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综影视:白浅被挖眼前觉醒记忆了 > 第5章 周娥黄重生5

第5章 周娥黄重生5


赵光义“忧惧暴毙”的消息,如同又一记闷雷,在已然波澜起伏的金陵城炸开。虽对外宣称是病故,但结合前几日他被当庭夺职斥责的狼狈,明眼人都心知肚明,这绝非寻常。

一时间,与赵光义有过往来的官员人人自危,生怕被牵连。而更多的人,则将目光投向了那位刚刚立下赫赫战功、风头无两的归德将军赵匡胤,以及他身后若隐若现的周家。

兄长刚立大功,弟弟就“暴毙”,这其中意味,耐人寻味。朝野上下暗流涌动,猜测纷纭,却无人敢轻易置喙。周宗稳坐宰相之位,对一切探询的目光都报以沉痛又无可奉告的叹息,姿态做得十足。赵匡胤则表现得如同一个骤闻噩耗、悲痛却又不得不顾全大局的兄长,在皇帝面前谢恩领赏时,眉宇间带着恰到好处的沉痛与隐忍,更引得李璟几分同情和安抚。

这场风波,在无声的默契与高压下,被迅速压下,仿佛从未发生。只有当事人清楚,暗处的腥风血雨已然平息了一条毒蛇的性命。

**周府,绣楼。**

周娥皇抚琴的手微微一顿,听着流萤低声禀报赵光义死讯的后续——府邸被封,残余势力被赵匡胤以雷霆手段或收编或清洗,干净利落。

她唇角掠过一丝极淡的弧度,很快消散。仇敌伏诛,并未带来预想中的狂喜,只有一种巨石落地的疲惫,以及更深重的、对前尘往事的漠然。她低头,轻轻抚上小腹,那里依旧平坦,却已有了一种奇异的、充盈的生命感在悄然萌动。

这孩子,是她新生的锚点,是连接她与未来、与赵匡胤最坚实的纽带。她绝不允许任何人、任何事,威胁到这孩子分毫。

“小姐,赵将军递了帖子,说今日午后想来……拜访相爷。”流萤小心地补充道,眼神里带着询问。谁都知道,这“拜访相爷”是虚,想见小姐才是实。

周娥皇沉吟片刻。赵光义已除,外部最大的威胁暂时扫清,与赵匡胤的关系,也需要一个新的、更紧密的界定。她需要亲自见他一面。

“去回话,说父亲今日身体不适,恐不便见客。但将军若有事,可至城外别院书房一叙,那里清静,也有些父亲收藏的兵书,或对将军有所助益。”她淡淡吩咐。

流萤心领神会,立刻去办。

午后,城外别院。

此地经周娥皇一番“修缮”,愈发清幽雅致,守卫看似松散,实则暗桩处处,滴水不漏。

赵匡胤一身常服,踏入书房时,周娥皇正临窗而立,看着窗外一株新绽的白梅。阳光透过窗棂,勾勒出她清瘦却挺直的背影,周身笼罩着一层淡淡的、难以接近的光晕。

“小姐。”赵匡胤出声,嗓音因这几日的奔波与心绪起伏,略带沙哑。

周娥皇转过身。她今日未施粉黛,容颜略显苍白,却有一种洗尽铅华的沉静力量,目光清亮,直直看向他。

“将军来了。”她微微颔首,目光落在他犹带风霜之色的脸上,“淮西辛苦,将军清减了些。”

简单的问候,却让赵匡胤心头一暖,连日来的紧绷与阴霾仿佛都被这清淡的语调驱散了几分。他看着她,忽然不知该如何开口。道谢?谢她为他铲除内患?谢她暗中助力军功?这些话都太轻,也似乎亵渎了眼前女子那双仿佛看透一切的眼眸。

最终,他沉声道:“光义的事……多谢小姐。”

周娥皇轻轻摇头,走到案边,替他斟了杯热茶:“将军不必谢我。他自作孽,不可活。我不过自保,顺便清理门户罢了。”她将茶杯推过去,动作行云流水,“将军如今前路已扫清大半,接下来有何打算?”

赵匡胤接过茶杯,指尖触及杯壁的温热,看着她冷静到近乎冷酷地评价亲生弟弟的死亡,心中并无不适,反而升起一股奇异的共鸣。这才是能与他并肩,俯瞰这乱世江山的人。

“陛下病体沉疴,太子……失德被囚,南唐朝廷人心惶惶。”赵匡胤目光锐利起来,“如今淮南江北初定,但各方节度使仍在观望。朝廷能倚仗的兵力,如今大半在我手中。只是……”他顿了顿,“若要更进一步,名分、时机,缺一不可。贸然行事,恐成众矢之的。”

“将军所虑极是。”周娥皇颔首,“名分者,无非‘天命所归’四字。时机者,在于朝野人心真正离散,在于旧主……自愿‘禅让’。”

“自愿禅让?”赵匡胤眸光一凝。

“陛下虽病,却未必甘心。”周娥皇语气平淡,却字字惊心,“但若太子不堪继位,宗室无人可托,外有强敌环伺,内无肱骨重臣……为保宗庙祭祀,为江南百姓免遭战火,陛下或许会做出最‘明智’的选择。”

她抬起眼,看向赵匡胤:“将军现在要做的,一是继续巩固兵权,清除军中所有不稳定因素;二是广布恩德,收拢文武之心,尤其是那些对李氏早已失望的能臣干吏;三是……等待。”

“等待什么?”

