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录!!! > 第207章 石子画中的皇家秘辛

第207章 石子画中的皇家秘辛


天幕之上,历史喵喵的脚步并未停歇,她穿过重重殿宇,来到了一处相对僻静的庭院。这里的御道并非完全由青石板铺就,而是镶嵌着用各色卵石、碎瓷、瓦片精心拼嵌而成的图案,这便是故宫著名的“石子画”甬道。

“家人们,看点有趣的!”历史喵喵蹲下身,镜头(她自以为的)对准了地面上的几幅图案,语气中带着发现宝藏般的兴奋,“大家看这几幅,画风是不是格外清奇?跟其他那些象征吉祥如意的龙凤、花鸟、博古图完全不一样!”

她特意将画面拉近,清晰地展示出四幅连续且内容诙谐甚至堪称“大逆不道”的石子画:

第一幅,一位头戴翼善冠、身穿龙袍的男子,头顶着一个硕大的花瓶,身体摇摇晃晃,表情滑稽。

第二幅,同一位男子,竟然双膝跪在一条清晰的搓衣板上!

第三幅,一名身着宫装、体态窈窕的女子,正嬉笑着骑在这位皇帝的背上。

第四幅,女子手持一支类似如意或梅枝的物件,作势欲打,皇帝则缩着脖子,一脸讨好求饶的模样。

“嘶——!”

天幕之下,洪武十一年的奉天殿前,响起一片压抑不住的抽气声。文武百官个个低眉敛目,不敢多看天幕,更不敢去看御座之上那位开国皇帝的脸色。

朱元璋的脸色已然铁青,胸膛微微起伏,握着龙椅扶手的手背上青筋暴起。他一生强势,视皇权为无上威严,何曾想过自己的子孙后代,竟会被人以如此侮辱性的方式,镌刻在皇宫的地面上,供人踩踏、耻笑!这简直是把老朱家的脸面按在地上摩擦!

“混账!岂有此理!!”朱元璋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声音低沉却饱含怒意,“查!给咱查!这画的是哪个不肖子孙?!咱……咱……”他气得一时不知该如何发泄,只觉得一股邪火直冲顶门。无论画的是谁,这种行为本身,就是对皇权的极大亵渎,不可原谅!

天幕中的历史喵喵显然感受不到这份跨越时空的愤怒,她正兴致勃勃地进行着推理:“兄弟们,这可是个大发现!你们说,这画里的倒霉皇帝,到底是谁呢?纵观明朝历史,有两个皇帝的嫌疑最大!”

她伸出两根手指:“第一位,明宪宗朱见深。这位老哥是出了名的情种,专宠比他大十七岁的万贵妃万贞儿。万贵妃在后宫那可是一手遮天,宪宗对她几乎是言听计从,为了她废皇后、冷落六宫。要说万贵妃把宪宗管得服服帖帖,甚至搞出点这种‘闺房趣事’,从动机和能力上看,完全有可能!”

“第二位,明孝宗朱佑樘。”她伸出第二根手指,“这位更是奇葩,他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实行‘一夫一妻制’的皇帝,后宫只有张皇后一人,没有任何妃嫔。两人是真正的患难夫妻,感情极深。张皇后性格据说也比较活泼刚强。在一个没有其他竞争对手的后宫里,张皇后把皇帝吃得死死的,偶尔玩玩这种‘角色扮演’,似乎……也更说得通?”

她摸着下巴,仔细对比着两幅石子画的细节,试图从服饰、器物等寻找更准确的年代证据:“从艺术风格和这搓衣板的形态来看……嗯,有点难判断。宪宗朝万贵妃权势熏天,孝宗朝张皇后独享恩宠,都有作案动机和时间。这简直就是明朝后宫史上的‘罗生门’啊!”

历史喵喵最后玩笑道:“不管这画的是宪宗还是孝宗,都说明了一个道理——咱大明的皇帝,在老婆面前,有时候也挺……嗯,接地气的哈!”

她这句调侃,听在朱元璋耳中却无比刺耳。接地气?这分明是失德!是昏聩!是皇纲不振!

朱元璋猛地站起身,吓了周围内侍一跳。他目光阴沉地扫过殿下的群臣,尤其是那些文官,仿佛想从他们脸上看出未来谁会怂恿皇帝做出这等丢脸之事。他更加坚定了要完善《祖训录》,严格规范后宫、限制外戚的决心。

而站在朱标身侧的朱棣,看着天幕上那滑稽的“跪搓衣板”皇帝,心中亦是凛然。他暗自告诫自己,将来若有机会……定要从严治家,绝不能让后宫妇人干政,更不能让自己乃至子孙,留下如此不堪的形象!

