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22

车队滚滚向前,快到十二点钟的时候终于开进了江左县县城。

王一鸣坐在车里,透过车窗仔细地观察着这个山区的小县城。

刚进入县城的边缘,车队就拐进了一条宽敞的大马路,上面搞了一个大大的招牌,写着“江左县经济技术开发区”几个大字。

车子进入,只见这里路面宽阔,足有八十多米宽,两边的绿化带、路灯和黑黑的柏油,一看就是新修建的,路上车子并不多,显得非常空旷。

路两边修建了一排排的标准厂房,每隔上百米就看见一个挂牌的企业。王一鸣一看就明白了,县里的同志是想让王一鸣坐在车里感受感受这里的发展气息。

这一切都是胡润东特意安排的。

江左县是工业大县,已经形成采掘业、冶炼业、金属加工、制药等工业门类,是龙江市县域经济发展的龙头。

车队一路呼啸进入城南新区。这里是重金打造的新城区,王一鸣只见一座座形态各异的高楼大厦映入眼帘,特别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规模庞大的办公楼,只见这座外形像“乌纱帽”的豪华办公楼,横跨上百米,有三栋连体建筑组成,前面是一个宽宽大大的广场,气势雄伟,作为一个县级政府,实在是太过奢华了。

紧邻的地方,还有文化艺术中心、图书馆、博物馆,真的是各有各的特色,让人耳目一新。

看了这些,王一鸣对江左县的城市建设频频点头。又过了五分钟左右,车队开始进入县城的中心。王一鸣观察到,这个山区小城搞得确实不错,第一,街道两边干净、整洁。一看就是精心治理过的。第二,街道两边的建筑虽然五六层的楼房居多,但是,沿街的门面绝大多数都是焕然一新的,没有破破烂烂的感觉,一路两行饭店、宾馆、夜总会、KTV一个接着一个,有些装修还挺豪华,比着大城市差距并不是很大。说明这里的人消费能力还是可以的,有钱人多,县城里的生意好做。

匆匆过了一趟,就能明显地感觉到这个县城比王一鸣刚刚去过的云林县城发达多了。规模大,人气旺,经济活跃是不争的事实。

十二点十五分,车队进入了目的地--江左县迎宾馆的大院子。

王一鸣的车子停稳,饶战胜下来为王一鸣打开车门,王一鸣微笑着走下车子,几十个当地的官员已经耐心地等在那里好久了。龙江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人,江左县四大班子的领导,各个县委常委、县政府的副县长,来了二十多个。

王一鸣和大家挨个握了握手,闫俊杰和胡润东在旁边介绍了各个官员的名字、职务,反正这么多人,王一鸣一下子也是记不住,只是点头寒暄。

寒暄完毕,大家就上了二楼的餐厅。进入一个大包厢,只见里面已经放了四张大大的圆桌,上面花团锦簇,各种酒杯、酒具琳琅满目,已经摆设完毕。

王一鸣到洗手间去了一趟,回来的时候看到大家都已经坐好了。

中午这个宴会估计有四五十人参加。王一鸣几年来第一次到江左县吃饭,在家的县领导一听有机会认识王一鸣,这个机会千万不能错过啊,于是纷纷放下自己的一切事物,到迎宾馆出席宴会来了。

胡润东也是顺水推舟做了一次好人,当县委办公室主任贺军问他:“胡书记,中午的宴会都是请谁参加?”

胡润东想了一下说:“让在家的县委、县政府的领导都来吧,大家都见识见识王书记,免得谁来谁不来,大家到时候都埋怨我。”

王一鸣刚刚落座,旁边的龙江市委书记闫俊杰就小心翼翼地问王一鸣:“王书记,今天中午喝酒吗?”

王一鸣摆了摆手说:“不喝,简单点,中午还可以休息一下。”

闫俊杰于是就对旁边的服务员说:“好,可以上菜、上汤了。”

大家都知道王一鸣的生活习惯,中午是要休息一个多小时的。他是不会在吃饭这个问题上浪费太多时间的。

江左县迎宾馆是县委、县政府的接待饭店,历史悠久,菜品还是拿得出手的。为了避嫌,他们没有敢拿出最高档的菜品,都是当地的一些特色菜,土鸡、土鸭、龙江鱼、山珍之类的东西,琳琅满目,很快就摆满了四个桌子。什么鲍鱼、海参、果子狸、穿山甲什么的,平常里他们也是有的,但是王一鸣来了,他们没有敢上,怕王一鸣怪罪。

虽然不喝酒,王一鸣还是端着饮料杯子,在闫俊杰、岳宝峰、胡润东、廖云海的陪同下,挨个桌子转了一圈,和大家碰杯,寒暄了一下。

这也就是个礼节,寒暄过后,谁也不认识谁的。

不到一个小时,王一鸣就把午餐问题解决了。中午在酒店的六楼一个豪华套间里休息了一个多小时,下午三点,王一鸣下来,车队就出发往江左县一中的新校区开去。

江左县一中是这个县城里历史最悠久的高级中学,民国的时候就有了,去年刚建成了一个新校区,占地三百多亩,有学生一万多人,是这座山区县城里的最高学府。每年都有几个学生考上北大、清华、复旦、浙大等国内一流高校。新校区在县城的西部,靠近龙江边,远处是连绵不绝的大山,风景非常好。整个校区投资一个多亿,有十几栋红墙红瓦的建筑。图书馆、体育场、大礼堂一应俱全。