“等待一个契机。一个让陛下彻底绝望,让朝野公卿不得不承认天命转移的契机。”周娥皇的声音低了下去,带着一种神秘的意味,“或许是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或许是一首传唱天下的‘童谣’,或许……是紫微星动的天象。这些,将军不必操心,我自有安排。”

赵匡胤看着她笃定的神情,心中骇浪翻涌。她竟连“天象”、“童谣”这等玄之又玄的事情都已算计在内!她背后究竟还有多少他未知的力量和谋划?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震撼,郑重道:“胤,一切听凭小姐安排。”

周娥皇看着他眼中全然的信任与臣服,心中最后一点冰封悄然融化。她沉默片刻,忽然道:“还有一事,需告知将军。”

“小姐请讲。”

“我……”她微微垂眸,声音轻了几分,“我有身孕了。”

“哐当!”赵匡胤手中的茶杯猛地掉落在铺着厚毯的地上,发出一声闷响。他猛地站起身,高大的身躯因为极度震惊而晃了一下,眼睛死死盯住周娥皇的小腹,又猛地抬眼看她的脸,嘴唇哆嗦着,竟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狂喜、惶恐、难以置信、巨大的责任感瞬间淹没了他。他赵匡胤,要有孩子了?和他眼前这个智慧近妖、让他又敬又畏又深深倾慕的女子的孩子?

“你……你……”他喉咙发紧,下意识地想上前扶住她,又怕唐突了她,手伸到一半僵在空中,模样竟有几分罕见的笨拙。

周娥皇看着他这副失措的样子,与前世的李煜得知她有孕时那浮于表面的喜悦截然不同,忍不住轻轻笑了一下,那笑意染上眼角眉梢,冲淡了所有的清冷,显出一种惊心动魄的柔美。

“将军不必惊慌,才刚足月,无碍的。”她语气放缓。

赵匡胤终于找回自己的声音,一步跨到她面前,想碰触她又不敢,只迭声问:“真的?真的吗?你感觉如何?有没有哪里不舒服?要不要传太医?不,不能传太医……我……我……”他语无伦次,巨大的喜悦冲击得这位沙场悍将几乎手足无措。

周娥皇看着他眼中纯粹的、几乎要溢出来的狂喜和担忧,心中最后一点坚冰彻底消融。她主动伸出手,轻轻放在他因紧张而攥紧的拳头上。

微凉的指尖触碰到他滚烫的皮肤,赵匡胤浑身一颤,反手就将那柔荑紧紧包裹在掌心,力道大得甚至有些失控。

“娥皇……”他第一次唤她的名字,声音粗嘎,带着不容错辨的激动和颤抖,“我……我赵匡胤在此对天立誓!此生绝不负你!绝不负我们的孩儿!必将这天下最好的的一切,都捧到你们面前!”

他的目光灼灼,如同燃烧的烈火,带着男人最原始的承诺和野心。

周娥皇迎着他的目光,没有闪躲,轻轻点了点头:“我信将军。”

这一刻,无关算计,无关盟约,只是两个灵魂在血脉延续的奇迹前,最原始的靠近。

然而,温馨的时刻并未持续太久。流萤匆匆在门外低声道:“小姐,宫里传来消息,陛下……陛下恐怕不大好了,召集群臣和……和太子殿下入宫!”

周娥皇与赵匡胤对视一眼,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同样的讯息:契机,来了!

“将军速去!”周娥皇立刻道,“按计划行事!控制宫禁,尤其是太子身边的人!”

“你放心!”赵匡胤重重点头,眼中已恢复冷厉沉稳的杀伐之气。他深深看了她一眼,仿佛要将她和未出世的孩子刻入心底,旋即转身,大步流星而去,背影如山岳般坚定。

宫中的消息一阵紧似一阵。中主李璟已是弥留之际,召见太子李煜,似乎仍有托付之意。然而,被幽禁许久、形容枯槁、神思恍惚的李煜,跪在龙榻前,听着父亲断断续续的嘱咐,竟在此时,于袖中摸出一卷词稿,痴痴地念诵起来,尽是些风花雪月、悔恨伤怀之句,甚至泪流满面,浑然忘了身在何处。

一旁的重臣们看得目瞪口呆,痛心疾首。国之将亡,必有妖孽,这储君,竟是如此不堪大任!

