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23
王一鸣说:“好,我最后说几句,谈一点看法。目前从你们学校的硬件设施来看,作为一个地处山区的县级高中,已经非常不错了。现在的问题是,收费怎么样要降下来,让农村的贫困孩子上得起学。作为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有这样的认识,改变山区的面貌,从根本上说还是要靠人才。人才从哪里来?引进是一部分,但绝大部分还是要靠教育。教育是农村家庭真正实现脱贫的最重要途径。过去有个说法,一个家庭培养出来一个大学生,这个家庭就脱贫了。因为大学生一毕业,国家分配工作,立即就成了城里人,就有工资了;而现在情况变得更复杂了,一般的农村家庭把一个孩子从小学培养到高中,已经要花不少钱,考上大学,又是几万甚至十几万,这样就出现了农村孩子上不起大学的问题。为了孩子能够上大学,农村家庭只能是债台高筑。农村孩子大学毕业一旦找不到工作,还不如那些早早在外打工的。人家至少没有欠债。于是新的读书无用论就应运而生了。长此以往,农村孩子和城里孩子在教育方面的差距就会越拉越大。从长远来看,东西部差距、城乡差距就会越来越大。这样对农民是不公平的,也不利于我们社会的长治久安。
“我们西江省是西部落后地区,是欠发达地区,我们的各级政府部门要更加重视教育的公平,要大力发展公办教育,积极促进民办教育,目的只有一个,让我们的孩子上得起学,能够用知识改变命运,改变农村贫穷的代际遗传。为此,我们的各级政府要加大政府投入,宁可少修几条路,少盖几座楼,也要把教育搞上去。搞好教育也是重大的政绩。组织部门要注意,我们今后的干部提拔,也要参考你这个地方教育搞得好不好?是不是更公平了?不能是一边城市建设搞得花团锦簇,而教育却搞得一塌糊涂。大家说是不是这个理啊?”
会议室里大家立即群起而响应说:“是这个理,王书记说得对!”
王一鸣这一段讲话掷地有声,秦书海、孙玉梅、胡方达、彭天宇和那些厅局长们都急促地在笔记本上记着。
省教育厅长黄志强更是全神贯注地在自己的笔记本上记着,生怕漏掉了一个字。考察一结束,他马上就要在厅机关开大会,传达王一鸣书记对全省教育工作的最新指示精神。
跟着王一鸣采访的省电视台和《西江日报》的几位记者,有的正在录音,有的正在摄像、拍照。估计今天晚上对于他们又是一个不眠之夜,领导们休息了,这些记者还要连夜赶稿子。这些跟着大领导视察的记者也是真不容易。新闻工作讲究的就是一个“快”字,经过记者们的努力,估计明天早上的《西江日报》上,这些东西都会在最显著的地方出现。电视台就更快了,记者们马上会把新闻视频传回到电视台,今天晚上的《西江新闻》肯定会作为头条发布的。
经过《西江日报》、省电视台、广播电台这样一搞,从明天开始,说不定全省不少地方的领导马上会开会学习王一鸣的最新讲话要点。这都是约定俗成的规矩,我们的革命工作,就是大领导讲话,下级领导学习、传达讲话,更下一级的领导边学习讲话,边在工作中落实。这也是中国特色。
座谈会进行了将近一个小时,几个教师代表也做了发言,谈了一些具体的问题,集中在教师的待遇问题、住房问题上。教育厅厅长黄志强做过说明后,王一鸣又一一做了表态。
时间很快就要到下午五点了,秦书海靠近王一鸣,征求了一下王一鸣的意见说:“王书记,差不多了吧?还有几十公里的路要赶呢!”
王一鸣说:“好,那就这样吧!”
魏校长提出教师们想和王一鸣合影留念。王一鸣说:“可以,可以。”
于是就在学校的大门口,王一鸣和大家合影留念。
离开江左县城的时候,王一鸣一路都在仔细地打量着这座山区的县城,也记住了这个县的县委书记胡润东的长相。总之一句话,这个县委书记挺能干的,是个人才,应该提拔。
可以这样说吧,今天胡润东中了一个大大的彩头。就凭他给王一鸣留下的这个好印象,他胡润东就完全可以飞黄腾达了,回头王一鸣交待一下省委组织部的秦大龙说:“我去江左县视察,发现那个县的县委书记不错,挺能干的,你派人考察一下,看能不能用?”
你说秦大龙他敢不用吗!
