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末世穿秦:政哥礼物要吗?我抢的 > 第 242章 卖报喽——卖报喽——

第 242章 卖报喽——卖报喽——


咸阳城内,各个报亭周围人声鼎沸,热议不断。

嬴瑾昭与其他创办成员趁此良机,将一批经过简单培训的孩童和小乞儿组织起来,带着成捆的报刊和收粮的布袋,见缝插针地进行售卖。

“卖报喽——卖报喽——!”

“认不得字也不打紧,女公子心善,特地备了画报,照着一比一还原,一看就懂嘞。”

一个裹得严严实实,跟个小粽子似的小女孩,高高举着手中的报纸,脆生生地吆喝着。

贴心地嬴瑾昭唯恐这些孩子在数九寒天里冻着,特地给他们每人备了一身厚实的大棉袄。

虽说灰扑扑的,样式臃肿不甚好看,但保暖效果确实却是实打实的。

女孩身后不远处,还悄悄跟着两名小吏。

这二人是专程派来帮她搬运粮食的,生怕她年纪小,提不动沉甸甸的粮袋。

一位黔首被吆喝声吸引,停下脚步问道:“这……咋卖啊?”

小女孩流利地应答:“这报您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

“一份报只要二两粟米或四两菽豆,画报稍贵些,需四两粟米。不过客官您若是两样一齐买,只需五两粟米就成。”

那黔首闻言,面露犹豫:“五两粟米……都够俺一家子吃一顿了……”

“哎呦喂,客官,这真不贵!”

小女孩机灵地劝说道,“您想想,那些书得多贵呀?这报刊上头,不仅有免费的启蒙识字教学,还教人辨认野外能吃的植株嘞。”

“五两粟米,换的是实实在在的学问和生计,您说划算不划算?”

那黔首被小女孩这么一说,再联想到刚才听到的高产粮种和报亭里讲解的种种好处,心里顿时活络起来。

他咬咬牙,从刚买来的粮食里小心翼翼地舀出了一些粟米。

“成,就给俺来一份字报,一份画报,俺倒要看看是不是真有那么好。”

女孩见状,不慌不忙地从身上挂着好几个特制的小篮子中,取下一个标有刻度的、恰好能容五两粟米的篮子递过去,解释道:

“客官您瞧,用这个量就成。这是女公子特地让人做的公平篮,您看这刻度,装满正好五两,不多也不少,童叟无欺。”

那黔首原本还对这器具将信将疑,生怕给自己多装了去,可一听到“女公子特地让人做的”这几个字,那点疑虑瞬间烟消云散。

他当即利落地将粟米倒入篮中,直至与刻度齐平。

“好嘞,多谢客官惠顾,您慢走。”

小女孩笑容满面地接过那满满一篮粟米,稳稳地倒入身后小吏撑开的粮袋中,随后将一份月报和一份画报仔细叠好,恭敬地递到对方手中。

那黔首并未急着离开,而是就地将两份报纸展开,仔细地比对起来。

方才听讲解时他未能挤到前面,还未曾亲眼见过画报的模样。

他率先看向画报,立刻有同样好奇的黔首围拢过来,指着左上角那最大最醒目的板块说道:“嘿,这儿画着头牛哩。”

这最大的板块正是启蒙板块,占据了画报最显眼的位置,其上绘有九幅常见的动植物图案。

原本嬴瑾昭打算将政令置于此处,但转念一想,不如将启蒙内容放在最醒目的地方。

一旦黔首识得了这些基础字词,日后即便只看字报,也能连蒙带猜理解大意,自己也就不用再抓耳挠腮、没完没了地画那些火柴人和简单图解了。

“还真是,女公子这牛画得可真像,活灵活现的。”旁边有人赞叹道。

报纸的主人闻言,立刻低头在字报的对应位置寻找,果然看到了一个笔画清晰的隶书字——“牛”。

“那这个……就是这个‘牛’字?”

他指着那字,抬头向周围确认,语气里带着一丝初识文字的兴奋与惊奇。

“对对对,这个就是‘牛’字。”

旁边一个略识几个字的人带着几分识字的自豪感,肯定地答道。

那黔首得到了肯定地回答,眼睛唰一下就亮了。

他手指小心翼翼地轻抚过那个“牛”字,像是发现了什么了不得的大宝贝。

黔首又低头看看画报上那头健壮温顺的牛,来回对照了好几次,嘴里喃喃道:“牛……牛……原来‘牛’字就长这样。”

一种前所未有的,获取知识的满足感油然而生。

他兴致勃勃地又指向旁边另一个图案:“那这个画的是……是鼠吧?那这个字肯定就是‘鼠’了!”

“没错,就是‘鼠’。”

周围响起一片善意的附和声和轻笑声。

人们纷纷围拢过来,七嘴八舌地帮着辨认。

“这个是‘兔’。”

“这个是‘麦’。”

“哎呦,这字的笔画可真不少……”

那买了报纸的黔首越看越起劲,早已忘了刚才那五两粟米的心疼,只觉得这钱粮花得值!

他甚至开始期待下一期的字报和画报,想知道上面又会教他认识什么新字,讲述什么新鲜事。

那机灵的小女孩见状,立刻抬高嗓音,适时地吆喝起来:“卖报喽——卖报喽——”

“见识新字、学种新粮的字报画报,数量有限,先到先得,再犹豫可就没喽——”

“俺要,俺要一份。”

“给俺也来一份,俺这就掏粮。”

“俺家豆子收成好,俺用豆子换。”

“哎呦,坏了。俺光顾着看热闹,出门没带粮袋啊!”

一个汉子猛地一拍大腿,急得跺脚,随即扭头就往家跑,边跑边回头喊:“小姑娘,千万给俺留一份,俺这就回家取粮去。一定给俺留着啊——”

他那生怕错过、急匆匆的背影,引得众人发出一阵善意的哄笑,也带动了更多人的购买热情。

“这么一说,我也没带粮,用铜钱买好不好?”

孩子们清脆的吆喝声、人们询问的价格声、粮食倒入袋中的沙沙声……种种声音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曲独特的冬日市井交响。

那些负责维持秩序和讲解的小吏、儒生们,看到报刊如此受欢迎,脸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https://www.24kkxs.cc/book/4245/4245444/44077385.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