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何雨水重生,开局送易中海去西北 > 第96章 振奋人心的消息

第96章 振奋人心的消息


高性能铝合金板材的顺利下线,如同一声发令枪,标志着“6**工程”进入了全面加速阶段。

何雨水成了整个试制基地最忙碌的人,她的身影穿梭在各个关键工序之间,大脑如同一个精密的中央处理器,高速运转,协调解决着层出不穷的技术难题。

130mm火箭弹的生产研发过程,是一场从图纸走向现实的艰苦跋涉,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挑战。

首先面临的是火箭弹发动机壳体的制造。何雨水提出的“铝合金内胆+外部钢丝缠绕环氧树脂加强”的过渡方案,听起来简单,实际操作却极其复杂。

铝合金内胆的旋压成型是第一道难关。需要将合格的铝合金板材在加热状态下,通过巨大的旋压机,一点点旋压成薄壁、带底的圆筒状。

何雨水几乎整天守在旋压机旁,听着机器轰鸣,眼睛紧盯着旋转的胚料,根据经验不断微调着参数,直到第一个壁厚均匀、内壁光滑的铝合金内胆成功下线,她才稍稍松了口气。

接着是高强度钢丝的缠绕。

这需要专用的精密绕线机床。何雨水亲自调试设备,设定缠绕角度性、张紧力,并指导工人如何将浸渍了环氧树脂的钢丝均匀、紧密地缠绕在铝合金内胆上,不能有任何重叠或间隙。

缠绕完成后,还需要送入大型热压罐中进行高温固化,使树脂充分交联,将钢丝与内胆牢固地结合成一个整体。每一步都需要极高的精度和耐心。

然后是复合推进剂的浇注。这是最危险也是最关键的环节之一。

按照何雨水调整后的配方,工人们在防爆车间内,穿着厚重的防护服,小心翼翼地将混合好的药浆浇注入已经制造好的发动机壳体内。

何雨水虽然不能亲自操作,但她制定的详细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成为了工人们的安全保障。

看着那白色的、略带粘稠的药浆缓缓注入,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直到浇注完成,送入固化间,大家才敢稍稍放松。

涡轮式旋转稳定装置的加工则是对精密制造能力的极限考验。

火箭弹尾部喷嘴上那几个微小的、带有特定倾斜角度的喷孔,需要极高的加工精度。

何雨水提出的采用改进型电火花加工的方案被采纳。她与老师傅们一起,调试设备、制作特制的电极、反复试验电流电压参数和冷却液流速,终于加工出了符合角度和光洁度要求的喷孔。

当第一台装有自旋发动机的样弹总装完成时,老师傅看着那精巧的结构,忍不住对何雨水竖起了大拇指:“丫头,你这脑袋是咋长的?这法子也能想出来!”

与此同时,战斗部的铸造、引信的调试、稳定尾翼的冲压成型……每一项工作都在何雨水的总体技术指导和协调下,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

何雨水用最浅显易懂的语言解释复杂原理,用现场演示代替枯燥说教,甚至亲手绘制工装夹具的草图。她的知识储备深不见底,从材料冶金到机械加工,从化学化工到空气动力学,似乎没有她不懂的领域。

基地里的工程师和工人们,从最初的惊讶、疑惑,迅速转变为由衷的敬佩和绝对的信任。

这个年轻的女孩,用她实实在在的能力,征服了所有人。

…………

时间在忙碌中飞逝。山谷里的树叶由绿变黄,悄然飘落。经过无数个日夜的奋战,克服了数以百计的技术和工艺难题,第一枚完整的、闪烁着金属光泽的130mm火箭弹样弹,终于静静地躺在了总装车间的检测台上。

它比107火箭弹更加修长威武,流线型的弹体透着凛冽的杀气。每一个部件都凝聚着无数人的心血和汗水,更是何雨水跨越时代的知识与当前工业现实相结合的最高结晶。

就在这时,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如同春雷般传遍了整个基地,乃至全国——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在罗布泊试验成功!

那声震惊世界的巨响,那个代号“邱小姐”的巨塔上绽放的蘑菇云,像一道划破长空的闪电,极大地震撼了世界,也更深深地鼓舞了每一个正在为国防现代化奋斗的中国人。

消息传到“6**工程”基地时,正值工人们连续奋战后一个短暂的休息间隙。

高音喇叭里传出激动得有些颤抖的播报声,所有人都愣住了,随即爆发出惊天动地的欢呼声!许多人激动地跳了起来,把帽子抛向空中,相互拥抱,眼眶通红,甚至有人忍不住放声痛哭。那是积压了太久的屈辱、奋斗和期盼后,最彻底的情绪释放!

“邱小姐”发射成功,带来的震撼,像是给工人们注入了强心剂一般。

一种前所未有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使命感在每个人胸中激荡。原子弹都有了,我们自己的火箭炮还有什么理由搞不出来?!

那股“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仿佛被注入了核能般的动力,所有疲惫和抱怨一扫而空。车间里的口号声更加响亮,操作更加一丝不苟,协作更加默契无间。他们深知,手中的工作虽然不如原子弹那般石破天惊,但同样是保卫祖国、铸就和平盾牌不可或缺的一环!

在这种空前高涨的士气推动下,生产效率大幅提升。紧接着,是第二枚、第三枚……生产线逐渐顺畅,工人们也越来越熟练。

与此同时,基于解放CA-10卡车底盘改造的19管笼式发射架也试制成功。虽然看起来有些简陋,但高低机和方向机运转灵活,底盘稳定支架坚实可靠,简易的点火系统也通过了测试。

火箭炮生产出来了!

当第一辆载着19管发射架、炮管昂首向天的CA-10卡车缓缓驶出总装车间时,整个基地再次沸腾了!工人们、技术人员们、军官们纷纷围拢过来,激动地抚摸着冰冷的发射管,脸上洋溢着无法抑制的自豪和喜悦。许多人抚摸着炮管,仿佛能感受到那即将喷薄而出的力量,与远方罗布泊的巨响遥相呼应。

李专家,张专家紧紧握着何雨水的手,声音哽咽:“雨水……成功了!我们成功了!这才多久……这简直是个奇迹!”

何雨水看着那凝聚了自己和众人无数心血的武器,心中也是波澜起伏,但她只是微微一笑:“教授,这只是开始,还需要最终实践的检验。”

“对!检验!”赵师长不知何时也来到了现场,他看着那威武的火箭炮,眼中闪烁着锐利的光芒,“是骡子是马,得拉出去溜溜!计划试射!  立刻选择靶场,进行实弹射击测试!我要亲眼看看,这东西到底有多大能耐!”

命令迅速下达。基地再次高速运转起来,准备将样炮、样弹运往遥远的西北戈壁靶场,进行最为关键的——实弹验收。


  (https://www.24kkxs.cc/book/4245/4245192/22272697.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