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大明:天天死谏,我成千古明君了? > 第78章 秦王好学

第78章 秦王好学


“朱御史,不知本王今夜可否有幸与朱御史秉烛夜谈?”

月色如水,洒在朱府的青石板上,映出一道修长的身影。朱樉站在庭院中,目光灼灼地望着面前的朱御史,语气中带着几分难得的诚恳。夜风轻拂,吹动他腰间玉佩,发出清脆的声响,在这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

“说实话,本王很想同朱御史学习学习,父皇对本王寄予厚望,奈何本王的实力有些不济,本事有些辜负了父皇的期望,还请朱御史教我,也好让本王提升提升。”

朱樉是个直肠子,说话也不怎么会拐弯,想到什么便说什么了。他这番话说的很是直白,甚至带着几分自贬的意味。作为一名王爷,能如此放下身段,实属难得。而他这番话落入一旁胡老三的耳朵里却又是不同的一番意味.....

胡老三站在廊下阴影处,闻言不由得屏住了呼吸,一双精明的眼睛在夜色中闪烁着惊疑不定的光芒。他下意识地搓了搓手指,脑海中已是翻江倒海。

朱樉是谁?

这位可是大明的秦王!

大明开国第一任秦王!

陛下亲子,堂堂王爷,眼下太子去世,倘若不是陛下有意立皇孙为储的话,这位秦王殿下甚至有机会争夺那九五之尊之位!

这样的人物,对朱御史的态度如此谦卑,甚至言语之间还有些谄媚,请求的意味....这简直令人难以置信!胡老三只觉得心跳加速,血液沸腾。啧啧啧....咱老胡的眼光可真是好的很呐!这选的靠山都是如此的出众!

而朱樉的态度和表现让胡老三更进一步的坚定了自己的想法。他原本只是猜测,现在几乎可以断定,这位朱御史绝非等闲之辈。

原先他便觉着朱煐是老朱特意想要留给下一任皇帝的优秀人才,同时也是老朱特意培养的心腹爱臣,现在他更坚定了自己的想法,就连朱樉身为秦王都如此礼遇,这其中说明了什么.....不言而喻.....

秦王比自己可厉害多了,人家的消息渠道,人家知道的东西,那不比自己多得多?人家对待朱御史都是这般态度,由此可见,自己的推断是没有错的,甚至有可能还过于保守了!

胡老三的眼睛里发光!那是一种发现宝藏的光芒,是一种押对宝的兴奋。他在商海沉浮多年,深知机遇稍纵即逝的道理,眼前这一幕,让他更加确信自己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商贾并非是不想要找人当靠山,而是一来对方看不上商贾,二来商贾也担心出现卸磨杀驴的情况下发生。自古以来,士农工商,商为末流,即便家财万贯,在权贵眼中也不过是待宰的肥羊。

双方都有顾虑以至于商贾一般不会和官场上的人有太多的纠缠,而得益于老朱对贪官污吏的严酷手段,官员们大多数也不敢去敲商贾的竹杠,毕竟这钱虽然好,但也得有命花才行啊!

而且这和有命花没命花已经不完全挂钩了,就老朱那剥皮填草的手段,简直比死还可怕!一想到那些被剥下来的人皮,填充草料后摆在衙门口示众的场景,任是再贪心的官员也要掂量掂量。

最让人害怕的不是死亡,而是等待死亡前遭受的非人的虐待的折磨!那种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绝望,足以让任何人望而却步。

胡老三的眼眸里精芒攒动,他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场中的朱樉和朱煐.....目光下意识的落到了朱煐的身上.....这个年轻人究竟有何等魅力,能让秦王如此折节下交?

朱樉也不由看向了朱煐.....

