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录!!! > 第219章 常家的生死抉择

第219章 常家的生死抉择


眼见评论区因马皇后的谣言即将失控,朱及第吓得赶紧关闭了评论功能,连声道:“兄弟们冷静!冷静!别瞎带节奏啊!再封号一个月我可遭不住!”  他擦了擦不存在的冷汗,强行将话题拉回李文忠之死本身。

“咱们还是就事论事,回到曹国公李文忠这件事上。”  朱及第整理了一下思路,语气变得审慎,“我个人更倾向于,李文忠之死,是淮西勋贵集团内部斗争的白热化,以及他与皇权微妙关系共同作用下的悲剧。”

“为什么这么说?”朱及第分析道,“首先,朱元璋在李文忠死后,立刻处死淮安侯华中,这个举动本身就非常反常。如果真是朱元璋自己主导的谋杀,他大可以找其他更隐秘的方式,或者让华中‘正常病故’,如此急不可耐地杀人,反而更像是在灭口,或者是在平息某种他必须给出交代的怒火。”

“这怒火来自哪里?”他自问自答,“很可能就来自以李善长为首的淮西集团内部。大家想,洪武十三年的胡惟庸案,已经沉重打击了淮西集团,但并未连根拔起。朱元璋和太子朱标,明显有意识地开始扶植江南文官势力,同时在后宫抬升吕氏(朱允炆生母)的地位。这对于传统的淮西勋贵集团来说,是巨大的政治危机。”

“在这种情况下,”朱及第继续推论,“淮西集团内部某些人,很可能试图拉拢位高权重、又是皇亲的李文忠,希望他能代表勋贵集团的利益,向皇帝和太子施加影响。但李文忠这个人,虽然经常因为劝谏跟朱元璋顶嘴,显示其耿直的一面,可他内心深处,对舅舅和表哥的忠诚是毋庸置疑的。他很可能拒绝了这种‘站队’,坚持只做纯臣。”

“对于淮西集团内部的激进派而言,”朱及第声音低沉下来,“一个不能为己所用、甚至可能成为障碍的李文忠,其危险性可能比敌人还大。于是,趁着朱元璋对他也略有不满(因劝谏被杖责)的时机,策划了这场毒杀。事后,朱元璋为了查明真相,或者为了给太子、给功臣们一个交代,处死了直接执行者华中。但这背后的主谋,可能因为牵扯太广,或者证据不足,最终不了了之。”

“而且,大家注意一个时间点和后续事件,”朱及第抛出了更关键的佐证,“李文忠死于洪武十七年。而在洪武二十年,发生了一件很耐人寻味的事情——郑国公常茂(常遇春长子,常氏太子妃的兄弟,朱允熥的舅舅)突然被朱元璋削去爵位,改立其弟常升为开国公!”

他着重强调:“这绝不是普通的爵位传承问题!常茂是常氏家族的代表,是已故常氏太子妃和皇孙朱允熥最直接、最有力的外戚支持者。在这个时间点被突然废黜,只能说明一点——围绕太孙之位的争夺,在朱允炆(吕氏子)和朱允熥(常氏子)之间,已经进入了白热化阶段!”

“回过头再看李文忠之死,”朱及第总结道,“他既是淮西集团内斗的牺牲品,也可能隐约触碰到了最敏感的继承权之争。他的死,以及随后常茂被废,都像是冰山浮出水面的那一角,暗示着洪武朝后期,围绕权力交接,正在进行着一场无比残酷、却大多隐藏在历史帷幕之后的惨烈搏杀。李文忠的忠诚,在错综复杂的派系利益和帝王心术面前,最终成了被碾碎的基石。”

天幕下的洪武朝堂,此刻静得可怕。

朱及第这番抽丝剥茧的分析,虽然没有直接指认朱元璋是凶手,却将勋贵集团内部的倾轧、皇权与勋贵的矛盾、以及最要命的太孙之争,赤裸裸地摊开在了阳光下。每一个听到这番分析的勋贵,都感到一阵窒息般的压力。

尤其是那些与常家、与已故常氏太子妃关系密切的将领,如蓝玉等人,更是脊背发凉。常茂被废!这意味着陛下已经在为朱允炆上位铺路,开始系统性削弱常氏外戚的力量!那他们这些被视为“常氏一党”的人,未来又将如何?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天幕的分析,有些地方与他掌握的隐秘不谋而合,有些则是他不愿深想的可能性。他看着昏迷不醒的太子朱标,又想到那几个年幼的孙儿,心中充满了巨大的疲惫和一种被无形之力推向悬崖边的无力感。

他必须做出决断。是为了稳定,快刀斩乱麻,彻底清除潜在的威胁?还是为了保全与标儿的父子之情、维护朝局的表面平衡,继续隐忍、制衡?

