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录!!! > 第162章 文官与太监联手扳倒“立皇帝”

第162章 文官与太监联手扳倒“立皇帝”


天幕上,朱及第的画面背景变得更加深沉,音乐也带上了悬疑的色彩。

“老铁们,上回书说到,‘立皇帝’刘瑾权倾朝野,连奏章都要经他手才能呈送御前,可谓是风光无限。”他话锋一转,“但是,在这紫禁城里,权力巅峰往往意味着四面楚歌。刘瑾的嚣张跋扈,不仅让文官集团恨之入骨,连他曾经的‘战友’——‘八虎’中的其他人,也感到了深深的恐惧和嫉妒。一场针对他的阴谋,正在暗中酝酿……”

画面展示刘瑾肆意弄权的场景:随意任免官员、推行严苛新政(如罚米法)让官吏怨声载道、甚至对宗室藩王也毫不手软。

“刘瑾掌权后,为了树立威信和敛财,手段非常酷烈。”朱及第解释道,“他搞得朝野上下,从中央大员到地方小吏,从科举士子到皇室宗亲,几乎没人不恨他。连正德皇帝朱厚照的皇位,某种程度上都因为他而变得有些不稳(安化王朱寘鐇之乱就打出了清君侧、诛刘瑾的旗号)。此时的刘瑾,就像坐在一个火药桶上,只差一根导火索。”

天幕下,洪武年间的朱元璋脸色稍缓,但依旧冰冷:“哼,多行不义必自毙!此等权阉,死不足惜!”  但他也更清晰地认识到,后世的政治局面已经复杂到了何种程度。

“以内阁首辅李东阳(他在刘健、谢迁被罢后留任)为首的文官集团,深知直接对抗手握司礼监和厂卫的刘瑾无异于以卵击石。”朱及第分析道,“他们改变了策略,由正面强攻转为暗中布局。他们需要一个能从内部攻破堡垒的‘自己人’——或者说,暂时的盟友。”

天幕画面:李东阳与心腹官员密议,目光投向了“八虎”中与刘瑾已然生隙的另一位大太监——张永。“张永素与刘瑾不和,且掌有京营兵权,或可为我所用……”

“选择张永,是一步妙棋。”朱及第指出,“张永也是皇帝信任的旧伴,有接近皇帝的机会;他手握一定的军权,并非毫无实力;最重要的是,他对刘瑾的专权和排挤早已心怀不满。文官们需要做的,就是提供计谋和朝野的舆论支持,怂恿张永出面,给予刘瑾致命一击。”

奉天殿前的文官们听到这里,神色复杂。一方面,他们乐见刘瑾倒台;另一方面,与宦官合谋,哪怕只是权宜之计,也让他们这些自诩清流的士大夫感到有些别扭。

“那么张永这边呢?”天幕上出现张永阴郁沉思的画面。“他同样是‘八虎’之一,也曾是皇帝的玩伴。但刘瑾得势后,大权独揽,将他和其他‘虎’都边缘化了。张永不仅权力欲望得不到满足,更担心有一天,刘瑾会为了巩固地位而对自己下毒手(刘瑾确实曾试图将张永调往南京)。”

天幕画面:张永在府中暗自恼怒:“刘瑾老贼,吃肉连汤都不给咱家留!再这样下去,怕是性命难保!”此时,有心腹悄然传来文官集团“合作”的暗示。张永眼中闪过挣扎,最终化为决绝:“无毒不丈夫!刘瑾,是你逼我的!”

“共同的敌人和各自的利益,让原本势同水火的文官集团与太监张永,暂时结成了脆弱的同盟。”朱及第总结道,“这场斗争,从一开始就不是简单的忠奸对决,而是权力蛋糕重新分配的残酷博弈。”

徐达、蓝玉等武将看得直嘬牙花子。蓝玉嘀咕道:“这宫里宫外的,弯弯绕绕也太多了!打一仗都比这痛快!”他们对于这种需要极致算计的政治斗争感到既陌生又无奈。

“机会很快来了。正德五年,张永平定宁夏安化王叛乱后,押解俘虏凯旋回京。”朱及第的声音带着戏剧性的张力,“刘瑾打算按惯例推迟献俘典礼,意图从中作梗。但张永在文官(如杨一清)的谋划下,决定兵行险着,抢在刘瑾反应之前,连夜进宫!”

天幕画面:深夜,皇宫内。朱厚照设宴为张永庆功。酒酣耳热之际,张永突然跪地,痛哭流涕,掏出早已准备好的奏疏,历数刘瑾十七条大罪!声称刘瑾意图谋反,社稷危在旦夕!刘瑾的党羽试图阻止,现场一片混乱。半醉的朱厚照听闻“谋反”,又惊又怒,一时难以决断。

“关键时刻,张永事先联络好的其他太监(如马永成等)也在一旁煽风点火。”朱及第补充道,“而宫外,文官集团早已准备好,只待宫内信号,便发动舆论攻势。在内外夹击,尤其是‘谋反’这个皇帝最忌讳的罪名刺激下,朱厚照终于下令:逮捕刘瑾,抄家审查!”

看到这里,朱元璋都不得不感叹这算计之精妙:“内外勾结,攻其不备,直击要害!虽是宵小手段,却也是看准了那皇帝的心思!”

“刘瑾倒台的速度,比他崛起时更快。”天幕上出现刘瑾被凌迟处死的画面,京城百姓争买其肉啖之。“抄家时,发现了龙袍、玉带等违禁物,坐实了‘谋逆’的嫌疑。曾经不可一世的‘立皇帝’,最终被千刀万剐。”

“然而,刘瑾死后,权力真空并未让文官集团如愿以偿地重掌大权。”朱及第话锋一转,“皇帝朱厚照经过此事,对文官和太监都多了层戒心。张永等太监势力上升,继续与文官集团明争暗斗。而皇帝本人,则更加沉迷于豹房的玩乐……”

天幕下,洪武十一年的奉天殿前,陷入了一种复杂的沉默。

朱元璋感到一阵深深的无力感。他看到了后世政治的复杂和黑暗:皇帝荒唐,宦官擅权,文官集团内部也非铁板一块,为了扳倒一个权阉,甚至不得不与另一伙太监合作。这种种现象,都与他理想中君明臣贤、纲纪肃然的朝堂相去甚远。

“这……这后世的政治,竟已糜烂至此了吗?”朱标喃喃道,脸上写满了困惑与忧虑,“忠奸难辨,敌友难分,一切似乎都以利益为纽带。即便除了一个刘瑾,又有新的权阉、新的党争出现……这难道是一个无解的循环?”

马皇后看着丈夫和儿子凝重的表情,轻轻叹了口气。她明白,天幕所展现的,是一个远比开国时期复杂和疲惫的王朝中后期景象,其中的纠葛与无奈,让这些大明江山的缔造者们,也感到了束手无策。


  (https://www.24kkxs.cc/book/4245/4245463/44244058.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