他想要留宿,最终还是要朱煐这个当家人点头才是。虽然贵为王爷,但此刻他表现得如同一个普通的访客,遵循着主人家该有的礼仪。

要说之前朱煐在朱樉眼里是老爹的心腹,一切的尊重都是因为老朱,交好也是为了试探老朱的态度的话,现在朱樉对于朱煐的看法和态度就已然有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

朱煐的能力已然得到了朱樉的认可,甚至朱樉内心深处早已经是惊为天人!这几日他冷眼旁观,看着朱煐如何运筹帷幄,如何将那些精明的商贾收拾得服服帖帖,又如何巧妙地完成了父皇交代的筹款任务,这一切都让他对这个年轻的御史刮目相看。

果然,父皇的眼光就是比咱长远啊!朱樉不禁在心中感叹。他自幼就被父皇批评不长进,如今看来,父皇识人的本事确实非凡。

父皇一眼就看出了朱御史是个有能耐的人,不过哪怕是父皇,恐怕也是没有想到朱御史会有这般能耐吧?朱樉甚至觉得,朱煐的才能可能超出了父皇最初的预期。

朱樉眼眸中闪烁着光芒,目光视线落在朱煐身上....那是一种混合着敬佩、好奇和些许嫉妒的复杂目光。

朱煐微微一笑。月光洒在他清秀的面庞上,映出一派云淡风轻的气度。这房子是老朱赏赐的,原本是皇家产业,老朱赏赐的东西自然不是凡品,这占地面积虽然说不算是非常非常大,可这客房也有个十几间,足够客人留宿了,甚至还有三个交错纵横的别院,朱樉要留宿,朱煐自然是没有理由拒绝。

倒不是因为朱樉是王爷,单纯只是因为这货拉仇恨啊!朱煐在心里暗笑。但凡是大明的人都知道,秦王朱樉和燕王朱棣不对付,从小就不对付,两人属于是互相看不顺眼的情况,朱樉眼下更是将朱棣视作眼中钉肉中刺。

在朱樉看来,朱老四就是脑后生反骨,而自己眼下的身份是什么?是父皇钦点的大明未来贤王,是未来朝廷的中流砥柱,是大明柱石,那不得未雨绸缪将朱老四这种造反份子给扼杀在摇篮里?

朱樉和朱棣可以说是天生的对头,按照这种关系的话,自己不需要做太多,只需要和朱樉多多亲近,天然的就能拉起朱老四的仇恨,到时候岂不是寻思有望?朱煐越想越觉得这个主意妙不可言。

朱煐觉着眼下自己对于朱棣的针对还是不太够,或许被旁人一劝再加上朱棣当上皇帝之后想要注意自己的形象,或许就把自己给放过了.....这可不成!他必须加大力度,确保朱棣对他恨之入骨。

一方面是朱樉这边需要加把力气让朱老四对自己看的更不顺眼些,同时再留有老方这张底牌。朱煐的目光不经意间扫过站在一旁的方孝孺,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通过历史,已然验证了老方的战斗力。纵观历史,被诛十族的,也只有方孝孺一人。而他正是死在朱棣的手上!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老方他掌握了朱棣的正确使用说明书啊!

有这么一张底牌在,拉朱老四的仇恨就容易多了.....朱煐几乎可以想象到,当方孝孺那张铁嘴对上朱棣时的精彩场面。

朱煐看向方孝孺:“老方,秦王殿下要留宿,你以为如何?”

朱煐话音落下,方孝孺却是一脸懵逼.....这是你家,你问我作甚?他下意识地想要这么回答,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不过转念一想,方孝孺莫名其妙的同时有不由得眉头一挑。他想明白了!这是朱御史拿自己当家人了啊!家中留宿,不得问问自己这半个家人的意见吗?这几日以来方孝孺一直同朱煐张平厮混,三人经常秉烛夜谈,当然,主要是张平和方孝孺谈,朱煐就是打酱油的,他也没有那么功夫和两人掰扯,不过这举动在方孝孺和张平看来就是当老大的风范了。

两人谈论的内容太过低级,无法引起老大这般能干实事人的兴趣!方孝孺甚至觉得,朱煐之所以不愿意参与他们的讨论,是因为他们的见解太过浅薄,入不了朱煐的法眼。

这几日以来,两人谈论的主要内容就是胡老三的那三十六万两,谈论着自己对于商贾的看法,以及自己的治国之策。方孝孺是个理想化的人,他刚正不阿但看待问题却十分理想化,而刚好,张平也是个理想化的人,他刚入朝堂,作为朝堂上的新人,张平满腔热血,两人碰上就像是干柴烈火,轰然化成烈焰,熊熊燃烧!

