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佟毓婉重生了3
她缠着阿玛,说年节下见那些小乞儿可怜,想捐些书本纸笔,办个临时义学,请个老秀才教他们认几个字,也算是积德行善。佟佳鸿升见女儿如此仁善,自是欣然应允,还夸她有心。
义学就设在离佟府不远的一个小祠堂里。佟毓婉“心血来潮”,非要亲自去瞧瞧。
她穿着簇新的大红羽缎斗篷,雪白的风毛衬得小脸如玉琢一般。祠堂里果然聚着七八个衣衫褴褛却洗得干净了些的孩子,正跟着老秀才咿咿呀呀地念《三字经》。
角落靠窗的位置,坐着一个沉默的男孩。
他换上了一件半旧但干净的棉袍,似乎是佟府下人捐的旧衣,头发也修剪过了,不再那么蓬乱。他背脊挺直,神情专注地看着桌上的书本,手指因为寒冷而有些发红,却紧紧地握着毛笔,一笔一划地跟着描红。
是周霆琛。
崔嬷嬷的“照顾”显然起了作用,至少让他能吃饱穿暖,并且来到了这里。
佟毓婉的心,像是被温水泡过一样,软得一塌糊涂。她没有立刻上前,只是站在门口,安静地看着他。
他似乎察觉到了视线,抬起头来。
四目相对。
他的眼睛还是那么黑,那么深,但里面的警惕和野性似乎褪去了一些,多了些别的东西,像是……一点点微光。
他认出了她。那个给他玉锁,叫他小心福根和自己父亲的小格格。
佟毓婉对他露出一个灿烂的、毫无阴霾的笑容,如同冬日暖阳。
周霆琛愣了一下,握着笔的手指微微收紧,随即有些不自然地低下头,继续描红,只是耳根处,似乎悄悄爬上了一抹极淡的红晕。
老秀才见到佟毓婉,连忙起身行礼。佟毓婉摆摆手,装作好奇地走到周霆琛身边,看着他纸上的字。
字迹有些稚嫩,却透着一股难得的筋骨和认真。
“你写得真好。”她小声说,语气真诚。
周霆琛没有抬头,睫毛颤了颤,低声道:“……不好。”
“真的很好,”佟毓婉坚持道,从自己的小荷包里掏出一块用漂亮糖纸包着的西洋巧克力,轻轻放在他的桌角,“这个给你吃,很甜的。”
说完,她不等他拒绝,就像只快乐的小蝴蝶,转身去看别的孩子了。
周霆琛盯着那块从未见过的、包装精美的糖果,久久没有动作。
接下来的日子,佟毓婉隔三差五就以查看义学进展的名义跑过来。有时带些点心,有时带些笔墨,分发给所有孩子,但总会“不经意”地,给周霆琛的那份稍微好一点,或者多一点。
她从不刻意接近他,只是远远地看着,或者在他看过来时,给他一个友好的微笑。
周霆琛从一开始的沉默戒备,到后来会微微点头回应,再到偶尔,在她放下东西时,会极快极轻地说一声“谢谢”。
他的变化是细微的,但佟毓婉看得分明。他脸上渐渐有了些肉,脸色不再那么青白,眼神里的光也越来越亮。他学东西极快,老秀才经常夸他。
时机渐渐成熟。
这一日,祠堂里放了学,孩子们都跑光了。周霆琛收拾好东西,最后一个走出来。
佟毓婉等在门口,见他出来,走上前去。
“周霆琛。”她第一次连名带姓地叫他。
他停住脚步,看着她,眼神里带着询问。
雪花静静飘落,落在两人的头发和肩头。
佟毓婉从怀里取出一个厚实的、绣着平安纹样的锦囊,递给他:“这个给你。”
周霆琛没有接,只是看着她。
“里面有些银元,还有一张地址。”佟毓婉语气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认真,“你父亲……恐怕时日无多了。等他去了,周家那些远房亲戚,未必容得下你。你拿着这些,离开这里。去南城豆腐巷找一位姓白的师傅,他是个银匠,手艺很好,我阿玛都说好。你告诉他,是佟家格格让你去的,请他收你为徒,学一门安身立命的手艺。”
她顿了顿,看着他那双骤然深邃起来的眼睛,一字一句道:“你有天赋,不该被埋没。别问我是怎么知道的,也别说不要。这不是施舍,是……投资。我看好你,周霆琛。等你学成了,出息了,要还我的。”
寒风卷着雪粒,吹过寂静的巷口。
周霆琛紧紧盯着眼前的小格格,她的话,像重锤,一字字敲在他心上。父亲病重……亲戚不容……这些他并非完全没有预感,但从她口中如此清晰地说出,带着一种冰冷的现实感。而那条她指出的路,却又带着一种意想不到的……温暖和力量。
她什么都知道了?她为什么帮他?
锦囊沉甸甸的,不止是银元的重量。
他沉默了许久许久,久到佟毓婉以为他还是会拒绝。
终于,他伸出手,接过了那个锦囊。指尖不可避免地触碰到她温热的手心,两人都微微颤了一下。
“为什么?”他声音沙哑地问出了心底最大的疑惑。
佟毓婉看着他,雪花落在她长长的睫毛上,晶莹剔透。她忽然笑了笑,那笑容里带着一种超越年龄的复杂情绪,轻声道:“大概是因为……我看不得明珠蒙尘吧。”
“记住,周霆琛,”她收敛笑容,神色变得极其郑重,“好好学手艺,干干净净做人。别辜负……也别让我失望。”
说完,她转身离开,红色的斗篷在雪地中渐行渐远,像一团灼灼的火焰,烙印在他黑沉的眼底。
周霆琛紧紧攥着那个锦囊,指节泛白。他看着她消失的方向,又低头看看手中的锦囊,胸口剧烈起伏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汹涌澎湃的情绪几乎要冲破胸膛。
他的人生,似乎从遇到她的那一刻起,就彻底偏离了原本漆黑绝望的轨道,指向了一个未知却……隐隐透着光的方向。
几天后,周鸣昌果然“病逝”了。
周家的远房亲戚们如同闻到腥味的秃鹫,蜂拥而至,瓜分那所剩无几的家产,果然没人愿意搭理周霆琛这个“拖油瓶”。
而周霆琛,在那个雪夜之后,便带着那个锦囊,悄无声息地离开了周家,按照地址,找到了南城豆腐巷的白银匠。
无人注意他的离去。
冬去春来,义学结束了。佟毓婉再也没有在后巷或祠堂见过那个沉默倔强的男孩。
但她知道,他正在城市的另一个角落,沿着她亲手铺就的路,一步步地,走向一个全新的、充满希望的未来。
她耐心地等待着,如同一个最老练的猎手,也如同一个最虔诚的园丁,等待着她精心救赎的幼苗,长成参天大树。
而她并不知道,在那条她希望他走的路上,少年周霆琛将那个绣着平安纹样的锦囊贴身藏好,在白师傅的严厉教导下,将所有的精力都投入了学习手艺之中。熄灯之后,在昏暗的油灯下,他会拿出那枚依旧温润的羊脂白玉锁,久久摩挲,眼神幽深而坚定。
那个雪地里红衣少女的身影和话语,成了支撑他全部野心的唯一信念。
不能辜负。
绝不能让她失望。
(https://www.24kkxs.cc/book/4245/4245403/44392035.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