等光景?一种深沉的、混杂着无力感与极度好奇的情绪,在他心中蔓延开来。这不再是单纯的“富庶”可以形容,这简直是换了一片天地!
整个奉天殿前,鸦雀无声。只有粗重的呼吸声此起彼伏。所有的文臣武将,都被这来自数百年后的“寻常”景象,震慑得失去了言语的能力。他们第一次如此直观地感受到,所谓的“后世”,并非只是时间上的延续,更可能是一种文明层级上的彻底飞跃。而他们引以为傲的大明盛世,在这惊鸿一瞥的对比下,竟显得如此……渺小和原始。
(https://www.24kkxs.cc/book/4245/4245463/44340754.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