而朱煐之所以在一旁打酱油的原因就是,两人所说的治国之策,压根就没有多少有可行性的,就是仅限于纸上谈兵。很多时候,朱煐听着他们的讨论,都忍不住想要插话指出其中的谬误,但为了维持自己“不求生”的人设,又不得不忍住。

不过说来也正常,无论是张平还是方孝孺,虽然两人的爱国思想是可以肯定的,但同时,两人对于国家治理的经验上却都是极度缺乏,根本就不可能提出多少有建设性的意见。在朱煐看来,两人提出来的建议拿就是错漏百出,放到朝堂上,基本就是被老朱无视的那种。

显然,两人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毕竟不是人人都像朱煐一样,站在后世无数巨人的肩膀上看待问题,方孝孺和张平的表现才是符合一个没有久经政务之人的一个正常表现。

要不怎么老朱惊叹朱煐的天赋呢,毕竟没有经过实操却偏偏能一次次提出最为有效有用的见解和意见,这除了天赋之外,还有什么能够用来解释?

长时间的留宿让方孝孺和张平、朱煐之间的关系异常亲近,几乎就已经是穿上了同一条裤子。方孝孺和张平自不用多说,两人那是真正的一见如故,两人的价值观趋于相同,有说不完的共同话题,而方孝孺和朱煐,关系亲近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老方的战绩。

能在朱棣手下完成被诛十族的壮举,这样的战绩,简直就是馋的朱煐流口水啊!有这么一手底牌在,得好好维护着。朱煐甚至暗中决定,一定要保护好方孝孺,确保他在关键时刻能够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穿越这么久了,朱煐已经深刻认清了现实,认清到了这求死之难,想要在老朱手上完成任务估计是没什么指望了,朱允炆登基之后在位时间又太短,再加上最近朱允炆这小崽子对自己的态度很微妙,莫名其妙地转变了态度......

朱允炆的态度转变让朱煐很没有安全感......他总觉得这个看似温和的皇孙背后在谋划着什么,这种不确定性让他很是焦虑。

所以朱棣这条线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老方是对付朱老四最大的底牌之一,可不得好好把握?朱煐打定主意,一定要将方孝孺这张牌留到最关键的时刻。

......

这几天以来的近距离接触让方孝孺产生了错觉,只觉着是和朱煐志趣相投,再加上他心中佩服朱煐的刚正不屈,这等无惧无畏是哪怕自己都无法做到的,正是因为自己无法做到,所以才让人敬佩!

这也就有了在朱煐开口之后,方孝孺想岔了的情况.....想通之后,方孝孺看了眼朱樉,笑道:“正好秦王殿下日后是稷下学宫副祭酒,日后我们便是一条船上的人,留宿自然是应该的,正好也多多联络联络感情嘛!”

“不瞒王爷,我同志远老弟已经在朱御史家中留宿了许久,倒是也不怕丢人。”方孝孺说着,还朝张平那边使了个眼色,张平立即会意地点头附和。

“哈哈哈哈,既如此,那本王就叨扰了,正好这儿离宫中近,明日一早我等一同入朝就是。”朱樉大笑道。他原本还担心朱煐会拒绝,没想到这么顺利就得到了留宿的许可,心情顿时大好。

“既然你们都留下了,那我....也留下?”就在此时,忽然蓝玉的声音夹杂在众人中响起....

瞬间所有人的目光全都齐刷刷地落到了蓝玉的身上.....这位一向以桀骜不驯著称的凉国公,竟然也会主动要求留宿?这简直比太阳打西边出来还要稀奇。

蓝玉被大家这么齐齐注视,还真有些不习惯,他粗犷的脸上浮现出一丝罕见的窘迫。忽然眼角的余光瞥见了一直在角落不曾开口说话的朱允熥,当即大笑:“哈哈哈哈哈,我这不是想我的允熥了么。来,允熥,和舅姥爷说说,最近还怕朱允炆那小子不?”

“陛下让你跟着朱御史学学朱御史的性子,这些日子想必也是学了不少吧?你看看人朱御史,朱允炆那小崽子敢在朱御史面前蹬鼻子上脸?”