王一鸣的车队到了校门口,只见校领导穿着统一的服装,清一色的白衬衫、蓝裤子,打着领带,带着几十位老师在大门口列队迎接。

王一鸣一下车,就见大家鼓掌欢迎。王一鸣和大家一一握手,然后在校领导的陪同下向院子里走去。

王一鸣参观了学校的图书馆、教学楼、体育场、宿舍、食堂,然后到学校的会议室和学校的领导座谈。

校长是个四十多岁的男人,姓魏。他汇报了学校的基本情况。

王一鸣问他:“好的方面我都看到了,你就不用多讲了,你就说,现在还有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魏校长尴尬地笑了笑说:“第一个问题,就是老师的待遇低,留不住人才,现在人才流失严重,每一年都会走七八个年轻的骨干老师。”

王一鸣问:“你作为校长,一个月多少钱?”

魏校长说:“我是高级教师,每个月工资、奖金加上职务津贴,有2400多。我们学校刚毕业的大学生,一个月也就是一千六百多块。不如到发达地区打工了,他们到广东,随随便便一个月就是三千多块。”

王一鸣看了看他面前的一包香烟,原来是硬盒的“中华”。心里想,你一个月就二千多块钱,敢抽这么好的烟,看起来你这个校长也不清白啊。

其实,对于基层这些有实权的科级干部,他们的日常开销基本上不用动工资的,他们可以办不少具体的事情,每个月光收礼一项就是一笔相当可观的收入。此外,学校的工程基建、办公用品的采购、食堂的承包,方方面面,只要牵涉到财政支出,他们都有发财的机会。你可不要小瞧这个正科级的校长职位,管了上万学生,几百个老师,随便弄弄就是不少钱。保守估计,一年弄个十几万甚至几十万,都是轻轻松松的。他们的生活水平也是挺高的,喝酒一般情况是茅台、五粮液,抽烟基本上都是玉溪、中华了。

其实这些情况王一鸣也懂的,在当前的社会里,当官光凭工资收入,没有外快,谁也活不好。他王一鸣都是省委书记了,每个月多少钱?也就是区区五六千块嘛!这是2003年的中国,西江省是西部落后地区,不是北京。在北京,就王一鸣这个级别的干部,随随便便也有一万左右了吧。

如今在官场上混的人,大家都是心照不宣的,因为大家都知道,只要你手里有实权,什么工资不工资的,你吃喝嫖赌,什么都可以用公款报销的。虽然国家给你的合法收入并不多,但是,只要你当上一个单位的一把手,你就能立即实现财务自由了,公家的钱就是你自己的钱,想怎么用就可以怎么用。哪怕你就是县城里的一个科局长,只要是一把手,你照样出门有专车,天天到饭店吃喝,都是公款埋单。到了春节、中秋节,到家里送礼的下属照样排成队。

这些问题不能深究,都是中国特色,短期内没办法改变。在目前的游戏规则下,换了谁当省委书记,也没办法一夜之间就让一个省风清气正。这样的事情毕竟已经存在几十年了,积重难返嘛。

王一鸣压抑住自己的性子,继续问魏校长说:“老师待遇低,你这个校长自己就没有想什么办法?”

魏校长说:“想了,只能从学生身上捞钱,提高收费标准。”

王一鸣问:“现在你们一个学生读一年高中,需要多少钱?”

魏校长说:“标准不一样。正取的学生一年的学费是六百八。高价进来的,学费不一样,差一分就是一百块。最高的有人交了三万多,就为了能在县一高读书。这些都是有钱的家长,家里开矿的或者是做生意的。”

王一鸣扭头问胡润东:“你们县农民平均年收入是多少?”

胡润东说:“去年报的是3800。”

王一鸣问魏校长:“正常情况下,养一个高中生,一年需要多少钱?”

魏校长说:“正取生学费六百八,生活费一年需要一千左右,再加上买衣服、鞋子的钱,一年最少两千块吧。”

王一鸣说:“收费还是高啊,怪不得许多农村孩子上不起学了。”

魏校长尴尬地笑着说:“我们也没有办法啊,高中教育不算是义务教育,国家拨款少啊。”

这个时候孙玉梅插话说:“王书记,上个月我刚刚去教育部开过会,明年我们省就可以实行高中阶段的义务教育了,教育部为我们省一年就增加了二十个亿的基础教育经费,明年我们的日子就好过多了。高中阶段全部免除学杂费。到时候孩子们读书,仅仅出一些自己的生活费,那样负担就轻多了。”

王一鸣说:“好,这个好。这样农村孩子上学就不那么难了嘛!”

魏校长一听满脸堆笑,一连声地说:“是的,是的。”


  (https://www.24kkxs.cc/book/4245/4245269/22240778.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