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综影视:白浅被挖眼前觉醒记忆了 > 第1章 包惜弱的重生救子之路1

第1章 包惜弱的重生救子之路1


>包惜弱再睁眼竟回到王府初孕时。

>这一次她毫不犹豫收敛柔弱,亲自严教杨康文武之道。

>同时又对完颜洪烈温柔小意,如愿生下娇女完颜蓉,全了他一世痴情。

>暗地里她却早布杀机——丘处机必须死,全真教必须灭,杨铁心也休想活到认亲日!

>然而当蒙古铁骑终于南下,看着执迷不悟的完颜洪烈,包惜弱果断携家带口——

>王爷既不惜命,臣妾只好亲自为您收尸了…

>一家四口转瞬隐入大理烟云,只是身后却追来个懵懂俊美的少年:“奶奶,他们都说我叫杨过?”

>包惜弱回眸轻笑:“不,你叫完颜过。”

慈悲如何成了原罪

(包惜弱手指轻抚牛家村茅屋的窗棂,风雪声在耳畔呼啸)

那晚的铁哥醉得太沉了……雪地里那人的血染红了锦袍上的金国纹样,我怎会不知危险?可他的呻吟像受伤的雀儿般揪着我的心。我总以为见死不救才是罪过,却忘了这乱世里慈悲也要分敌友——若时光倒流,我是否还敢掀开那扇门?怕仍是会的。这双手救过太多蝼蚁飞鸟,早被“惜弱”二字捆成了傀儡。

(铜盆里炭火噼啪爆响,惊得怀中康儿抽泣)

后来才懂,完颜洪烈看我的眼神,与我看檐下冻僵的麻雀并无不同。他说的“报恩”,原是猛兽对猎物最耐心的圈养。而我竟信了那些“颜烈遭劫”的谎话,甚至暗自庆幸有人替我扛起这破碎的人生……多可笑啊,我连戳穿谎言的勇气都化作了眼泪。

------

茅屋是我的遮羞布

(指尖划过杨铁心的旧铁枪,枪尖锈痕斑驳)

王爷允我在王府复刻牛家村,人人都夸他情深义重。可那茅草屋顶下藏的哪里是贞烈?分明是我懦弱的遮羞布!在这里,我既能穿着粗布衣扮演杨门烈妇,又能让康儿唤完颜洪烈“王”——连我自己都分不清,对铁哥的思念究竟还剩几分真?或许我只是需要这出戏,好骗自己未曾背叛过往。

(镜中贵妇的珠钗刺痛双眼)

康儿总问我为何不许他穿汉服习汉礼。我不敢说……怕他知晓生父是谁便会离我而去,更怕王爷收回这锦衣玉食的牢笼。有时瞧他骄纵的模样,竟恍惚觉得这样也好——若他永远当个金国小王爷,至少不必如我这般在忠义情爱间撕扯。

------

重逢的刀刃:懦弱者连死都犹豫

(铁枪庙寒风灌入袖口,像极了牛家村那夜)

十八年后重见铁哥,他眼里的光刺得我浑身发颤。原来他从未死去,原来我半生的“守节”全是笑话!完颜洪烈拔剑时我本该扑向铁哥,可双腿却钉在原地——我怕刀剑无眼伤了康儿,更怕王爷倒下的瞬间,我连这虚假的尊荣都保不住。

(短剑抵住咽喉时反而笑了)

最终选择殉情,不过是想给所有人留个“贞烈”的体面。铁哥的血烫在我手上时,才惊觉这一生从未真正抉择过:救人是因不忍看人死,嫁人是因无处可去,宠康儿是因怕他恨我……连此刻自刎,也不过是懦弱者最后的逃避。若真有来世,盼能做回李萍姐姐那样的母亲——她的善良带着钢刃,而我的慈悲终成穿心箭。