“这人善被人欺,你不怕人,人自然怕你,你看看这些日子过来,朱允炆那小子是不是就安分多了?他还敢在朱御史面前五马长枪的吗?”蓝玉说着走到朱允熥面前大笑着拍了拍朱允熥的肩头。

朱允熥和先前相比倒是有了不小的变化。短短几天的功夫,朱煐对于朱允熥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原本那个畏畏缩缩、说话都不敢大声的皇孙,此刻虽然仍然显得有些腼腆,但眉宇间已经多了几分坚毅的神色。

朱允熥原本是想主动跟着朱煐学习学习朱煐身上的那一股子无惧无畏的勇气的,可当他真正入住了朱煐的府中之后,他发现,好像自己压根都不用学,这和朱煐相处的时间久了,自然而然地心里面的想法就出现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环境改变人这句话可不是闹着玩呢,这是切切实实总结出来的经验!朱煐本身就带着剧烈的勇敢磁场,无畏无惧,这对于懦弱性子的朱允熥而言是一种无与伦比的影响,而朱煐府中,还不仅仅只有一个朱煐啊!

张平和方孝孺,这俩货可在朱煐不说话的时候成天在叨叨叨个没完,说是志趣相投,其实就是大明的超级八卦份子。两个人谈论内容聊着聊着就会聊到哪里的官府闹出了什么事,然后就会聊到,倘若此事被自己碰到将会如何如何......

不光是当代官府的事儿,还有前朝,还有汉唐,中华上下数千年的历史被两人聊了个遍,最终张平得出结论,大部分人都是草包,放眼千年,真正能办事儿的,唯有你我二人加一个老大.....

理想主义者的想法总是充满了理想主义,而显然,张平和方孝孺都是理想主义,至少目前来说,两人是没有经过多少实践的理想主义代表.....而两人也是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甚至为了心中的简直可以放弃生命,充满了勇气,而两人之间激烈的言辞交谈,也充分影响到了作为旁观者的朱允熥....

遇到问题,首先就是要坚持正确的想法,遇到阻碍怎么办?继续坚持!有人针对怎么办?坚持的同时喷他!要是对方很强大怎么办?继续坚持,继续喷他!那对方要杀了你怎么办?仰天长笑,然后鄙夷,慷慨赴死,高声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千古留名,不亏,让对方遗臭万年,对方血亏!

这就是张平和方孝孺的追求和讨论内容,每每两人出现争论,都让一旁的朱允熥听得叹为观止.....他从未想过,世界上还有人能够如此坦然地面对死亡,如此热烈地追求理想。

而要说朱煐在里面最大的作用那就是张平和方孝孺争论不出结果的时候,这时候两人之中必然会出现一个人提及到朱煐,然后两人就去请教朱煐会如何行事,亦或是两人齐齐闭嘴....在朱煐面前,哪怕是两人也不得不低下那追求真理的头颅。

无论是张平还是方孝孺,两个都不是怕死的人,两个人都能将生死置之度外,可要说将九族置之度外,两人目前还做不到,方孝孺虽然日后做到了,可以如今的他而言,还是做不到的。但朱煐由于特殊原因,现在就能把九族置之外......

.....

一旁的胡老三看着此情此景,整个人激动不已,心脏噗通噗通快速跳动着.....这一个个的,都要在朱御史的家中留宿?这意味着什么?

秦王殿下要留宿,凉国公也要留宿,而且都是上赶着留宿!这背后要是没有点其他意味,谁能信?本身胡老三就是个敏感的人,在他看来,事出反常必有妖,而这一次,显然自己因祸得福,而且得的大发了!

而在几人说话的功夫,胡老三也发现了一个一直以来都被自己忽略的一个人,那就是朱允熥!是啊!这可是堂堂皇孙殿下啊!怎么就被自己给忽略了呢?而在听着几人言语间的信息,胡老三震惊地发现,这位外界盛传的懦弱的皇孙殿下,好像是奉了陛下之命,长住在朱御史的家中?

这其中.....就有意思了!难不成....忽的,胡老三好像想到了什么,眼前顿时一亮,脑海里想出了一个自己推演的结果.....他的脑海里,想到了一种可能性....

只是这个可能性过于大胆,大胆到胡老三都不敢相信的程度!有没有这么一种可能性?有没有可能陛下他是有意让朱御史锻炼允熥殿下?

而为什么要锻炼允熥殿下?无非就是两种可能性,第一种可能性就是想借允熥殿下去磨炼允炆殿下,陛下有意传位允炆殿下.....

