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何雨水重生,开局送易中海去西北 > 第91章 赵师长找

第91章 赵师长找


时间又过去三天。实验室里,空气弥漫着淡淡的金属粉尘和切削液的味道。

何雨水正伏在光学比较仪前,仔细测量着一组刚刚经过不同热处理工艺的合金钢试样的显微硬度压痕。她手边放着厚厚的记录本,上面写满了各种碳、铬、镍、钼元素的配比数据以及对应的回火温度、保温时间。

她正在系统性地摸索适合制造高负荷结构件的中碳合金钢优化方案,这是当前国内工业水平下能够努力突破的方向。

太先进的技术,何雨水没有办法一次性拿出来,只能循序渐进的将先进技术一点点的融合进来。

何雨水此时的操作一丝不苟,眼神专注,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

在这个没有计算机辅助模拟的年代,任何材料的进步都依赖于海量的重复实验和经验积累。

就在这时,实验室的门被轻轻敲响,随即推开。

柳教授走了进来,身后竟然是赵师长,他的眉宇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但眼神依旧锐利。

何雨水有些意外,但很快停下了手中的操作,小心地覆盖好精密仪器,转过身。

“教授,赵师长,你们怎么来了?”她注意到赵师长的表情比往日更加凝重。

“雨水同志,还在忙呢?没打扰你吧?”赵师长的声音依旧洪亮,但语气比平时多了几分正式和沉稳。

“没有,刚好一组数据测量完。”何雨水用棉纱擦了擦手,示意两人到旁边的休息区坐下。实验室角落有一张老旧的木桌和几把磨得发亮的椅子。

柳教授看着桌上那些试样和记录本,眼中满是赞赏:“还在攻关合金钢?你这劲头,所里那些老技术员都比不上啊。”

“基础材料不过关,很多设计都是空中楼阁。我想看看能不能在现有冶炼和热处理条件下,把35CrMo或42CrMo这类钢种的强度和韧性匹配再优化一些。”何雨水简要地回答,目光好奇地看向赵师长。

赵师长没有过多寒暄,他从随身携带的旧牛皮公文包里,取出了一个深绿色、印着八一军徽和“*国人民**军”字样的硬壳小本子,神情庄重地双手递向何雨水。

“雨水同志,”赵师长的声音低沉而有力,“经过上级研究决定,并报请有关部门批准。鉴于你在国防武器装备研发中做出的突出性、开创性贡献,以及未来项目保密和工作的特殊需要,特授予你相应的‘军衔’,正式隶属军区装备部下属某特种技术研究室。这是你的军官证和相关身份证明。”

何雨水微微一怔,接过那个看似朴素却意义非凡的小本子。

打开一看,里面是她的照片、信息,以及一个清晰的军衔标志,‘’技术上尉‘’。

她瞬间明白了这背后的深意:这不仅仅是对她贡献的认可,更是上面为了保护自己。

有了这层军队身份,她的档案、她的行踪、她的研究成果将被纳入军队保密体系,能有效屏蔽不必要的干扰,为她创造一个更安全、更受保护的研究环境。这也意味着,她更深地融入了国家的国防事业。

“谢谢组织信任!”何雨水站起身,挺直腰板,尽力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她明白这个身份的重量。

赵师长和柳教授面色严肃地回礼,示意她坐下。

赵师长的神色变得更加凝重,他身体微微前倾,压低了声音:“雨水同志,现在都是一家人了,我就开门见山。这次来,除了给你送证件,还有一个极其艰巨的任务,想听听你的想法。”

“首长请讲。”何雨水认真地听着。

“你设计的81式枪族,性能远超预期,测试非常成功,已经紧急小批量试产,配发特殊部队试用反馈极好!这证明了你非凡的能力。”赵师长先是肯定,随即语气沉重起来:

“但是,雨水同志,你要清醒地认识到,现代战争,光有好的步枪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面临的威胁是立体化的,我们在重火力、在防空、在反装甲方面,与主要对手的差距,比轻武器方面要大得多,也更为致命,当然还有空军、海军方面的武器!”

他目光灼灼地看着何雨水,声音带着一种紧迫感:“所以,我受上级委托,想郑重地征求你的意见:希望何雨水同志,能不能在现有国情和工业基础上,尝试思考或预研一些更重型的武器?比如,射程更远、威力更大的团营级迫击炮或无后坐力炮?比如,技术上相对可行、能有效应对低空目标的轻型防空武器?甚至……是提高现有野战火炮精度和反应速度的辅助技术?”