---

指尖下的紫檀木小弓还带着若有似无的漆味,冰凉地硌着指腹。窗外是北地深春料峭的风,卷过王府庭院的玉兰树,发出沙沙的轻响。

包惜弱坐在窗下,身上是触感滑腻的苏绣锦袍,领口袖边镶着细软的风毛。她低着头,视线落在自己平坦依旧的小腹,久久未动。

那里还没有任何起伏,但她知道,康儿就在其中。

她的康儿。那个最终身败名裂、惨死铁枪庙的康儿。

胸腔里那颗心猛地一缩,尖锐的痛楚毒刺般窜遍四肢百骸,几乎让她喘不上气。前世咽下最后一口气时,那无边无际的悔恨与绝望如同跗骨之蛆,啃噬了她整整一世。

完颜洪烈…杨铁心…丘处机…一个个名字从心头碾过,留下冰冷刻痕。

若不是他们…

“娘亲?”一道清脆的童音自身侧响起,带着几分小心翼翼的试探。

包惜弱骤然回神,眼底所有翻腾的情绪在刹那间收敛得干干净净,只余下一片温软的慈晖。她转过头,看向不知何时跑进来的小男孩。

约莫四五岁的年纪,穿着簇新的宝蓝小袄,头戴貂毛暖帽,粉雕玉琢的一张脸,眉眼间已能看出日后俊美的轮廓,正是幼年的杨康。

不,现在他是大金国六王爷完颜洪烈的嫡子,完颜康。

“康儿,怎么了?”包惜弱伸出手,将他揽到身边,指尖拂过他暖烘烘的脸蛋。真实的触感让她眼眶微热。

“娘亲你看这个!”小完颜康献宝似的举起手里一只草编的蚱蜢,编得歪歪扭扭,却活灵活现,“是宫里新来的小太监给我编的,他说他老家的小孩都会玩这个。”

包惜弱接过那只草蚱蜢,指尖摩挲着粗糙的草茎,心下一片冷然。这王府里,总是有太多人变着法儿地哄小王爷开心,玩物丧志。

她微微一笑,笑容却不及眼底:“编得真好。康儿喜欢?”

“喜欢!”小家伙用力点头,眼睛亮晶晶的。

“那康儿可知,这编蚱蜢的草,若是用对了力道,能勒断人的喉咙?”包惜弱的语气依旧温和,甚至带着点循循善诱的笑意。

小完颜康愣住了,黑白分明的大眼睛里满是茫然,捏着草蚱蜢的手指无意识地收紧。

包惜弱拿回那只蚱蜢,指尖在草茎的边缘轻轻一划:“你看,这东西看似柔弱,实则锋利。就像人,康儿,光鲜的皮囊底下,藏着的是利刃还是草包,得亲手去试,用眼睛去看,用心去想,才分得清。”

她将蚱蜢放在儿子的小手里,合上他的手指:“喜欢玩可以,但莫要只把它当玩意儿。这府里府外送来的东西,入口的,近身的,都要让嬷嬷仔细查验过,明白吗?”

小完颜康似懂非懂,但母亲眼中那种他从未见过的、沉静又锐利的光让他下意识地挺直了背脊,点了点头:“康儿记住了。”

“真乖。”包惜弱抚了抚他的头,声音放得更柔,“今日的字练了吗?先生教的诗文可背熟了?”

“练了五张大字,诗也会背了!”孩子终究是孩子,立刻被转移了注意力,急着表功。

“去拿来给娘亲看看。”