但这么又说不通了,要是陛下重视的是允炆殿下,那么即便陛下让朱御史调教允熥殿下,却也等同于放弃了朱御史,毕竟允熥殿下住进了朱御史的家中也就意味着朱御史被迫站在了允炆殿下的对立面,朱御史被迫站在了允熥殿下的一边.....

这要是日后争储失败,那么....朱御史就算不死,也不可能得到允炆殿下的重用!这一点,以陛下的眼力和见识不可能没有看到,那么陛下就不可能给朱御史安排什么重要的差事或者重要的位置,要不然如此一来的话日后岂不是自找麻烦吗?

那么....就只剩下了第二种可能性!第二种可能性就是.....胡老三的眼睛微微眯起....脑海中豁然出现了一个念头——陛下莫不是....要立允熥殿下?

外面盛传,允炆殿下有仁君之姿,谁都在想日后允炆殿下上位之后如何,至于这允熥殿下,则是口碑相反,懦弱无能的名头都已经传遍了!可....当真如此吗?陛下的心思,难不成能让天下人猜中?

这君心难测,说不定陛下他压根就没有想立允炆殿下,他说不定一直想立的就是允熥殿下?要不然这费劲心里,还搭上了自己的心腹爱臣,甚至还搭上了秦王是为什么?这明显陛下就是在托举允熥殿下啊!

而这时候胡老三的脑海里又是灵光一闪!他又在这个基础上进行了思维上的扩展与延伸.....陛下要提升允熥殿下,单纯只是为了提升之后和允炆殿下争储吗?或许....并非如此!

胡老三这时脑海里想到了听闻过的朝中朝堂上的有关于朱煐的事迹.....他微微眯起眼睛,脑海中的猜想逐渐变得十分十分清晰.....

朱御史曾在朝堂上说过,倘若允熥殿下上位,那以允熥殿下的脾气,软弱不堪,日后将为凉国公所趁,或许就是一场外戚乱权!而这也是凉国公多日闭门不出,甚至都不敢上朝的原因!~

因为光是这么一条罪名,就足以让凉国公全家满门抄斩!哪怕凉国公什么也没干,但只要存在这种可能性,以陛下的脾气就绝对不会允许!

可....眼下凉国公却又是安然无恙....这其中是什么缘由呢?胡老三的思维非常的活跃,很快就自己想通了其中的关窍.....

陛下这是想用另一种方法!相较于暴力地去解决掉凉国公,眼下陛下采用的这种方法更为高级!首先就是凉国公自己主动交出了兵权,并且处于半退隐状态......

其次....陛下莫不是想用秦王和朱御史去制衡凉国公?想到这种可能性,胡老三的眼睛在放光,眼中精光大亮!

倘若陛下当真是这么想的话,那么一切就都能说得通了!陛下为什么不杀凉国公?因为陛下找到了更好的应对手段!而这手段就是用秦王和朱御史,秦王的统兵能力和军中威望虽然逊色凉国公一筹,但他的身份却又压了凉国公一头,如此一来双方形成相互制衡的局面,而朱御史他刚正不阿,他一定是恪守陛下交代的,如此一来三人就形成了一个巧妙的平衡.....

而三人一同辅佐允熥皇孙的话,那只要允熥皇孙的性子稍稍培养好些,大明交到允熥殿下的手里....貌似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要是倘若当真如此....那.....胡老三顿时脑海里出现了一个大胆的想法.....眼下这些都是自己的推测,或许不一定是真的,但也有可能是真的!倘若不是真的,那对自己也没有什么损失,自己只是区区一个商贾而已,哪怕是真的日后皇权之争落入下风或者出了事,大不了就继续带着钱远遁就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能有啥好怕的?

难不成还有人会特意为难自己一个商贾不成?而要是真的,陛下当真有心推允熥殿下上位,那....如今押注,简直就是天选的时机啊!

先秦吕不韦奇货可居以至于创造神话流传千古,自己这要是压中了,不说是流传千古吧,至少也是大赚特赚,鱼跃龙门啊!从龙之功,这是何等功绩?

而且这些日子自己已经在给稷下学宫办事了,而从稷下学宫目前的阵容上来看,这稷下学宫摆明了陛下就是留给允熥皇孙的!秦王、凉国公、朱御史、和秦王交好的晋王、方大人、张大人这哪一个不是允熥殿下这边的人?

