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何雨水重生,开局送易中海去西北 > 第103章 新启程

第103章 新启程


何雨水回到实验室后,沉下心来。

脑海中的知识洪流渐渐平息,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清明与高效。

智商提升至249带来的变化是惊人的,何雨水感觉自己的大脑像是一台刚刚完成了超频和硬件升级的超级计算机,以往需要反复推演计算的复杂公式和材料相图,此刻几乎可以心算得出,并且能瞬间关联起不同领域的知识点,迸发出全新的思路。

她没有丝毫犹豫,立刻将系统奖励的知识与自身的目标,还有现实的实际情况结合。根据之前系统的建议,她开始继续研究新材料。这一次,她的目标极其明确,为J8的发动机或者蒙皮做准备。

J8战斗机,作为国内自主研制的高空高速歼击机,其立项(1965年)在即,而对高性能材料的渴求,将是制约其发展的最大瓶颈之一。

无论是发动机的涡轮叶片、燃烧室,还是机身的蒙皮、骨架,都需要重量更轻、强度更高、耐热性更好的新型材料。

她首先从脑海里搜索了关于镍基高温合金的资料。系统奖励的《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单晶铸造技术理论基础》如同雪中送炭。她不再满足于之前的一般性优化,而是开始写设计初稿,目标是研制出一种能够适应J8预定发动机,定向凝固柱晶甚至单晶高温合金。

她的笔尖在纸上飞快地滑动,不再是简单的试错配方,而是基于更深层的热力学计算和相图模拟。

她精确地设计着合金中镍、铬、钴、铝、钛、钽、钨等元素的配比,计算着碳化物形成元素与γ‘相强化元素的最佳平衡点。虽然资料里面已经给出了答案,只需要照着“借鉴”就行。

但是何雨水并不想这样做,万一,让她去解释怎么办。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自己搞一下。

写着写着,何雨水发现,现在国内的凝固炉可能满足不了自己的要求。于是。

她开始设计一种简易的定向凝固炉的草图,包括加热区、隔热挡板、下拉机构以及最关键的温度梯度控制方案,这一切,都得益于智商提升后带来的强大空间想象力和工程实现能力。

“热障……”她喃喃自语,随即在笔记上又添加了一项分支任务:“同步启动氧化钇稳定氧化锆热障涂层的预研探索”,以期未来能为涡轮叶片提供更好的隔热保护。

至于高性能的铝合金则被何雨水放在了后面。先一步一步的来。

很快,何雨水的实验室里,再次响起了设备的嗡鸣声。

高温熔炼炉、热处理炉、金相显微镜、硬度计……所有设备都被她运用到了极致。

她现在的实验设计更加精巧,变量控制更加精准,往往能用最少的实验次数,得到最关键的数据。她甚至能通过观察熔融金属的流动状态或倾听设备运行的细微声音,来判断工艺过程是否正常,这种近乎直觉的洞察力,让偶尔来送材料的工人都感到不可思议。

一篇篇逻辑严密、数据详实、充满创新亮点的设计初稿和阶段实验报告在她笔下流出。

这些报告不仅提出了新材料的目标性能指标,更给出了清晰的技术路线、详细的工艺参数和扎实的理论依据。

一个月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柳教授再次看到这些报告时,已经不是惊讶,而是近乎麻木的震撼了。

他感觉何雨水休假回来之后,思维速度和深度又提升了一个巨大的档次,很多想法已经超前到他需要反复琢磨才能勉强跟上思路。

他拿着报告,语气中充满了难以置信和一丝小心翼翼的求证:“雨水……你这……这些理论是哪里来的?还有这些计算……”

他指着报告上那些简洁而优美的公式和模拟结果,尤其是关于温度梯度控制对晶粒取向影响的数学模型和热障涂层结合强度的初步有限元分析。

“这……这已经完全超出了我们现有的教科书和我能接触到的所有参考资料了。还有这个‘有限元分析’……这似乎是国外极少数顶尖实验室才开始探索的方法?”

何雨水从显微镜上抬起头,眼神清澈而平静,仿佛早已预料到会有此一问。

她早已想好了说辞,语气平稳得不带一丝波澜:“教授,这些大部分是我根据现有的热力学、金属学和固体物理理论,自己推导拓展出来的。也有一些灵感,是来自之前偶尔看到过的一些国外过期学术期刊的摘要或者零星报道,当时没太在意,现在结合我们的实际需求,突然就想通了,做了一些整合和推演。”

她顿了顿,继续用那种冷静客观的语调解释道:“我觉得我们之前的研发,试错成分还是太多,耗费大量时间和资源。如果我们能加强前期的理论预测和计算模拟引导,先通过计算筛选出最有希望的成分和工艺窗口,再进行实验验证,这样效率会高很多,成功率也会更大。这些计算虽然粗糙,但我觉得应该能提供一个大致正确的方向。”

柳教授张了张嘴,看着何雨水那副理所当然、仿佛只是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的样子,一时间竟不知该说什么。

过期期刊?理论推导?这得是多么恐怖的推导能力和联想能力?这已经不能用“天才”来形容了,这简直是……他找不到合适的词。

最终,他把所有翻腾的疑问和震惊都强行咽了回去。

追问细节?他怀疑自己可能根本听不懂。

质疑来源?何雨水之前的每一次“琢磨”出来的东西,最后都被证明是正确且超前的。

他已经完全习惯了何雨水带来的这种“惊喜”,或者说,一次次颠覆认知的“惊吓”。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一些:“我明白了。只是……雨水,你提出的这个定向凝固炉,还有热障涂层的概念,技术跨度非常大,涉及的不仅仅是材料学,还有精密机械制造、高温测量控制、甚至陶瓷材料制备等多个领域。我们研究所……甚至国内,可能都没有先例。”

“我知道。”何雨水点点头,眼神中却没有任何畏难情绪,“所以这份报告更多是一个先期技术论证和可行性探索。我们可以分步走:首先集中力量攻克高温合金成分的优化,这是基础。同时,我可以尝试先搭建一个非常小型的、原理性的定向凝固实验装置,验证一下想法的可行性,积累一些经验。至于热障涂层,可以先从材料制备和基本性能测试开始。不一定非要一步到位,但方向需要明确,技术储备需要提前开始。”

她的思路清晰得可怕,每一步都稳扎稳打,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


  (https://www.24kkxs.cc/book/4245/4245192/44402097.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