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上级批准
得到柳教授的首肯后,何雨水没有丝毫耽搁。
她回到那间几乎已成为她第二个家的实验室,立刻投入了工作。
大脑如同最高效的并行处理器,将系统数据库中关于高性能铝合金的理论知识、工艺细节与当前1国内所能获取的原材料纯度、现有设备的大致参数极限进行飞速的交叉比对、模拟计算和优化调整。
她不需要像普通科研人员那样进行大量的试错性实验,她的“试错”在意识空间里借助系统已完成大半。
她此刻要做的,是将那已被验证可行的最优方案,转化成符合这个时代表述习惯、且具备极强操作性的技术文件。
灯光下,何雨水是不是的走进眉头。
成分比例需要微调,以适配国内此时能稳定提供的铝锭、锌锭、镁锭和铜板的典型杂质含量;热处理制度需要细化,精确到现有反射炉和热处理炉可能波动范围内的最佳保温时间和温度区间;甚至连熔炼时可能用到的覆盖剂、精炼剂的配方和加入时机,她都根据国内能搞到的化工原料,给出了替代方案。
不过三天时间,一份内容详实、数据充分、步骤清晰、甚至考虑到了生产现场可能遇到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的《高性能铝合金(YS-65型)研制实施方案》就摆在了柳教授的办公桌上。
柳教授逐字逐句地审阅着,越看越是心惊,越看越是欣喜。这份方案不仅技术思路清晰超前,更难能可贵的是它的“接地气”。
里面几乎没有提出任何超出目前国内工业部门努力跳起来就能够到范围的要求,每一个环节都体现着对现实条件的深刻理解和巧妙利用。
“天才……真是天才般的构想!又如此切实可行!”柳教授忍不住拍案叫绝,他最后一丝关于调整方向的疑虑也彻底烟消云散。他有绝对的信心能用这份方案说服上级。
他立刻带着方案,再次匆匆离开了研究所。
等待批复的日子里,何雨水也没有闲着。
她开始整理实验室,列出试验所需的原材料清单,检查那台小的可怜的电阻熔炼炉能否改造用于小批量试熔炼,并着手设计几个关键的热处理夹具,以确保试样加热均匀。
她的高效和专注,让偶尔过来送饭的警卫员小张都感到惊讶,仿佛上级的批复早已在她预料之中。
果然,三天后,柳教授再次匆匆赶回,脸上带着压抑不住的兴奋和一丝如释重负。他直接来到实验室找到何雨水。
“雨水!好消息!上面批准了!”柳教授的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发颤,“几位领导和技术专家看了你的方案,进行了紧急讨论,最终一致认为你的判断是正确的!优先攻克这种高性能铝合金,符合当前国家最迫切的需求,技术路径清晰可行!上级命令,我们所立即成立‘ys-65’项目组,由我任组长,你担任技术总负责!所内资源优先调配,需要其他单位配合的,上面会协调!”
他深吸一口气,郑重地说:“雨水,现在就看你的了!国家在等着我们的好消息!”
“保证完成任务!”何雨水立正,清脆地答道,眼中闪烁着自信与坚定的光芒。没有任何多余的废话,她立刻投入了战斗。
项目组迅速成立,柳教授雷厉风行,从所里抽调了最好的炉前工、化验员、金相技师,组成了一个精干的小团队。何雨水负责技术核心和总体指挥,柳教授则负责扫清一切行政和资源障碍。
实验室里的气氛顿时紧张而热烈起来。
第一次熔炼试验,并非一帆风顺。虽然何雨水的方案极其详尽,但实际操作中,原材料的微小波动、熔炼温度控制的细微偏差、甚至搅拌力度的大小,都可能会对最终结果产生影响。
何雨水穿着厚重的劳保服,站在高温的炉子前,亲自指挥操作。她的观察力敏锐得惊人,能通过金属液面的光泽和波动判断大致的温度区间,能通过撇渣时渣子的状态判断熔炼进行到了哪个阶段。
“温度偏高了一点,减少送风量!”
“现在,加入覆盖剂,对,均匀撒开。”
“准备加入镁锭,用钟罩压入,动作要快,要稳!”
“精炼剂预热好了吗?时机很重要!”