想到这里,胡老三越来越激动....他的心中也有了对未来的规划和计较.....也许,这是他胡老三这辈子最大的机遇,也是胡家从此改变命运的关键时刻。

......

大明的月亮很圆,这会儿的天空还很蓝,空气中夹杂着草木的清香,让人闻了之后精神振奋。夜色渐深,朱府却依然灯火通明。

油灯已经点了起来,月光洒在院子里,将院子照亮,而油灯放在房间中,也将整个房间照亮.....几个仆人轻手轻脚地穿梭在廊下,为客人们准备着寝具和洗漱用品。

“咚咚咚....”朱煐刚准备睡下,门外就响起了敲门声....这敲门声很轻,带着几分试探的意味。

“谁?”朱煐有些疑惑地问道。这么晚了,还会有谁来敲门?莫不是张平或者方孝孺又有什么新的想法要找他讨论?

“朱御史莫慌,是本王!”门外,朱樉压低声音,低声回复。他的声音中带着几分小心翼翼,仿佛生怕惊动了其他人。

“朱御史可是就寝了?不知本王可否入内一叙?”朱樉的声音再次响起,这次带着几分恳切。

朱煐也是没有想到,人在客房的朱樉会在这大半夜来敲自己的房门....这秦王殿下到底在搞什么名堂?朱煐有些惊讶,不过却也想看看朱樉这是想做什么.....毕竟这位王爷的举动,往往出人意料。

“原来是秦王,不知深夜来此,所为何事?”朱煐亲自起床给朱樉打开了房门....只见朱樉穿着一身便服,站在门外,脸上带着几分局促的笑容。

看到朱煐开了门,朱樉笑了,伸直头往朱煐的房间里探了探,看到房间里面没有人之后才终于露出了笑容......那神情,活像个做贼心虚的小偷。

“朱御史,不如让本王入内一叙?”朱樉搓着手,一副迫不及待的样子。

“自无不可,王爷请便。”朱煐笑道,而后朱樉就自顾自地走了进来,找了个地方很自然地坐下。那架势,仿佛他才是这个房间的主人。

朱煐顺手将房门给关上......这个动作让朱樉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了。

朱樉扫了眼四周,窗户也是避着的,这才笑呵呵地看向朱煐.....那眼神,就像是一个发现了宝藏的孩子。

“不瞒朱御史,本王深夜前来,实在是为了求教而来.....”朱樉终于说出了来意,语气十分诚恳。

“求教而来?”朱煐眉头一挑,疑惑问道:“不知王爷不解何事?何必这深夜来访?”他实在想不通,有什么重要的事情不能让朱樉等到明天再说。

朱樉老脸一红:“这不是别人在怕惹人笑话吗?父皇想要让我当大明贤王这本王有几斤几两本王自己清楚,不过本王这人没有什么太多的优点,但就只有一点,好学!本王勤奋好学!这一点毋庸置疑。”

朱煐:“.......”他强忍住翻白眼的冲动。秦王朱樉,勤奋好学?这历史上也是没有听说过啊....哪怕不论历史,这现实里也是没有听说过啊.....

谁不知道秦王朱樉打小就不学无术,为此被老朱打了不少板子,甚至被老朱追着满大街打......什么时候这秦王殿下也开始勤奋好学了?

不过这打人不打脸,朱煐自然不会在这个时候点破朱樉的,毕竟以后还要靠朱樉呢,这要是眼前是朱老四,那朱煐的做法就不同了,不光揭短,还得好好嘲讽一翻,哦不,换做朱棣的话,应该连进门那一步就直接被驱逐了.....

“不知王爷想学什么?我这也没有什么好教你的啊,好学的话不得去找陛下请个大儒?就算是去找方大人也比来我这儿好吧?下官这刚刚入朝,殿试也没有名次,倒是确实指教不了王爷。”朱煐想要推脱,指教?指教个屁,烦死个人。他现在只想好好睡一觉,明天还要上朝呢。

不过很显然,他把这件事情给想简单了......朱樉压根就没有听出朱煐的言外之意,而是一脸郑重道:“朱御史,你就不要推脱了,本王想请教的不是别的,正是朱御史这几日所做之事!”

