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参与
平静休憩的时光总是短暂。
何雨水在农场里种下的菜籽刚刚冒出一点稚嫩的绿芽,小鸡仔们也开始熟悉新环境,发出叽叽喳喳的欢快叫声。
她正提着水壶,小心地给幼苗浇水,享受着这难得的闲适午后。
就在何雨水刚从农场出来没多久,就听见了实验室大门被敲响的声音。
“咚咚咚!雨水!何雨水!快开门!”
是柳教授!他的声音里带着一种压抑不住的急切和兴奋,与几天前离开时的郑重截然不同。
何雨水立刻翻身起来,打开了实验室的房门。只见柳教授站在门外,风尘仆仆,眼袋有些深重,显然这几天都没休息好,但一双眼睛却亮得惊人,仿佛有火焰在燃烧。
“教授,您回来了?事情……”何雨水话还没问完,就被柳教授急切地打断了。
“快!别问了,跟我走!”柳教授一把拉住何雨水的手腕,力道之大,几乎不容她有任何迟疑,“车就在外面等着!路上再说!”
“教授,我……”何雨水看了一眼自己的样子,还准备收拾一下。
“没事!到地方再说!”柳教授根本不容她收拾,拉着她就往外走,顺手还帮她带上了院门。
研究所门口,果然停着一辆黑色的伏尔加轿车,发动机都没有熄火。柳教授拉开车门,几乎是把何雨水塞进了后座,自己紧接着也钻了进来,对司机急促地说:“老地方,快!”
车子立刻启动,驶出了研究所,朝着城外疾驰而去。何雨水这才有机会喘口气,疑惑地看向柳教授:“教授,到底怎么了?这么急?”
柳教授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了一下激动的心情,但声音依旧带着颤音:“雨水!你那份报告!还有那些合金样品!上面……上面震惊了!不仅仅是军区,是更高层!紧急召开了联席会议,几个工业部、国防科委、还有相关研究院所的头头脑脑和顶尖专家都来了!”
他激动地继续说到:“论证会开了三天三夜!吵翻了天,也兴奋翻了天!你的那个130火箭炮的过渡方案,被认为极具可行性,虽然指标比你最初设想低,但远超现有装备!更重要的是,你提供的技术路径清晰可靠!已经正式立项了,代号‘6**工程’,最高优先级!”
何雨水心中一动,果然如此。
柳教授继续道,语气更加急促:“至于你那个铝合金……老天爷!那些样品经过紧急检测,性能数据完全符合甚至超过了你的报告描述!比我们现在最好的航空铝材强出一大截!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这意味着我们的飞机可以更轻更快,我们的导弹可以打得更远!材料所的几位老专家都快把你那些样品当祖宗供起来了!”
车子一路飞驰,窗外的景物从城市建筑逐渐变为郊区的农田,最后驶入了一片戒备森严、挂着某机械厂牌子的巨大厂区。
但车子并未在厂区停留,而是穿过厂区,驶入后方一个更加隐蔽、岗哨林立的山谷入口。
经过严格检查后,车子最终在一排看似普通、实则内部别有洞天的红砖厂房前停下。
“这里是‘6**工程’的临时研发基地和试制车间之一!”柳教授拉着何雨水下车,快步走向其中最大的一间厂房,“专家联席会议决定,集中优势力量,全力攻关130mm火箭炮和新型铝合金的工业化试制!而你——”
柳教授推开沉重的厂房大门,巨大的喧嚣声和热浪扑面而来。
厂房内,灯火通明,各种机床设备轰鸣,穿着工装的技术人员和工人穿梭忙碌,空气中弥漫着金属切削液、高温润滑油和一股淡淡的、何雨水熟悉的金属加热特有的味道。
许多人围在一台大型熔炼炉前,似乎在争论着什么,个个眉头紧锁。
“你是整个项目的核心技术指导!特别是高性能铝合金的生产,现在遇到了大麻烦,非你不可!”柳教授几乎是喊着对何雨水说道,然后拉着她径直走向那群人。
“老李!老张!人我给你们请来了!”柳教授对着人群中两位头发花白、穿着被汗水浸透的工装的老者喊道。
那两位老者闻声回头,看到柳教授身边的何雨水,眼中先是闪过一丝惊讶和疑惑,他们没想到所谓的“核心技术指导”竟然如此年轻,还是个女娃。
但随即,这份疑惑就被急切所取代。他们显然已经从柳教授那里知道了何雨水的身份和贡献。
“何雨水同志?你可来了!”那位被称为老李的专家也顾不上客套,指着那台还在散发热量的熔炼炉急切地说道,“快来看看!我们严格按照你提供的配方和熔炼温度操作,但是浇铸出来的铸锭,内部总是存在气孔和偏析,成分均匀性怎么也达不到你报告里的要求!这已经是第五炉了!”
何雨水听完这位李专家的话后,她瞬间进入了状态,所有的闲适和放松都被抛到了脑后。
她走到炉前,仔细观察着刚刚取样、尚未完全冷却的铸锭断口,又查看了详细的熔炼记录。“李工,熔炼时的除气环节时间不够,搅拌也不充分。另外,升温速率需要严格控制,特别是在铝锭完全熔化后到浇铸前这个阶段,保温时间和温度曲线必须再精确一些。”她一眼就看出了问题所在,这些细节在图纸上无法完全体现,却对产品质量至关重要。
她挽起袖子,拿起操作手册和测温仪,亲自站到了控制台前:“这一炉我来主导,大家注意看我的操作步骤和参数控制。”
整个车间的目光都聚焦到了这个突然出现的年轻女孩身上。
只见她神情专注,口令清晰,对设备的熟悉程度令人惊讶。
她精确地控制着电流大小,调控着温度升降的速率,指挥着工人进行搅拌和除气操作的时间与手法,每一个细节都一丝不苟。
至此开始,何雨水几乎泡在了熔炼车间和后续的轧制、热处理车间。
她不仅要解决铸锭的质量问题,还要指导工人调试新安装的热轧机机组,设定轧制道次和温度,监督冷轧板的退火工艺,最重要的是,严格把控最终时效热处理的温度和时间窗口。
她穿梭在巨大的设备之间,娇小的身影与庞大的机器形成鲜明对比,但她的指令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性。
那些一开始还心存疑虑的老专家和技术工人们,很快就被她精湛的理论知识、尤其是对生产工艺流程那种近乎“未卜先知”的深刻理解所折服。
何雨水似乎总能提前预见到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每一个问题,并给出最有效的解决方案。
几天后,当第一块成分均匀、晶粒细小、表面光洁的高性能铝合金板材从生产线上下来,经过检测各项性能指标完全达标时,整个车间爆发出了一阵欢呼!
老李专家拿着检测报告,手激动得直抖,看着何雨水的眼神充满了敬佩:“成功了!真的成功了!何雨水同志,你……你真是神了!”
这只是第一步。铝合金的成功试产,为130火箭弹的铝合金内胆,钢丝缠绕壳体方案提供了材料基础。
很快,何雨水又立刻投入到火箭弹壳体的试制、新型推进剂的混合浇注安全性指导、以及那精度要求极高的倾斜喷孔加工技术的攻关中去。
(https://www.24kkxs.cc/book/4245/4245192/22272698.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