看着儿子哒哒哒跑开的背影,包惜弱脸上的笑意一点点淡去,最终化为一片冰冷的决心。

这一世,她绝不会再让她的康儿重蹈覆辙。文武双全,明辨是非,洞悉人心,他该有的,一样都不能少。而那些会挡他路、害他命的人…一个也别想活。

脚步声自身后响起,沉稳而熟悉。

包惜弱没有立刻回头。她只是微微垂下眼睫,再抬起时,眸中已漾起一层恰到好处的、温柔似水的光,唇角牵起柔婉的弧度,这才转过身。

完颜洪烈一身朝服还未换下,显然是刚回府便径直来了这里。他身量高大,容貌俊伟,虽已入中年,却更添沉稳威仪,此刻看着她的眼神,是毫不掩饰的浓情与满足。

“惜弱,”他几步上前,握住她微凉的手,剑眉微蹙,“手这样凉,可是窗边风大?这些奴婢越发不当心了。”话是对着外面说的,语气已带了薄责。

“不怪她们,”包惜弱顺势依进他怀里,声音软糯,带着依赖,“是妾身自己想看看景致。王爷今日下朝倒早。”

温香软玉在怀,完颜洪烈神色瞬间缓和,揽住她的肩,目光落在她小腹时,更是柔得能滴出水来:“惦记着你,便早些回来了。今日身子可好?咱们的孩儿没闹你吧?”

“好得很,乖觉得很。”包惜弱仰起脸笑,指尖轻轻揪着他朝服上冰凉的刺绣蟒纹,“倒是王爷,瞧着像是有喜事?”

完颜洪烈朗声笑起来,扶着她一同在软榻上坐下:“真是什么都瞒不过你。今日朝上,父皇夸赞康儿进益快,小小年纪,应对已有章法,还赏了副小金弓。”他语气中是全然的骄傲,“都是你教得好。”

“是王爷的种好,康儿自己也争气。”包惜弱谦逊一句,眼波流转间,似有若无地掠过一丝几不可察的讥诮,快得如同错觉。她替他斟了杯热茶,状若无意地道:“说起来,前几日听人提起,终南山那边,似乎有些全真教的道人不太安分,四处宣扬些…不合时宜的言论。”

完颜洪烈接过茶盏,眉头不易察觉地皱了一下:“不过些方外之人,故弄玄虚,妄议朝政,成不了气候。”

“妾身一介妇人,原也不懂这些。”包惜弱轻轻靠在他肩头,声音愈发低柔,气息呵在他颈侧,“只是想着,他们那般能耐,既能治病救人,又能飞檐走壁的,若被有心人利用,或是…将来在康儿面前说些不三不四的话,总是不美。王爷如今圣眷正浓,不知多少双眼睛盯着,还是…稳妥些好。”

她抬起眼,眸光水润,带着全然的信任与倚仗,仿佛只是随口一提,将决断权全然交予他。

完颜洪烈低头看着她依恋的模样,心头一热,揽着她的手臂收紧了些。他沉吟片刻,眼底掠过一丝阴鸷:“你说得是。那些江湖人,仗着有些微末技艺,便不识抬举。尤其是那个丘处机…”他冷哼一声,“本王迟早让他知道,什么是天威难犯。”

包惜弱在他看不见的角度,唇角极轻微地勾了一下,复又埋首在他胸前,软语温存:“王爷心中有数便好。妾身只是怕…怕极了任何一点可能的闪失,伤到王爷,伤到康儿…”

“莫怕,”完颜洪烈最受不住她这般柔弱担忧的情态,连忙安抚,“有本王在,谁也伤不了你们母子分毫。”他顿了顿,语气斩钉截铁,“那些碍眼的,清理了便是。”

正说着,小完颜康捧着写得密密麻麻的宣纸,兴冲冲地跑了进来:“父王!娘亲!你们看!”

完颜洪烈一把将儿子抱起,放在膝上,仔细看着那些虽稚嫩却已见筋骨的字迹,龙心大悦,连声夸赞。

包惜弱坐在一旁,含笑看着这父子天伦的温馨画面,眼神慈爱,指尖却轻轻抚过依旧平坦的小腹。

这里,很快就会有一个女儿。一个彻底绑住完颜洪烈,全了他一世痴念的女儿。

完颜蓉。她连名字都想好了。

至于那个注定会来认亲的男人…包惜弱眼底掠过一丝冰冷的厉色。

杨铁心。

他最好,永远都不要再出现。若他非要来…那临死前,她一定会让他知道,他前世的儿子,曾经过得有多可怜。

还有穆念慈…那孩子倒是个痴的。接来陪在康儿身边也好。

窗外天色渐暗,侍女悄无声息地进来掌灯。

暖黄的光晕笼罩着一家三口,其乐融融,富贵安然。

包惜弱的侧影在灯下显得格外柔美静好。

只是那低垂的眼睫下,目光却幽深得映不出半点光亮。

包惜弱在中的悲剧结局,是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既源于其性格弱点与社会环境的冲突,也因命运的无情捉弄。