“本王想知晓,这其中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这胡老板赶着给送钱,为什么父皇先前就筹措不到钱粮,为什么这些商贾眼下几日之间就愿意凑出这般多的银钱?”

“本王觉得既然朱御史能做出如此效果,那这其中必然有常人难以看到的东西。”朱樉说着,眼神越发炽热,“外人总觉得本王不学无术,可本王其实十分好学,还请朱御史教我!”

朱樉说的十分真诚,眼神里也充满了坚定和诚恳......这一刻,他不再是那个骄纵的秦王,而是一个真心求教的学生。月光从窗棂间洒落,照在他认真的面庞上,竟让朱煐一时不知该如何拒绝.....

......

这明史难不成又是记载错误了?

这眼下的朱樉和明史里面所记载的朱樉又是大为不同.....

这还是那个娇纵跋扈的秦王朱樉?

果然,这明史就不能看,老朱老朱记载错,朱樉朱樉记载又出了纰漏.....

“罢了。既然王爷诚心诚意发问了,那下官就知无不言了。”

毕竟还是要用到朱樉,还得靠着这位爷给朱老四拉拉仇恨呢。

朱樉针对朱老四,自己只需要和朱樉走得近,朱老四自然而然就恨上自己了.....

“还请朱御史给本王详细讲讲这为什么胡老板他会做出如此出人意表的行径?”

“本王记得很清楚,前些年曾听人禀报过,当时皇兄和父皇都想要商贾能够捐些钱出来赈灾,甚至为此父皇还亲自写信,亲自登门,可即便是如此,也只是弄到了区区数万两银子,以至于父皇勃然大怒,就连皇兄都没有能劝住父皇.....”

“可为何朱御史你这一出手,胡老板立刻就送上了如此多的银子?主动奉上不说,还帮忙宣扬,难道这稷下学宫当真这般吸引人?”朱樉的言语间充满了困惑和不解......

......

朱煐却是笑着摇了摇头....

“王爷问的下官自然可以回答,不过下官暂且先不回答,下官先问王爷一个问题。”

“朱御史请问。”

朱樉认真地看着朱煐.....

“下官就想问王爷,倘若今天王爷闲来无事在府中睡觉,忽然陛下他亲自来府中拜访,王爷可是什么心情?”

朱樉闻言脸色一白,然后苦笑着看着朱煐:“朱御史,可要本王说实话?”

“自然是要实话。”

朱樉苦笑着摇头:“本王定然是觉着父皇应该是来找本王算账了,然后再仔细想想这些日子以来有没有干过什么容易触怒父皇的事,然后再探探口风.....”

“那就对咯。王爷你尚且如此,那些商贾又该作何感想?”

“陛下亲自写信,又是登门,你让这些商贾如何不惧?”

“商贾畏惧,何敢漏财?”

朱煐的话让朱樉顿时眼前一亮:“朱御史你的意思是说父皇他太小题大做了?”

“可....先前父皇只是让人去传讯,这些商贾也没有给钱啊....这又是为何?”

朱煐翻了个白眼:“要是有人莫名其妙到王爷府上要钱,王爷你给不给?”

“要是这个人是陛下派的人,王爷你又作何感想?”

“既然王爷是想请教下官,那下官今日便教王爷一个自省之法。”

“自省之法?”朱樉顿时来了兴致,赶忙道:“还请朱御史快教我!”

“这法子倒也简单,其实刚刚王爷你已经做了两次了。这个办法就叫做换位思考!”

“凡是不理解的事情,王爷不妨去站在对方的角度看看,倘若你是他,面临他们所面临的处境,第一反应是什么,会作何感想,如此,一些在王爷看来无法理解的事情也就能看得明白一些了.....”

朱樉愣在原地,愣愣地看着朱煐,嘴里面喃喃自语.....

“换位思考....换位思考....”

一边说着,朱樉眼中的眼神也随之愈发明亮.....

“妙法!当真是妙法啊!”

“好一个换位思考!”

朱樉非常兴奋。

他自认自己的脑子一般,并不聪明,而能让不聪明自己听懂并且用得上的办法.....这就是妙法!比什么都更适合自己,更管用!


  (https://www.24kkxs.cc/book/4245/4245057/22287051.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