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5 章 书画
时光从寺庙转移到了兰蕙斋。斋内墨香清冽,书课伊始,张先生正襟危坐,为周家三姐妹讲解今日要临的欧阳询楷书。白未晞作为旁听,安静地坐在一侧,面前亦铺了纸砚。
轮到习字时,但见白未晞神情专注,腰背笔直,执笔的姿势竟比周姝还要标准三分,指实掌虚,腕平掌竖。
她先是仔细端详字帖上的范字,目光掠过每一笔的起止转折,然后郑重其事地落笔。那场面着实有些诡异。
她写得极慢,极认真。眉头微蹙,眸子盯着笔尖,每一个笔画都用了巨大的力气去控制,手臂甚至带着微不可察的紧绷。起笔、行笔、收笔,每一个步骤她都努力模仿着张先生讲解的要领,架势十足。
然而,笔下诞生的字迹,却与这全神贯注的姿态形成了惨烈的对比。
笔画歪斜如醉汉行路,粗细完全失控,时而在该细处涨成墨猪,时而在该粗处干瘪如丝。结构更是支离破碎,本该匀称的间架东倒西歪,仿佛遭遇了地动山摇。一个字写罢,看上去竟比蒙童信手涂鸦还要丑陋几分,偏生每个部件又都依稀能看出是努力朝着字帖方向去的,这种“努力跑偏”的效果,更添了几分难以言说的滑稽与诡异。
张先生踱步过来,本不欲多言,目光扫过那纸时,脚步却像被钉住了一般。他看着白未晞那副比谁都认真、比谁都投入的架势,又看看那实在不堪入目的“成果”,花白的胡子颤了颤,脸上的表情复杂至极,混合着困惑、恼怒还有一种无处发泄的憋闷。他张了张嘴,似乎想训斥“心浮气躁”、“不得要领”,可看着对方那眼神里透出的、近乎刻板的“认真”,话到嘴边又硬生生咽了回去,最终化作一声极度压抑的叹息,摇着头走开了。这学生,骂她都仿佛是在亵渎某种奇怪的“虔诚”。
周薇在一旁看得分明,想笑又觉得不妥,强忍着,脸颊憋得通红。她悄悄扯了扯白未晞的袖子,小声道:“未晞姐姐,你……你不用这么用力的,放松些,手腕要活……”
白未晞闻言,抬起眼,认真地点点头:“好,我试试。”然后,她努力让自己的肩膀垮下一点点,更加认真地写下了下一个字,结果,比上一个更歪了。
周蕙和周姝交换了一个眼神,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同样的荒谬感。这位白姑娘,能瞬间精通琴棋,偏偏在写字上,笨拙得如此……一本正经,如此理直气壮。
白未晞却对周遭的反应浑然不觉。她写完一个字,便会停下来,仔细端详片刻,仿佛在评估与范本的差距,然后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再继续一丝不苟地书写下一个字。整个过程,她专注得仿佛周遭一切都不存在,只有她、笔、纸,以及那个她永远也写不“像”的字形。
直到课业结束,她面前的纸上已布满了这种“严肃的丑字”。她放下笔,仔细地将那张纸折好,收入袖中,动作依旧认真而从容。
对她而言,这并非失败,只是又一次实践观察,观察笔毫与纸摩擦的轨迹,渗透的规律,也观察这具身体在执行“精细书写”指令时,所产生的、与预期严重偏离的结果。至于美丑?那不在她的考量范围之内。她只是,非常认真地在做这件事罢了。
两日后,还有书画课。兰蕙斋的书画课,并非总是单独的。有时,陆先生也会指导些简单的丹青之法,作为闺阁修养的一部分。这日,她便取出一幅宋代院画的花鸟小品复制本,让几位小姐学习如何勾勒花卉的形态与鸟雀的轮廓,体会“应物象形”的初步要义。
周薇等人铺开熟宣,拿起细笔,对照画谱小心描摹。画花瓣的翻转,画鸟羽的层次,对她们而言并非易事,线条难免显得稚嫩迟疑,形态也常失之准确。
白未晞也领了纸笔。当众人以为她会在丹青上重蹈书法覆辙时,她却再次展现了令人错愕的一面。
她没有先去蘸墨,而是静静凝视那画谱良久,目光锐利得似要穿透纸背,将每一根线条的走向、每一个细微的转折都拆解、吸纳。然后,她提起笔,蘸上淡墨。
落笔的瞬间,与书写时的笨拙僵硬判若两人。手腕灵活异常,线条如流水般倾泻而出。她下笔极快,几乎不假思索,勾勒出的花瓣边缘精准地复现了原作的饱满与弹性,叶片的正反卷曲、茎脉的细微纹路,都清晰可辨。
轮到画那只栖于枝头的雀鸟时,更是惊人,喙的尖锐,羽毛的叠压关系、爪趾抓住枝条的力度感,都被她用简练而肯定的线条捕捉得惟妙惟肖。
不过一盏茶的功夫,一幅几近完美的白描稿便呈现在纸上。形态、比例、结构,无一处不精准,甚至比周薇她们对照着画谱慢慢摹出来的还要接近原作。那是一种剥离了色彩、明暗,只余最纯粹线条的、冰冷的“像”。然而,也仅仅是“像”。
陆先生不知何时已站在她身后,看着画稿,眼中先是闪过极大的惊艳,随即又浮现出与琴棋课时相似的复杂神色。她指着画中鸟儿空洞的眼神,以及整幅画缺乏的某种“生气”,轻声道:“白姑娘,你这勾勒的功夫,已臻化境,老身平生仅见。线条如铁画银钩,形态分毫不差。只是……”
她顿了顿,寻找着恰当的词语:“画者,心画也。你这雀鸟,形神俱备,却独独少了那‘神’之所依,那份惊惧、或闲适、或机警的生意。这花儿,瓣瓣精准,却无迎风带露的鲜活气韵。好比一具无比精美的偶人,五脏六腑、筋骨皮肉皆全,唯独少了那口活气。”
白未晞抬起头,顺着陆先生的手指看去,目光落在自己画的雀鸟眼睛上,那里面确实空空如也。她点了点头,平静地认可了这个评价:“我画得出它眼睛的形状,画不出它看东西的样子。”
对她而言,万物皆是可被观察、分解、记录的客体。她能精准捕捉一切外在的、可测量的形态特征,却无法理解、也无法赋予那种源于生命体验和情感波动的“意境”与“神韵”。画鸟便是画鸟的形态结构,与理解鸟的“情绪”无关。
周薇凑过来看,惊叹道:“未晞姐姐,你画得好像!比画谱上的还像!” 在她看来,能画得如此逼真,已是神乎其技。
周蕙却隐隐明白了文先生的意思,她看着那幅无可挑剔却冰冷如标本的白描,再对比画谱上虽笔法简练却生机盎然的原画,心中升起一股莫名的寒意。这位白姑娘,她能抓住世间万物的“形”,却似乎永远隔着一层透明的屏障,触摸不到那内在的“魂”。
白未晞对自己的画作既无得意,也无遗憾。她很清楚那些欠缺,但总难以补全。
(https://www.24kkxs.cc/book/4244/4244917/44362675.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