李璟看着这般景象,最后一口气堵在胸口,眼睛瞪得极大,手指颤抖地指着李煜,最终猛地喷出一口鲜血,头一歪,溘然长逝。至死,未能留下明确的传位遗诏。

皇帝驾崩,太子失仪于御前,无能继位!消息传出,宫中顿时乱作一团。

就在此时,赵匡胤率亲军迅速控制了宫门各处要隘,以“稳定局势,防止骚乱”为名,将整个皇宫围得铁桶一般。他一身甲胄,手持先帝之前赐予的调兵符节,目光如电,无人敢逆其锋芒。

同时,数位早已被周娥皇通过父亲暗中说服的重臣,以及军中一批迅速倒向赵匡胤的将领,纷纷出面,聚于朝堂之上。

“国不可一日无君!太子失德,不堪为主!如今内有忧患,外有强敌,当立贤明之主,以安社稷!”有人高声疾呼。

“赵将军匡胤,勇武仁德,屡立大功,乃天赐雄主,可承大统!”立刻有人附和。

“没错!近日金陵童谣皆传‘赵代李,天下平’!此乃天意!”

更有甚者,一位掌管司天监的老臣颤巍巍出列,言称昨夜观星,见帝星晦暗,而将星紫气大盛,直冲紫微垣,正是天命转移之兆!

一时间,“拥立赵将军”的呼声越来越高。那些原本忠于李氏或心存犹豫的官员,见皇宫已被控制,兵甲森然,又见太子那般疯癫模样,心知大势已去,为了身家性命,也纷纷跪倒在地。

一身孝服、被“请”到朝堂的李煜,看着眼前群臣跪拜新主的景象,看着赵匡胤那高大威严的身影,仿佛才从一场大梦中惊醒,却又陷入更大的荒诞和绝望之中。他张了张嘴,想吟诵一首词,却发现喉头哽咽,一个字也吐不出来,只有两行清泪无声滑落。

赵匡胤立于丹陛之下,目光扫过跪满殿宇的群臣,最终落在龙椅之上。他并未立刻上前,而是沉声道:“匡胤本一武夫,蒙先帝信重,焉敢有此非分之想?然则国事维艰,太子不堪重任,为江山社稷计,为黎民百姓计,胤……唯有勉为其难,暂摄国政,以待贤者!”

这番话,说得冠冕堂皇,既撇清了篡位嫌疑,又将主动权牢牢抓在手中。

“将军乃天命所归!请将军即皇帝位!”台下呼声更烈。

几番“推辞”后,赵匡胤终于在万众“拥戴”下,一步步走向那至高无上的宝座。

当他转身,面对群臣,接受山呼海啸般的跪拜时,目光却穿越重重宫殿,望向了周府的方向。

娥皇,你看到了吗?这江山,我拿到了。我们的孩子,将是这天下最尊贵的继承人!

**一个月后,新朝初立,百废待兴,但大局已定。**

赵匡胤(此时已改元建隆,是为宋太祖)力排众议,并未选择前朝旧宫室,而是将原周府隔壁的一处巨大宅邸扩建修缮,作为暂时的皇宫别苑,赐名“庆宁宫”,与周府仅一墙之隔。

是夜,庆宁宫一处布置得喜庆却不失雅致的殿宇内,红烛高燃。

周娥皇身着大红嫁衣,头戴凤冠,坐在榻边。这并非帝后大婚的正式典礼(因她尚在孝期,且身份敏感,正式册封需待日后),却是一场只属于他们二人的、心照不宣的仪式。

门被推开,赵匡胤同样一身红袍,带着一身酒气和新君的威严步入。他挥手屏退所有宫人,一步步走向他的新娘。

烛光下,她美得不可方物,比任何一幅他想象过的画面都要动人。他在她面前站定,深吸一口气,压下胸腔中澎湃的心潮,小心翼翼地伸出手,捧起她的脸,动作轻柔得仿佛对待稀世珍宝。

“娥皇……”他声音低沉,带着无尽的感慨和承诺,“这一世,我赵匡胤,绝不负你。”

周娥皇抬眼,望入他深邃的眼眸,那里面映着烛光,也映着她的身影。前世的背叛、痛苦、孤寂在这一刻彻底远去。她缓缓抬起手,覆盖在他粗粝的手背上。

“我知。”她轻声回应,眼中终于漾开一丝真切的笑意,如同冰雪初融,春花绽放。

红烛噼啪,罗帐轻垂。

这一夜,隔墙的周府寂然无声,曾经的南唐宫阙在夜色中沉默。而新的王朝,新的帝后,新的生命,正在这片历经沧桑的土地上,孕育着全新的希望和未来。

所有的遗憾,终将被弥补。所有的仇恨,终将归于尘土。

唯有紧握的双手,和彼此眼中坚定的光芒,预示着这条携手共赴的路,才刚刚开始。


  (https://www.24kkxs.cc/book/4245/4245403/44392038.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