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何雨水重生,开局送易中海去西北 > 第59章 解决问题

第59章 解决问题


第二天清晨,天刚蒙蒙亮,何雨水就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她披上外衣开门,只见一个穿着蓝色工作服的年轻人站在门外,手里拿着一张介绍信。

"何雨水同志,柳教授派我来接您。"年轻人恭敬地说,"研究所那边有紧急情况,需要您立即过去。"

何雨水迅速整理好自己,带上笔记本和必要的工具,跟着年轻人上了一辆老式的吉普车。车子颠簸着驶出校园,朝着郊外的研究所方向开去。

到达研究所时,柳教授已经在办公室等候多时。见到何雨水,她立即起身,脸上带着凝重的神色。

"雨水,你来得正好。"柳教授递过来一叠厚厚的资料,"这是那台出问题的设备的相关材料,你先看看。"

何雨水接过资料,发现这是一台大型轧钢机的核心部件,轧辊的失效分析报告。根据记录,这台轧辊在正常工作时突然发生断裂,导致整条生产线停工。报告里附有金相分析照片和化学成分检测结果,显示材料为普通的60Si2Mn弹簧钢,热处理工艺也符合标准。

"表面看似乎一切正常。"何雨水翻阅着资料,眉头微蹙,"但这样的轧辊按理说不该在正常工作条件下断裂。"

柳教授点点头:"正是如此。我们已经排除了操作失误和超载的可能,但就是找不到根本原因。"

何雨水凝神细看金相照片,忽然想起了自己那个特殊的技能,"真实之眼"。这个能力让她能够洞察材料的微观结构和内在缺陷,是她在长期实验研究中意外发现的天赋。

"教授,"何雨水抬起头,"光看资料可能不够,我希望能实地查看断裂的轧辊。"

柳教授略显惊讶,但很快表示理解:"你说得对,现场观察往往能发现报告中忽略的细节。"她立即拿起电话联系相关部门。

半小时后,两人坐上了前往某个钢铁厂的车。一路上,柳教授向何雨水介绍了这个项目的紧迫性,这条生产线关系到多个重要项目的材料供应,每停工一天都会造成巨大损失。

到达钢铁厂后,何雨水被带到一个临时搭建的检测棚里。断裂的轧辊被小心翼翼地放置在支架上,断口处已经做了防锈处理。

何雨水走近轧辊,深吸一口气,悄悄启动了"真实之眼"。瞬间,她的视野发生了变化,普通的金属表面在她眼中呈现出丰富的微观结构细节。她看到晶粒的排列方式、夹杂物的分布、还有那些在常规检测中难以发现的微裂纹。

"果然有问题..."何雨水轻声自语。在她的特殊视野中,断口附近出现了不寻常的带状组织,这是热处理不当的典型特征。更关键的是,她在轧辊内部发现了一处隐蔽的铸造缺陷,这个缺陷在热处理过程中进一步恶化,成为了断裂的起源点。

然而何雨水并不想暴露自己的特殊能力。她假装从工具包中取出放大镜和手电筒,像普通技术人员一样仔细检查断口,偶尔在本子上记录些什么。

"怎么样,有什么发现吗?"柳教授关切地问。

何雨水直起身,谨慎地选择措辞:"我注意到断口附近有一些不寻常的纹理,可能是热处理过程中温度控制出现了波动。不过还需要进一步分析确认。"

实际上,通过"真实之眼"的观察,她已经基本确定了问题所在:这批轧辊在淬火过程中冷却不均匀,导致内部产生组织应力,再加上原有的铸造缺陷,最终在交变载荷作用下发生疲劳断裂。

但何雨水不打算立即说出全部真相。她收起笔记本,对柳教授说:"我看得差不多了,我们回研究所吧。我需要做一些模拟实验来验证我的猜想。"

回到研究所后,何雨水立即投入工作。她首先要求查看这批轧辊的生产记录和热处理工艺卡,重点关注淬火环节的温度-时间曲线。果然,她发现记录显示有几炉轧辊的淬火温度比标准工艺高了20°C左右。

"这就对了。"何雨水心想。过高的淬火温度会导致奥氏体晶粒粗大,淬火后得到粗大的马氏体组织,降低材料的韧性。

接下来两天,何雨水几乎住在实验室里。她设计了模拟实验,用同批材料制作试样,重现了过热淬火的工艺条件,然后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和金相分析。实验结果完全证实了她的判断。

在第二天的深夜,何雨水终于完成了详细的分析报告和解决方案。她不仅找出了失效原因,还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改进方案:首先严格控制淬火温度,其次增加一道回火工艺来消除内应力,最后建议在铸造环节加强质量控制,减少内部缺陷。

第三天一早,何雨水将报告放在柳教授的办公桌上。柳教授仔细阅读后,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

"雨水,这真是太出色了!"柳教授激动地说,"你不仅找到了问题的根本原因,还提出了这么详细的改进方案。我们团队研究了一周都没头绪的问题,你两天就解决了!"

何雨水谦虚地笑了笑:"我也是站在前人的基础上,加上一点运气。"

柳教授摇摇头:"这不是运气,是实力。你的分析方法和实验设计都很有独创性。"她若有所思地看着何雨水,"我记得你之前就提出过一些创新的热处理工艺,这次再次证明了你的能力。"

这时,何雨水深吸一口气,说出了她考虑已久的请求:"教授,我有个想法。经过这次项目,我深感我们需要一个更专注于材料失效分析和工艺优化的研究空间。我想申请一间独立实验室,专门进行这方面的深入研究。"

柳教授略显惊讶,但很快露出赞赏的神色:"这个想法很好。事实上,所里最近正好有空出一间实验室,虽然不大,但设备还算齐全。如果你有兴趣,我现在就可以带你去看看。"

独立实验室对何雨水来说意义重大。这意味着她可以更自由地开展研究,也能更好地掩饰"真实之眼"这个特殊能力的使用。在私密的研究环境中,她可以更充分地发挥自己的天赋,而不用担心被他人发现异常。

柳教授带着何雨水来到研究所西侧的一栋小楼,打开二楼尽头的一间实验室。房间大约二十平米,靠墙摆放着基本的热处理设备、金相显微镜和一套简单的力学性能测试仪器。

"这里以前是李教授用的,他上个月退休后实验室就空出来了。"柳教授说,"虽然设备有些旧,但维护得还不错。"

何雨水仔细查看实验室的设备,内心十分满意。这些设备正好符合她的需求,既不会太先进引起怀疑,又能为她的一些"特殊发现"提供合理解释。

"谢谢教授,这里很好。"何雨水真诚地说,"我相信在这里能更好地开展研究。"

柳教授点点头:"那好,我这就去办理相关手续。不过,"她话锋一转,"既然有了独立实验室,所里可能会给你安排更多研究任务,你要有心理准备。"

何雨水坚定地回答:"我已经准备好了。事实上,我正想申请参与更多实际工程中的材料失效分析项目。"

回到自己的临时工作台,何雨水开始规划独立实验室的研究方向。她打算先从这次轧辊断裂事故的深入分析开始,系统地研究热处理工艺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https://www.24kkxs.cc/book/4245/4245192/22272734.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