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综影视:白浅被挖眼前觉醒记忆了 > 第19章 宜修重生修了无情道19

第19章 宜修重生修了无情道19


紫禁城的日晷影子转了又转,将漫长的岁月无声地刻入冰冷的金砖地面。雍正十三年,来得似乎比想象中更早一些。

养心殿内的奏折依旧堆积如山,只是批阅它们的那只手,已不复当年的稳健,偶尔会带上一丝难以抑制的微颤。胤禛坐在龙椅上,背脊依旧挺直,但眉眼间的沟壑已深如刀刻,鬓边早已霜白尽染。常年的殚精竭虑、刻薄寡恩,以及对那片永远无法融化的冰原的绝望凝视,早已将他的精气神耗损殆尽。

唯有那双眼睛,在看向御座下那个日益沉稳的青年时,才会流露出些许不易察觉的、属于“人”的温度。

弘晖已长成挺拔的青年,容貌继承了其母的清俊,眉宇间却蕴着其父的冷峻与深沉。他安静地立在丹陛之下,听着父皇偶尔就政务发出的、沙哑却依旧锐利的垂询,对答如流,见解精辟,已隐隐有储君之风。

胤禛看着他,心中是复杂的。这个孩子,是他强求来的,是扎在那人心口的一根刺,也是他在这冰冷世间唯一的、有温度的牵绊。他几乎是手把手地教导他,从帝王心术到为君之道,倾囊相授,严厉更胜从前对待任何一位臣工。他将自己未能从“她”那里得到的、甚至未能给予“她”的情感,悉数投注在了这个孩子身上。

而弘晖,也从未让他失望。他聪慧、克制、勤勉,完美得不像一个孩子,甚至……不像一个正常人。他对其母后的态度,恭敬有余,亲近全无,仿佛那真的只是一位需要敬奉的、泥塑木雕的神像。这种异常的成熟与冷静,时常让胤禛在欣慰之余,感到一丝难以言喻的寒意。

这孩子,像他,也像……她。

是日,处理完繁重的政务,殿内只剩下父子二人。夕阳的光晖透过窗棂,将胤禛的身影拉得细长而孤寂。

他剧烈地咳嗽了一阵,用明黄的帕子掩住口,放下时,帕子一角染上了一抹刺目的暗红。他面不改色地将帕子攥入掌心,抬眼看着眼前风华正茂的儿子。

“弘晖,”他的声音带着久病的沙哑,却异常平静,“朕累了。”

弘晖垂眸:“父皇保重龙体,国事虽重,亦需静养。”

胤禛缓缓摇了摇头,目光投向殿外那片被宫墙切割的天空,仿佛能穿透重重殿宇,看到西郊那座早已备下的、却从未能迎入真正主人的园子。

“朕欲传位于你。”他说得极其平淡,如同在决定明日是否要下雨。

弘晖猛地抬头,眼中终于闪过一丝愕然,但很快便收敛下去,跪倒在地:“儿臣年幼德薄,不敢受此重任!父皇正当年富……”

“朕意已决。”胤禛打断他,语气是不容置疑的疲惫与决绝,“朕会下旨,命怡亲王胤祥、大学士张廷玉、鄂尔泰等人为辅政大臣。你……好自为之。”

他没有给弘晖再推拒的机会。他太了解自己的身体,已是强弩之末。他要在自己还能掌控全局的时候,为这个孩子,也为这个他一手打造的、冰冷却高效的帝国,铺好最后的路。

禅位大典并未如常人想象那般隆重。胤禛厌烦了一切虚礼,一切于他而言,都不过是过眼云烟。他几乎是迫不及待地,将那份沉重得能压垮人的玉玺,交到了弘晖——新帝乾隆的手中。

看着儿子穿上那身明黄龙袍,接受百官朝拜,胤禛心中没有多少江山托付的感慨,只有一种巨大的、近乎虚脱的……轻松。

终于,可以放下了。

他终于可以,去完成那件盘桓在他心底数十年、近乎执念的事情了。

圆明园,九州清晏。

这里比紫禁城更开阔,也更寂静。湖光山色,亭台楼阁,精心布置,却依旧驱不散那股无处不在的、属于帝王的孤寂与冷清。

一辆不起眼的青呢马车,在一个薄雾弥漫的清晨,悄无声息地驶入了这座闻名天下的皇家园林。没有仪仗,没有喧哗。

胤禛先下了车,他换上了一身藏蓝色的常服,依旧清瘦,却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连脚步都略显虚浮。他没有回头,只是伸出了一只手。