天幕上,历史喵喵从那几幅诙谐的石子画收回目光,重新站直了身体,她的表情也从之前的调侃变得认真了些许。

“好了,玩笑归玩笑,”她对着镜头(或者说她想象中的观众)说道,“从这几幅画,咱们倒是可以引申出一个挺有意思的话题——明朝皇后的地位。说起来,大明皇后能有相对不错的地位和影响力,可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经历了一个逐步确立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很大程度上是由开国初期的三位杰出女性奠定的。”

她的话吸引了天幕下许多人的注意,尤其是那些身处深宫或高门后院的女性们。

“首先要说的,当然是太祖朱元璋的元配,马皇后!”历史喵喵的语气带着敬意,“这位可是大明皇后中的标杆性人物。她与太祖是真正的患难夫妻,一起经历过最艰难的岁月。太祖脾气火爆,动辄杀人,马皇后常常是那个能在盛怒之下进行劝谏、保全臣子性命的人。她仁慈宽厚,关心百姓疾苦,亲自带领宫人纺纱织布,倡导节俭。”

“更重要的是,”她强调,“马皇后不仅在生活上是大祖的伴侣,在政治上也是他重要的依靠和‘减压阀’。她去世后,太祖再也没有立后,这本身就说明了她在太祖心中的独一无二的地位。马皇后用自己的一生,为后世的大明皇后树立了一个‘贤德辅政、仁慈宽厚’的完美榜样,也极大地提升了皇后在臣民心中的形象和地位。”

天幕下,坤宁宫中的马皇后本人,听着后世之人如此评价自己,脸上露出一丝温和而略带羞涩的笑意,轻轻握住了身旁朱元璋的手。朱元璋紧绷的脸色明显缓和了许多,眼神中流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追忆与柔情。

“第二位关键人物,是成祖朱棣的徐皇后,”历史喵喵继续介绍,“她是开国名将徐达的女儿,将门虎女,自幼聪慧,博览群书,被称为‘女诸生’。在靖难之役期间,她曾亲自登城督战,激励将士,保卫北平,展现了非凡的勇气和魄力。”

“成为皇后后,她继承了马皇后的贤德,经常劝谏成祖与民休息、重用贤臣。她还编纂了《内训》和《劝善书》,用来教育后宫嫔妃和天下女子,从思想和制度层面进一步规范和提升了后宫的地位与素养。徐皇后可以说是完美地继承了马皇后开创的‘贤后’传统,并在新的历史时期给予了巩固和发扬。”

燕王府中,徐妙云(未来的徐皇后)听着天幕对自己的评价,脸颊微红,心中既感自豪又觉责任重大。而朱棣则与有荣焉地挺直了腰板。

“第三位,则是我们刚刚提过的仁宗朱高炽的张皇后,也就是后来的张太后、张太皇太后。”历史喵喵说道,“她虽然出身一般,但能在朱高炽还是燕世子时就嫁给他,并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稳住地位,本身就说明了她的不凡。仁宗早逝,宣宗、英宗继位时年纪尚轻,张太后在一定程度上承担了辅政和稳定朝局的作用。”

“尽管她没有像前两位那样留下太多直接干预朝政的记载,但她在仁宗、宣宗两朝的特殊时期,作为连接和稳定的关键人物,其存在本身就确保了后宫权力和影响的平稳过渡与延续。经过她这一代,大明皇后的地位和潜在影响力,已经变得相当稳固。”

“正是通过马皇后、徐皇后、张太后这三代的共同努力和典范作用,”历史喵喵总结道,“大明皇后的地位才得以确立并巩固下来。她们用贤德、智慧和在某些关键时刻的坚定,赢得了皇帝(丈夫或儿子)的尊重、臣子的敬仰和百姓的爱戴。这使得后来的大明,虽然也不乏好色的皇帝(如武宗),但皇后的基本尊严和地位通常能得到保障,很少出现像前朝某些时期那样,皇后被随意废立、甚至迫害至死的情况。”

她顿了顿,补充了一个众所周知的例外:“当然,凡事都有例外。比如宣宗朝的胡善祥皇后,就因为‘无子’、‘多病’等理由被废,改立孙氏为后。这在明朝是比较罕见的情况,也反衬出大多数时候,废后并非易事,皇后地位总体而言是比较稳固的。”

天幕下的朱元璋,听着这番分析,心中的怒火渐渐平息,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复杂的情绪。他看向身边的马皇后,目光柔和了许多。他意识到,自己这位贤德的妻子,不仅是他个人的福气,更是为朱明江山后世的后宫立下了一个至关重要的规矩和典范。

“妹子,”他低声说道,“看来,你这皇后,当得是真不错。给咱老朱家,开了个好头。”

马皇后温婉一笑,没有多言,但殿内原本因石子画而紧张的气氛,已然缓和。历史喵喵无意间的讲述,让洪武君臣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一个稳定、贤明的中宫,对于皇朝统治是何等重要。而大明皇后地位的奠定之路,也在这跨越时空的讲述中,显得愈发清晰。


  (https://www.24kkxs.cc/book/4245/4245463/44066918.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