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6 章 徒劳?
日子如秦淮河水般平稳流淌,白未晞的生活规律得近乎刻板。若非去清凉寺听僧人讲经,便是应周薇之邀,前往汝南郡公府的兰蕙斋旁听闺阁课程。她不断吸收着佛理、经史、雅艺,却似乎只进不出,将一切化为内在冰冷的储藏。
文先生将白未晞在琴棋书画上表现出的惊人复制力与诡异缺失看在眼里,心中那份探究与隐约的不安与日俱增。她执教多年,深信“艺”之根本在于“情”,在于心性的涵养。白未晞的状况,在她看来,如同拥有一座宝库的钥匙,却找不到宝库的大门。
这日琴课,文先生并未急着让众人抚琴,而是将她们引至庭院。夏日明朗,微风拂过新绿的芭蕉,带来泥土和花草的清新气息。几只雀鸟在枝头啁啾跳跃。
文先生让众人闭目静听。 “薇小姐,你听这鸟鸣,可能辨出它们是在呼朋引伴,还是惊慌预警?”文先生轻声问。 周薇仔细听了听,犹豫道:“似乎……叫得挺欢快,应是前者吧?” “蕙小姐,你触摸这片新叶,”文先生又引周蕙的手触向一枚嫩绿的芭蕉叶,“感受这叶脉的生机,这触手的微凉与润泽,可能联想到初生的喜悦,或是时光流转的细微痕迹?” 周蕙细细体会,微微颔首,似有所感。
接着,文先生转向一直静立旁听的白未晞,目光温和却带着深意:“白姑娘,你亦听听这风声、鸟声,触摸这枝叶。琴音之妙,不在指法精准,而在于心有所感,寄情于弦。喜怒哀乐,忧思惊恐,皆是音律的源头。”
她试图引导白未晞去连接那些最基本的情感体验:“譬如,你可还记得……第一次见到春日花开时,心头那一点微澜?或是某个夜深人静之时,仰望星空的渺茫之感?又或是,曾经有过……想要守护某人某物的心情?”
文先生的语气轻柔,循循善诱,试图叩击那扇紧闭的心门。周薇和周蕙也屏息望着白未晞,期待她能有所回应。
白未晞依言听了风声鸟鸣,也伸手触摸了芭蕉叶。她的动作一丝不苟,如同完成指令。然后,她抬起空寂的眼眸,看向文先生,平静地回答道:“风声,是空气流动摩擦物体产生振动,速度不同,音高有异。鸟鸣,是喉部肌肉收缩震动空气发声,不同频率和节奏代表不同信号。叶片,由细胞构成,触感源于其表面结构与水分含量。”
她顿了顿,对于文先生后面那些关于情感的问题,她偏着头,似乎很认真地回想了一下,然后摇了摇头,语气没有任何波澜:“花开,是植物生殖器官的成熟过程。星空,是遥远天体发出的光。守护……这个词的含义,我理解。但您说的那些感觉,”她指了指自己的心口,“有的,但无法左右。”
她的回答客观、精准,像一本冷静的博物志,却彻底剥离了所有感性的、属于“人”的体验。她记得“喜悦”、“悲伤”、“恐惧”这些词语的定义,却无法将它们与任何内在的生理反应或记忆画面联系起来。
她的记忆始于冰冷的苏醒,之前的岁月是一片虚无。
文先生怔住了,看着白未晞那纯粹陈述事实的眼神,一股凉意悄然从心底升起。她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意识到,眼前这少女缺失的,并非技巧,而是一些基本的情感内核。那些她试图用来引导琴音的“喜怒哀乐”,对白未晞来说,是遥远而陌生的概念,是无法产生共鸣的频率。
周薇听得似懂非懂,只觉得未晞姐姐的话听起来好生奇怪,却又说不出哪里不对。周蕙则低下头,心中骇然,隐约触摸到了一种令人不安的真相。
文先生沉默良久,最终轻轻叹了口气,不再试图用常理去引导。她回到琴前,只是道:“今日……我们先练习指法的轻重缓急吧。音有强弱,如同……如同这风有时轻柔,有时疾劲。”她换了一种更贴近白未晞认知方式的说法。
白未晞点了点头,坐到琴前。当她再次抚弦时,指尖流出的音符,依旧精准得可怕,甚至能模仿出风力变化的强弱对比,但那琴音深处,依然是亘古不变的沉寂。她能模拟出情感的“形状”,却永远无法注入情感的“实质”。
庭院外,生机勃勃。院内琴声淙淙,却仿佛来自另一个没有温度的世界。文先生看着白未晞专注抚琴的侧影,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困惑与一种深沉的悲悯。她开始怀疑,自己试图教会这少女理解琴律之情,是否本身就是一种徒劳。
(https://www.24kkxs.cc/book/4244/4244917/44362674.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