车帘微动,一只素白得几乎透明的手,轻轻搭在了他的手腕上。指尖冰凉的温度,透过薄薄的衣料,瞬间刺入他早已不再年轻的血脉。

宜修弯身走了出来。

她依旧穿着最简单素净的衣裙,墨发如云,只用一根玉簪松松绾住。数十年的光阴似乎独独赦免了她,未曾在她脸上留下任何痕迹,反而将那份清丽绝尘淬炼得愈发极致,也愈发……不似凡人。她周身笼罩着一层淡淡的寒雾,眼神空茫地望着这片陌生的山水,无喜无悲。

胤禛小心翼翼地扶着她,如同捧着世间最易碎也最珍贵的琉璃。他引着她,走向早已准备好的、临湖最清净的一处殿宇。

“往后,我们就住在这里。”他低声说,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希冀,尽管他知道这希冀多么可笑。

宜修没有回应,她的目光掠过波光粼粼的湖面,落在远处一株枯荷上,久久未动。

胤禛眼底的光,一点点黯了下去。他不再说话,只是默默地陪她站着。

自此,九州清晏成了他们最后的囚笼与……栖息地。

胤禛彻底放下了所有朝政,他每日最大的“政务”,便是陪着宜修。她静坐,他便在不远处看着书,或是处理些无关紧要的私人收藏。她偶尔在园中散步,他便默默跟在身后几步远的地方,如同一个最忠实的影子。

他不再试图和她说话,不再有任何亲密的举动。他只是那样看着,用目光贪婪地描摹着她的身影,仿佛要将这最后的时光,死死地刻进灵魂里,带去下一世。

他衰老得很快。卸下了权力的重负,那被强行压抑的病痛便如同决堤的洪水,迅速淹没了他。咳嗽日益剧烈,咯血的次数越来越多,但他拒绝任何太医的诊治,只是强撑着,日复一日地守着她。

宜修对此视若无睹。她依旧沉溺在自己的修行世界里。圆明园的灵气似乎比紫禁城更充裕些,她的修为在这片寂静山水间,似乎又有了些许精进。只是那灵台深处的裂隙,依旧需要时时镇压。

她偶尔会坐在湖边,看着水中自己冰雪般的倒影,一坐便是一整天。胤禛就坐在不远处的亭子里,裹着厚厚的裘皮,同样一动不动地看着她。

他们之间,隔着一片湖,隔着一生的爱恨痴缠,隔着永远也无法跨越的、无形的万丈寒渊。

岁月无声流淌。

终于,在一个秋风萧瑟的午后,胤禛知道自己大限已至。

他没有惊动任何人,只是让苏培盛扶着他,最后一次,走到了宜修终日静坐的湖边。

她正对着满湖残荷,背影单薄得仿佛随时会随风化去。

胤禛推开苏培盛,示意他退远。他自己扶着冰冷的湖石,极其缓慢地、艰难地,走到她身后不远处。

他剧烈地喘息着,每一次呼吸都带着破风箱般的嗬嗬声,胸口痛得如同被碾碎。他看着她,用尽最后一丝力气,贪婪地看着那片他追逐了一生、却从未真正触碰到的冰雪。

“宜修……”他开口,声音微弱得几乎被风吹散,“这一世……是朕……对不住你……”

没有回应。只有秋风卷落叶子的沙沙声。

他并不意外,只是艰难地扯出一个苦涩的笑容,继续断断续续地说道:“若有来世……朕……不再强求了……”

“只求……只求你能……看我一眼……”

“哪怕……一眼……”

他的声音越来越低,最终湮灭在喉咙里。支撑身体的力量骤然消失,他沿着湖石,缓缓滑倒在地,眼睛却依旧死死望着那个方向,望着那个始终未曾回头的、冰冷的背影。

目光里,是穷尽一生的痴妄,是无边无际的悔恨,是至死方休的……绝望爱恋。

最后一点意识消散前,他似乎看到,一直静坐的宜修,极其轻微地、几不可查地……动了一下指尖。

是错觉吧……

他想着,彻底闭上了眼睛。嘴角却残留着一丝极其微弱的、仿佛得偿所愿的弧度。

陛下,崩。

远处的苏培盛发出一声压抑的悲鸣,跪倒在地。

几乎在同一时刻,一直静坐的宜修,缓缓地、缓缓地睁开了眼睛。

她依旧没有回头。

只是望着眼前枯败的荷塘,良久,用一种轻得仿佛叹息、却又冰冷得没有任何情绪的声音,轻轻说了一句:

“尘缘已了。”

“该上路了。”

风过,吹皱一池寒水,也吹散了那最后一点人间帝王的执念。


  (https://www.24kkxs.cc/book/4245/4245403/44391808.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