这一刻,这位杀伐决断的洪武大帝,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艰难境地。天幕如同一个高悬的利剑,不仅预告着未来,更以其冷酷的分析,逼迫着他在当下,就必须做出可能影响整个大明国运的抉择。而满朝文武,都在这令人窒息的寂静中,等待着那最终落下的雷霆。

天幕匆匆结束,夜空重归沉寂,仿佛方才那些搅动风云的议论从未发生过。然而,郑国公府花厅内的压抑与焦灼,却比之前更甚。

开平王夫人蓝氏又一次从宫中回来,带回了太子妃常氏虽已苏醒,但失血过多、元气大伤,且痛失爱子后精神萎靡的消息。这消息让在座众人心头再蒙一层寒霜。

厅内烛火摇曳,映照着常茂、常升、常森三兄弟,以及他们的母亲蓝氏和舅舅蓝玉,五张愁云惨淡、却又带着一丝狠绝的面孔。

“允熥……没了。”  蓝氏的声音带着哭腔后的沙哑,她疲惫地闭上眼,“天幕说的那个孩子,还没来及到这世上看一眼,就……雄英如今虽好,可谁能保证……”  她不敢再说下去,但所有人都明白那未尽的恐惧——按照天幕“让你三更死,绝不留人到五更”的诡异应验方式,嫡长孙朱雄英的命运,同样岌岌可危。

常茂猛地灌了一口冷茶,试图压下心头的烦躁:“天幕说了,雄英是早夭!若是他也……若是太子殿下再……”  他不敢说出那个最坏的假设,但意思不言而喻。东宫一系的核心若接连崩塌,那未来的皇位,按天幕剧透,几乎毫无悬念地将归于燕王朱棣!

“那我们怎么办?”  常森年轻,脸上已带了绝望之色,“我们常家,还有舅舅,跟太子殿下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若是未来真是燕王……他岂能容得下我们?”

这是一个无比残酷的现实。他们常家是太子朱标的妻族,蓝玉是太子妃的舅父,与朱标关系密切,是铁杆的“太子党”。若朱标顺利继位,他们自然是权势熏天。可若最终是燕王朱棣登基,那么他们这些前太子的核心外戚和武将,将会是新帝首要清洗的对象!历史上有太多这样的例子。

现在站队燕王?且不说背弃太子在道义上能否过得去,燕王是否会信任他们这些“前朝余孽”?更何况,天幕也揭示了,燕王世子都已被陛下改名,近乎被“圈养”在宫中,燕王自身都如履薄冰,此刻凑上去,无异于火中取栗,可能死得更快。

死守太子?若天命难违,太子一系最终败落,那等待他们的,就是抄家灭族,就是蓝玉那“剥皮实草”的恐怖结局!

左是悬崖,右是深渊。无论怎么选,似乎都指向灭顶之灾。

长时间的沉默,空气沉重得几乎要凝固。

良久,蓝玉猛地抬起头,他眼中布满了血丝,但那股沙场悍将的狠厉之气却再次凝聚起来:“坐以待毙,不是老子风格!”

他环视众人,声音低沉而坚定:“天幕是说了未来,但也没说不能变!太子妃此事是祸,但也点醒了我们!我们不能等到刀架到脖子上再想办法!”

“舅舅有何高见?”  常升急忙问道,他是三兄弟中最有谋略的。

蓝玉深吸一口气,道:“第一,太子殿下不能倒!只要太子在一日,我们就有最大的依靠。往后,我们要更加尽心尽力辅佐太子,稳固他的地位!宫里宫外,该打点的打点,该结交的结交,要把太子这座山,垒得结结实实!”

“第二,”他目光扫过三个外甥,“咱们自家也要争气!军中的人脉、势力,不能松!老子在边境还有旧部,你们在京城、在各地卫所,也要多留心。有了兵权,有了实力,不管将来是谁坐在那个位置上,想动咱们,都得掂量掂量!”

“第三,”蓝玉压低了声音,几乎微不可闻,“……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

常氏兄弟和蓝氏都是一震,惊疑不定地看着他。

蓝玉眼神复杂,带着一丝无奈和决绝:“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有些线,不能明着牵,但要留着……万一……我是说万一真有那么一天,咱们常家、蓝家,不能全折进去!得有人,能把香火传下去!”

这话说得隐晦,但在场的人都听懂了。这是在为最坏的情况做准备,暗中铺设后路,甚至可能……与某些潜在的势力,保持一种极其隐秘的、不为人知的联系。

这是一步险棋,一旦暴露,就是万劫不复。但在眼下这看似无解的死局中,这似乎是唯一能看到的、微弱的一线生机。

花厅内再次陷入沉默,只听得见烛火噼啪作响。常家兄弟和蓝氏都在消化着蓝玉这大胆而又无比沉重的提议。未来的道路布满荆棘,每一步都可能踏错,但他们别无选择,只能在这天命与人力交织的迷雾中,艰难地寻找那一丝活下去的可能。


  (https://www.24kkxs.cc/book/4245/4245463/43978457.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