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赵合德重生(完番)
傅瑶的死如同一个微弱的信号,并未在未央宫掀起预期般的巨浪,反而被一种更庞大的、由帝王痴爱筑起的无形壁垒悄然吸收、湮灭。刘骜对赵合德的宠爱,历经风波,非但未减,反而愈发深沉入骨,近乎成为一种不容置疑的信仰。
赵合德洞悉并牢牢掌控着这份痴迷。她不再仅仅是美色惑主的宠妃,而是真正意义上掌控后宫、影响前朝的“无冕之后”。她利用系统的辅助,持续以温养之物调理刘骜的身体,使他虽沉溺柔情,却并未如前世般虚耗殆尽,反而维持着一种奇异的平衡——精力足以处理朝政,但所有的情感寄托和欲望核心,始终牢牢系于她一身。
对于朝堂上关于立储的暗流,她采取了更高明的手段。她不再急于推动自己的儿子,反而以“皇长子敦厚仁孝”、“皇子们年幼,当以读书健体为重”为由,屡屡劝阻刘骜过早议储,姿态做得十足漂亮,既安抚了部分守旧大臣,又彰显了“慈母”胸怀,让刘骜愈发觉得她识大体、顾大局,心中那份立刘健为太子的念头反而因此更加坚定。
皇长子刘歆在她的“精心”抚养和刻意引导下,性子愈发温吞寡言,虽无过错,却也毫无亮眼之处,在耀眼活泼的双生子对比下,渐渐淡出了刘骜的视线中心。赵合德彻底掌控了他的教育环境,将其培养成了一个恭顺、甚至有些依赖“母后”的皇子,绝无威胁。
而那位曾掀起波澜的大司马王音,在帝王的冷落与猜忌、以及赵合德时不时的暗中敲打下,渐渐失了权势,最终郁郁病逝。王家外戚的威胁,也随之大幅削弱。
时机渐渐成熟。
在刘健与刘兴五岁生辰那日,于盛大的宫宴之上,刘骜看着聪慧伶俐、举止大方的次子刘健,越看越喜,爱屋及乌之心达到顶点。他竟当着文武百官、宗室命妇的面,执起赵合德的手,朗声宣布:“昭仪赵氏,柔嘉淑慎,克娴内则,抚育皇子,功在社稷。朕承天命,册封赵氏为皇后,正位中宫,母仪天下!”
旨意一下,满场皆静,旋即响起一片山呼海啸般的贺喜之声。虽有少数人心中暗叹于陛下对这赵氏姐妹的偏爱竟至如此地步(赵飞燕虽废,其妹却登上后位),但无人敢在此时触怒龙颜。强大的君权与帝王毫无保留的偏爱,碾压了一切潜在的反对声音。
赵合德,终于登上了她梦寐以求的后位。椒房殿迎来了它真正的主人。
册封典礼极尽隆重奢华。凤冠霞帔的赵合德,接受百官朝拜,风光无限。她看着台下匍匐的众人,看着身边满眼痴迷与骄傲的刘骜,看着健康活泼的儿子们,心中充满了掌控一切的满足感。
至于她那早已被遗忘在远条馆深处的姐姐赵飞燕,在得知妹妹正式册封为后的消息后,最后一丝精神也彻底崩溃。她在一个寒冷的冬夜,悄无声息地病逝于冷寂的宫苑中,至死未能再见那个她牵挂半生的男人一面,也未能得到妹妹的半丝垂怜。赵合德以婕妤之礼安葬了她,未起任何波澜,仿佛只是拂去了一粒尘埃。
岁月流转,刘骜在赵合德(及系统)的精心养护下,并未重蹈前世暴毙的覆辙,虽不算长寿,却也平安度过了中年。皇长子刘歆成年后,被封为恭王,迁往封地,一生安分守己,对“母后”赵合德敬畏有加。
而赵合德所出的皇次子刘健,果如其名,健康聪慧,文武兼修,在父母(尤其是父亲)的极度宠爱和精心培养下,顺理成章地被立为太子。嫡子身份,尊贵无比,无人再可质疑。
刘骜晚年,放心地将国事逐步交予日渐成熟的太子刘健,自己则更多陪伴在赵合德身边。两人虽不复年少时的激情炽热,却有一种历经岁月沉淀后的、基于绝对依赖与掌控的奇特温情。
最终,刘骜在一日午后,于椒房殿内,安详地枕在赵合德膝上溘然长逝,面容平静,仿佛只是沉睡。他至死,都未曾对枕边人有过半分怀疑,全心全意地溺爱了她一生。
赵合德垂眸看着怀中已然冰冷的帝王,心中并无太多悲伤,只有一种尘埃落定的平静。她利用了他一生,也或许,在他那盲目至极的爱里,她也曾攫取过一丝真实的温暖。
太子刘健顺利继位,尊赵合德为皇太后,极尽孝道。她以太后的身份,依旧保持着对朝政的微妙影响力,直至晚年。
这一世,她未曾让出后位,未曾失去儿子,未曾落得身死名裂的下场。她踏着敌人的尸骨、利用着帝王的痴心、背负着姐姐的性命,最终登上了权力的顶峰,护着自己的血脉,享尽了荣华与尊崇。