------

一、性格软弱与道德困境的自我撕裂

1.  伪善的“惜弱”本质

包惜弱以“怜惜弱小”得名,但其善良具有选择性:她不忍杀自养鸡鸭,却默许购买市集禽畜食用;明知完颜洪烈“非好人”仍施救,本质是满足自我道德优越感,而非真正的慈悲。这种矛盾导致她救下金国王子,间接引发牛家村惨案,丈夫流亡、郭啸天惨死。

2.  被动依附的生存逻辑

被完颜洪烈设计掳走后,她以“无处容身”“需抚养遗腹子”为由接受王妃身份,实则是对现实的妥协。在王府复刻牛家村旧居、保留铁枪等行为,表面是“念旧”,实为自我欺骗的仪式感,掩盖其无力反抗的软弱。

------

二、南宋礼教压迫下的绝路

1.  程朱理学的窒息枷锁

南宋时期“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观念盛行,女性再嫁被视为失节。包惜弱作为金国王妃却与“亡夫”重逢,面临“不贞不烈”的舆论审判。李清照因改嫁遭诋毁的前例(见),预示她若苟活将承受更猛烈的道德绞杀。

2.  殉情:唯一被认可的出路

当杨铁心自尽后,她选择短剑刺胸的惨烈死法,实则是向理学社会递交的“贞节证明书”。唯有如此,才能换取“殉夫就义,甚是可敬”的死后评价(原著语)。

------

三、母性救赎的彻底幻灭

1.  为子牺牲的徒劳

她委身完颜洪烈的核心动机是保全杨康,甚至幻想在王府环境中将其培养成“善良正直之人”。但杨康贪恋权贵、拒认生父的背叛,摧毁心理支柱。

2.  以死为谏的绝望

与杨铁心双双自尽,是对杨康的终极警示——用鲜血揭露其身世,逼其直面伦理选择。可惜杨康仍执迷不悟,使她的牺牲沦为悲剧注脚。

------

四、身份认同的永恒撕裂

1.  宋人王妃的双重枷锁

作为南宋汉人却成金国王妃,民族立场上她始终被斥为“叛国者”;情感上又因怀念前夫被完颜洪烈暗中忌惮。茅屋怀旧的象征性抵抗,实则是无力调和身份矛盾的逃避。

2.  爱情与现实的不可调和

她对杨铁心有旧情,却依赖完颜洪烈提供的优渥生活。重逢杨铁心后,既无法回归清贫的江湖生活,又无法继续心安理得做王妃,死亡成为唯一解脱。

------

五、命运齿轮的残酷啮合

1.  救错一人,倾覆两族

救完颜洪烈是悲剧的起点,而这一选择源于她“见伤必救”的盲目善心。金庸借此揭示“救恶即杀善”的哲学命题。

2.  与李萍的镜像对照

同为乱世母亲,李萍雪地产子、教子成侠,最后自尽全节;包惜弱却因软弱步步沉沦。二人结局的云泥之别,凸显性格决定命运的必然性。

------

包惜弱之死是金庸先生对“伪善软弱”的尖锐批判,也是南宋女性在理学桎梏下生存困境的缩影。她的名字“惜弱”成为绝妙反讽——惜弱之人终为“弱”所噬,唯有刚韧如李萍者,能在乱世守住灵魂的完整。


  (https://www.24kkxs.cc/book/4245/4245403/44391977.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