她的指令清晰、准确、果断,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那些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一开始对这个年轻得过分的技术负责人还有些疑虑,但很快就被她精准的判断和远超常人的技术知识所折服,全力配合。
一炉、两炉、三炉……浇铸出的合金锭被标记、取样。
热处理环节更是关键中的关键。固溶处理的温度和时间,时效处理的制度和控制,直接决定了最终性能的上限。何雨水几乎寸步不离地守着那台经过改造的热处理炉,根据炉膛温度的均匀性微调着工艺参数,记录着每一个细节。
性能测试是最激动人心也最煎熬的环节。每一批经过热处理的试样被加工成标准拉伸样、疲劳样、腐蚀样,送到检测部门。
初期的结果并不稳定,时好时坏,有时甚至达不到预期的一半。团队里难免出现一些沮丧和怀疑的情绪。
但何雨水始终保持着绝对的冷静和专注。
她从不气馁,每一次失败,她都会立刻召集大家开会分析,从金相组织照片上寻找蛛丝马迹,从断裂韧窝形态分析原因,从腐蚀产物判断问题所在。
她的分析总能一针见血,直指问题的核心。是微量元素控制不当形成了有害相?是热处理时温度不均匀导致析出相形态不佳?还是冷却速度不够理想?
然后,她会立刻调整方案,进行下一轮试验。
她的大脑就像一台永不停歇的学习机器,快速吸收着每一次试验反馈的信息,飞速优化着下一个循环的方案。
时间在一次次点火熔炼、一次次高温热处理、一次次紧张的性能测试中飞速流逝。实验室的记录本堆起了厚厚一摞,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数据和何雨水的分析批注。
不知不觉,两个月过去了。窗外的白杨树叶已经从嫩绿变得深绿,知了的叫声越发响亮。
这一天,又一批经过何雨水最新优化工艺处理的试样完成了全部性能测试。
负责测试的老技术员拿着新鲜出炉的报告单,几乎是跑着冲进了何雨水所在的实验室,脸上因为激动而涨得通红,说话都有些不连贯了:
“何……何工!出来了!最新一批的数据!您……您快看!”
何雨水平静地接过报告单,目光迅速扫过那些关键数据:
抗拉强度:518 MPa
屈服强度:470 MPa
延伸率:13%
耐应力腐蚀性能:优秀
疲劳强度:远超普通铝合金
数据稳定且全部达到了她方案中的预期指标,甚至略有超出!
饶是早有心理准备,何雨水的心跳也不由自主地加快了几分。她仔细核对了每一组数据,确认无误后,脸上终于露出了如释重负而又无比欣慰的笑容。
“成功了。”她轻声说道,这三个字却重若千钧。
“成功了!我们成功了!”老技术员激动地大声重复着,声音引来了项目组的所有成员。
顿时,小小的实验室里爆发出巨大的欢呼声!两个月来的不眠不休、紧张焦虑、一次次失败后的坚持,在这一刻全都化为了成功的狂喜!老师傅们眼含热泪,互相拍打着肩膀,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柳教授闻讯赶来,看着那份沉甸甸的测试报告,手都有些发抖。他反复看了好几遍,猛地抬起头,看着被大家围在中间、虽然疲惫却眼神明亮的何雨水,声音哽咽了:“好!好孩子!太好了!你们立了大功了!天大的功劳!”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这份成功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在1963年的夏天,中国的材料工作者,依靠自己的智慧和不懈努力,在不依赖国外技术、不苛求超规格设备的情况下,研制出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性能铝合金!这将极大地缓解多个重点领域的材料瓶颈!
“快!立刻整理所有技术资料!形成完整的工艺规程和质量控制标准!”柳教授迅速从激动中冷静下来,恢复了指挥者的本色,“雨水,你亲自负责!要确保每一份资料都准确、详尽、可操作!我们要用最快的速度,把这套技术推向工厂,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产品!”
“是!教授!”何雨水响亮地回答。
接下来的几天,何雨水带领团队,将两个月来的所有试验数据、工艺参数、关键控制点、设备改造要求、原材料规范、检测标准,全部系统性地整理出来,形成了一套足以指导工业化生产的、极其完备的技术文件包。
当她将最终厚厚一摞的技术资料和几块银光闪闪、代表着成功与希望的YS-65铝合金试样交给柳教授时,柳教授的手依然有些颤抖。
这一次,他没有任何训斥,而是无比郑重地、用早已准备好的一个内部衬着软绒的保密铁盒,小心翼翼地将样品放入,然后紧紧抱在怀里。
“雨水,你又一次创造了奇迹。”柳教授看着眼前这个一次次打破他认知的女孩,感慨万千,“这一次,是真正扎根于我们土地上的奇迹。我为你骄傲,为国家感到骄傲!”
他抱着铁盒,再次行色匆匆地离去,背影却比上一次更加挺拔,充满了自豪与信心。
(https://www.24kkxs.cc/book/4245/4245192/44355419.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