未央宫的长乐钟声悠扬,诉说着永不落幕的富贵与权势。而椒房殿内,那位历经两世、机关算尽的女子,终于在她亲手编织的、以爱为名的牢笼里,得偿所愿,长乐未央。
番外:椒房深梦
新帝登基已有数载,国泰民安,史称“元延之治”。年轻的皇帝刘健勤政贤明,颇有其祖遗风,然每遇重大决策,仍常于退朝后,趋步前往长乐宫,恭敬请示于太后赵合德。
长乐宫,椒房殿。
岁月似乎格外优待于此间的主人。已为太后的赵合德,身着玄纁深衣,发髻高绾,缀以凤凰金簪,仪态雍容华贵,眉眼间沉淀着经年累积的威仪与沉静,昔日的妖娆媚态已化为深不可测的威压。她斜倚在凤榻上,听着皇帝儿子禀报朝务,偶尔颔首,或提出一两句切中要害的提点,声音平稳,不容置疑。
刘健禀报完毕,见母后面露些许疲色,便恭敬告退,嘱咐宫人好好伺候。
殿内重归宁静,檀香袅袅。
赵合德挥退左右,独自一人缓步走到窗边。窗外春光正好,庭中一株垂丝海棠开得如火如荼,一如许多年前,她初入昭阳殿时的景象。
时光荏苒,故人皆已作古。王政君晚年潜心礼佛,早已病逝;班婕妤病故于永巷;许皇后、傅瑶、姐姐飞燕……那些曾与她争斗、算计、纠缠的名字,都早已湮灭在岁月的尘埃里。如今,她是这未央宫中最尊贵的女人,天下最有权势的太后。
她得到了她想要的一切。后位、权力、儿子的江山、世人的敬畏。
她缓缓抬手,指尖划过窗棂,触感微凉。系统面板早已在许多年前完成了所有任务后悄然消失,仿佛从未存在过。那些积分、奖励、危机预警,都成了遥远模糊的记忆。她如今所依仗的,是自己几十年宫斗淬炼出的心机和手腕,以及皇帝儿子绝对的孝心与依赖。
无人敢忤逆她,无人敢质疑她。她的一句话,可以决定无数人的命运。
可是,在这极致的尊荣与寂静的深宫里,她偶尔会从繁华梦中惊醒,心底掠过一丝难以言喻的空茫。
她时常会想起刘骜。
那个男人,愚蠢、昏聩、盲目地爱了她一生,为了她可以罔顾一切,最终安然死在她的怀中。他给予她的,是毫无保留、不容置疑、甚至扭曲畸形的爱,也是她通往权力之巅最坚实的阶梯。
利用他,算计他,操控他……她做得得心应手,从未犹豫。可为何,在他死后这么多年,她反而会越来越多地想起他看着她时,那纯粹炽热、毫无杂质的眼神?想起他像个毛头小子一样,兴奋地举着儿子转圈;想起他哪怕处理朝政再累,也会记得她随口提过想吃的点心;想起他临终前,握着她的手,含糊不清地说:“合德……别怕……有朕在……”
赵合德闭上眼,深吸了一口气,将那丝不合时宜的情绪压下。
她是胜利者。不需要这些无用的感伤。
忽然,一阵欢快的嬉笑声由远及近。两名七八岁左右的粉雕玉琢的孩童,穿着锦缎小袍,如同两只快乐的小雀儿,蹦蹦跳跳地跑进殿来,身后跟着一脸无奈的乳母嬷嬷。
“皇祖母!皇祖母!”两个孩子扑到她身边,叽叽喳喳地举着手里的纸鸢,“孙儿和弟弟做的!好看吗?”
这是刘健的一双嫡子,她的皇孙。孩子们天真烂漫,丝毫不惧这位威仪深重的祖母,反而因她的宠爱而格外亲近她。
赵合德冰冷的神色瞬间融化,弯下腰,接过那粗糙却充满童趣的纸鸢,脸上露出了真切的笑容:“好看,皇祖母的孙儿做的,最好看。”
她抱着两个孙儿,走到殿外阳光下的庭院中,看着他们奔跑着放飞纸鸢。那鲜活的、充满生气的模样,恍惚间,与记忆中刘健、刘兴幼时的身影重叠。
那一刻,深宫的寂寥仿佛被驱散了许多。
她站在廊下,看着蓝天中高飞的风筝,看着追逐嬉笑的孙儿,看着这偌大的、尽在掌握的未央宫。
或许,这就是她穷尽一生、算计一切所得到的最终意义。
护住了自己的血脉,看着它开枝散叶,绵延下去。
至于那些逝去的、被利用的、被牺牲的……都不过是通往这“长乐未央”终局的垫脚石。
她微微扬起下巴,阳光洒在她依旧美丽却已刻上岁月痕迹的脸上,目光沉静而辽远。
宫墙深深,锁住了无数爱恨痴怨,也铸就了永久的传奇。
(番外 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5/4245403/44391780.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