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录!!! > 第183章 “二王不见”的诅咒

第183章 “二王不见”的诅咒


天幕上,朱及第挠了挠头,对着镜头露出一个不好意思的笑容。

“咳咳,老铁们提醒得对!咱们的奇案录主线是‘从将军到修仙皇帝’,之前聊倭寇、聊戚家军,确实有点跑偏了。今天,咱们把镜头拉回那位深居西苑,一心修仙的嘉靖皇帝身上,揭开他晚年最为离奇,也最为悲哀的一桩禁忌——‘二王不相见’!”

“所谓‘二王不相见’,并非祖制,而是源于一个道士的预言。”朱及第模仿着方士神秘兮兮的语气,“有方士告诉嘉靖皇帝,说他命中有‘二龙不相见’之劫,皇帝是真龙,皇储是潜龙,二龙相见,必有一伤,尤其会对皇储不利。一心修仙、笃信道士的嘉靖帝对此深信不疑,并将范围扩大到了所有亲王儿子身上,形成了‘二王不相见’的禁忌。”

“而随后发生的事情,仿佛印证了这个诅咒。”天幕上列出了嘉靖帝子嗣的悲惨列表:

长子朱载基:出生两个月即夭折。

次子朱载壡:立为太子后,于嘉靖二十八年行冠礼,父子相见后不久,十四岁的太子突然暴病身亡。

三子朱载坖(即后来的隆庆帝)、四子朱载圳:在二哥太子死后,成为实际上的长、次子。

“接连的丧子之痛,尤其是太子的暴毙,让嘉靖帝对这个预言恐惧到了极点。”朱及第解释道,“从此,他彻底回避与存活的两个儿子——裕王朱载坖和景王朱载圳——见面。不仅日常不见,连年节庆典也刻意避开,儿子们的教育、婚丧嫁娶,他几乎从不亲自过问。父子亲情,在虚无缥缈的谶语面前,变得一文不值。”

“皇帝刻意疏远自己的继承人,这在政治上造成了一个巨大的权力真空。”朱及第话锋一转,指向了问题的核心,“尤其是对于裕王朱载坖,他是事实上的皇长子,是最有可能的继位者。父亲(皇帝)不见他,不教导他,不让他参与政务,那么,谁在他身边,谁就能影响他,塑造他?”

“答案显而易见——文官集团。”朱及第肯定地说,“以徐阶、高拱、张居正等为代表的文臣,敏锐地抓住了这个机会。他们或明或暗地围绕在裕王身边,担任讲官,处理王府事务,潜移默化地将他们的政治理念灌输给这位未来的皇帝。”

“老铁们可以想象一下,”朱及第分析道,“嘉靖皇帝因为‘壬寅宫变’、太医之死、倭寇背后的利益链等一系列事件,对文官集团已经充满了深刻的不信任。但他自己选择了逃避,躲进西苑修仙,反而把最重要的继承人,亲手推给了自己并不信任的文官集团去‘培养’!这无异于一场政治上的自杀行为。”

“然而,嘉靖皇帝有一个让文官集团非常头疼的特点——他太能活了!”朱及第忍不住吐槽,“他从正德十六年(1521年)即位,一直活到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在位时间长达四十五年,是明朝第一个,也是唯二超过四十年的皇帝。”

“这就导致,裕王朱载坖从几岁的孩童,等到了三十多岁的壮年,当了将近三十年的‘预备役’皇帝。”朱及第形象地比喻,“这漫长的等待,对于急于实现政治抱负的文官集团来说,是何等的煎熬!”

“嘉靖皇帝自己呢?他并没有闲着。”朱及第继续说道,“他虽然不上朝,但权力一刻也没有放松。他重用严嵩这样的‘青词宰相’来替他处理日常政务,平衡朝局;同时,他赋予从小跟自己一起长大的锦衣卫都督陆炳极大的权柄,利用锦衣卫这支特务力量来监视百官,分化打击任何可能威胁到他皇权的势力集团。”

“可以说,”朱及第总结道,“尽管嘉靖皇帝看似二十多年不上朝,但他通过这套‘内阁(严嵩)—司礼监—锦衣卫(陆炳)’三角操控体系,实现了对朝局的绝对掌控。他的权术手腕,他对官僚集团的驾驭能力,堪称从明宣宗以来最强!文官集团虽然包围了太子,却始终无法真正动摇嘉靖本人的统治。”

天幕上,网友们纷纷发表看法:

“文官集团:陛下,您不教儿子,我们帮您教(狗头)。”

“嘉靖:我怀疑你们想搞我,但我不上朝,用严嵩和陆炳拿捏你们。文官:没关系,我们培养您儿子,等您死了再说。”

“这才是真正的长期投资啊!嘉靖朝没法实现理想,就把宝押在下一代身上,高拱、张居正他们都是这个路数。”

“感觉嘉靖和他儿子成了文官集团权力游戏的工具人,一个被用来斗,一个被用来盼。”

“事实证明,文官集团这步棋走对了,隆庆(裕王)上台后,徐阶、高拱、张居正果然陆续掌权,开启了另一场文官之治。”

天幕下,奉天殿前的朱元璋,眉头紧锁。

他不再像之前那样暴怒,而是陷入了深深的思考。皇帝与太子、与文官的关系,竟然能扭曲到如此地步?因为一个荒唐的预言,就主动放弃对继承人的教育和控制,这在他看来简直是不可理喻的愚蠢!

“标儿,”朱元璋看向太子朱标,语气前所未有的严肃,“你看到了?为君者,若自身陷入虚妄,疏于对储君的教导,便是将国之根本,拱手让人!后世文臣之心机,无孔不入!”

朱标也是凛然,郑重回应:“儿臣谨记父皇教诲!断不敢惑于怪力乱神,更不敢使东宫沦为外臣博弈之场!”

朱棣则冷声道:“这嘉靖皇帝,看似精明,实则犯了大忌!他以为用严嵩、陆炳就能控扼全局,却不知最大的隐患已在继承人身边生根发芽。若我是他,宁可背负‘诅咒’的风险,也绝不能让太子脱离掌控!”

刘三吾叹息道:“此乃信任彻底崩塌之恶果。君疑臣,臣则另寻依托;父疑子,子则易为人所乘。后世党争之祸,于此已见端倪矣。”

朱及第最后总结道:“‘二王不相见’,看似是嘉靖皇帝个人迷信下的家庭悲剧,实则是嘉靖朝后期政治博弈的一个缩影。它暴露了皇帝对官僚系统深刻的不信任,也反映了文官集团在无法撼动当今圣上的情况下,转而进行‘长远投资’的政治智慧。这场围绕继承权展开的、持续数十年的无声较量,深刻地影响了大明王朝未来的走向。”


  (https://www.24kkxs.cc/book/4245/4245463/44169933.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