赵师长的语气充满了期待,但也带着实事求是的谨慎。

他没有好高骛远地直接要求弹道导弹或超远程火箭炮,而是提出了在1963年我国工业基础上,可能通过技术革新取得突破的方向。

他知道材料、工艺、电子技术是最大的制约,但他希望何雨水那种化腐朽为神奇的设计思维,能带来一线希望。

何雨水听完,心中顿时一凛,随即涌起一股“正中下怀”的激动!

何雨水正愁如何把系统奖励的一些符合时代渐进性的武器技术拿出来呢!  她的系统空间里,不仅有81式,还有HQ系列导弹知识(包括所有资料)、95式家族全套知识(包括所有资料以及覆铜钢子弹的生产技术)、DF系列知识(包括所有资料)、J系列全套知识(包括所有资料)。直接拿出导弹或先进火炮的完整设计,在当前电子工业、精密加工和材料水平下是根本无法实现的,只会被视为空想。

现在好了!瞌睡了就有人送枕头!  赵师长这个基于现实国情提出的、侧重于“改进、提高、探索”的请求,简直是完美地给她搭建了一个最理想的舞台!

让她可以顺理成章地将这些“未来”但并非超时代的技术,以技术预研、关键部件攻关、新型号设计的形式,逐步引导出来!

她强压下内心的激动,脸上努力维持着冷静和思索的表情。她沉吟了片刻,仿佛在认真评估当前的技术条件和可行性。

几分钟后,在赵师长和柳教授略带紧张的目光注视下,何雨水抬起了头,眼神变得专注而务实。

“首长,教授,”她的声音清晰而沉稳,“您提出的方向非常关键,也确实是我们当前的短板。直接研发复杂的导弹系统或全新大口径火炮,以我们目前的工业基础,特别是电子元器件、精密光学仪器和大型锻压设备方面,困难极大。”

她先客观分析了困难,然后话锋一转:“但是,我们可以从技术难度相对较低,但部队急需、且能快速见效的方面入手。我认为有几个方向可以立即开始探索:”

“第一,新型中口径迫击炮。我们可以尝试设计一种新的迫击炮,通过优化炮膛结构、采用更好的炮钢和热处理工艺、设计更符合空气动力学的新弹种,来显著提升现有迫击炮的射程和精度。”

“第二,新型单兵反坦克武器。现有火箭筒威力不足。我们可以尝试设计一种更大口径、采用新式聚能装药战斗部和改善发动机的火箭筒,重点解决破甲深度和直射距离问题,用于应对新型坦克威胁。”

“第三,防空武器技术预研。完全自主的防空导弹系统短期内不现实,但我们可以先从基础研究开始,比如研究小口径高射炮的射控系统简化优化、或者探索一种技术简单的指令制导原理,为未来打基础。”

她提出的每一个方向,都紧密贴合1964年的国情,既有挑战性,又并非空中楼阁,充分利用了国内现有的钢铁、化工、机械加工能力,避开了当前最薄弱的电子和精密制造环节。

赵师长听完,眼睛猛地亮了起来!何雨水没有说空话,提出的方案极其务实,句句说到了点子上,完全说到了我军当前面临的痛点上!

而且听起来,确实是在现有条件下经过努力可以企及的目标!这比直接让他去搞导弹更让他兴奋和觉得可靠!

“好!太好了!”赵师长激动地一拍大腿,“就这么办!先从新迫击炮和新火箭筒入手!防空的基础研究也同步开始!我回去立刻汇报,申请立项,组建项目组!雨水同志,你就担任项目的核心技术指导!需要哪些厂所配合,需要什么材料,你尽管提!我们集中力量,务必尽快搞出样炮样弹!”

他仿佛已经看到了部队装备上这些新式火力的场景。

何雨水也站起身,点头答应,神情郑重:“我一定尽我所能,结合现有条件,争取早日拿出可行的方案和样品!”

看着激动不已的赵师长和欣慰的柳教授,何雨水知道,她将在一条更符合历史发展脉络的道路上,为祖国的国防现代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此时,实验室的窗外,传来远处工厂广播播放的《咱们工人有力量》的歌声,铿锵有力,仿佛在为何雨水新的征程鼓劲。


  (https://www.24kkxs.cc/book/4245/4245192/22272702.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