用不了多久,胡润东就被提拔了。
有时候,官场上的事情就是这么简单,大人物的一句话,就可以让一个人一飞冲天!进入龙江市区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五点四十分了,这个时候天边出现了一大片的红霞,非常艳丽,在落日的映照下,龙江城的高楼大厦流光溢彩,分外妖娆。车子走在龙江大桥上,王一鸣看到一江碧水静静地流淌着,一艘艘货轮在江里穿梭着,江边修建了一座座新的广场,市民们在那里三三两两地散步、锻炼,整座城市给人的感觉是安静而悠闲,和省城的喧嚣和拥挤是完全不一样的感觉。
几年来,王一鸣已经数次到过龙江市区,有时候是自己专门来考察,有时候是陪同中央领导或者其他省部级干部考察,此前他的身份是省委副书记,而这一次不一样了,他是省委书记、省人大主任,是名符其实的西江省的老大了。
老大就应该有老大的派头,就应该有老大的权威,现在的王一鸣从内心来说,真的是活得特别地敞亮,特别地放松,和他当省委副书记的时候,绝对是不可同日而语的。那个时候他要时时刻刻夹着尾巴做人,防备着省委书记杨春风的挤兑和敲打,对杨春风心里就是再不满意,也要委曲求全,曲意逢迎,绝对不能和杨春风发生任何冲突。
因为杨春风那个时候是一把手,他一句话就可以决定王一鸣的前途和命运。那个时候,千方百计地和杨春风处好关系就是最大的政治。熬过这个坎,等王一鸣顺利上了位,一切就都好办了。
韬光养晦啊,王一鸣学得深,学得好,活学活用。
韬光养晦三年多,终于换来了今天的扬眉吐气,值得!
现在的王一鸣心里的包袱已经完全放下了,目前在西江省还没有谁能够威胁到他的地位、权威,他是老大,这种一言九鼎的感觉,真他妈的好。怪不得在官场上混的人都想当大官。他们要的就是这种感觉--这种君临天下的感觉,正应了古人那句话——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此时此刻,王一鸣已经彻底走出了杨春风的阴影,在西江省可以挥洒自如地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了。这是我们这个体制的好处,权力集中,一个省的省委书记就是封疆大吏,在自己的那一亩三分地上,可以为所欲为。
这种当老大的感觉真好,真痛快。再也不用看别人的脸色活着了,再也不必顾忌有人对自己的工作掣肘了。看不惯的人,一句话,不换思想就换人,马上给我滚蛋!
他王一鸣现在有这个权力,也有这个实力。但他明白,组织上之所以赋予他这么大的权力,是相信他是一个优秀的高级领导干部,值得组织上信任。这种权力不是用来为自己谋私利的,而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作为省委书记,王一鸣知道,自己现在肩负着带领西江省六千多万人民勤劳致富奔小康的伟大使命。西江省是落后地区,欠发达地区,这些年和东部发达地区的差距不是越来越小,而是越来越大。
怎么办?只能加快发展,弯道超车。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全省人民都看着他王一鸣呢,看他王一鸣有什么新招数、新办法,可以把西江省的资源优势变成实实在在的经济优势,让老百姓都过上好日子。
坐在车上,虽然是一路奔波,身心俱疲,但是王一鸣还在凝神静思,心中激流涌动。当大官也是不容易啊,一刻也不得消停。
车队在警车的引导下,一路呼啸,引来路边很多停下脚步纷纷围观的群众。大家看着几十辆高级越野车、轿车呼啸而来,警车的喇叭此起彼伏,路上的行人和车辆在交警的指挥下纷纷躲避。许多人心里就明白了一大半,我靠,一定是有什么大人物到我们龙江市来了。这派头,最少也是个中央委员一级的。
按照安排,车队进入了龙江宾馆的大院子,小邵把越野车稳稳地停在龙江宾馆主楼的大门口,饶战胜连忙下车,毕恭毕敬地为王一鸣打开车门,王一鸣整理了一下衣服,就从车里下来了。
这个时候闫俊杰、岳宝峰连忙一路小跑从后面赶过来准备迎接王一鸣。等王一鸣和闫俊杰、岳宝峰握手寒暄后,在宾馆这里坐镇半天了,等着迎接王一鸣的龙江市委副书记尤心刚连忙凑过来,双手握住王一鸣的手夸张地说:“欢迎,欢迎,王书记,我是尤心刚,王书记还记得我吗?去年在省党校学习的时候,我的发言王书记还表扬过呢!”
王一鸣看了他一眼,马上想起来了,点点头说:“记得,记得。”心里说,你小子,得了便宜还卖乖,我要是不记得你,这个市委副书记的位子会轮得到你来坐吗!
原来去年三月省党校有一个短期培训班,参加培训的都是全省副厅级以上干部,作为省委党校的校长,王一鸣有选择地参加了几场学员的讨论会,会上王一鸣用心观察,听取学员们的发言,看学员们的长相、气质,对那些印象深刻的学员,王一鸣都会在省委组织部调整干部的时候,给予特殊的关照。
这也是一个观察干部、了解干部的大好机会。
(https://www.24kkxs.cc/book/4245/4245269/22240777.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